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在舊書攤上淘到了幾本書,甚是喜歡。《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是其中一本。這是古吳軒出版社2012年出版、2015年第二次印刷的青少年課外讀物系列叢書(六冊)中的一冊。另外五冊分別是介紹世界上最偉大的軍事家、音樂家、藝術家、文學家和科學家,可惜舊書攤上找不到了,估計哲學家最不受人待見,相比之下可能這本書最難賣。</p><p class="ql-block"> 實際上哲學才是大智慧大學問!哲學是明白學、智慧學。我們通常知道的定義是:哲學本質上對世界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研究的學科,是關于世界觀的理論體系。這個定義可能很準確,但還是讓一般人摸不清,再加上哲學界派系眾多觀點各異、幾千年以來哲學研究的對象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哲學逐漸成為科學廟堂中高高在上、艱深晦澀、離凡人越來越遠的虛無縹緲的東西了。毛澤東同志在1963年曾說過:“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上和書本里解放出來,變成群眾手里的尖銳武器。”他的《矛盾論》《實踐論》都是講哲學用哲學的典范。全國也一度掀起學哲學用哲學的群眾運動,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比如煉鋼工人用分析主次矛盾、找出主要矛盾及主要矛盾中的矛盾雙方處于主導地位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方式,準確地改進生產工藝和配方、流程,大獲成功。好像農民種田也有成功案例,后學用哲學的群眾運動逐步消聲匿跡了??磥碚軐W還是陽春白雪廟堂之上,非下里巴巴錘子鐮刀可擺弄的。我以為,哲學是思想的利器卻不是解決具體問題的利器。說的直白一點,哲學是授人以漁的學問,是用正確的世界觀、認識觀讓你掌握正確的方法論。因此,它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認識自我和提升自我的利器!它是一切自然學科和人文學科的基礎??梢赃@樣說,優秀的哲學家也許成為不了軍事家、音樂家、藝術家、文學家或者科學家,但是,優秀的軍事家、<span style="font-size: 18px;">音樂家、藝術家、文學家或者科學家,必然是在哲學層面上高于同行、優于常人!或許他們對哲學并不感興趣甚至不知哲學為何物,但指導他們成為翹楚的必然有哲學思想潛移默化的功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本書選出了古今中外歷史上的八大哲學家,介紹了他們的精彩人生和哲學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一、儒門大圣—孔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的身世坎坷,家境清寒。父親叔梁紇64歲得孔子,其母顏征是小妾,雙方的結合被稱為“野和”。孔子三歲喪父,十七歲喪母,社會地位的低下卑微,使他遇事謹慎小心,凡事守規蹈矩。但他好學不倦,不恥下問,勤奮努力,積極向上,有改造社會“禮崩樂壞”現象的大志愿。他的政治抱負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施展,雖當過魯國的縣級領導,一年后提拔為魯國的司法長官,有過業績,但最后還是不被重用,無奈放棄了仕途。他一生中的主要業績還是在辦學教育和著書立說上。他的教育理念很前衛,提出“有教無類”的思想,無論貧富,每一個人都應該接受教育;教育第一位重要的是德育??鬃佑械茏尤?、賢士七十二,其中不乏仕途商界學說領域的佼佼者,辦教育的規模和成果都是極其顯著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孔子五十四歲開始周游列國,兜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的正統執政理念,可惜不被列國統治者賞識。十四年后六十八歲的孔子返回魯國故里,潛心編制教材和修編古籍。</span>尤其是在晚年,他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薄⒄淼浼矫?。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孔子是中國最早的圖書整理者,相傳他整理《詩經》、《尚書》等文獻,并把魯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成為中國第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鬃釉谡砦墨I中,創立了揭示文獻“為之作序”“言其作意”的目錄學方法。為《詩》《書》作序,或附于書后,或臨于書首,或另出單行,這在揭示文獻的內容上起重要作用。孔子整理圖書所定的基本規則《六藝》,對漢代劉向、劉歆父子在《別錄》、《七略》書目分類上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鬃邮钱敃r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更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p><p class="ql-block"> 我對本書把孔子列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是不贊同的??