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走最虐的路,看最美的風景~難忘極致的滇藏丙察察之旅

沈國榮

<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6日跟團參加渴望已久的艱辛難忘之旅“丙察察”熱門線路,對七十多歲的本人是一次意志和體能的一次自我挑戰。</p><p class="ql-block">從上海南站乘火車出發至昆明,由昆明驅車徑大理到云南怒江州瀘水縣(九庫)、貢山縣,再改換車輛從貢山縣另行前往獨龍江景區,然后折回貢山縣,再向北至云南丙中洛進入西藏地界,沿著219國道至西藏的察隅縣察瓦龍鄉,進入西藏靠近中印邊境墨脫縣,再折回然烏,最后從西藏的芒康縣轉入國道214滇藏線出藏至云南香格里拉,全程不走回頭路。進行程3000多公里,歷時19天。雖說旅途十分艱辛和勞累,但感受在余生之年探尋秘景,飽受絕美風光是一次難以忘懷,具有人生意義的旅程,我用文字和畫面記錄這次美好的旅程,使未曾踏足此旅程的朋友作一次書本旅行,對已涉足到此一游的朋友,作一次溫故知新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5月8日(第三天)抵達昆明隨即驅車前往怒江六庫(原瀘水縣)路程530公里,約7個小時,抵達后晚餐入住酒店,期間游覽了怒江向陽橋。</p> <p class="ql-block">向陽橋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六庫鎮,建于1970年,是一座鋼索柔性汽車吊橋。大橋凈跨徑131米,全長136米,行車道寬度4米。屬國邊防通道戰備橋,對六庫人來說它的意義非比尋常,當年它是怒江歷史上較早的一座汽車吊橋。</p><p class="ql-block">向陽橋為半永久性橋梁,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現已經歷49年的風風雨雨,已達到使用年限僅限行人通行。1999年,向陽橋進行了首次大規模的維修改造,橋面由木結構改建為鋼結構,橋面寬度也增至5.5米。</p><p class="ql-block">由于建橋始于特殊政治時期,所以橋的四周也刻畫了政治色彩的標語。</p> <p class="ql-block">5月9日(第四天)早餐后乘車沿著新滇藏線的美麗公路一路西行,【美麗公路】的起點為云南六庫鎮至云南丙中洛,路程240公里,感受傈僳族兒女如怒江般的奔放熱情和曠野。</p><p class="ql-block">游覽怒江傈僳族【澡塘會】一個延續了400多年男女共浴的沐浴天堂。</p><p class="ql-block">怒江澡塘會是怒江地區的傈僳族一個獨具民族特色的傳統盛會。每年春節過完大年初一,從大年初二到初七,住在高山峽谷的傈僳人都要背毯子、被子,帶著米、肉、油、鹽、菜和炊具,相會到怒江邊有溫泉的地方。他們在巖壁下、石洞里、石縫中鋪上干草,展開被子,成就他們七天的“家”。開起了露天宴,下到燙人的簡易石砌溫泉澡池中,洗去污垢,舒展筋骨,然后聚在一起談天說地,對歌跳舞。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相聚在熱氣騰騰的溫泉水中一邊搓洗,一邊說笑,嬉戲打鬧,其樂融融,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澡塘會”,其實就是傈僳族的狂歡節。平時無人管理,游客可隨意泡溫泉。</p><p class="ql-block">然后繼續沿著“怒江大峽谷”北行,前往著名的【老姆登】景區</p> <p class="ql-block">怒江大峽谷</p> <p class="ql-block">【老姆登】老姆登”怒族語意思是“人喜歡來的地方。在云南西北部的怒江州福貢縣匹河怒族鄉東邊藏著一處人間仙境——老姆登村。老姆登村子坐落于碧羅雪山半山腰緩坡地,大致呈梯形聚落,是抵達“知子羅"的必經之地。</p><p class="ql-block">【知子羅】,傈僳語是“一個好地方”之意。清末起就是怒江地區的行政中心,也是連接怒江和瀾滄江的交通要塞。1975年前,這里曾是怒江州府所在地,后因泥石流、山體滑坡危險等因素,州府遷至六庫。上世紀八十年代又撤銷了碧江縣建制,這里被按下了暫停鍵,一個繁華的縣城便空寂下來。現如今,它僅是知子羅村委會駐地,一個村落,只是仍然保留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一個街角、廣場和一批老式房屋建筑。