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烏茲別克斯坦旅游之一——首都塔什干是絲綢之路的一顆明珠

甘露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攝影:甘露,團友,手機拍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字:甘露,團友,網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制作:甘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5月20日上午,我們又是拖著行李來到塔吉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的陸路邊境口岸過關,這次中亞五國絲綢之路旅游,除了中國到吉爾吉斯斯坦首都以及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到塔吉克斯坦首都是飛機出入境之外,其他幾個國家都是陸路邊境過關,陸路關口都沒有出入境大廳,只有出入境小房間的小關口,中間還有一個過渡帶,道路是坑坑洼洼的小石路。我們跨國穿越時總是頂著烈日拖著行李箱前行,也的確考驗著每個人行李箱的質量。這種過關方法是我以前走訪60多個國家中沒有遇到過的。我們十幾人的隊伍在這種小關口當中穿越顯得龐大和矚目,可惜關口都不能拍照,否則這也是一道風景。畢竟當年絲綢之路也是人走出來的,我們也就艱苦一些跟著這樣走吧!烏茲別克斯坦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古國,也是中亞地區絲路文化遺存最豐富的國家。希瓦、布哈拉、撒馬爾罕,這三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城市,自西向東點綴著烏茲別克斯坦。我都分別用了美篇來記錄。</span></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s38gun4"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烏茲別克斯坦旅游之二——絲綢之路上古都撒馬爾罕的輝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s198li2"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烏茲別克斯坦旅游之三——絲綢之路上的活化石布哈拉古都</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ry6kcug"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烏茲別克斯坦旅游之四——掀開神秘的希瓦面紗</a></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入境烏茲別克斯坦后,首站來到國家歷史博物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烏茲別克斯坦這個國家里,每一個地方均有不同的講解員,地陪基本只是翻譯啦!塔什干是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也是第一大城市和重要的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烏茲別克斯坦東部、恰特卡爾山脈西面,錫爾河右岸支流奇爾奇克河谷地的綠洲中心。塔什干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商業樞紐之一,著名的“絲綢之路”便經過這里。我國古代的張騫、法顯、玄奘都曾留下過足跡。就人口而言,塔什干有250萬人,是中亞地區第一大城市和重要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塔什干是前蘇聯第四大城市,僅次于莫斯科,圣彼得堡,基輔。塔什干是烏茲別克語石頭城的意思,具有2500多年的歷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位于塔什干市中心的國家歷史博物館,前身為塔什干公共博物館,建于1876年,后改稱人民歷史博物館。1992年烏內閣通過決議,對博物館進行重建并更名為烏茲別克斯坦國家歷史博物館。外形為不對稱的立方體。在東方建筑學中此形狀是“永久”的象征。該博物館是中亞地區最大的博物館之一,展出了中亞地區考古學、古錢幣學、民族學等各領域豐富藏品及最新歷史文獻檔案,反映了烏歷史各個歷史時期的概況。展品有費爾干納盆地出土的公元前2千年的石刻避邪物、公元前5-6世紀的青銅鍋、布哈拉出土的公元前4-5世紀的陶器、14-15世紀帖木爾及其后時期的錢幣和武器等。博物館還展示了烏茲別克斯坦獨立后工業、農業、教育、文化、藝術、外交等各領域取得的成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博物館里面拍照要收費,記得要15美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本古蘭經是最初的七個副本之一再復制出來的50本副本之一,這也是相當的珍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張長長大大的書卷,誰能想到這是古代的固定資產如房產之類的證明,也就是以前的屋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群學生在博物館里參觀,見到外國人也很熱情,知道我們來自中國,她們都很開心紛紛拿出手機追著要與我自拍。