梢苑Q之為最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一些名言也確實體現了哲學思想,但他卻不是哲學家。本書后面介紹的黑格爾(1770年——1831年)是西方19世紀德國籍“唯心論”哲學大師,其“辯證法”哲學思想影響了西方現代哲學的方方面面,對社會各行各業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當黑格爾看到伏爾泰對孔子的極力推崇的言論后,也去潛心研究孔子,但讀完孔子的著作后有些失望,發出了驚世駭俗的言論,說道:孔子在《論語》里講的那些學說屬于常識性的東西,只是一些平常的道德訓教,他更像是一位道德學家,一個世俗的智者,而不是道德哲學家??鬃娱L于務實,卻拙于思辨,他的思想缺乏哲學思辨,人們從中不能獲得特殊或新鮮的東西。他在《論語》里講的那些道理,其它民族也有,而且可能更好??梢哉f,偉大的哲學家黑格爾也是不認同孔子是哲學家的!</p><p class="ql-block"> 我覺得本書應該把老子(李耳)列入以取代孔子。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僅次于《圣經》。</p><p class="ql-block"> 另外,我在網上搜了一下,世界公認的十大哲學家中有老子卻無孔子。</p><p class="ql-block"> <b> 二、思想巨人—柏拉圖</b></p><p class="ql-block"> 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年)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是世界哲學史上真正的“哲學之王”。他創造了一套博大精深的哲學體系,他的哲學思想對后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啟發。在世界哲學的發展進程上,他是其中一塊巨大的里程碑。曾經有一位當代西方哲學家說道:整個哲學史就是對柏拉圖的哲學進行注釋。</p><p class="ql-block"> 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導師,柏拉圖的精神世界來自于對蘇格拉底的傳承及其影響。是蘇格拉底把柏拉圖領上了哲學之路,也正是在蘇格拉底的影響下,柏拉圖決定放棄了浪漫文學,焚毀了自己的詩稿,決心一生獻身于哲學的研究。在蘇格拉底被雅典“三十僭主”掌權者以對神不敬、腐蝕青年的罪名殺害后,柏拉圖對雅典所謂民主政治深為絕望,于是離開了雅典前往麥加拉、埃及、昔勒尼、馬格那、大希臘、西西里等地游歷,前后長達12年。游歷和探索,使柏拉圖交結了很多朋友,開拓了視野,形成和提出了先驗的認識論、客觀的唯心主義的理念論,發展出了一套神學目的論的哲學體系。</p><p class="ql-block"> 柏拉圖一生的轉折點是在公元前386年創建了自己的學園,而且這件事在西歐科學史上是最值得紀念的事件之一。這個學園將通過獨創性的研究對哲學等學術領域進行探索。這個學園是歐洲大學的先驅,也是歐洲歷史上第一所綜合性的傳授知識、進行學術研究、提供政治咨詢以及培養貴族子弟成為上層統治者的學校。柏拉圖創辦這個學園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希臘的各個城邦培養出既是哲學家又是政治家的能夠管理國家的人才,并且讓他們繼承自己的理想,實現蘇格拉底的哲學和政治主張,即有那些有知識、有才干的人來管理國家。他始終堅信,只有當哲學家成為國王或者國王成為哲學家,最高的政治理想才能夠被實現。柏拉圖創建的學園存世900多年,一直都是希臘社會的文化知識中心。在希臘世界中柏拉圖享有崇高的聲譽,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柏拉圖和老師蘇格拉底,學生亞里士多德并稱為希臘三賢)在紀念柏拉圖的悼詞里稱:“巋巋盛德,莫之能名。光風霽月,涵育貞明。有頌其文,有瞻其行。樂此盛世,善以繕生。”</p><p class="ql-block"> 我在網上找了一些柏拉圖名言,可以更好地了解柏拉圖:</p><p class="ql-block"> 一切背離了公正的知識都應叫做狡詐,而不應稱為智慧。</p><p class="ql-block"> 尊重人不應該勝于尊重真理。</p><p class="ql-block"> 初期教育應是一種娛樂,這樣才更容易發現一個人天生的愛好。</p><p class="ql-block"> 應當學會把心靈的美看得比形體的美更可珍貴,如果遇見一個美的心靈,縱然他在形體上不甚美觀,也應該對他起愛慕,憑他來孕育最適宜于使青年人得益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愛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為所愛的人獻出生命;這一點,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p><p class="ql-block"> 好人之所以好是因為他是有智慧的,壞人之所以壞是因為人是愚蠢的。</p><p class="ql-block"> 人心可分為二,一部較善,一部較惡。善多而能制止惡,斯即足以云自主,而為所譽美;設受不良之教育,或經惡人之熏染,致惡這一部較大,而善這一部日益侵削,斯為己之奴隸,而眾皆唾棄其人矣。