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兒子來山東是2011年,他是在上海東華大學碩博連讀畢業之際來該省科學院工作的,那年他26歲,我們隨之也在濟南買了房。四年里兒子破格晉升副研究員(副教授)、成為碩士研究生導師。之后山東省教育廳審批了他公派美國愛荷華大學一年期的留學訪問,他前往美國是2016年的春天。</p><p class="ql-block"> 一年后,兒子訪學期滿回到了國內,山東科學院調動他到青島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工作,那時候我們還時常住在濟南。</p> <p class="ql-block">【2008春節,兒子胡一帆考取上海東華大學的碩博連讀】</p> <p class="ql-block"> 這年的秋天,也就是2017年的十月,濟南北方長空澄清銀杏飄黃的季節里,我準備去山東濟寧嘉祥的南武城看看曾廟,尋訪一下這座我們曾氏宗族的朝圣之地。</p><p class="ql-block"> 很早就讀過《論語》知道了曾藏。曾藏信奉儒學,以孝著稱,喜歡彈琴唱歌。曾藏曾經自言其志令孔子很是嘆賞,他是孔子精通“六藝”的七十二弟子之一。曾藏有一兒子名叫曾參,俗稱曾子,父子倆都師從孔子。曾參提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等主張,倡導以“孝恕忠信、修齊治平、內省慎獨和以孝為本”的思想觀念,撰寫了《大學》、《孝經》、《曾子十篇》等著作。 曾子在儒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封為“宗圣”,成為配享孔廟的四配之一走進了大儒殿堂,曾氏后人均以宗圣公曾參作為自己的開派祖先。</p><p class="ql-block"> 最早知道嘉祥曾子廟是在20多年前。那時我讀了湖南作家唐浩明的歷史小說《曾國藩》,文章中提到1866年曾國藩作為欽差大臣被派到濟寧剿捻,在處理完一應公務后,他抽時間在濟寧知州的陪同下,專程到嘉祥縣拜謁了他的祖廟——曾子廟。曾國藩有篇日記,比較詳細記載了祭拜的全過程。而再次關注到嘉祥曾子廟,是十幾年前偶爾看到了一則有關報刊消息說,香港金利來大王,宗圣曾子第74代孫曾憲梓博士,于2002年率家人拜謁曾子廟,捐資500萬元,重修曾廟、曾林。</p><p class="ql-block"> 感月吟風多少事。山東濟寧南武城,對我來說,它儼然一卷經書,是我夢斷天涯路的朝圣之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兒子知道了我們要去嘉祥,特意趕過來開車送我們到火車站。一個小時的高鐵,再三十分鐘的士,我們便站在了這座氣勢恢宏的曾家祖廟門前。</p><p class="ql-block"> 這座曾廟最早建于周考王十五年,即公元前426年,原名是“忠孝祠”。明正統九年時重建,改名為“宗圣廟”,曾子被封為“宗圣”。此廟建筑雄偉,碑碣林立,古柏森然,是山東省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曾子廟背倚南武山,廟前廣場有三座石坊,東西兩坊分別鐫題著“三省自治”和“一貫心傳”,中間鐫的是“宗圣廟”,都是遒勁的楷書大字,好氣派!</p><p class="ql-block"> 進了大門后便是一個大院,這里有古柏群、涌泉井、萬歷碑亭和歷代的碑刻。這涌泉井的典故出自《孝經傳》:“曾子行孝,枯井出泉”。井的四周綠樹環繞,青蔥翠綠,連井口都是綠色的,很是漂亮。</p><p class="ql-block"> 宗圣殿是曾子廟的主體建筑,氣勢十分壯觀。大殿有七楹五間,莊重宏大。梁上飛檐峭壁,每一條斗拱都彩繪著各式各樣的求學游學圖案。宗圣殿的正中供奉著曾子的彩色繪像,雙手執圭,神態怡然。而在圣殿后面的寢殿殿內墻上,滿是關于曾子生平事跡的畫像,思親操琴、拜師孔子、三省吾身、思母吐魚、殺豬示信等。曾子是一個主張孝道的人,這些故事畫像,演繹出曾子的親體力行矢志不渝。我尤為喜歡的是廟堂殿前的那二十扇雕花窗,上面透鑲的梅花非常秀美,與整體布局的剛好形成了融合,陰陽和諧。</p> <p class="ql-block"> 殿外層層遞進的院子里古柏森然,青石甬道。走在這里,很容易引起對厚重歷史的感慨。樹林里幾個小孩子們在玩鬧嘻戲,旁邊一位母親看著他們。我跟夫君見了不由感慨,曾廟對孩子們免費開放,這個措施真的很好,讓孩子們在古樹林里玩、在高墻石碑旁玩、在傳承著儒家文化的土地上玩,不僅有詩意,還能耳濡目染聽到學到知識,感受著中國傳統文化、孝文化氣息。想到這里,我不覺微微一笑。</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是世世代代的修為和教養的凝結,是時間給它以過濾以沉淀的過程。</p><p class="ql-block"> 《濟寧州志曾子世家》里記載說,明嘉靖十八年世宗朱厚璁下詔,授曾參第59代孫為翰林院五經博士后。