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2023戰地行之2——皖南茂林篇

李燕

<p class="ql-block">文:戰地行文宣組 陽東</p><p class="ql-block">圖:鄒毅,陽東,胡曉紅,張競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月8日、9日,北京新四軍研究會軍部分會和七師分會紀念茅家嶺、赤石暴動勝利81周年戰地尋訪團繼續在涇縣參訪,主要在當年皖南事變發生時新四軍軍部戰斗過涇縣茂林。</p> <p class="ql-block">涇縣茂林宗祠老宅眾多,圖為吳氏大宗祠內景。 </p> <p class="ql-block">茂林古鎮地處皖南。最早建置于北宋,歷史悠久且文風昌盛,史上素有"小小涇縣城、大大茂林村"之說。這座明清風格古鎮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底蘊。在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中,茂林作為皖南事變的發生地,經歷了敵頑炮火的洗禮,見證了的槍林彈雨的硝煙。</p><p class="ql-block">從吳氏大宗祠的告別大會,聽袁國平慷慨演講;到丕嶺槍聲突起,至高坦突圍未成,新四軍步步陷入危機;東流山英勇激戰,石井坑戰火紛飛;蜜蜂洞的沉痛悲歌,副軍長和付參謀長不幸遇害;………接下來讓我們沿著父輩戰斗的足跡緩步前行,尋訪當初突圍過程中的幾個重要節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敵頑預謀,三年的皖南, 忍痛撤離</b></p><p class="ql-block">1940年寒的皖南,雨雪特別多,氣候也特別寒冷,老天似乎預示著不吉的大事要發生。12月10日,國民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接到蔣介石的特級密電。電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至限期(1940年12月31日),該軍仍不遵命北渡,“應立即將其解決,勿再寬容?!?lt;/p><p class="ql-block">“勿再寬容”,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已經啟動!皖南山區,陰霾密布,陰風瑟瑟,寒氣逼人,原本應該指向日寇的槍口,已經悄悄掉過來瞄準了江南抗日新四軍將士……形勢緊急,新四軍軍部首長作出于1941年1月4日經蘇南向長江以北轉移的行動決定。這時新四軍皖南部隊共有九千余人。1月5日,軍部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在祠堂向全軍以及涇縣百姓父老做告別講話,皖南新四軍部隊告別了朝夕相處的父老鄉親,散發了《告皖南同胞書》,在風雨中踏上了征程皖南新四軍部隊在蒙蒙細雨中開始北轍。</p><p class="ql-block">就在1941年1月4日新四軍軍部北移的當天晚上,顧祝同和上官云相已命令部下7個師開始向新四軍圍攏絞殺。</p><p class="ql-block">全軍于四日晚開始行動。其中左路縱隊到大康王附近集中,五日晚通過球嶺,向榔橋河方向前進;中路縱隊到鳳村附近集中,五日晚經高坦、丕嶺向星潭開進;右路縱隊率五團到茂林集中,特務團四日夜到銅山集中,前出占領樵山、大麻嶺。軍直屬隊跟隨二縱隊行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初始交戰地----國民黨反動派向抗戰的新四軍打響第一槍</b></p><p class="ql-block">丕嶺是一座上下七八里的大山,海拔八百米,山間有一條狹窄的小道,六日佛曉,國民黨敵頑已經沿山腳布置重兵,在遭遇到我突圍先頭部隊時,突然開始攻擊,打響了皖南事變的第一槍。</p> <p class="ql-block">戰地行總指揮 解說事變開始交戰地點 。