</p><p class="ql-block"> 體操和音樂兩個方面并重,才能夠成為完全的人格。因為體操能鍛煉身體,音樂可以陶冶精神。</p><p class="ql-block"> 人生最遺憾的,莫過于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p><p class="ql-block"> 我們一直尋找的,卻是自己原本早已擁有的;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唯獨漏了自己想要的,這就是我們至今難以如愿以償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智者說話,是因為他們有話要說;愚者說話,則是因為他們想說。</p><p class="ql-block"> 無論你從什么時候開始,重要的是開始后就不要停止。無論你從什么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后就不要悔恨。</p><p class="ql-block"> 耐心是一切聰明才智的基礎。</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自己的無知,乃是雙倍的無知。</p><p class="ql-block"> 明天對于世界而言,永遠是一個奇跡。</p><p class="ql-block"> 既然愛,為什么不說出口,有些東西失去了,不會再回來。</p><p class="ql-block"> 當美的靈魂與美的外表和諧地融為一體,人們就會看到,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p><p class="ql-block"> 人們只在夢中生活,唯有哲人掙扎著要覺醒過來。</p><p class="ql-block"> 懶惰是怯懦的兒子,而疏忽是懶惰的兒子。</p><p class="ql-block"> 當事物狀況最佳時,最不易被其他事物改變或影響。例如,強壯的身體不易受飲食或勞累的影響而發生改變;健康的植物也不易受陽光、風、雨等的影響而發生改變。人的心靈不也是一樣的嗎?最勇敢、最智慧的心靈是最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和影響而改變的。</p><p class="ql-block"> 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氣,其勝利也是所有勝利中最光榮的勝利。</p><p class="ql-block"> 決定一個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環境,而在于心境。</p><p class="ql-block"> 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就看他擁有權力時的所作所為。</p><p class="ql-block"> 成功的唯一秘訣——堅持到最后一分鐘。</p><p class="ql-block"> 戀愛,在感情上,當你想征服對方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被對方征服了。首先是對方對你的吸引,然后才是你征服對方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p><p class="ql-block"> 最有美德的人,是那些有美德而不從外表表現出來,仍然感到滿足的人。</p><p class="ql-block"> 第一財富是健康,第二財富是美麗,第三財富是財產。</p><p class="ql-block"> 財富與貧窮,一個是奢華和懶惰之母,另一個是卑劣與惡毒之母,而兩者都是不知滿足的源頭。</p><p class="ql-block"> 好人不需要法律告知他們負起責任,惡人總是繞法律邊緣而行。</p><p class="ql-block"> 好人若對公眾事務漠不關心,為此付出的代價是被惡人統治。</p><p class="ql-block"> 戀愛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病。</p><p class="ql-block"> 人是一切事的尺度,是存在者之存在,不存在者之不存在的尺度。</p><p class="ql-block"> 在這個紛擾的世俗世界里,能夠學會用一顆平常的心去對待周圍的一切,也是一種境界。</p><p class="ql-block"> 那些能夠看穿幕后陰影、看穿他們文化中的謊言的人們,從來得不到大眾的理解,所以,別管大眾信不信了。</p><p class="ql-block"> 如果一個人的激情,無論在快樂還是苦惱中,都有保持不忘理智所教給的關于什么應當恐懼,什么不應當懼怕的信條,那么我們就因他的激情部分而稱每個這樣的人為勇敢的人。</p><p class="ql-block"> 我們不得不為了肉體去撈錢。我們成了供養肉體的奴隸。</p><p class="ql-block"> 和一個人玩一個小時對他的了解勝過于一年的對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三、英國唯物主義始祖—培根</b></p><p class="ql-block"> 培根(公元1561–1626年)英國著名哲學家,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知識就是力量”!