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麥收季節。好多年來就想去鞏義宋陵拍攝具有標志特點的麥收場景,一直沒有成行。今年年份特殊,麥收這段時間的連陰雨,使部分麥子發霉變質了,想去看看影響幾何,那些麥田守望者怎么樣了。<br> 按照百度地圖導航,結果是市區的宋陵公園。問了朋友,才找到西村鎮的永熙陵。很巧,正趕上收麥子。<br><div> 回來后,查了一下百度,才知道,原來宋陵非常大,不在一個地方。主要分布于芝田鎮、西村鎮、回郭鎮和鞏義市區,占地總面積約180平方公里,現存石刻造像一千多樽,是我國現存面積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著名帝陵之一。早在1982年,宋陵就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div><div> 這些陵墓是北宋時期趙家的皇陵,皇陵神道兩旁樹立了很多石刻造像。歲月變遷,道路變更,農田開墾,使這些石像散落分布在麥田里,有的成行,有的孤單,形成了今天的么樣。那些散落在麥田里的石刻造像,被稱為“麥田守望者”。</div> 上千年來,它們靜靜地守望著小麥的生長,從秋到夏,從綠到黃,年復一年,恪盡職守,見證著時代的變遷,季節的變幻,收成的豐欠,與村莊、農民融為一體,形成了這里具有獨特的景觀。<br> 據說,當地準備投資大筆資金,啟動5處宋陵遺址文化公園建設(永昌陵、永厚陵、永昭陵、包拯墓、趙普墓)。屆時,這些陵墓所在的土地可能被收回,可能今后就再也看不到宋陵麥收的盛景了!<br> 除了西村鎮外,可以拍到“麥田守望者”還有位于芝田鎮蔡莊北嶺上的蔡莊永定陵陵區,緊鄰310國道,宋時稱“臥龍崗”。以及在芝田鎮八陵村南的八陵陵區。<br> 到了永熙陵后,先用無人機掃了一下概況,然后用相機拍了幾張。換了一個地方,正趕上麥收。由于初次拍攝,漏掉了許多好的場景,草草的拍了約一個小時。<br> 同當地農民聊了一下今年雨水對麥子的影響,早期倒伏的麥子變黑了,產量比去年略減產10%左右,發霉發芽的并不多。 俯瞰麥收 收割后的麥田 孤獨的守望者 與鄰為伴 守望盡管是虛的,但麥穗是實打實的。 小鳥也來湊熱鬧 一位老農在收割機無法收割的地方手工割麥,帶著的口罩告訴我們所處的時間段。 與陵為伴,與麥為命,是一種是眷戀?是一種習慣?還是一種無奈?至少這是一種現實。 收割機繼續轟鳴<br> 人工輔助裝袋 守陵的衛士繼續守望著來之不易的糧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南县|
井研县|
萝北县|
尚义县|
巴中市|
扶沟县|
依兰县|
樟树市|
瓦房店市|
漳平市|
牟定县|
二连浩特市|
安吉县|
仙居县|
永仁县|
雷山县|
通化县|
乐平市|
峡江县|
班玛县|
苍山县|
来宾市|
长武县|
商河县|
喀什市|
新竹市|
运城市|
无为县|
平原县|
抚松县|
宜兰市|
封开县|
蒲江县|
南丹县|
南昌市|
沙河市|
喀喇|
灵寿县|
股票|
民丰县|
汉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