這個鏡頭被團友記錄下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博物館出來,又遇見一班一同參觀的學生和老師,又高興地一起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午來到一家有名的餐廳吃午餐,出來時發現門口依然有不少當地人在等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是烏茲別克斯坦人家冬天家里取暖的爐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6年4月26日發生在塔什干的那場地震震級達到里氏7.5級(有說8級9級的),當時塔什干的建筑大多是平房,人們還比較容易逃生,死亡人數不多,不過地震造成的財產損失是巨大的,整個塔什干幾乎被夷為平地,有8萬個家庭(大約30萬人,當時塔什干總人口約150萬)無家可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地的百姓經常來這里緬懷遇難者,尤其是新結婚的夫妻,來這里獻花成了“必備”的程序。 這處地震紀念碑建于1976年5月20日,是一名來自莫斯科的建筑師與當地工匠合作的成果。紀念碑就修在當時的地震震中區域,占地面積約2.5公頃。 整個紀念碑由三部分組成,主體造型是一對男女組成的石刻雕像,男人骨骼健壯,邁開大步,腳踏廢墟,右手臂把女子攔在身后,做保護狀;面對地震災害,女子也有奮勇向前之意,伸出右手與災難抗爭。在這對男女前方有一道深深的裂縫,延伸到一塊方型時鐘雕塑,上面的時針和分針停留在地震發生的具體時間5時24分。在整個紀念碑的后面有一條斷壁殘垣,上面雕刻了各民族參與抗震救災的勇士。修建這處紀念碑主要是為了紀念當時各民族團結一致,以及互幫互助的國際友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地震發生后,烏茲別克斯坦展開重建家園賑災活動。前蘇聯15個國家均派出救援和重建隊伍。當時有3萬名建筑工人參與重建,各種建筑材料、重型機械也源源不斷地調入塔什干。正所謂眾人劃槳開大船,1967年冬天所有塔什干的地震災民都告別了帳篷,整個塔什干得到完整重建,那一年也被當地人稱為“大興土木年”,之后大批建筑工匠也在這里扎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此遇見幾個當地快樂的小朋友,我們都互相打招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接著,我們來到了【庫卡達希經學院 Kukaldash Medressa】這是塔什干宏偉的古建筑,修建于公元1551-1575昔班尼王朝晚期,起初被稱為達爾瓦希汗經學院(Darvesh Khan Medressa),以紀念修建這座經學院的統治者。這座經學院在18世紀文明走向低谷后慢慢淪為集市附近的商隊旅店,現在在政府的保護下又恢復了經學院的職能。內部安靜祥和,與外面的瓊蘇集市的玄囂宛如被歷史隔斷的兩個世界,里面有學習的神職人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里是塔什干最大的清真寺群,從15世紀到當前規模較大的哈斯特-依莫姆清真寺群。這是探訪老塔什干最好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面對如此大的清真寺群,要拍一段視頻記錄才能更清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右邊的是哈斯特-依莫姆清真寺博物館,那里存放在世界的珍寶。后面的一座是目前正在使用的清真寺大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蘭經》是伊斯蘭教唯一的根本經典。它是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在23年的傳教過程中陸續宣布的“真主啟示”的匯集。“古蘭”一詞系阿拉伯語Qur'an的音譯,意為“宣讀”、“誦讀”或“讀物”。中國舊譯為《古爾阿尼》《可蘭經》《寶命真經》等。伊斯蘭教主張《古蘭經》“降示”于610年(伊斯蘭教歷9月)的“蓋德爾”夜,直到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啟示”中止。伊斯蘭教認為《古蘭經》是“神圣的語言”,是伊斯蘭教信仰和教義的最高準則,是伊斯蘭教法的淵源和立法的首要依據,是穆斯林道德行為的重要準繩。穆罕默德在麥加傳教時期,就有人記錄他宣布的啟示,而正式設置啟示記錄人則是在遷到麥地那之后。專司記錄者將啟示記錄在皮革、石片、獸骨或椰棗葉肋上,同時,也有其他人記錄自己所聽到的穆罕黙德宣布的啟示。穆罕默德逝世后,記錄啟示的皮革、石片等散亂地保存在各記錄者的手中,尚未整理成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蘭經》的形成是歷史的必然,也與伊斯蘭教的發展密切相關。先知穆罕默德本人不會寫字,他每奉到啟示,總會立刻口授給面前的圣門弟子,不會寫字的就銘記在心,會寫字的就將其記錄在石板、骨片、獸皮或棕櫚葉上,眾弟子以學習《古蘭經》為最重要功課,有些人甚至能夠背誦全部《古蘭經》。先知在世時,《古蘭經》并未成冊。先知去世后,由于部落發生暴亂,有好幾位能背誦《古蘭經》經文的人在戰場陣亡。歐麥爾意識到情況的嚴重性,向當時任哈里發的艾布·伯克爾提出整理《古蘭經》的建議,曾任先知文書的宰德·伊本·薩比特接受了收集、編整和重抄經文的任務,艾布·伯克爾聘請武百耶、阿里、奧斯曼協助宰德完成《古蘭經》的整理。