培根是經驗哲學的首領,也是近代科學方法的奠基人。由于培根的貢獻,一直以來被人貶抑、處于卑賤地位的經驗,上升成為一種科學的原則,并且成了哲學上和科學上的一種必然性。正是由于培根的貢獻,以神學為歸宿的經院哲學的舊時代終于得以結束,并且開創了一個以經驗作為手段,對感性自然的經驗哲學進行研究的新時代。在歐洲,尤其是在英國,影響力是相當大的。它使得人們不僅在思維的內容上從理想踏入了現實,而且在思維的方式上也開始尊重感性現象,并且承認感性現象,以及注重經驗和注重實際,并讓這些成為了一時的風尚。所以說,培根對于扭轉了上千年以來的思辯的方法,對于科學的發展,對于近代科學的建立,都起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培根提出了科學和哲學必須要為人類生活實踐服務的思想理念。他對亞里士多德的哲學思想充滿了懷疑和不滿,他決心要對脫離實際、脫離自然的所有知識進行改革,并把經驗觀察、事實依據、實踐效果引入認識論之中。這個抱負是偉大的,也是他后來提出的科學的“偉大的復興”中的重要目標,更是他為之奮斗一生的哲學理想。</p><p class="ql-block">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學家,也是實驗科學的創始人之一,被譽為近代歸納法的創始人和給科學研究程序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他的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論科學的增進》以及《學術的偉大復興》等。培根是一位經歷了諸多磨難的貴族子弟,復雜多變的生活經歷豐富了他的閱歷,隨之而來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論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個世界觀是現世的而不是宗教的,是一位理性主義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經驗論者而不是詭辯學者。他在自然科學領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被認為是實驗科學的創始人之一。他的思想對于后世的科學研究和哲學思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p><p class="ql-block"> 他的主要著作有:《新工具》、 《學術的進步》、《新大西島》、《亨利七世本紀》等。代表作《新工具》在近代哲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廣泛的影響,哲學家由此把它看成是從古代唯物論向近代唯物論轉變的先驅。</p><p class="ql-block"> <b> 四、學徒出身的思想家—盧梭</b></p><p class="ql-block"> 讓.雅克.盧梭(公元1712–1778年)是法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也是有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伊絲》《植物學通信》等。我曾經讀了他的《社會契約論》專門寫了一個美篇。非常有意思的是,一方面法國大革命從《社會契約論》中汲取了資源,美國的《獨立宣言》與法國的《人權宣言》以及兩國的憲法在很多方面也體現了盧梭的思想;而另一方面,有學者認為(如羅素、朱學勤)獨裁統治者羅伯斯庇爾、希特勒等也是受到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社會契約論》的影響。不管怎么說,這本書都</span>是影響現代民主運動的重要文獻。 </p><p class="ql-block"> 盧梭出身于瑞士日內瓦的一貧苦家庭,當過學徒、仆役、私人秘書、樂譜抄寫員。一生顛沛流離,備歷艱辛。1749年曾以《科學與藝術的進步是否有助敦化風俗》一文而聞名。1762年因發表《社會契約論》、《愛彌兒》而遭法國當局的追捕,避居瑞士、普魯士、英國,1778年在巴黎逝世。盧梭的思想主張涉及了政治、哲學、教育和文學等方面。在政治上,他主張天賦人權,提出人的權利平等思想,反對專制、暴政和大私有制。法國大革命把盧梭的政治主張作為指導思想。在哲學上,他堅持感覺是認識的來源,強調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會觀上,他主張社會契約論,建立資產階級的“理性王國”,提倡自由平等,反對財產私有制和壓迫。在教育上,他主張培養自然人,反對封建教育戕害和輕視兒童,提高兒童在教育中的地位,改革教育內容和方法,讓身心自由發展。</p><p class="ql-block"> 后人對盧梭的評價:</p><p class="ql-block"> 英國歷史學家、散文家托馬斯·卡萊爾:“在面對巨大的困難時,盧梭既沒有表現出排山倒海的氣魄,也沒有表現出驚天動地的力量,但這卻正是其非凡之處的真正體現。他所表現出來的強大的意志力,決不是那種勇不可擋的勇士所具有的力量,而是另外一種特殊的東西。比如,一個正在痙攣發作的人,可能六個人都無法把他制住,但他并不能被稱為強大有力。一個肩負重擔,卻還能保持穩健的步伐、努力前進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p><p class="ql-block"> 英國詩人拜倫:“他能把瘋狂的性格描繪得美麗端莊,把不規的行為涂上燦爛的色彩,他的言語就像眩眼的日光,使人的眼睛流下同情的淚水”。