</p> <p class="ql-block"><b>導致軍部被擊潰的主因之一就是所謂的七小時會議</b></p><p class="ql-block">經過幾日戰斗,突圍未果,至7日,軍部主要首長隨著老三團來到百戶坑。葉挺和周子昆帶領偵察參謀到前線視察后,在周子昆的建議下,回到百戶坑,于下午3時召開軍事會議。與會人員較多,除葉、項、袁、周外,還有軍部秘書長李一氓、二縱隊司令員周桂生、二縱隊政委黃火星、二縱隊參謀長謝忠良(原參謀處偵察科長)、三縱隊司令員張正坤、三縱隊政委胡榮、三縱隊參謀長黃序周、宣傳部部長朱鏡我、參謀處副處長張元壽、皖南特委書記李步新、參謀處作戰參謀葉超以及偵察參謀楊仁和等,其間東南局副書記饒漱石、參謀處作戰科長李志高中途加入。百戶坑會議直到晚上10時才結束。這七小時的延誤,給了國民黨包圍部隊充足的時間去圍追堵截。按照會議最終決定,從茂林到百戶坑,一路先后要經過高壇、里譚倉、濂坑等地。按照軍主官的意見,是沿來路翻越丕嶺,到達里譚倉,然后沿里譚倉至濂坑一線向南,翻越高嶺,而已經到達牛欄嶺的特務團也回撤濂嶺接應軍部于7日午夜撤退,由高嶺翻出,至此,由于決策延宕導致新四軍的敗局已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石井坑守備戰</b></p><p class="ql-block">石井坑(地名),位于涇縣茂林鎮石井村。1941年1月10日,新四軍退踞橫直5、6公里的石井坑進行守備,四面八方都是頑軍,新四軍指戰員在此進行了激烈殘酷的石井坑守備戰,這是新四軍皖南部隊最后一場有組織指揮的戰斗,我一線部隊進行頑強抵抗出擊的戰斗。戰況導致我新四軍傷亡巨大。12日,我部分陣地被敵突破,軍部當即在大園村召開緊急軍事會議,決定以石井坑為中心分散突圍。村子邊上的“石井坑守備戰前線指揮部”,應該是軍部最后一次實施了有效指揮的地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東流山血戰—最后的防線</b></p><p class="ql-block">12日下午4點鐘,中共中央電復葉挺的電報傳到石井坑??吹街醒牖貜偷碾妶?,葉挺決定按照黨中央分批突圍的指示,把這支至今仍保持著原來建制的部隊加以解散,讓他們各自為戰,自尋出路,轉移到江北去。深夜,敵軍停止射擊,石井坑恢復了沉靜。驟然,嘹亮的沖鋒號在各個山頭吹響,新四軍突圍大血戰開始了。</p> <p class="ql-block">石井坑所在地位于東流山,1月11、12、13日,國民黨頑軍更加猛烈的炮火集中轟擊著東流山陣地,新四軍指戰員英勇奮戰,堅持了三天三夜。防守部隊傷亡慘重,九千健兒除約兩千人分散突出重圍外,余部分被打散,大部分壯烈犧牲和被俘。我千余指戰員在敵頑多路機槍封鎖下,奮勇沖殺,血染東流山,忠山埋烈骨,悲壯萬分。</p> <p class="ql-block">保衛軍部東流山阻擊陣地 。</p> <p class="ql-block">這次參訪行程,特意安排了到東流山主陣地實地走訪。在當年我軍將士抵抗頑敵的村落,我們遇到了當年給新四軍送彈藥和寄養的老鄉后代徐老伯,他帶我們查看了他家墻壁上的累累彈孔。</p> <p class="ql-block">徐老伯家祖屋墻壁上的彈孔,當時,國民黨敵頑包圍新四軍的部隊在村口架設兩挺機槍封鎖新四軍突圍通道。&nbsp;</p> <p class="ql-block">戰斗發生地老鄉指認敵軍攻擊我方的陣地 。</p> <p class="ql-block">當地村民徐老伯轉述了他父親當年(十幾歲)親歷的戰場慘烈場景,在老伯的帶領下,參訪團隊員沿著落葉鋪滿的山間小路,查看了激戰的幾個陣地和烈士掩埋地。據老伯講,至少數百人在此地阻擊敵頑而犧牲,為軍部主力分散突圍贏得了寶貴時間。大家心情沉重,矚目凝思,希望湛藍的天空和高聳的竹林將我們的哀思傳達給犧牲長眠于此的烈士們并希望他們的英靈永駐安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蜜蜂洞的悲歌</b></p><p class="ql-block">5月9號,戰地行前往涇縣茂林蜜蜂洞,憑吊在此遇難的新四軍軍部領導人。