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趙孟頫[fǔ](公元1254-1322年),字子昂,自號松雪道人,湖州人,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力的書法家。其篆、籀、分、隸、楷、草諸書俱佳,以楷書、行書造詣最深、影響最廣,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力。他認為:“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在臨寫古人法帖上,他指出:“昔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況蘭亭是右軍得意書,學之不已,何患不過人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趙孟頫能在書法上獲得如此成就,也和他善于吸取別人的長處分不開。宋元時代的書法家多數只擅長行、草體,而趙孟頫卻能精究各體。后世學趙孟頫書法的極多,其書法字體在朝鮮、日本非常風行。相傳,入元之后,趙孟頫家事甚貧,平時也常以字畫收取潤筆費用,聊以自補。而趙孟頫書畫詩印四絕,當時就已名傳中外,以至日本、印度人士都以珍藏他的作品為貴,為當時的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元代大德五年(1301),48歲的趙孟頫應友人明遠之請,書寫蘇軾《前后赤壁賦》,并畫蘇軾像于卷首。在此二賦中,原文作者蘇軾憑吊古跡,抒發了對江山風物的熱愛與曠達的心胸,但是也有對人生虛無的消極思想。趙孟頫創作此貼時,筆調婉約而凄美、恬然而靜謐,內心的郁悶與悲涼隨著東坡的語言汩汩流淌,緩緩宣泄著自己的情懷。無論是心境還是技法都達到了最佳狀態,充溢著濃郁的書卷氣和高古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赤壁賦》中前后二賦雖為趙孟頫同時所書,風格卻略有不同,但該帖總體上分行布白疏朗從容,用筆圓潤遒勁,宛轉流美,風骨內含,神彩飄逸,盡得魏晉風流遺韻。為廣大行書書法愛好者所推崇,是當代熱門法帖,被譽為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后赤壁賦》為紙本,縱27.2厘米,橫11.1厘米,共81行。其中《赤壁賦》46行,《后赤壁賦》32行,署款3行,共935字,現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赤壁賦——趙孟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后赤壁賦——趙孟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台县|
长丰县|
肇东市|
玛沁县|
西林县|
万安县|
九龙坡区|
商城县|
都匀市|
新平|
博野县|
垦利县|
固始县|
莲花县|
上蔡县|
清远市|
芒康县|
九龙县|
乌鲁木齐县|
长寿区|
临桂县|
德保县|
龙南县|
岳西县|
山西省|
深水埗区|
酉阳|
泽库县|
拉萨市|
宁远县|
淄博市|
六安市|
商都县|
临汾市|
库尔勒市|
云林县|
岳池县|
昌乐县|
临安市|
蒙山县|
武夷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