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劍蘭(任琴)</p><p class="ql-block">美篇號:33974595</p> <p class="ql-block"> 瑯勃拉邦是老撾著名的古都和佛教中心,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它坐落于湄公河畔,擁有虔誠的佛教文化和禮儀,神秘而寧靜的旅游資源和國際知名度,成為老撾最著名的旅游城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城市。</p><p class="ql-block"> 三年的疫情影響了人們出國旅游的腳步,今年春天一開放,我們倆口子趕快報名去國外旅游,能跟團去國外游的團隊還不多,老撾是近幾年才熱起來的旅游勝地,先報個團去探訪一下吧。 </p><p class="ql-block">王宮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古都瑯勃拉邦是一個精致的古色古香的小山城,距離首都萬象大約有500多公里,是老撾現存的最古老的一個城鎮(zhèn)。</p><p class="ql-block"> 這里民風純樸,自然生態(tài)保護完好,沒有過分商業(yè)化的人際關系,被公認為東南亞傳統(tǒng)與殖民風格保存最為完好的城市,成為西方游客追求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 走進瑯勃拉邦,也就走進了老撾的歷史。這里曾經是老撾很多朝代的都城所在地,自孟騷,歷經瀾滄舞女國以及瑯勃拉邦瀾滄王國,再到老撾王國,國王的御座均設立在此。這座面積不到10平方公里的小城無疑已成為老撾歷史與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古都的古建筑被寧靜的自然景色包圍著。 城市中郁郁蔥蔥的樹木依稀掩映著寺廟、佛塔還有平凡的住家,這一切都使瑯勃拉邦的空氣中充滿了平和而又迷人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 來到老撾古都瑯勃拉邦第一站就是參觀王宮博物館。</p><p class="ql-block"> 王宮博物館在普西山與湄公河之間。它的建筑風格集老撾古典韻味與法國情調于一身,呈十字形,建在多層平臺上,氣勢宏偉,殿內裝飾古雅華貴是一座奢華的宮殿。</p> <p class="ql-block"> 王宮博物館建于1904年,為西薩旺馮國王的寢宮,后一直為歷代國王的寢宮,直到1975年,廢除君主制,成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該宮作為國家博物館同時作為王宮供人們參觀。在這里可以看到瀾滄王國的遺跡和許多國家級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距離王宮1.5公里就是瑯勃拉邦最著名的寺院香通寺,從這個白色的像塔一樣的門進入香通寺。</p> <p class="ql-block"> 香通寺是瑯勃拉邦最宏偉的一座寺院。由塞塔提拉(Setthathirat)國王于1560年建造,直到1975年都是王室私有資產。與王宮一樣,香通寺也選址在湄公河附近。其中的大殿代表了經典的瑯勃拉邦寺廟建筑風格,廟里建筑井然有序,主要由主殿、臥佛殿、藏經閣、殯儀堂和佛塔組成。</p> <p class="ql-block"> 香通寺主大殿的后外墻上,鑲嵌著一顆栩栩如生的大樹,被稱為“生命之樹”,它是老撾的國寶。生命之樹是瑯勃拉邦的象征。樹的枝葉上鑲嵌著瑪瑙、琉璃,各種珠寶。據說"生命之樹”記載的是佛祖釋迦牟尼往生的故事。佛祖涅槃于菩提樹下,象征永恒。彩色寶石和玻璃鑲嵌,在陽光下熠熠生輝!</p> <p class="ql-block"> 寺院中有一個漂亮的尖頂外表看起來金碧輝煌的大殿。墻壁上有著精美金色的浮雕壁畫,里面擺放著一座有金色龍頭裝飾的船型車,四周還擺放著一些年代不一的珍貴佛像。</p> <p class="ql-block"> 毗鄰大殿的小型廟宇其外墻上滿是馬賽克壁畫,它講述的是古時瑯勃拉邦人在田間農作、山間捕獵、節(jié)日慶典和朝佛禮佛的場景,這些人物刻畫得鮮活生動,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 彩色馬賽克壁畫是香通寺一大看點。</p> <p class="ql-block"> 寺內到處是金燦燦的鎏金壁畫,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 香通寺外就是湄公河。湄公河是老撾境內的主要河流,它發(fā)源于中國西藏唐古拉山的北坡上,在中國境內叫瀾滄江。</p><p class="ql-block"> 湄公河是老撾的母親河,80%的人口都生活在湄公河及其支流的河畔。湄公河是老撾水上交通的大動脈,經濟交流物資流通的軸心。</p> <p class="ql-block"> 瑯勃拉邦大多數的旅游景點都集中于湄公河與南康河之間半島上的老城區(qū)里。傍晚順湄公河邊來到瑯郣拉邦地標一一立于市中心的浦西山。</p> <p class="ql-block"> 普西山,全市最高地。山頂是宗西塔,每年老撾新年當地人來此祭祀, 山上幾乎每個空間都供奉佛像, 巖壁上依山建廟。</p> <p class="ql-block"> 順著普西山后山的石梯慢慢往上爬,山不高,但老撾近40℃的氣溫爬山也是很費力的,衣服都濕透了,越往上景色越好,古城的全貌慢慢展現出來。