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浮煙山的大名,我從很小就聽說過,以后隨著年年在此舉辦“濰坊國際風箏會”,其名字更是如雷貫耳。但聽說該山僅有161米高,和我們青州的名山沒法相比,因此盡管多次從山腳下路過,也沒有登山一游的愿望,因此,與之失之交臂數十年之久。今年初夏的一個周末,兒子提議,陪我老倆去浮煙山游玩一下,起初我還不以為然,最終還是去了。游覽后方才知道,其秀麗的自然美景,蜿蜒曲折的環山公路,掩映在翠綠叢中的各種別墅,山間那清脆的鳥鳴,潺潺的流水,還有宏偉的佛家圣地,巍峨高聳的寶塔,碩大的露天觀音……真使人流連忘返,不虛此行,真有種相見恨晚,悔不早來的感覺。這真正印證了劉禹錫說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名言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浮煙山,呈西南、東北走向,位于濰坊市濰城區西南12公里處的望留鎮,離青州約50多公里吧,南北長3公里,面積11.4平方公里,海拔161.5米。省級交通干道濰蔣公路從山東南側經過。車子駛入大氣而古色古香的大門,沿環山路左轉而去,很快就到了濰坊國際風箏會放飛場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放飛場位于浮煙山東南側,占地12公頃,觀禮臺建筑面積6200平方米,狀如蝴蝶,磅礴大氣,展翅欲飛。其下占地12公頃的放飛場綠草如茵,自1992到2015年連續20多年在此舉辦國際風箏會,由于規模越來越大,才于2016年改為在濱海區舉辦。每年風箏會期間,人們從四面八方聚集在此,既觀賞國內外風箏比賽,又自由地放飛風箏,放飛自己的心情,每次都達10萬多人。天上多姿多彩的風箏迎風飄舞,地上充滿節日歡樂的人們似海潮涌動,場面十分壯觀。此時此刻,我們漫步放飛場內,心情開闊,同時也難免有種失落感,由于場地多年未用,觀禮臺陳舊,放飛場內多有雜草,很有種“門前冷落鞍馬稀”,“無可奈何花落去”的蕭條和冷落,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近幾年來別墅群的建設,洪福寺的重建,森林公園的修復,又給浮煙山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使其又煥發了青春和朝氣。</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們又登車,沿著6000多米長的環山公路觀賞浮煙山美景了。只見路兩側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南北列嶂,橫際平野,郁郁蔥蔥,崖澗幽深,泉水淙淙,景色優美。雖無崇峰巖崖,但層巒疊嶂,仍不失綺麗優雅,蒼茫雄渾。據資料介紹,由于此山地理位置優越,自然風光秀美,故而文化遺址頗多,歷史上漢代丞相公孫弘故居,麓臺書院,樸生泉,修貞觀,南燕太子慕容超讀書處,元代尚書張啟巖親書“麓臺秋月”碑文皆建于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眾多的古跡彰顯著浮煙山濃厚的文化氛圍,給今天的浮煙山增添了厚重的積淀,但歷史的煙云已難尋覓,今天浮煙山的變化已讓人稱贊不已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我們乘車繼續環山而行,綠樹掩映中一幢幢別墅,格外引人注目,建筑風格奇特,造型別致,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房子綠茵覆蓋,院內花香鳥語,門前流水潺潺,生活在這里是多么愜意啊。真乃不是神仙,勝過神仙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繼續乘車環山前行,說不盡的綠樹環繞,百草豐茂;聽不夠的泉水叮咚,松濤聲聲;看不完的花香鳥語,云卷云舒。不覺間由山東南角來到了東北角的洪福寺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洪福寺,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歲月更替,迭經興廢,正如高僧所言,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則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泊車后,但見洪福寶剎山門宏闊,威儀嚴正,法華昌盛。