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聰明人,少年有成,一得志就完了,成了現代版的“仲永”。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論語》告訴我們答案——“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這段話很有名,也很有深度,如果能在生活中踐行,將受益無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君子不可小知”的“小知”,以客觀而言,我們對偉大成功的人物,不能以小處來看他,等他有成就才可以看出他的偉大;相反的,就是小人看不到大的成就,小地方就可以看出他的長處。以主觀而言:君子之大,有偉大的學問、深厚的修養、崇高的道德,看事情不看小處而注意大處。小人則不可太得志,如果給他大受,他受不了,小地方他就滿足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許多人有真的智慧,要看大節,在大節處能受,就是大根大器。記得古人有一首刻畫人生很清楚的詠松詩:“自少齊埋于小草,而今漸卻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干,直待凌云始道高。”這首詩是講一棵松樹的幼苗,小的時候,和一般的草一樣,都埋在那里,誰也想不到,這一片小草里的這株幼苗,幾十年、幾百年以后,會成為那么高大的樹。但它在當時是慢慢地出頭,比小草只高一點,當時的人也絕認不出,它將來會變成神木。一般人都等到這棵樹長得高過其它的樹時,才仰頭贊嘆:“好高呀!真了不起!”人生也是這樣,平常在努力的時候,非常可憐,沒人了解,等到成功以后,各個都會叫好。看透了人生,只有自己去努力,到成功了,自然有人贊美、追捧。學問也好,事業也好,都是這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首詩這樣寫到:“雨后山中蔓草榮,沿溪漫谷可憐生。尋常豈借栽培力,自得天機自長成。”這首詩字面上看來是描寫景物,一幅不相干的圖畫,實際上含有很高的哲學道理。像這首詩說,下雨以后,山里的草很快的青青翠翠普遍長了起來,沿溪漫谷都是,綠成一片。這樣多普通的草,誰去種它?誰給它肥料?都是自得天機自長成的。我們人也是如此,寫到這,我突然想到了一夜之間從“東方甄選”直播間走紅的自嘲撞臉兵馬俑的英語老師董宇輝。他一邊賣牛排一邊教英文,從杜甫、蘇東坡談到尼采、黑格爾、莎士比亞……將傳統文化與生活哲學連同商品一同展示。他以賣貨為副業,以講課為主業,孜孜不倦地輸出知識,成為有內容的帶貨主播,賦予這一職業更加豐富的精神價值。當很多人覺得他很耀眼時,他誠懇地說在2022年6月9日前,他只是一個一事無成的普通人。每月還完房貸只剩2000元,點個外賣都不敢超過30元。但是,他說,即使生活再難,也不要放棄學習,在真正的好運到來之前,一定要積累知識,認真生活。我被這位農村走出來的年輕人身上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感動。在他一夜暴紅之后,大家都開始捧他。可是,當年他一邊默默教書,一邊積累知識時,豈不是“沿溪漫谷可憐生”嗎?他的成功不就是“尋常豈借栽培力,自得天機自長成”嗎?人生是如此,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要使他受得艱難,要給他“自得天機自長成”的環境。父母的愛護過分了,恰恰是毀了他。讀這兩首詩,就可以了解小知大受的道理。偉大成就的人,都要從艱難困苦中站起來,不要被小聰明自誤,更不要短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讀《論語》,感覺像在欣賞一件珍藏的古董,它不受時間、空間的影響,越看越美,從任何角度看,都會有新的發現。</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皋市|
丰都县|
饶平县|
筠连县|
叙永县|
剑阁县|
建昌县|
元朗区|
榆中县|
肥东县|
聊城市|
广宗县|
宝丰县|
泾川县|
天镇县|
睢宁县|
松滋市|
平果县|
平昌县|
施秉县|
城口县|
怀集县|
蓝山县|
仙桃市|
临清市|
阳城县|
泸西县|
新平|
横山县|
时尚|
甘德县|
大方县|
大冶市|
康保县|
宁南县|
安新县|
平凉市|
孝昌县|
丰宁|
长寿区|
宜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