</p><p class="ql-block"> 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盧梭首先發現了人性中感性沖動與理性沖動的矛盾,并且自覺地去探討解決這一矛盾的途徑,提出了“回到自然”的人性構想和建立“社會契約”的政治理想?;蛟S在某種意義上我們還可以說,盧梭思想中對人類情感世界的發掘,對人性自由問題的關注,已經包含了些許精神生態的意味。</p><p class="ql-block"> 德國文學家歌德:伏爾泰結束了一個舊時代,而盧梭開創了一個新時代。</p><p class="ql-block"> 其實盧梭也并不是完人,他的一些思想很奇葩,例如,他認為科學藝術的發展沒有給人類帶來好處,只是造成了社會道德的墮落和種種罪惡。我認為他是一個從社會底層拼命往上爬的人,故在手段上不惜劍走偏鋒,在著書立說上“語不驚人死不休”。</p><p class="ql-block"> <b>五、不朽的哲學泰斗—康德</b></p><p class="ql-block"> 康德(公元1724—1804年)著名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并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主義等諸多流派??档率菃⒚蛇\動時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p><p class="ql-block"> 他最著名的哲學著作是《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他用三部“批判”實現了他理想中的真善美的統一,構筑起三位一體的神圣的哲學殿堂。</p><p class="ql-block"> 康德名言:</p><p class="ql-block"> 良心是一種根據道德準則來判斷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種能力,它是一種本能。</p><p class="ql-block"> 要評判美,就要有一個有修養的心靈。</p><p class="ql-block"> 既然我已經站在了這條路上,那么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我走下去。</p><p class="ql-block"> 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厭惡,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悅,誰就沒有道德感,這樣的人就沒有良心。誰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為不軌,而責備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膽戰心驚,這種人也沒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罷了。但是,誰能夠意識到行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慮后果如何,卻是有良心的。</p><p class="ql-block"> 自由不是讓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p><p class="ql-block"> 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p><p class="ql-block"> 三樣東西有助于緩解生命的辛勞:希望,睡眠和微笑。</p><p class="ql-block"> 大海之所以偉大,除了它美麗、壯闊、坦蕩外,還有一種自我凈化的功能。</p><p class="ql-block"> 一個人的缺點來自他的時代,他的美德和偉大卻屬于自己。</p><p class="ql-block"> 越是處心積慮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適和幸福,那么這個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滿足。 </p><p class="ql-block"> 我們越是忙越能強烈地感到我們是活著,越能意識到我們生命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順便說一句,康德是盧梭的鐵粉,為了一口氣讀完盧梭的《愛彌爾》,他不惜破壞了自己“時鐘般的生活”,一連幾天沒有出門散步。他說:牛頓公理帶領他去探索整個宇宙的秘密,而盧梭則幫助他走向人類靈魂的深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 六、客觀唯心主義的集大成者—黑格爾</b></p><p class="ql-block"> 格奧爾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爾(公元1770年—1831年),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出生于今天德國西南部巴登-符騰堡首府斯圖加特,是柏林大學(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學)的校長。