他們以背記的資料和記錄的資料互相校對,整理成書,交由艾布·伯克爾保管。但因沒有統一的標點符號,又發生了讀法的不同和解釋的不一致的難題。為了使出現的問題得到及時解決和不至于使分歧擴大,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命令宰德在麥加古萊什人的幫助下,以古萊什方言為準統一定稿,</span><b style="font-size:20px;">抄寫7部《古蘭經》,分存麥地那、麥加、巴林、也門、庫法、巴士拉和大馬士革,其他抄本一概焚毀。</b><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種抄本被稱為“奧斯曼定本”,是后來通行全世界的《古蘭經》的惟一定本,得到全世界穆斯林的普遍承認。這是奧斯曼對伊斯蘭教做出的最大貢獻。《古蘭經》經文的統一工作是在穆罕默德逝世后的第19年完成的。到公元10世紀,又經7位伊斯蘭學者的共同努力,給每個字母都標明了讀音符號,最后確定了正式的經文讀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進入清真寺博物館,為了目睹這本古蘭經珍藏版本。這本古蘭經珍品在1869年俄羅斯征服中亞后曾被送到了圣彼得堡保存,并且在1905年制作了50件復制品(其中一本在烏茲別克斯坦國家博物館里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時導游介紹這種副本是只有七本,我們出團書的介紹和網絡資料有說副本只有三本。我也在思考,這究竟是三本還是七本?回來收集資料研究,應該是導游介紹的七本為正確的:七本分存</span><b style="font-size:20px;">麥地那、麥加、巴林、也門、庫法、巴士拉和大馬士革</b><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目前這副本又是這七本中的哪一本呢?我又查閱一些資料得知,這本《古蘭經》先是由第四任哈里發阿里帶到了伊拉克的庫法。14世紀時,庫法被帖木兒征服,這位虔誠的突厥人又將古蘭經帶到帝國的首都撒馬爾罕。1868年,考夫曼將軍將它作為禮物獻給沙皇。另一種說法是,當時撒馬爾罕的伊瑪目以一百二十五盧布的價格,把這本已經無人能懂的鹿皮書卷賣給了俄國人。1918年,突厥斯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成立。為了向中亞的穆斯林示好,列寧又將這本《古蘭經》歸還給塔什干。直到1924年,該珍品才被歸還到塔什干并被保存在烏茲別克斯坦國家歷史博物館。 1989年,為響應烏茲別克斯坦第一位總統卡里莫夫的號召,古蘭經被轉交給烏穆斯林管理局。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奧斯曼古蘭經列入《世界記憶項目》名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圖是團友偷拍得比較完整的一張照片,我們看到書的左上角還有凝固的血跡,據說是奧斯曼哈里發在被刺殺時正在讀該本經書,所以留下血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是該本古蘭經副本的鑒定證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進入該博物館,發現存放很多大大小小的古蘭經,當然只有這個珍貴的古蘭經才是重點,有玻璃罩著,還有專人看管,發現有人拍照后要刪除才能離開。我們團里有人拍到確實不是容易的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哈斯特-依嫫母清真寺群參觀最后一程來到可以進入朝拜的清真寺大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一根柱子雕刻都很精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墻上掛著每天朝拜的時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安靜的進入清真寺大殿里面參觀,男女要分不同的門口進入,進入后有一個地方可以互通。這個清真寺的大殿相當漂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遇到幾個朝拜的人,我自動退到她們的身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是女士朝拜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穿過開口的隔板,來到男士這邊,朝拜大廳更加寬闊和漂亮,真是美輪美奐、賞心悅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里面也有男性朝拜者,我們不能去打擾這些朝拜者,只能單獨靜悄悄在其后面走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發現在里面某一個角落有合適拍人像的光影,大家都在那里拍攝,感謝為我拍得美照的團友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也抓拍了其他團友拍攝的瞬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接著,我們來到已經存在有1000多年歷史的“圓頂集市”,其位于老城區的中心,是塔什干最著名的農貿市場,集市的頂端是一個巨大的綠色圓頂,這里是體驗塔什干城市生活的好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市場里,觀賞了一個做馕的加工小作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團友與領隊導游一起在市場門口合影一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接著回到車上,車游塔什干市區。