沒有值得記憶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老姆登】建在碧羅雪山半山腰緩坡地,大致呈梯形村落。</p> <p class="ql-block">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貢山縣)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下屬的一個自治縣。地處滇西北怒江大峽谷北段。貢山縣地勢呈"三山夾兩江"高山峽谷地貌,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1170米,海拔高差達3958米。</p><p class="ql-block">2020年5月17日,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2021年8月,入選國家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p> <p class="ql-block">5月10日(第五天)貢山縣~獨龍江~貢山縣。</p><p class="ql-block">獨龍江旅游區位于貢山縣西部地處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中,西、南與緬甸毗鄰,北與西藏察隅縣接壤。</p> <p class="ql-block">從貢山縣驅車前往神秘獨龍江景區,其路段狹窄蜿蜒曲折,據查閱資料80公里山路錯道多,有749個彎道,時而施工堵車,只能小車通行須改乘七人座小車,為準時抵達獨龍江景區,趕在道路施工上班前,早上5:30時起程出發,天尚未亮且天下著雨。途經【高黎貢山】檢查站、【普卡瓦村】原始村落、【人馬吊橋】。獨龍江東岸高黎貢山是屏蔽著通往外間世界的通道,西岸的擔當力卡山是國境線(中緬)上的天然屏障。</p> <p class="ql-block">清晨5時,天下著雨,自出發后不久,天放晴,老天有眼,千里仁士,到此一游,何等不易。沿途觀景臺停車拍照,遠眺【碧羅雪山】【擔當力卡山】【南磨王山】等高山,峽谷陡峻,奇峰怪石,云霧繚繞。</p> <p class="ql-block">清晨時分,巍峨的山峰被晨霧圍繞,就像閨中的少女一般,隔著薄薄的輕紗,如隱如現,讓人看不清她姣好的容顏。</p> <p class="ql-block">雪山連綿,峽谷陡峻,獨龍江是我國原始生態保存最完整的區域之一,清澈的獨龍江水、神秘的紋面女、七彩的獨龍毯,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的目光。獨龍江位于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北部的獨龍江峽谷中,地處中緬交界的邊境上,居住著古老封閉的獨龍族,是一個鮮為人知角落,譽為“云南最后的秘境”,被揭開神秘面紗,無論是獨龍江的紋面老人的神秘可親,還是那原始森林的深處,讓世人知道獨龍江,不只是一條江,是靜謐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p><p class="ql-block">云南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景區2017年前不對外開放,2019年才對外開放,由于獨龍江的沿途道路經常遭到損毀,時而開放時而關閉,2022年11月16日恢復對外開放,不少游客慕名前來,獨龍江景區迎來旅游小高峰。每日限游200人。</p> <p class="ql-block">與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并行的是獨龍江一路的變幻莫測,它賦予我們很多詩意的想像。江水雖深,可看清水下的石頭和枯木,奇妙的是獨龍江隨山的走勢形成千奇百怪的形狀,時而奔騰咆哮如兇猛巨龍,時而像跨越的駿馬,時而像仙人飛云拂袖于高山之巔俯瞰,江水溫柔平靜如錦綢緞帶環繞峽谷綿延起伏,與崖石狹路相逢撞擊濤聲轟響,翡翠般的晶瑩綠色厚重而純凈,躬身掬一捧一塵不染的江水,冰涼刺骨得讓人敬畏</p> <p class="ql-block">  碧空萬里,峰巒垂懸于清澈透明的碧水中,巖影波光,交相輝映。 江水急流,像一塊無限的翡翠閃爍著美麗的光澤。 獨龍江的水,多彩迷人。水色四時不同,深深淺淺的翠綠碧藍,如此美妙景色,使人的眼睛都變得透亮</p> <p class="ql-block">獨龍江兩岸絕壁,森然林立,江心的無數礁石,每當波瀾聚集在那兒,便萬馬奔騰喧囂起來。江水像滾沸了一樣,到處是泡沫,到處是浪花。不斷地沖洗著岸邊的巖石,把巖石沖刷得十分光潔。