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宜興紫砂壺是在唐宋因茶而起,在明代以質佳、實用而興,在清代由器美、技絕而風行深入人心。現今紫砂壺和紫砂陶的繁榮就是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而來的。歷代紫砂藝人,利用宜興得天獨厚的紫砂陶土,用靈巧的雙手和聰明才智,創作出了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和藝術生命的紫砂陶藝珍品。</b></p> <p class="ql-block"> ??1994年5月5日,為弘揚中國歷史悠久的紫砂文化,國家郵政發行了《宜興紫砂陶》特種郵票,全套4枚。</p> <p class="ql-block"> (4-1)為“明·三足圓壺”。主圖選用了明代時大彬的作品“三足圓壺”,背景為汪文輔 “人間珠玉安可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的詩句,中間是金石方印的篆文“園不一相”。</p> <p class="ql-block"> (4-2)為“清·四足方壺”。主圖選用了清代陳鳴遠的作品“四足方壺”,背景為汪森“茶山之英,含土之精,飲其德者,心怡神寧”的詩句,中間是金石方印的篆文“方非一式”。</p> <p class="ql-block"> (4-3)為“清·八卦束竹壺”。主圖選用了清代邵大亨的作品“八卦束竹壺”,背景為梅曉臣“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的詩句,中間是金石方印的篆文“泥中泥”。</p> <p class="ql-block"> (4-4)為“現代·提壁壺”。主圖選用了現代谷景舟的作品“提壁壺”,背景為歐陽修“喜共紫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余清”的詩句,中間是金石方印的篆文“藝中藝”。</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是中國獨有的文書工具。文房四寶是國粹,是國寶,是中國書法與繪畫必備的工具與載體。文房四寶為繼承中華古國文明、記載中華民族歷史、傳播中華民族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b></p> <p class="ql-block"> ??2006年9月10日,為展現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文化藝術,國家郵政局發行了《文房四寶》特種郵票,也是我國郵票發行史上第一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郵票。全套4枚。</p> <p class="ql-block"> 1.畫面選用了四支毛筆,有“雕漆紫檀木管提筆”(明代)、“彩漆描金管鬢毫抓筆”(清代乾隆年間,現藏故宮博物院)、湖筆和宣筆。采用四支豎著排列,三支筆頭朝下,一支朝上。筆頭有聚有散,形態各不相同。背景為淺色的熏爐、竹笛和各種字體的“筆”字。</p> <p class="ql-block"> 2.畫面選用了“程麗仲壓勝錢墨”(清代,現藏故宮博物院);“吳叔大九風雛墨”(明代,現藏故宮博物院)。采用一方一圓,古樸典雅。背景為淺色的花架、水盃和各種字體的“墨”字。</p> <p class="ql-block"> 3.畫面選用了“仿金粟箋藏經紙”(清代乾隆年問,現藏故宮博物院)、“十竹齋詩箋”(近代)和“天工開物”(近代印刷品)。采用一開一合的仿古書,半開的古銅色的紙展現出一種歲月的滄桑。背景為淺色的花瓶、金錢龜和各種字體的“紙”字。</p> <p class="ql-block"> 4.畫面選用了“寶刀荷香端硯”(明代,廣東肇慶端硯博物館藏):“雙鳳紋抄手端硯”(清代.廣東肇慶端硯博物館藏)。采用方形和橢圓形的,色彩一深一淺,各有特色。背景為淺色的花架、花瓶和各種字體的“硯”字。</p> <p class="ql-block"> 2006年10月26日,為祝賀2006北京國際郵票錢幣博覽會,國家郵政局發行了《文房四寶》絹質特種郵票(版式二),全套小版張1套1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义市|
防城港市|
长岛县|
阆中市|
浙江省|
洪雅县|
延边|
邻水|
昌江|
青浦区|
西畴县|
沽源县|
竹山县|
临安市|
南汇区|
阿城市|
汉寿县|
贡山|
镇赉县|
华安县|
年辖:市辖区|
凤庆县|
阿拉尔市|
长海县|
香港
|
洛扎县|
平定县|
巴彦县|
霸州市|
梨树县|
乌兰察布市|
溧水县|
中超|
都安|
吉木萨尔县|
旅游|
财经|
阿图什市|
额敏县|
怀柔区|
托克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