我們的車子圍繞著1993年確定的帖木兒廣場轉了三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總算車上放大拉近抓拍了立在帖木兒廣場中央的帖木兒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決議,慶祝帖木爾誕辰660周年。同年12月26日,卡里莫夫總統宣布1996年為帖木爾年。1996年3月14日,烏茲別克斯坦政府通過決議,建立國立帖木爾家族史博物館。同年10月18日,帖木爾家族史博物館正式開館。該館主要介紹帖木爾的生平事跡及少部分實物和資料。建筑為伊斯蘭風格,藍色圓頂,豪華典雅。我們這里沒有停車,我只能在車上抓拍視頻遠遠觀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車上抓拍了塔什干電視塔,高375米,居世界第九位。始建于1978年,1985年1月15日投入使用。兼具傳送電視節目、接收和傳送衛星電訊信號、氣象觀測及旅游觀光等多種功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也在車上抓拍了獨立紀念廣場,1999年3月,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卡里莫夫發布命令,將每年5月9日(原勝利日)改為紀念和榮譽日。據此,塔什干市中心的原無名烈士廣場被改為紀念廣場,并在其上修建了哀傷母親紀念碑(1999年5月9日揭幕),以紀念反法西斯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和為烏自由與獨立獻身的人們。在哀傷母親紀念碑前燃有長明燈,紀念碑兩側是具有民族建筑風格的木雕長廊,廊上有銅版刻制的榮譽薄,里面刻著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犧牲的烏茲別克斯坦公民的名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是我從視頻選擇一幀的獨立廣場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是議會大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是納瓦伊公園,坐落在塔什干市西南部,原名“列寧共青團公園”,始建于1938年。為塔什干最大公園,占地面積約75公頃,園內有一大一小兩個湖,湖上有樓閣亭臺和兩個拱橋。公園高坡上立有阿里希爾?納瓦伊的塑像,為烏茲別克語言和文學奠基人、著名詩人、思想家、國務活動家,被尊稱為烏茲別克民族“精神之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這也是視頻中截取的一幀畫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傍晚,來到只有幾家店的中國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黑了,我們吃完中餐入住酒店,第二天5月21日一早奔向火車站,乘坐西班牙制的高鐵奔向烏茲別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也是絲綢之路上的古都撒馬爾罕。在古都撒馬爾罕住一晚后去古都布哈拉住一晚,最后在古都希瓦住兩晚。我們烏茲別克斯坦一共是住四晚五天的旅游,屬于中亞五國中花時間最多的國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謝謝觀賞!如果還想觀賞烏茲別克斯坦的其他幾個絲綢之路上的古都,可以點擊下面鏈接。</span></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s38gun4"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烏茲別克斯坦旅游之二——絲綢之路上古都撒馬爾罕的輝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s198li2"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烏茲別克斯坦旅游之三——絲綢之路上的活化石布哈拉古都</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4ry6kcug"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烏茲別克斯坦旅游之四——掀開神秘的希瓦面紗</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林县| 海南省| 剑川县| 阿图什市| 望城县| 奇台县| 汤原县| 白沙| 平阳县| 汉川市| 隆林| 西乌珠穆沁旗| 霸州市| 涟水县| 正蓝旗| 文成县| 黑龙江省| 三明市| 宜昌市| 京山县| 洛宁县| 昌乐县| 宜春市| 台南县| 南郑县| 墨脱县| 那坡县| 遂昌县| 方山县| 吉木萨尔县| 宿州市| 静乐县| 延川县| 文昌市| 苏尼特左旗| 廉江市| 海安县| 任丘市| 昌都县| 秭归县| 呼伦贝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