</p> <p class="ql-block">進村寨參觀訪問與紋面女主人合影留念。女主人今年76歲,紋面女中年齡最小的,目前健在的僅剩極個別幾個,刻畫下的是不可復制的歷史,成為了獨龍江正在消失的一種“財富”。</p> <p class="ql-block">紋面女主人家庭墻上掛著一幅《習近平總書記與和怒江州少數民族干部群眾代表在一起》照片,照片左二為紋面女主人。</p><p class="ql-block">2015年1月19日至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云南考察,帶著對貢山縣干部群眾尤其是獨龍族鄉親們的惦念,總書記在這次緊張的云南之行中特地抽出時間,把當初寫信給總書記的5位干部群眾和2位獨龍族婦女,專程接到昆明和怒江州少數民族干部和群眾代表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獨龍族婦女的紋面的由來:</p><p class="ql-block">獨龍族婦女的紋面,有三種說法,但比較真實可信的說法:由于當年藏族察瓦龍土司每年都要向獨龍族人民強收名目繁多的貢賦,甚至連嘴、耳、鼻、頭發都要征稅。如繳納不起,便強擄婦女到藏族地區為奴。特別是年輕、漂亮的獨龍族婦女,常常面臨著被擄走他鄉的危險。為了免遭擄掠,逃避蹂躪與踐踏,獨龍族女子只好采取自殘辦法消極自救。久而久之,形成了紋面的習俗,并一直延續到解放初。</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獨龍江鄉,灰頂黃墻的獨龍民居、整潔的街道,在高山深峽的掩映下如同一幅畫卷。</p><p class="ql-block">全國獨龍族約有7000人口中,有4200多人聚居于此。獨龍族這個名字是周總理起的,全國雖然只有6900多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4200多人聚居于此,人</span>口不多,也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平等的一員,是我國28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p> <p class="ql-block">5月11日(第六天)貢山~丙中洛~霧里村~察瓦龍。(130公里,海拔釣2000米)</p><p class="ql-block">游覽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指怒江、金沙江、瀾滄江,這三條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內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怒江第一彎】。渾然天成的怒江第一彎位于日丹村附近,怒江流域因遭遇王箐大懸崖絕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由北向南改為由東向西,形成一個半圓形大灣。灣內有一個小村叫坎桶村,堪稱“峽谷桃源”。江兩岸是碧羅雪山和高黎貢山,兩山夾一江。</p> <p class="ql-block">云南丙中洛怒江第一彎</p> <p class="ql-block">隔江眺望【霧里村】。霧里村是一個傳統的怒族村落,景色優美,民風淳樸,是一塊真正的人間凈土,給人以返璞歸真之感。由于雨天霧氣蒙蒙,隔江的村落清晰度不高。</p> <p class="ql-block">【秋那桶】秋那桶”是當地怒族語,意思是“依山傍水”的地方。被稱為“中國最美村鎮”。秋那桶村位于滇藏交界處的怒江州貢山縣丙中洛鎮最北端,是入藏出滇第一村,有怒江“北大門”之稱。沿山坡分布著民居,到了這里,再往北就只有馬幫的小路,可以直通西藏察隅。秋那桶峽谷是整個怒江大峽谷精華中的精華部分,原始森林茂密,瀑布眾多,村子依山而建、周圍風景秀麗獨特,森林茂密、瀑布眾多,沿途景色十分壯觀。此時正值午晌,云霧已散盡,故景色不盡人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村落中兩株千年核桃樹。古樹雍容大度,體態龐大,主干短粗,拔地而起,如堡壘鎮地,華蔭如蓋、濃蔭蔽日的古樹所記錄的歷史則是鮮活的</p> <p class="ql-block">秋那桶的怒族木屋很原始,至今仍然是一樓底層用于關養家畜,二樓鋪以篾笆或長料板住人,再在橫梁頂部鋪上篾笆或木板,用于存放谷物和其他用具。</p> <p class="ql-block">連接著“丙察察”旅游環線,丙中洛是云南西藏邊界的要沖。