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麗的葫蘆臺村,是我可愛的家鄉。在村中有一個著名的地方,叫薄板嶺,它是我難以忘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薄板嶺是我村的一塊“官地”,是一處集體活動場所。當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大隊辦公室、村衛生室、學校都設在旁邊。薄板嶺在</span>我村的村民心目中可以說相當于北京天安門廣場。是我村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p><p class="ql-block"> 這個地方的地面是由多塊長期磨的明光光的大青石板構成的,故得此名一一薄板嶺。</p><p class="ql-block"> 曾記得,在薄板嶺中央生長著一棵巨大的楓樹;西南角是葫蘆臺立村的老槐樹;西南角還有一個石灣子,底部是斜面的薄板石;周圍還有許多茂盛的樹木。此處,有水有樹,地面光滑平整,自然環境優美,特別是那棵大楓樹,樹冠很大,楓葉每年都變化著顏色,是絕佳的一道風景線。據說,這棵楓樹是一個叫趙懷生的村民栽的,有石刻為證。李法廣的爺爺叫李思經,當時很有環保意識,曾經告訴人們要好好保護這幾棵樹,尤其是中間最大的那棵。他還用鐮刀在樹下青石板上剁上了“千秋紀念趙懷生”。</p><p class="ql-block"> 過去在薄板嶺楓樹下,經常召開社員大會、文藝演出、晚上放電影,人來人往,非常熱鬧,<span style="font-size: 18px;">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span>平時這里會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夏天休閑乘涼,冬天曬太陽,談天說地,敘說家常。有時也為了一個問題爭的面紅耳赤。在薄板嶺子如果說話不負責任,很快就會傳遍全村,這里人多嘴雜,也是個是非之地,有些怕惹事的人,望而生畏。</p><p class="ql-block"> 薄板嶺基本地處村中央,一條石路向東而下直通下溝大灣,在這條石路上,往南有兩條胡同,一條直通村南頭,一條直通南山;往北有三條胡同,依次為吳家胡同、趙家胡同、牟家胡同。我家就住在趙家胡同中段,在村里上小學的時侯,每天都經過薄板嶺,每天都能看到大楓樹。</p><p class="ql-block"> 我參加工作后,禮拜天經常回家看望我母親,當離家返回的時候,母親都是送到我薄板嶺,再往西走就算出村了,送到薄板嶺就算送到村口了。當我離開薄板嶺回頭看望母親的時候,母親總是站在薄板嶺在招手;不知過了多少年,回家看望母親返回時,母親只能送到我趙家胡同口了,當我走到薄板嶺回首看望母親的時候,母親站在胡同口還在那里招手;后來,隨著母親年事已高,母親只能送出我大門口,當我到胡同口再看望母親的時候,母親站在家門口仍然在招手;后來直接不讓母親再送了。再后來為了照顧母親方便,我們兄弟姐妹把母親接到城里居住了,租了一個一樓帶院子的樓房,空調、暖氣、電視、冰箱一應俱全,輪流照顧,祝愿母親幸福快樂、健康長壽,安度晚年。</p><p class="ql-block"> 由于種種原因,有人為故意破壞的因素,也與<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有關(特別是石灣子被填平不能蓄水了),導致大楓樹和古槐死亡。非常遺憾,我們沒有保護好它。</span>古樹沒了,石灣子沒了,青石板地面和路面已被混凝土覆蓋了,自然風光蕩然無存,面貌全非。只有過去楓樹下發生的許多故事和美好的記憶仍然在腦海浮現、歷歷在目……</p><p class="ql-block"> 夢縈是鄉情,濃濃的鄉情、親情永遠割舍不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6.9</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县|
济阳县|
龙州县|
佳木斯市|
榆树市|
三都|
新野县|
察隅县|
阳高县|
万安县|
九龙坡区|
元江|
蚌埠市|
通许县|
博兴县|
开江县|
拉孜县|
共和县|
体育|
沧州市|
平顺县|
莎车县|
台中市|
平山县|
乌兰县|
宝鸡市|
永平县|
天等县|
静安区|
贡山|
靖远县|
孟连|
申扎县|
公安县|
长岛县|
迁安市|
汉源县|
蛟河市|
韩城市|
安义县|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