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夏荷艷艷草木蔭,幼小銜接正當時。為了促進幼小之間的有效銜接,幫助幼兒園小朋友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平穩過渡,2023年6月7日上午,在副校長張全良的帶領下,我們來到金寨縣金江幼兒園狀元府分園,聯合開展“幼兒園科學的‘銜’,小學有效的‘接’”教研活動。</p><p class="ql-block"> 八點鐘,我們來到幼兒園大門口,周梅園長熱情地接待了我們。老師們正在門口迎接小朋友的到來,并做好晨檢記錄;陸陸續續到園的小朋友甜甜地跟老師打招呼,我們瞬間被萌倒!</p> <p class="ql-block"> 狀元府幼兒園設計特別人性化,中間是主建筑建筑周圍是游戲區分為:滾筒區、小山坡、內庭院、沙水區、涂鴉區、建構區等幾個區域。幼兒園分班級按月安排游戲區城,保證所有小朋友在每個區域深度游戲創作。</p> <p class="ql-block"> “哇,這里的孩子太幸福了!”</p><p class="ql-block"> “這里太好玩了,我都不想回去了。”</p><p class="ql-block"> “好后悔早晨沒有把我的孩子帶過來體驗一下。”</p><p class="ql-block"> “這么好的游戲,幸虧我生了二寶。”</p><p class="ql-block"> “我決定把我的孫子送到這里來上幼兒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已進幼兒園,看到孩子們在游戲區域投入、認真地搭建、滾筒、涂鴉、做飯、騎車……看著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我們都好想變小!</p> <p class="ql-block"> 是啊,一大早幼兒園的小朋友開始忙碌起來,熱鬧起來。身體的每個細胞慢慢活躍起來,思維在慢慢打開,語言能力在不知不覺中豐富起來。與小學的孩子一大早走進教室,就捧起書本朗讀是截然不同的。</p> <p class="ql-block"> 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孩子們自己動手、動腦,相互協作,合作創造。蹲下來與他們交流,每一個孩子手中或眼前的作品都有他們自己的想法和創意!而幼兒園的老師只負責在一旁靜靜的觀察、欣賞,偶爾上前指導。</p> <p class="ql-block"> 這位撲閃著長長睫毛的小公主因為早上上學舍不得離開家人,又不開心了。我和周園長與她聊了好半天,最后我們擊掌,她笑了!</p> <p class="ql-block"> 在這里,我們發現安吉游戲真正地做到讓游戲點亮兒童生命。它徹底改變了傳統的集中教育模式,以兒童的視角保障了幼兒充足的游戲時間,發展幼兒的創新思維,展現幼兒天性。</p><p class="ql-block"> 看到那輛車的車牌號了嗎?</p> <p class="ql-block"> 看到滾筒上的畫了嗎?</p> <p class="ql-block"> 哇,太多了,隨處可見孩子們的創造力!</p> <p class="ql-block"> 教室里的布置也充分尊重兒童,桌凳有高低,所有物品、公示欄張貼都以“兒童看得見,兒童摸得著”為原則。</p> <p class="ql-block"> 我喜歡二樓小臥鋪的設計,不用老師收來收去了。</p> <p class="ql-block"> 體驗完戶外游戲,周園長給我們安排了幼兒游戲故事表征記錄,游戲分享以及會議座談、交流研討。</p><p class="ql-block"> 我因為臨時有事,可惜沒有參加接下來的活動。但是從群里老師們分享的照片及感受,我深深的感受到這次教研之旅是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有觸動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張全良副校長分享</p><p class="ql-block"> 幼小銜接,我們在路上。今后我們要進一步促進和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協同教研工作,積極做好一年級第一學期入學適應期的環境創設和物質準備,在身心適應、生活適應、社會適應和學習適應等四個方面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準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郭春老師分享</p><p class="ql-block"> 今天和同事們一起走進金江分園狀元府幼兒園參觀學習。當我們踏入校園時,小朋友都在自主的玩游戲;有的在合作搭積木橋、滑滑梯、城堡;有的在搭水渠;有的在墻上創作;還有的在“做美團外賣生意”體驗生活,真是一片熱鬧的景象;在走進小朋友的教室的走廊前有他們創意的繪畫和手工作品。小朋友的游戲結束后回班級后先休息,然后把自己玩的游戲通過繪畫的方式展現出來,最后小朋友們表達老師們記錄;這次參觀學習,讓我感受到安吉游戲釋放了孩子的天性,真正做到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思,促成長;對我們小學老師很有啟發,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多設計以游戲為載體,傳授知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許月菊老師分享</p><p class="ql-block"> 整個參觀過程中我內心有個遐想一直在跳動:假如我是園中的一個小孩那該有多好!那我就可以盡情的在這里搭房子,騎小車,玩沙子,造宮殿……因為玩具多,游樂設施多,我不擔心別人和我搶,因為這里是安吉游戲實施園,我不擔心老師會隨便打斷我的繪畫表達,我不擔心老師會過度糾正我的語法,我的創造力會在游戲中自由萌發……就類似蕭紅小時侯那樣: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那時的我該有多自由呀!多快樂呀!</p><p class="ql-block"> 人總要回到現實,慢慢長大的幼兒園孩子進入小學后,小學的老師能為小幼銜接做些什么呢?課標都說了:一二年級要注重創設活動化、游戲化、生活化的課程設置。我的想法是:</p><p class="ql-block"> 1.每個班后面開辟一個角落,學校拿出一定的經費給每個班添置一些微型或小型玩具,一些繪本讀物,這些專門放置在那里。當30分鐘新課結束后,完成指定任務或表現優秀的孩子老師可以讓他們到后面的角落去玩。這樣優秀的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去發展自己的動手能力閱讀能力,不用呆呆的坐在座位上去等別人。而沒完成任務的孩子就不必擔心老師過度催促,因為有驅動,說不定學習效率會更高。</p><p class="ql-block"> 2.定期以輪流的方式安排老師進幼兒園參觀學習,多說不如實地感受,說不定反思更深。