曾氏與孔、孟、顏四姓為御贈名派,贈曾氏名派為3句15個字:“弘聞貞尚衍,興毓傳紀廣,昭憲慶繁祥”。清康熙六十一年,湘鄉大界始修大界曾氏族譜,尊曾參宗圣公為曾氏的開派祖先。到了第70代曾國藩主持修《武城曾氏衍湘鄉大界族譜》,將全國各地曾氏派名統一了起來。時光悠遠,綿長塵煙,我們已經歷過如此多的歲月變遷。我掰著指頭,從曾參第63代開始使用清康熙帝所賜的派字,到我“曾祥安”的“祥”字派,已經是第77代了。</p><p class="ql-block"> 望著這座歷史悠久氣勢磅礴的曾廟古建筑群,我儼然想起的沙市曾家的百年老屋。我在心里畫著曾家老屋里親人們一張張熟悉的面孔,那些個曾經溫暖芬芳的日子,有多少次靜靜地出現在我的夢境,讓我驀然明白,那些零碎的記憶,早已在不知不覺中蛻變成了我生命中涌動的血液。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回到濟南出了火車站,遠遠地便看見兒子站在他的車旁等著我們,不覺眼前一亮。兒子高高的個子,強健的體魄,午后的陽光里白楊樹一般挺拔的身材中,蘊含著一種堅韌向上的青春氣息。我倆坐進車,兒子穩穩地操縱著方向盤,回頭望我們一笑,說了聲“宗廟的感覺不錯吧,辛苦了,躺著休息會!”</p><p class="ql-block"> 兒子開著車我倆不想講得太多打擾他,便半是休息半是望著兩旁連續閃過的高樓。有清風吹進車窗,兒子額前的發絲飄起,在空中劃出優雅的弧線,狹長的眼目清澈明亮,眸光微閃。望著兒子駕車的背影,我不覺想起那次送兒子去美國訪學在國際機場遠去的身影。出發之前我給他收拾了四個大箱子,一年四季點點滴滴的生活用品。那是一個晴朗的早晨,機場候機大廳門口的保安見兒子行李多,例外允許我們進入大廳把兒子送進安檢口。在即將分別的一瞬間,我想著兒子這一路的負重與顛簸忍不住鼻子發酸了。兒子擁抱了我們,說了聲“放心吧,我能行!”隨即推動行李車,在轉過身來揮手之后,便消失在那扇玻璃門內,留給我們的便是這樣的一個背影。</p><p class="ql-block"> 由此我理解了龍應臺說的那句“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是的,父母親與兒子的分別,是人生之中最順理成章、也最令人惆悵,最刻骨銘心的分別。從兒子去上海讀大學第一次遠離我們開始,我便沉浸于不舍與牽掛之中。而兒子每一次的遠離,都是較前一次更加成熟懂事,這同樣也是最令我們欣慰的!美國一年的學習生活,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是兒子除了完成學業,還抽出閑暇時間與訪學的華人同學們一起駕車跑遍了大半個美國,還學會了做中國飯菜。</p> <p class="ql-block">【2015年9月胡一帆參加英國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舉辦的“下一代移動應用服務和技術”國際會議。圖為兒子在會上作交流發言。】</p> <p class="ql-block"> 也許是兒子爺爺與外婆的遺傳與影響,他很像三十年代的讀書人,喜歡聽音樂,喜歡讀文學著作科技叢書,有藝術人文情懷。然而他又性格陽光很現代,熱衷旅游熱衷健身,癡迷籃球與排球。</p><p class="ql-block"> 兒子小時候卻是學校有名的調皮生搗蛋鬼。那時候他沉迷打游戲機,玩的水平到了一毛錢的游戲牌就能打通關得獎勵整個半天不下來,為此附近游戲機房里的老板們都認得他不愿意他再進來玩了。記得一次周日他玩游戲機居然直至下午兩三點才回來,長時間缺水使得他兩眼窩都凹了進去,那次我是真的生氣了。兒子見我傷心,低下頭聲說了句“我再不這樣了”。從此他真就再沒這樣了,這也許是他自覺羞愧,也許是他玩得差不多了。作為父母,我們當初之所以允著兒子玩游戲機,是覺得這游戲可以鍛煉孩子大腦反應速度,對他日后做習題的快速無不是一種訓練。</p> <p class="ql-block">【小學時期的胡一帆】</p> <p class="ql-block"> 兒子雖是調皮貪玩,但學習從不敢輕怠放松,也許我們夫婦倆都是教師,言傳身教的緣故。這樣,當兒子在初中二年級立志要考取省重點高中沙市中學時,他是有基礎的,成績迅速穩定在年級的前列。我們倒是擔心他的體育成績會拖分,尤其是短跑速度。為此兒子每天跑步訓練加強耐力與體力,取得了中考體育成績的滿分,最后以高分錄取了沙市中學選擇了知名教師向淑君的班級。那年考研,兒子也是努力備至志在必得地以本校第一名的成績,錄取了東華大學控制工程學院院長、“長江學者”、上海學科帶頭人丁永生教授的碩博連讀研究生。</p> <p class="ql-block">【高中時期的胡一帆】</p> <p class="ql-block"> 今年3月里,我和兒子的父親來青島并去了趟兒子所在的青島某重點大學。記得兒子剛參加工作時我們也去過他所在的省科學院,那是2015年,在濟南。轉眼近十年了,兒子已由當年的初生牛犢成長為意氣風發的年輕學者。</p><p class="ql-block"> 兒子駕車載著我們參觀他的校園。我們一路感受著校園美麗的環境,青山碧水,綠樹紅樓,小徑蜿蜒,林木蓊郁。