<p class="ql-block">吳起城概述</p><p class="ql-block">吳起城,位于黃河古道,今河南省延津縣西二十公里,十八里村和沙門村兩村交界處。是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改革家吳起扼守黃河渡口的屯兵處。</p><p class="ql-block">下邊是清康熙四十一年延津縣志,延津縣疆域古地圖的記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圖為清康熙四十一年延津縣志照片</p> <p class="ql-block">圖為清康熙四十一年延津縣志古地圖</p> <p class="ql-block">吳起城南北長3000米,東西寬800米。整個地形南窄北寬,城似鵝形,所以也叫鵝城。</p> <p class="ql-block">圖為古籍流傳的吳起畫像</p> <p class="ql-block">吳起(公元前440~公元前381年),是中國戰國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軍事家,統帥,軍事理論家。著有《吳子》,《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吳子》又名《吳起兵法》,共48篇,已大部分遺失,僅剩二卷六篇,現存故宮博物院,依次為圖國,料敵,治兵,論將,應變,勵士。</p> <p class="ql-block">圖為吳起兵法圖書照片</p> <p class="ql-block">吳起城自春秋戰國以后唐宋元明清歷朝歷代幾經興衰,至解放初期城內還住有居民。聞名于世的原滋原味沙壓吳起城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2005年,當時由于修建濟東高速墊路基需要大量土方,當時大型機械在吳起城起土時,發現大量古銅錢和各種古瓷器等等。所以,一時引起方圓數百里群眾注意,曾經形成每天數千人長達三年的大肆文物挖掘,當時曾形成一個龐大的文物市場,出土了大批各種文物已經四處流失。</p> <p class="ql-block">圖為2007年吳起城挖掘現場</p> <p class="ql-block">圖為吳起城出土瓷器</p> <p class="ql-block">圖為吳起城隨處可見的磚石瓦礫</p> <p class="ql-block">圖為吳起城出土的精美瓷片</p> <p class="ql-block">根據當時出土大批文物的情況和清康熙第十一年延津縣志記載,以及當地村民世代相傳關于吳起城的故事,基本可以還原當年吳起城的盛況。</p><p class="ql-block">吳起城南北長三千米,東西寬八百米。南臨古黃河,東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城門樓,城樓之上旌旗招展,守城將士手持刀槍劍戟巡視遠方,城四周有護城河,城內東南角有一大廟,城內西邊有瓷器燒制場所和平民生活區,有水井十三眼,現存一古井還保存完好。從出土大量古錢幣,骰子,圍棋子等等可知城南是繁花的鬧市和大量賭博場所,城中有吳起練兵大營。據記載自唐宋一直到當今八十年代方圓百里之內的居民在吳起城挖石頭建房子,取之不盡,可見吳起城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石頭城,也證明了有很多朝代在這里興盛過。在城四周至今還可見大量雷石,滾木雷石是古代防止敵人攻城的重要武器,可以說是古代戰爭的核武器,從這些大量雷石可以確定吳起城就是一座古代軍事城池。</p> <p class="ql-block">圖為吳起城大量的古骰子棋子</p> <p class="ql-block">圖為吳起城隨處可見的方孔銅錢</p> <p class="ql-block">圖為吳起城出土的古人用骨質發簪子</p> <p class="ql-block">圖為吳起城出土的瓷枕殘片</p> <p class="ql-block">圖為吳起城出土的碗碟殘片</p> <p class="ql-block">圖為吳起城現存完整的古井</p> <p class="ql-block">圖為吳起城出土的精美瓷片</p> <p class="ql-block">圖為吳起城出土的古兵器</p> <p class="ql-block">總之,吳起城可以說是一個原滋原味的古代軍事城池,是目前我國唯一可以隨處可看見可撿到歷史文物的古城遺址 ,是唯一現存未被開發的歷史博物館。</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来县|
东辽县|
龙江县|
红安县|
西峡县|
武邑县|
迁安市|
台中市|
大理市|
古蔺县|
滁州市|
喜德县|
定襄县|
黄冈市|
垦利县|
陇西县|
南川市|
清远市|
和田县|
南丹县|
嘉禾县|
通海县|
比如县|
永修县|
忻城县|
绥滨县|
乌苏市|
永宁县|
清水县|
墨脱县|
无为县|
蓬莱市|
奉贤区|
普陀区|
灵宝市|
团风县|
中宁县|
阿瓦提县|
浮山县|
南汇区|
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