在那恰洛峽谷深處,一棟具有當地民族特色的磚房格外醒目。棚房中央警徽閃耀,這便是丙中洛邊境檢查站秋那桶執勤點。從武警邊防部隊到現在的移民管理警察,守護這一方安寧。</p> <p class="ql-block">所謂“丙察察”,是指滇藏線丙中洛~察瓦龍~察隅的一段路線。這條由云南丙中洛進入西藏的滇藏線被稱為第七條進藏公路!是最艱難最虐心的進藏路線,是以“險”而聞名的道路,同時也是風景最為原始優美的道路,其路況險要和風光絕美不亞于新疆獨庫公路。</p> <p class="ql-block">茶馬古道,進入西藏地界。</p> <p class="ql-block">過了丙中洛出了云南境,很快就進入西藏了,那個石壁上的標記是打卡勝地,也是老司機的印記。一入西藏,路面馬上就是那著名的坑洼及搓板路。沿途山體地質結構復雜,常有落石塌方,泥石流等,山體無植被覆蓋,卻有部分山體生長著許多根枝如碗口粗野仙人掌樹,并盛開著鮮艷花朵。</p><p class="ql-block">途觀【老虎嘴】,穿越【大流沙】。丙中洛到察瓦龍鄉,約80公里,一個字:險!很窄的車道,在極力要避開大炮彈坑的同時,左邊就是峭壁懸崖,有的還塌方過沖掉了欄桿。安全到達察瓦龍鄉,那219國道6666路標也是老司機和游客朝拜的地方,當天我們入住的酒店名,就叫219?6666酒店。</p> <p class="ql-block">西藏察隅縣的大流沙既是美麗的,卻又危險致命的,被稱著為丙察察線上最為著名的死亡路段。大流沙高約3500米,寬約1000米,又稱飛沙坡、滾石坡、石瀑。山體巖壁裸露,一堵巨大的滾石流,猶如瀑布一瀉而下,直插怒江底,驚險路段不過200米長,卻是讓無數人“談之色變”的200米,一旦有風,飛石不斷從70度斜坡滾落怒江,一陣風過,大小飛石從天而降。每天下午的5點至晚上的7點,是這里風沙最大的時候。我們路經此段是午時12時左右且天氣晴好,好在大流沙沒發怒,平安順利地通過此路段。據當地的老鄉訴說,大流沙每年都發生人員傷亡事故,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p> <p class="ql-block">219國道西藏察隅怒江∨字大峽谷,這里號稱是世界第三大峽谷。</p> <p class="ql-block">5月12日(第七天)察瓦龍~察隅220公里,翻越海拔4000多米以上的雪山,(雄珠拉口、昌拉山口、折拉山口、德姆拉山口等),穿越丙察察之令人向往的攝影勝地德姆拉山口。在穿越丙察察的察然公路上,德姆拉山口無疑是最令里人激動的攝影勝地。</p><p class="ql-block">德姆拉山口海拔4900米。來到山口映入眼簾的竟然是一片驚奇。</p><p class="ql-block">察瓦龍至察隅是滇藏新通道的主要路段,歷史上著名的茶馬古道就經過這里,也是丙(丙中洛)~察(察瓦龍)~察(察隅)線最艱險路段,常常存在降雪、塌方、泥石流等封路約高風險路段,但一路自然風光絕美,令人陶醉。</p><p class="ql-block">察隅縣的氣候獨特而且復雜多變,既有青藏高原的特色,又有獨特亞熱帶氣候,造就察隅“一山有四季,四季不同天”,故我們攜帶了四季添換的衣服,行李較重,好在司機和領隊出手相助關照,省了好多力氣和麻煩。</p> <p class="ql-block">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p> <p class="ql-block">環視白雪皚皚的山峰,置身于潔白無瑕的空曠凈土,無喧囂聲,一切顯得十分寧靜和安然,一下子使自己的情緒受到感染,心靈得到了凈化。</p> <p class="ql-block">冰晶流蘇,美景依崖掛,晶瑩剔透的冰簾,仿佛清晨的露珠般純凈無暇,如夢似幻。</p> <p class="ql-block">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求。</p> <p class="ql-block">在途經中拍攝的目若村。就這樣靜靜躺在群山碧草間,靜謐而安詳,好似并非來自凡塵。</p> <p class="ql-block">219國道恰似蛇形般在崇山峻嶺的懸崖峭壁中蜿蜒曲折穿梭行游。</p> <p class="ql-block">5月13日(第八天)察隅~然烏~波密,350公里約5.5小時,海拔2600米。游覽【千年水磨石】、【來古冰川】【然烏湖】入住波密縣扎木鎮。</p> <p class="ql-block">人間奇石一一千年水磨巖。潭水碧波清澈,巖石百態千姿。察隅縣千年水磨巖位于察隅縣城西部,海拔約2400米。