兒子一面駕著車一面向我們介紹,說這座校園建在山腳下,景觀概念旨在對山脈、水脈、綠脈、文脈進行提煉,形成集自然、建筑與文化于一體的校園環境。說這所大學始建于1953年,起初是青島建筑工程學院,現如今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涵蓋理、工、經、管、文、法多學科綜合性大學。</p> <p class="ql-block">【校園里的圖書館大樓】</p> <p class="ql-block"> 兒子沿路介紹著每一棟大樓里的學院,在一棟紅色綜合大樓前停了下來,說這就是他上課所在的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我不由地端詳著那些從大樓里進進出出的莘莘學子們,一個個猶如雨后春筍,青春里透出一份智慧。</p><p class="ql-block"> 兒子打開車門下車彈性小跑步上了學院大樓去取件,一會兒見他拿著物件輕松下了階梯走了過來。兒子身材挺拔,又不失儒雅風姿。狹長的眼眸微微上挑,嘴角漾出笑容,露出兩排潔白整齊的牙齒。我和夫君都喜歡聽兒子說話,他說起話來聲音磁性悅耳,侃侃而談時,難掩其滿腹珠璣,胸藏錦繡。令我時常感嘆兒子成為我們的百科書了。</p><p class="ql-block"> 微風正好恰是揚帆時,化繭成蝶更需練內功。近十來年里兒子致力于物聯網及網絡控制優化、嵌入式系統、邊緣智能計算的科研方向,先后在國際期刊及國際會議發表論文二十多篇,主持國家級項目2項,省級項目3項;授權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等,獲山東省專利獎一等獎1項及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由此被山東省科學院授予杰出青年科研工作者稱號。</p> <p class="ql-block"> 如今兒子作為高校教師他主講的課程也正是他這么多年來所研究所熱衷的專業內容,連我也久聞耳熟了:《嵌入式系統應用設計》《嵌入式系統基礎》《物聯網 十》《計算機組成原理》《電路與模擬電子基礎》等。</p> <p class="ql-block">【胡一帆在課堂上】</p> <p class="ql-block"> 時光的腳步領引著兒子走過了一個又一個忙碌卻充實的日子。回望兒子教學科研這塊綠地,那盎然的葉尖閃動著的是一顆顆汗水與智慧的結晶。兒子還很年輕,期待他不斷學習,不斷開拓進取,在專業成長的路上行穩走遠!而作為父母,我們最欣賞最感欣慰的,是兒子以獨立、充滿蓬勃生氣的姿態活在現實中,有著強大的、最真實的內心!</p><p class="ql-block"> 那天很美,暖陽高照,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座美麗的校園,它坐落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這是一個有山有海的地方,這里裝得下世界,也容得下每一個嶄新的姿態。這里擁有本科、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擁有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等教學科研平臺;擁有教育部、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及協同創新中心。兒子從上海的東海岸來到青島的西海岸,專心科研、筆耕不輟,他永遠在為他熱愛的事業努力鉆研、忙碌奮斗。</p> <p class="ql-block"> 看著兒子堅定活躍、健康向上的身影,我感覺著校園陽光下的景色,一切都是那么祥和、美好、水闊天長。這樣的畫面,會一直定格在我的腦海里......</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安然,本名曾祥安。荊州沙市第六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散見于《長江文藝》《閱讀時代》《泰山文化》《青年博覽》《北美經濟導報》《湖北日報》《人文荊州》《荊州文學》《沙市文學》等報刊,出版過散文集《不止一個秋季》《沙市人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靖县|
兰西县|
乌恰县|
孟村|
元氏县|
武定县|
阳泉市|
华容县|
即墨市|
青神县|
政和县|
保靖县|
临沧市|
高邑县|
融水|
大兴区|
尚志市|
汝阳县|
平远县|
陆川县|
赤壁市|
小金县|
海丰县|
广饶县|
杭锦旗|
张家口市|
闻喜县|
通道|
尚义县|
屏东县|
莎车县|
固始县|
长泰县|
塔河县|
邻水|
南汇区|
正蓝旗|
营山县|
南城县|
启东市|
甘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