</p><p class="ql-block"> 在人類的哲學史上,黑格爾樹起了一座豐碑。由于黑格爾,西方哲學史上最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形成了。并且在這個哲學體系中,許多豐富的哲學思想,至今仍然讓人嘆為觀止。此后的哲學界,人們要么是對黑格爾作了繼承,要么就是對黑格爾做出了批判,但是無論如何,人們都難以避開黑格爾。</p><p class="ql-block"> 在神學和宗教的統治下,人是微不足道的和卑微的。黑格爾提出對人自身的尊重和對人的自由稟賦的肯定是一場偉大的革命。他用自己的哲學思想推動了這場革命。</p><p class="ql-block">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黑格爾在其哲學體系中,既充分吸收了古代西方的哲學思想,也明顯地表現出他受到中國道學思想的巨大影響。他在《哲學史講演錄》中,對孔子、孟子講得很簡略,一筆帶過,但是對《周易》,——尤其是對道家的老子,的確很重視,并且用專門的章節特別討論了《老子》中的“道”和“無”。黑格爾的哲學思想,邏輯合理,充滿生氣,立論新奇,論述動人。他研討每個命題,完全按照太極圖的正、反、和的三維形式,采用三段式解讀法。他的哲學總是分三大部分,每部分論述三大命題,每個命題分三個論點,每個論點又分出三個步驟來進獻解明。在解讀和運用老子“三生萬物”的方法論中,黑格爾可以說是在西方哲學領域中將它發揮得最淋漓盡致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西方哲學界公認黑格爾的哲學是馬克思哲學的源頭。馬克思通過黑格爾創建的辯證法創建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通過社會的物質的歷史發展因素,找出并確定社會發展的過程或其必經的過程,試圖用這種過程得出一個趨勢,并運用辯證法“事物中的矛盾是其運動和發展的目的和源泉”來論證社會發展變化的趨勢。<span style="font-size: 18px;">黑格爾是一個唯心主義者,他</span>所說的由于事物內部矛盾是其發展變化的源泉,其中的事物是一種“精神”,有點類似于老聃所說的“道”,而馬克思所說的“事物”是“物質”。</p><p class="ql-block"> 這位哲人也有讓人莫名其妙的地方,比如,他對拿破侖的盲目崇拜、他對戰爭的一味頌揚和對獨裁統治的忠實維護……難怪哲學界有人說他是“托庇于獄吏的預言家”,同時代的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更是說的刻薄:“在黑格爾的哲學思想中,有四分之三都是在胡說八道,還有四分之一是陳詞濫調,他以講一些故弄玄虛的讓人聽不懂的東西來蒙騙聽眾,以奴顏悲卑骨的態度和正統觀念來獲得王侯們的青睞。”</p><p class="ql-block"> <b> 七、共產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b></p><p class="ql-block"> 馬克思(公元1818年–1883年)是共產主義學說的創始人,如果對他一生的成就冠以“家”的頭銜,那他是當之無愧的思想家、政治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革命理論家、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他的主要著作有《資本論》、《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創立的廣為人知的哲學思想為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而辯證唯物主義是由辯證的唯物論和唯物的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三部分組成。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在批判地繼承了人類文化的優秀成果,特別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的基礎上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誕生是哲學史上的變革。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一種哲學理論,它是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統一起來的科學世界觀。產生于19世紀40年代。它是唯物主義的高級形式。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物質的運動是可以被人們所認識的。馬克思的哲學思想是他的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基礎。人們都強烈地感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但我覺得馬克思最讓人感到溫馨的是:他的最大的愿望是對于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p><p class="ql-block"> 這本書把馬克思列為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通篇重點介紹了馬克思的《資本論》,描述了他與燕妮的愛情,講述了他與恩格斯的誠摯友誼,偏偏沒有介紹馬克思哲學思想的產生經歷以及在馬克思主義思想殿堂中的基石地位,這很不應該。