在郁郁蔥蔥的林木之中,河流從長800米的峽谷從穿過,時而萬馬奔騰,時而涓涓細流,在漫長時間的沖刷下,水流對巖石的構造裂隙或巖石的較軟部位產生磨蝕,形成了許多地質奇觀:有像靈活的鯊魚、有像神秘的洞窟、有像笨重的河馬、有像龐大的犀牛......由于水流漲落原因,水磨巖只有在每年的10月至來年5月才能看到。由于目前還未被正式開發,這處神奇的自然景觀還如美人般"養在深閨人未識"。</p> <p class="ql-block">來古冰川為一組冰川的統稱,位于西藏昌都地區八宿縣然烏鎮境內,緊鄰然烏湖,是帕隆藏布江的源頭,冰雪融水流進然烏湖,湖畔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還有很多原始的藏族村落,包括美西、亞隆、若驕、東嘎、雄加和牛馬冰川,該冰川群中亞隆冰川最為壯觀。“亞隆冰川”長12公里,從崗日嘎布山海拔6606米的主峰延伸至海拔4千米的崗日嘎布湖;氣候上,地處印度洋季風向青藏高原輸送冷空氣的主要通道,降水充分,有利于冰川的發育,屬于海洋性冰川。</p> <p class="ql-block">堰塞湖中巨石被厚厚的雪復蓋,宛如南極洲上一座座冰山飄浮在冰湖。湖水冰封,閃耀著錚亮的光,氣勢十分壯觀。</p> <p class="ql-block">游覽來古冰川可以騎馬到達觀景點,也有的游客在荒山亂石爬坡走向觀景點。</p> <p class="ql-block">深藍的天幕漂浮著潔白的云層,來古冰川下的來古村的藏族原始村落,牦牛悠然低頭吃草,遠近錯落,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卷,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悅。</p> <p class="ql-block">然烏湖是200年前由山體滑坡和泥石流堵塞河道成堰塞湖,也是帕隆藏布的源頭,隨著季節的不同,湖水呈現或碧藍或青綠等數種顏色。</p> <p class="ql-block">波密縣帕隆藏布江景觀橋,估計您也是第一次聽說吧。帕隆藏布江是雅魯藏布江的支流,江水清澈,江流湍急。橫跨江兩岸的是一座具有藏民族特色的景觀橋</p> <p class="ql-block">5月14日(第九天)波密~墨脫,120公里約3小時,海拔1200米。</p><p class="ql-block">墨脫在藏語中意為“花朵”,境內居民主要為門巴族和珞巴族。路徑【嘎隆拉雪山】和【嘎隆拉隧道】,一路觀賞拍攝高原雪山,熱帶雨林,游覽【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果果塘大拐彎】。</p><p class="ql-block">前往墨脫前幾天,由于發生雪崩,高壓線被毀尚未恢復供電,造成墨脫縣城斷電。酒店只能靠自主發電機供電。</p> <p class="ql-block">嘎隆拉雪山的山頂常年被冰雪覆蓋,山上孕育著數條冰川。其中嘎隆拉冰川就位于嘎隆拉隧道的左邊。站在公路邊便可以親近冰川。</p><p class="ql-block">巍峨的嘎隆拉雪山如一條玉龍飛舞云纏繞,萬仞冰川直聳天。晶瑩潔白的嘎隆拉冰川在陽光照射下翻出一股淡淡的藍,給人一種雄渾巍峨,冷峻圣潔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左側那座金頂紅墻就是嘎隆寺,位于嘎隆拉山埡,能俯瞰這一片林海雪原,這座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寧瑪派寺廟剛好位于盆地北側的半山崖上。但最早的寺廟在1950年大地震中損壞,現在的大殿和禪房都是后來新建的。</p> <p class="ql-block">車輛開往墨脫途中,前幾日曾發生雪崩的路段</p> <p class="ql-block">位于墨脫地界的雅魯藏布江里面的一個果果塘大拐彎,這個果果塘大拐彎是雅魯藏布江里面最大的拐彎。果果塘大拐彎在當地叫做蛇形彎,在大拐彎的邊邊上沒有一個地方是直型的。還有就是從天空上面來看,果果塘大拐彎就像是一個巨型的大棒棒糖一樣,在果果塘大拐彎的里面就是樹木森林了。</p><p class="ql-block">在這里他們可以看見雅魯藏布江水如蛇形般突然轉向,在這里你可以看見罕見的景觀,來到這里的游客都會被這里給震撼到。峽谷間云霧繚繞,繁茂的植被掩映在云霧之間,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5月15日(第十天)墨脫~波密120公里3小時,海拔2700米,</p><p class="ql-block">乘車游覽【桃花溝】桃花溝位于林芝波密,它以“桃花仙境”聞名于世。只因過桃花盛開的季節,沒能欣賞到堪稱一幅大美的圖畫。