</p> <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頂上可以看到整個瑯勃拉邦古城360度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古城沒有高大的建筑,都是廟宇、一兩層樓的樓房等漂亮的尖頂在茂密的樹叢中若隱若現,還可以看到美麗的湄公河,這里的建筑物古樸別致,民風淳厚自然。同那些喧囂的現代都市相比,瑯勃拉邦市像是一個世外仙境。</p> <p class="ql-block"> 這是回到我們住的酒店窗口上拍的周圍景色,在老撾住的不錯,都是住在中心位置,像住在景區(qū)里,吃的也不錯。只是老撾天氣比較熱,總是霧蒙蒙的。</p> <p class="ql-block"> 在瑯勃拉邦最后一天,早上5點團隊集合去參加一項非常有老撾特色的布施活動。</p><p class="ql-block"> 布施是小乘佛教幾千年來的習俗,只接受食物不接受錢財,清晨一列列身穿橘紅色袈裟的僧人赤足走上街頭接受信眾的布施。</p><p class="ql-block"> 瑯勃拉邦最大的特色就是沿襲千年的佛教禮儀——布施。仿佛整個城市都是被布施喚醒,來自世界各地、說著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游客和老撾佛教信徒一起參予布施活動。</p><p class="ql-block"> 我們乘車來到指定地點,路上看到僧人們排著隊也往指定地點步行,我們要趕在他們前面,準備好食物,路邊小板凳已放好,有人在準備。</p> <p class="ql-block"> 布施的傳統(tǒng)食物以糯米飯為主,現在布施的種類變得多樣化了,有水果、牛奶、餅干、糖果等等。每天清晨,當地的一些婦女會拿著早上做好的糯米飯等食物來到大街邊,虔誠地跪在街邊,等待著當地的僧人們前來化緣。</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團隊20人排成一列在指定地點脫鞋落座,有人幫著每個游客身上斜披一個披肩,導游買好了糯米飯還是熱的放在小竹筐子里,每人一筐加一只一次性手套。準備好每個僧人只抓一小點,等一筐糯米飯布施完了才可以起身從后面穿鞋出來。</p> <p class="ql-block"> 6點左右街道上出現身披橘紅色袈裟的赤足僧侶排著隊緩緩走過來,沿街接受當地居民和游客的布施。老撾的僧人們嚴格遵守小乘佛教“過午不食”的戒律,每天只吃早、午兩頓飯。由于老撾的寺廟不開伙做飯,所以和尚每天的食物,都來源于人們的布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等到僧侶們排隊走到我們面前時,因為走的比較快,我們快速的抓一小把糯米飯放在每個僧人的缽里,顧不上看他們的表情,只看到僧人的缽里有的飯多有的飯少,后來導游說來不急不用每個僧人都給,隔一兩個也行。是領隊幫我們拍的照。</p> <p class="ql-block"> 人們布施將食物放在僧人們的缽中,一是求菩薩的保佑,二是可以通過僧人的缽把問候帶給逝去的親人。</p><p class="ql-block"> 在老撾絕大部分的男人都要經歷一次剃度出家,到寺院去當一回僧人。而且當僧人時間沒有規(guī)定,有的也許是當一個星期,有的也許是一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所以僧侶中很多都是小孩子。僧侶在老撾是最敬重的群體,地位最高。</p> <p class="ql-block"> 瑯勃拉邦古城有30多座寺廟,有200多名僧人。各個寺廟的僧人10幾個排成一隊,在整個布施過程中,200人的隊伍除了赤足摩擦地面的聲音外,聽不到任何其它的聲音,布施的民眾延續(xù)了幾條街,都是不說話只動手把飯放到僧人的缽里,一切都是那么默契。</p> <p class="ql-block"> 僧人留出自已一天吃的東西,多余的再施舍給在路邊等待需要施舍的孩子們。</p><p class="ql-block"> 同樣布施也是雙向善意互動的形式,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施而且還有反饋,因為僧人會將布施來的食物施舍給同樣跪坐雙手高舉空桶或竹筐衣衫襤褸,面色枯黃的窮苦孩子們,食物和物品在僧人的缽中一進一出代表著僧人接受民眾的恩惠又向民眾回報恩德。</p> <p class="ql-block"> 參加完布施活動,老撾瑯勃拉邦古城的游覽就結束了,這次老撾游,感覺到老撾很神秘,全民信教、民風淳樸,對中國人很友好,各項游覽很豐富。騎大象、乘游船、參加實彈射擊、參加布施活動都有新鮮感,瑯勃拉邦古城是值得推薦旅游、探秘的地方,本篇到此結束,謝謝您的瀏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同市|
大连市|
扶绥县|
五华县|
黄大仙区|
庐江县|
平原县|
禄劝|
博野县|
湖北省|
佛冈县|
华容县|
永仁县|
奉节县|
施甸县|
恭城|
富平县|
宁晋县|
红安县|
甘德县|
沁源县|
五原县|
根河市|
涡阳县|
高雄市|
烟台市|
交口县|
侯马市|
新密市|
洮南市|
黔西|
遂溪县|
平和县|
克东县|
宝坻区|
瑞丽市|
商水县|
同德县|
扬州市|
迁西县|
神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