</p> <p class="ql-block">蜜蜂洞遠眺&nbsp;。</p> <p class="ql-block">蜜蜂洞位于涇縣茂林鎮廉長村赤坑山上腰部。1941年3月14日凌晨,副軍長項英和副參謀長周子昆在軍部少數參謀人員的護衛下,輾轉移至此地,已經脫離敵頑包圍的軍部主要首長,不幸于凌晨被同宿一起的副官所殺害。至此,皖南事變的悲歌再起。</p> <p class="ql-block">蜜蜂洞口&nbsp;。</p> <p class="ql-block">軍部會員楊建東(前排左三)在向戰地行隊員介紹其父親在皖南事變初期作為軍部偵察參謀兼作戰組長跟隨軍部首長項英,周子昆突圍至蜜蜂洞的經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4117廣場紀念碑</b></p><p class="ql-block">4117廣場位于涇縣茂林鎮,是紀念皖南事變主戰場激戰的地標。一組用巨石砌成的“41.1.7”塑像,寓意1941年1月7日。新四軍指戰員在此被迫反擊,開始了七天七夜的浴血奮戰。在標志物身后是用大理石砌成的由左向右逐漸增高的紅色背墻,象征著一面紅旗,墻體詳細記載了事件的經過。<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廣場上的標志物,沉重、粗礪,昭示著激戰英烈頑強不屈,向死而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8日下午,參訪團全體列隊于此,隊旗招展,仿佛呼喚著激戰犧牲于此的將士回歸。</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皖南事變烈士陵園</b></p><p class="ql-block">9日,戰地行團員一同前往皖南事變烈士陵園,向英烈進獻花籃,緬懷我英勇新四軍壯士,為了民族的解放所付出的重大犧牲。</p> <p class="ql-block">戰地行領導,紀念館領導以及戰地行團員代表向烈士陵園敬獻花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捐贈儀式</b></p> <p class="ql-block">瞻仰完烈士陵園,戰地行全體成員出席在皖南事變烈士陵園舉行的捐贈儀式。北京新四軍研究會軍部分會和七師分會領導分別向紀念館贈送書籍、軍部定制的紀念品(習近平主席瓷盤)、戰地行旗幟和為紀念茅家嶺暴動和赤石暴動80周年而特制的紀念章。大家聚集一堂,掌聲不斷,涇縣縣委副書記親臨會場和大家一一握手交談,希望新四軍子弟常來涇縣看看,共同將鐵軍精神永續發揚。</p> <p class="ql-block">捐贈會議現場 。</p> <p class="ql-block">贈品交接儀式合影&nbsp;。</p> <p class="ql-block">千古奇冤、江南一葉。戰爭雖已遠去,記憶卻不會模糊。新四軍后代緬懷先烈戰地行參訪團來到當年皖南事變主戰場,全場景、多點位回顧新四軍成長壯大以及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再一次更新我們記憶中的父輩革命歷史。這是我們的第二家鄉,也是我們魂牽夢繞的鐵軍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晴隆县| 修水县| 乐至县| 寿阳县| 厦门市| 沙坪坝区| 太保市| 龙门县| 阿拉尔市| 兰坪| 七台河市| 繁昌县| 合水县| 城固县| 会东县| 思茅市| 射洪县| 茶陵县| 淮安市| 清河县| 长阳| 崇州市| 临武县| 蚌埠市| 台湾省| 宜宾县| 丰县| 福安市| 军事| 彭州市| 滦南县| 工布江达县| 湄潭县| 土默特左旗| 夏河县| 东宁县| 奇台县| 泰安市| 花莲县| 旌德县|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