</p> <p class="ql-block">根據游程在波密需住宿二夜,第二個夜的傍晚,在波密縣城站在帕隆藏布江景觀橋,靜靜等待夕陽余暉,約在晚八時,遠處潔白的雪山在日落余輝照耀下山峰逐漸披上了金色的外裝,水流湍急的江面猶如灑下碎金般,滔滔不息向東流。</p> <p class="ql-block">清晨,波密整個縣城尚未蘇醒,街頭行人稀少,來到帕隆藏布江邊等待初升旭日的陽光,由于高原雪域早晚溫差較大,颼颼寒風,體感感覺有點寒,等待了約半個小時,因云層較厚,初升陽光才剛剛露出一縷光芒,陽光照紅了云 層,倒映在江面,清澈的江水也被染紅了。由于枯水期,此段江水位不高,河床顯露,遠處的雪山也漸漸清晰可見。</p> <p class="ql-block">5月16日(第十一天)波密~米堆冰川~八宿,260公里約4.5小時,海拔3200米。</p> <p class="ql-block">沿著318國道游覽【米堆川】。米堆冰川位于西藏波密縣玉普鄉境內,距縣城103公里,離318國道8公里,最近的村莊離此地僅有2公里,是西藏最重要的海洋性冰川。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線海拔只有4600米,常年雪光閃耀、景色神奇迷人。冰川冰潔如玉,景色秀美,形態各異,姿色醉人。冰川下端是針闊葉混交林地,皚皚白雪終年不化,郁郁森林四季常青,頭裹銀帽,下著翠裙。以發育美麗的拱弧構造聞名。由于冰面氣溫上升,隨著氣候變暖冰川的雪已經逐漸融化,景觀尚不經人意。</p> <p class="ql-block">5月17日(第十二天)八宿~邦達~左貢~如美。310公里,約7小時。</p><p class="ql-block">驅車途徑全國有名的“魔鬼路段”【天路七十二拐】翻越318滇藏業拉山口,海拔4600米,入住如美鎮酒店</p> <p class="ql-block">5月18日(第十三天)如美/芒康~鹽井~梅里。260公里,5.5小時,海拔3200米</p><p class="ql-block">途徑【東達山埡口】【覺巴山口】【芒康】轉入214國道至三江并流瀾滄江大峽谷腹地,游覽茶馬古道上的明珠【鹽井】,結束后驅車至梅里。</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鹽田</p><p class="ql-block">世界上惟一完整保持最原始的手工曬鹽方式的地方,位于國道214線旁、瀾滄江東西兩岸,距芒康縣城115公里。此地平均海拔2350米,是"茶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曬鹽風景線﹣﹣陽光與風的作品。</p><p class="ql-block">鹽田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p><p class="ql-block">鹽井目前產鹽的主要是納西鄉。從事鹽業生產的有320多戶,有3000多塊鹽田。瀾滄江邊鹵水資源豐富,分布若數十口熱氣騰騰的天然鹽井。村民們用木桶從鹽井中取出鹵水,背到江邊低平處,倒入鹽田,讓陽光蒸曬,曬干后即得粗鹽,經進一步晾曬打理,即成食鹽。</p><p class="ql-block">由于地質、土壤等的條件差異,鹽井生產的鹽以瀾滄江為界,有很大的差別,江東的納西、上鹽井鹽田出產白鹽,江西加達生產的鹽為紅鹽。</p><p class="ql-block">2009年,千年古鹽田被公布為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其井鹽曬鹽技藝已被列入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每年三月桃花盛開,由于風和陽光充足,所產之鹽品質最好,又稱“桃花鹽”</p> <p class="ql-block">5月19日(第十四天)梅里~松贊林寺~香格里拉,180公里,約4小時,海拔3200米。</p><p class="ql-block">清晨在景區酒店的頂樓等待拍攝梅里雪山“日照金山”。梅里雪山又稱“太子雪山”,有八個山峰。觀景臺上的八座白塔象征雪山的八個山峰與雪山遙相呼應。</p><p class="ql-block">隨著晨光升空,萬丈金光從天而降照射在雪山,金光逐漸擴大形成了絕美的“日照金山”的自然奇觀可遇不可求。</p> <p class="ql-block">【梅里雪山峰群】“梅里”為藏語意為“藥王山“。