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水行</p><p class="ql-block">美篇號 13555770</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從看過洱海的“南詔風情島”,對早已湮滅的南詔古國竟然產生了興趣。于是在前年的五月二十一日,我來到南詔國發祥地--巍山古城。巍山古城舊稱蒙舍、蒙化,位于哀牢山的北麓,在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巍山古城從元代開始建筑土城,到明朝正式修建磚城,即便從明朝算起,至今也有600多年了,是我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午十點,來到古城的星拱樓,星拱樓位于古城中心,呈方形,重檐歇山頂,屋面四角飛檐高翹,在巍山古城平緩的建筑群中,算是鶴立雞群。取名“星拱”,也許是眾星環繞相擁的意思。下檐四面分別懸掛“瑞靄華峰”、“巍霞擁鶴”、“玉環瓜浦”、“蒼影盤龍”匾額,將巍山四周無限風景凝煉在十六字匾額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城格局以星拱樓為中心,呈井字形向四面延伸,縱橫交錯25條街道,18條小巷,形成棋盤狀。古城大街小巷干凈整潔,完整保存了明、清時代建筑風格。歷經數百年風雨浸潤熏陶,一排排土木結構的建筑,鱗次櫛比,展現出古樸風雅的建筑藝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隋末唐初,洱海地區有六個實力較強的小國,稱為六詔。其中五詔分別位于洱海的北部、東部和西部,只有蒙舍詔在洱海之南,故稱“南詔”,巍山古城是南詔最初的國都。在唐王朝支持下,南詔先后滅了其他五詔,南詔四代王皮羅閣統一了洱海地區,定都大理太和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詔國鼎盛時期曾統管云南、貴州全境,乃至越南、緬甸、泰國領地,形成強大的南詔帝國。從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建立始,至902年滅亡,時間跨度164年。古城拱辰樓上“魁雄六詔”匾額,是南詔統一六詔,開創大業的標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星拱樓的西側,是蒙陽公園。蒙陽公園占地只有三十畝,當地人卻稱它為大公園,“大”并不止是它的面積,而是時間比較久遠。從1938年開始,它就辟為公園,距今已經80多年了。由于修公園前,此處已經是大樹參天,現在公園內自然是古木成林,且有清池映日,萬綠叢中的六角亭,成為巍山古城的重要風景和城市綠肺。人們到這里賞景攬勝、棋牌消遣、提籠遛鳥,享受歲月靜好的閑暇時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洪武年間,在古城內修建了文廟。文廟經多次修葺擴建,現在占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有十多個院落。文廟大門建筑規模宏偉,莊嚴大方,照壁上鑲“萬仞宮墻”四字。欞星門、大成殿、石牌坊、射圃、古柏、各路賢祠,應有盡有。不禁讓人想起,當年南詔國歸順大唐雖然迫不得已,后來還和吐蕃結盟,與唐朝發生過多次戰爭,但是,博大精深的漢文化,早已植入南詔古老的文明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進士坊為紀念巍山人陳于宸而立。陳于宸是明代萬歷丁未年進士,曾任四川巴縣知縣,致仕歸隱,剛正不阿。清《康熙蒙化府志》將其載入鄉賢及忠烈。原坊年久失修,現坊于2002年重建,牌坊兩面有“蕊榜文龍”和“花封瑞鳳”題刻,內容給陳于宸以高度評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拱辰樓在古城中軸線上,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完工,2015年1月,拱辰樓在火災中燒毀,現在看到的是災后重建的新樓。北面城樓上書寫“萬里瞻天”匾額,是蒙化黃大鶴所書,題匾內容表明對大唐俯首稱臣。拱辰樓外觀像極了天安門城樓,巍峨壯觀,它和星拱樓一樣,是古城最早的建筑。2011年拱辰樓的北街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城建筑在充分體現明清時代特色的同時,兼容了鮮明的白族民居風格,形成了多元文化。走進古城內民居,你會看到大理白族“三坊一照壁”的建筑特色,給人一種溫馨清爽的感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城內的南詔博物館,一百多年前是土司后代“梁大小姐宅院”。500多平米的展館內,陳列了兩萬余件藏品,我們可從中窺見當年南詔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扎染以植物為原料,是一種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藝,巍山扎染歷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彝族先民為了日常生活及民間歌舞需要,用天然果實制作染料,再做成服飾或工藝品。現在巍山扎染工藝產品遠銷世界各國,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扎染藝術之鄉”。古城內有扎染商品一條街,小巷墻上制作的扎染壁畫,生動地詮釋了巍山的千年風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相比麗江、大理兩座古城,巍山外來人不多,商業化程度較低,于是少了幾分浮躁和喧囂,顯得祥和寧靜。作為南詔國的發祥地,巍山古城是一座古樸低調的城市,是一座穿越千年的靜謐古都,也是中國古代文明瑰寶。行走到路邊一處林木掩映的空地上,陽光穿過樹葉灑落在一張張桌子上,這是一處供人歇息納涼的露天茶座。約上三五好友,泡上一壺普洱,來一碟炒花生,天南地北聊上半日,品味人生,品味巍山悠閑愜意的慢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地處云南哀牢山下、紅河源頭的巍山古城,古樓古街、古寺古塔,古韻悠長。巍山古城以濃郁的地方特色,書寫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榮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門上豎掛著“龍池桂闕”四個大字的文昌宮內,正值芍藥花開。殿內那一池清泉告訴人們,當年諸葛亮七擒孟獲時,因士兵誤飲啞泉水不會說話,諸葛亮親往此殿訪問孟優解藥,以救士兵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距離古城十公里的巍寶山,又稱“巍山”,南詔王祖先躬耕地,中國十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彝族群眾視南詔第一代王細奴邏為土主。在巍寶山二十多座寺廟群中,土主廟被當地人視為祖廟,廟中供奉細奴邏塑像。每年的農歷九月十四日(細奴邏出生日)和正月十五,彝族人在土主廟舉行祭拜盛會,追思曾經傳位十三代、歷時164年強悍善戰的南詔古國。</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皋市|
博白县|
龙里县|
娱乐|
盐城市|
长丰县|
忻城县|
隆尧县|
南汇区|
昭通市|
彩票|
石河子市|
常熟市|
原平市|
武平县|
龙南县|
安阳市|
浦城县|
黑河市|
保德县|
青海省|
广河县|
阳春市|
北川|
甘南县|
兴化市|
辽宁省|
霍城县|
镇坪县|
阿尔山市|
石景山区|
萍乡市|
平邑县|
股票|
泽州县|
旬邑县|
孟州市|
伊吾县|
曲阜市|
太和县|
遵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