</p><p class="ql-block"> <b> 八、精神分析學之父—弗洛伊德</b></p><p class="ql-block">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公元1856年-1939年)和馬克思一樣也是猶太人。他是著名的心理學家,是精神分析學說的奠基人。我對本書把他列入世界最著名的哲學家之一感到不理解。他的學說對醫學界、美術界、文學界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如何影響到了哲學界呢?找了一些資料看了一下(這本書里是只字未提),還真的很有意思。弗洛伊德把自己的心理分析研究是與哲學聯系在一起的。從他在1986年寫給朋友的信中可以看到這一點,“作為一個年青人,我對哲學知識的渴求勝過其他一切;而現在,我既然已從醫學轉到心理學,因而得以實現研究哲學的宿愿?!笔攀兰o的科學家們為哲學所吸引是毫不奇怪的。事實上,對他們中許多人來說,科學就是哲學。哲學不正是“愛知識”的意思嗎?難道還有別的什么方式能比作為一個科學家更能表明自己對于知識的熱愛嗎?這就是歌德對每一個德國知識分子所說的話中的真正含義。在十九世紀德國的意識和偶像中,歌德的聲音最富有影響力。弗洛伊德不可能不受歌德的影響。事實上,他正是在一次公開講演上聽入大聲朗讀了歌德激動人心的短文“論自然”后,才決定獻身科學的。</p><p class="ql-block"> 弗洛伊德對哲學的興趣與哲學家和學院哲學家的興趣不同。他的哲學是社會性和人道主義的。形式上,他的學說是在構筑某種人生哲學。德國人對此有個專門字眼“weltanschauung”,意思是“世界觀”。弗洛伊德堅持的是以科學為基礎的人生哲學,而不是以形而上學或宗教為基礎的人生哲學。他認為值得接受的人生哲學必須建筑在對人性的真正認識之上,而這種認識只能靠科學的調查研究獲得。弗洛伊德認為心理分析學不是為了發展一種新的世界觀,而只是需要將科學的世界觀擴展到對人的研究。他的人生哲學可以概括為一句話:“源于科學的知識”。</p><p class="ql-block"> 實際上,哲學的發展始終是伴隨著人們對世界的認識的拓展和對人類自身的認知的深化而發展的。亞里士多德提出地心說,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進了一步,提出了日心說,太陽是宇宙的中心;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解釋了天體的運行規律,但解釋不了為什么宇宙會如此,便把宇宙的第一推動力獻給了上帝;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揭示了人們無法體驗的時空;達爾文的進化論把人從僅次于神的地位一下子拉到了與動物一樣;弗洛伊德更是直言人類的行為是由潛意識決定的。在他看來,人類是有原始本性的,這個本性和動物非常相似。<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影響我們的意識和行為的</span>潛意識是由一些被壓抑的欲望和沖動所構成的。如果我們知道蘇格拉底三大哲學終極問題是:“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到哪去”,便理解了為什么說弗洛伊德是偉大的哲學家了。</p><p class="ql-block"> 至此,八位世界上最著名的哲學家介紹完了。但是,哲學的爭吵并沒有結束,唯物還是唯心、機械還是辯證、本我還是超我,孰是孰非,并無定論。我很驚訝地發現,世界上不少赫赫有名的科學家始終都是或者到了晚年都是虔誠的有神論者,例如哥白尼、開普勒、牛頓、愛因斯坦、達爾文,甚至現代的楊振寧……難道科學的盡頭真的就是神學嗎?著名的化學家居里夫人雖不是有神論者,但她是不可知論者,認為人類永遠無法知曉是否有神。</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十八世紀的歐拉是一位有名的科學家,但他卻寫出了一個“神之公式”,利用數學上的原理來“證明”了上帝的存在。歐拉的這個數學公式是:1+2+3+4+5+6+7……(無限相加)=-1/12。這個公式乍一看是完全錯誤的,正整數的相加是絕對不可能得到一個負分數結果的,在常規數學體系當中,這個公式的正確答案應該是無窮大。后來一位叫拉馬努金的科學家用四則運算證明了歐拉公式的正確性。人們認為歐拉的等式證明了地球上不只有一個維度存在,另一個維度很有可能就是造物主以及上帝這樣的東西在左右我們這個世界的基本法則。歐拉所做的就是將這個法則進行了窺探。所以才會有人不嚴謹的稱歐拉“證明了上帝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哲學真的很有趣!</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定县|
木兰县|
沾益县|
崇明县|
晋中市|
克拉玛依市|
通河县|
清水县|
正蓝旗|
乳源|
桐城市|
蓝田县|
江油市|
井冈山市|
保德县|
安宁市|
吉安市|
始兴县|
河曲县|
子洲县|
孙吴县|
临沧市|
诸城市|
兴海县|
兴业县|
漠河县|
襄城县|
锡林郭勒盟|
右玉县|
江安县|
波密县|
迭部县|
视频|
澜沧|
克拉玛依市|
张家港市|
吉林省|
五大连池市|
高尔夫|
大厂|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