山嶺雪峰林立,從北到南主要的雪峰有八座,分別為:緬茨姆峰,海拔6054米;吉娃仁峰海拔5470米;八烏蒙峰海拔6000米;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粗歸拉卡峰海拔5993米;芒框拉卡峰海拔6400米;奶日頂卡峰海拔6379米;說拉普歸面布峰海拔5295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松贊林寺,全稱噶丹松贊林寺,該寺始建于公元1679年,依山而建,與布達拉宮有些相似,因其規模宏大,故有“小布達拉宮”之譽</p> <p class="ql-block">水晶般的藍天,飄浮著潔白棉絮似的云團,、鎏金銅瓦的殿宇屋角獸吻飛檐,熠熠放光,奪人眼目。</p> <p class="ql-block">獨克宗古城</p> <p class="ql-block">5月20日(第十五天)香格里拉~白水臺~虎跳峽~麗江110公里,約3小時,海拔2400米</p> <p class="ql-block">白水臺位于哈巴雪山麓,香格里拉縣城東南的三壩鄉白地村,距縣城101公里,海拔2380米,是納西族東巴教的發祥地。</p><p class="ql-block">它是由于碳酸鈣溶解于泉水中而形成的自然奇觀。含碳酸氫鈣的泉水慢慢下流,碳酸鹽逐漸沉淀,長年累月就形成臺幔,好似層層梯田,被稱為“仙人遺田”,面積約3平方公里,它是我國最大的華泉臺地。當你踏入這片土地仿佛置身于仙境中,臺幔錯落有致,形成水流柔軟清晰,沖擊你的心靈,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給人一種寧靜和宜人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從“虎跳峽”高山處俯拍,仿佛奔騰的金沙江從天而降。正如唐?李白《將進酒》詩中描述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穿越江底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5月21日(第十六天)麗江~大理~圣托里尼~昆明,500公里,約6小時,海拔1800米。</p><p class="ql-block">游覽【雙廊古鎮】【圣托里尼-理想邦】大理風光在蒼洱,蒼洱風光在雙廊,雙廊的景色是一個令人向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圣托里尼-理想邦】洱海的城堡,坐落在大理洱海邊,依山而建,街道蜿蜒,這里面朝洱海,春暖花開,身在其中有一種沉淀的安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雙廊古鎮牌樓</p> <p class="ql-block">洱海邊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湖面面積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湖深達20米,是一個風光秀媚的高原淡水湖泊,湖水清澈見底,透明度很高,自古以來一直被稱作群山間的無瑕美玉</p> <p class="ql-block">金梭島(亦稱南詔風情島)是洱海里最大的島嶼,位于洱海的東南部。島嶼的形狀像極了一把織布的梭子,霞光映射在水面,整座島嶼仿佛籠罩著金色光芒。</p> <p class="ql-block">玉幾島,因島上的玉幾庵而得名。島上保留著很多完好的白族傳統民居。</p> <p class="ql-block">22日結束整個游程,上午自行游覽昆明【大觀樓】公園。</p><p class="ql-block">滿眼綠色,一池風荷,故地重游,荷苞出水,荷葉如蓋,荷風習習,荷香四溢,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5月22日晚18:59登上K79次昆明~上海南列車,24日到達上海,圓滿愉快結束了歷時19天艱辛又難忘旅程。俗話說“黃山歸來不看山”,通過此滇藏線旅程,我可自信說“219?歸來不戀景,絕美景色唯它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襄县| 昂仁县| 青神县| 磐安县| 偃师市| 丹阳市| 聊城市| 永胜县| 泾阳县| 甘孜县| 鹤山市| 夏河县| 左贡县| 邓州市| 运城市| 南通市| 绿春县| 金寨县| 辽源市| 西畴县| 镇沅| 宁远县| 闸北区| 海丰县| 承德市| 舒兰市| 黄石市| 松原市| 张家口市| 七台河市| 长岭县| 甘肃省| 三门峡市| 宁津县| 金山区| 阿巴嘎旗| 张北县| 游戏| 个旧市| 和顺县| 凤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