門楣上方是三個鎏金大字“洪福寺”,下面為三個門洞,正中門洞上書“天王殿”三個藍底白字,兩側一副對聯:“禮佛求教何必遠投天竺國,尋幽攬勝不仿小憩浮煙山”一看就是現代人所擬。拜入寺門,正中是一碩大的彌勒佛,進門就彌勒笑迎,韋陀護身,黃壁立字“南無阿彌陀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進門后,從兩側拾階而上,但聞山上佛法繚繞,梵音聲聲,凡塵俗事頓時消彌。數十級臺階之上,7層37米高的浮煙寶塔在山巔矗空而立,塔上飛檐迎風搖鈴,晨鐘暮鼓之下,唯有其清音不息。步入塔內,眺望豋塔臺階,盤旋而上,兒子迫不及待的捷足先登,左旋右轉,一層又一層,豋上了塔頂。真是“玲瓏寶塔聳入云,洪福寺內鎮乾坤,今日參觀佛圣地,浮煙祈福平安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站在塔頂,清風吹拂著臉頰,所有疲勞一掃而空,所有煩惱拋到九霄云外,令人心曠神怡。站立塔頂,舉目四望,東北方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巍然聳立,一座現代化的濰坊市,映入眼簾;西北方符山水庫波光粼粼,像一面明鏡鑲嵌在山西腳下;東面、南面一片片麥田,泛著金黃,涼風吹拂,波浪起伏,豐收在望。祖國的大好河山,真讓人寵辱偕忘,心馳神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下得樓來,院內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曲徑徘徊,噴泉四射,漢白玉雕成的神態各異的菩薩,有二三十尊之多,或水邊,或橋旁,或廊下,或噴泉邊,微笑著、矗立著,好像歡迎人們的到來,又好像在與民共樂,普度眾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寶塔西側為臥佛殿,該大殿規模宏大,一層大廳內正面一巨大臥佛,用右手撐著頭部,側臥于大殿正中后方,大殿內布滿了座椅,可能是講經或朝拜用的。眾高僧有的在盤坐誦經,有的在忙于其它事務。大殿四個角都有角樓,分別有上下樓梯,樓上是一個大雄寶殿。走廊內,門口旁都擺放著各種花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臥佛殿南側是一三層亭子,建造十分別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最后我們來到了位于在寶塔西南側,院中心高大的觀音菩薩露天像前,整個菩薩像高9.9米,加上下面須彌座和底座,共31.9米高。底坐上寫著“極樂菩薩界”,下面是三尊栩栩如生的菩薩像。我們拾級而上,第二層須彌座上有“洪福觀音”四個大字。再上一級,就是9.9米高的觀音菩薩像了。菩薩腳踩蓮花,傲然屹立,面帶微笑,面朝東方,仿佛正在保佑一方平安,萬民安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洪福寺在我見的寺院中,面積雖然不是最大的,規格檔次卻是最高的。它玲瓏別致,不管是建筑,還是人物造像都很高檔,是好多寺廟無與倫比的。今天我們游覽了浮煙山,瞻仰了洪福寺,參拜了觀世音,我希望,洪福寺就像它的名字一樣,給普天下人民帶來洪福,更希望那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能夠大發慈悲,激濁清揚,給普天下之民一個風清氣正的生活環境,保佑一切好人闔家幸福安康,一生平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謝謝觀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2023.6.4</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关市|
武威市|
金沙县|
兴安盟|
新巴尔虎右旗|
山东省|
呼图壁县|
徐州市|
九江县|
凤庆县|
扶风县|
九龙城区|
平定县|
丽水市|
晋州市|
灵石县|
宁武县|
白水县|
略阳县|
筠连县|
上思县|
永川市|
茶陵县|
洞口县|
宜黄县|
巴彦县|
河北区|
垫江县|
渝北区|
静安区|
盐山县|
尼木县|
恩施市|
七台河市|
黔东|
若尔盖县|
上栗县|
和田县|
汉川市|
饶河县|
盐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