將反思帶入課堂以調整自己的教學。</p><p class="ql-block"> 3.分班時控制班級人數和學生年齡(因為年齡不同孩子的接受力也不同,沒必要拔苗助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彭存緣老師分享</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在校領導的帶領下,我們部分一、六年級的老師迎著陽光,前往狀元府幼兒園去感受一下幼兒園孩子的學習活動。</p><p class="ql-block"> 進入校園,映入眼簾的就是孩子們一張有一張純粹的笑臉,他們一個個都好開心啊!有搭積木的、堆城堡的、玩水的、甚至就連過家家的游戲在幼兒園的活動中也顯得非常正式,有專門的小木屋、小鍋臺、小餐盤等等。活動豐富多彩,孩子們也玩的熱火朝天,現在突然理解為什么小朋友們喜歡幼兒園了。</p><p class="ql-block"> 以前經常在辦公室和其他老師討論,某某某上課一點都不聽,在發呆;誰誰誰上課就在做小動作,一只小小的橡皮都能玩好久好久…看到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他們都在認認真真的做游戲,沒有一個分心走神的,此刻,我不得不好好反思自己的對一年級孩子們開展的教學是否過于枯燥乏味。</p><p class="ql-block"> 總之,本次幼兒園之行讓我大開眼界,孩子的天性不應該在小學生涯中扼殺,我真得好好和幼兒園的老師們學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吳靜老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參加今天幼小銜接教研活動,我最大的感觸是,現在幼兒園的孩子真幸福!有優良的學習環境,有專業的教師,有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近距離參與大班孩子們的活動,我發現孩子們在老師精心教育下,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特別突出。在畫游戲故事環節,他們不僅能把一上午的活動用畫作展示,還能用連貫流暢的語言表達出來,值得點贊。我想如果每個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三年,繪畫、口語表達等綜合能力一定會不同凡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閆瑞老師分享 </p><p class="ql-block"> 今天非常開心能和大家一起來到金江幼兒園狀元府分園參加小幼銜接教研活動。一進園門,我就被這群陽光、可愛的小天使們深深吸引。沙池、水池、模擬小賣部……到處都是孩子們專注游戲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在互動中,我們驚奇地發現每一位孩子都表現出了極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繪聲繪色地描述出自己游戲的過程以及心情。這里的老師告訴我們,他們每天會開展游戲故事記錄活動,通過觀察、解讀孩子的游戲故事,傾聽孩子的想法,來發現孩子的成長。</p><p class="ql-block"> 小細節隱藏著大教育呀!科學“銜接”,落實“雙減”,讓我們在寓教于樂中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更多的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李齊珍老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今天的幼兒園參觀活動讓我反思很多,陳鶴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一書中說過:“學習是反應與刺激的聯合,刺激必須要選擇得適當。”“小孩子學習事物須要自己學習,做老師的一方面不要替他學,一方面給他學的機會就是了。”反思我現在一年級教學,不僅游戲很少,而且灌輸知識方式方法陳舊,感覺一直在抹殺孩子們天真爛漫的天性,也在抹殺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有時候很迷茫,不知道該怎樣讓游戲活動和課堂學習有效結合,也設想著班級后方專門設立區角活動區,作為學習之外的樂園,在這個活動區可以開展五彩繽紛的活動,讓低年級的課堂教學成為一種新穎的教育活動,不僅傳授學科類知識,也努力培養孩子們的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促進孩子們身心全面和諧發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李亞平老師</p><p class="ql-block"> 所見:這所幼兒園里,設施齊全,各種活動豐富,走廊中的作品展示、隨處可見的戶外活動材料,小水池,沙坑,繪畫墻等,都很豐富。班級中的小環境,區角材料、幼兒作品都各有特色。教師們充分利用活動室的每個角落,合理安排,布置溫馨舒適。</p><p class="ql-block"> 所思,幼小銜接是兒童由學前以游戲為主要學習形式向小學以知識認知為主要學習任務過渡的重要階段,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值得我們思考,作為小學教師,我認為可以改善教學環境,改革教學方法,例如,在教室創設“活動角”、“圖書角”,讓孩子們完成學習任務后可以在教室游戲或閱讀。同時也要培養孩子的自律意識,規則意識以及傾聽能力。</p> <p class="ql-block"> 如何做到“幼兒園科學的‘銜’,小學有效的‘接’”,我們還在路上,還在探索。但站在兒童的立場,關注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建立愛的有意義的關系,賦予兒童開放自由的能力,我想這是我們應該有的教育原則!</p><p class="ql-block"> 新學期,我們一年級一定要有改變,有行動!一定會讓孩子們感受到來自小學的溫暖、安全!</p><p class="ql-block"> 最后,感謝狀元府幼兒園的精心安排和熱情接待,慢下腳步,我們收獲了許多!</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开区|
逊克县|
本溪市|
黑山县|
福贡县|
台南市|
甘肃省|
东山县|
宁强县|
台安县|
若尔盖县|
木兰县|
蓬莱市|
思茅市|
昌吉市|
衡阳县|
麟游县|
竹北市|
浪卡子县|
香港
|
交口县|
昌图县|
深圳市|
平凉市|
五原县|
抚远县|
祁门县|
依兰县|
靖州|
开鲁县|
庄浪县|
沙坪坝区|
老河口市|
武定县|
新兴县|
汝城县|
广饶县|
洞头县|
五台县|
华池县|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