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h5><h5> 位于婺源縣秋口鎮的上河村,距縣城8公里,背倚青山,三面臨水,地形似一個元寶。古時交通不便進村須先渡過河,故村子稱名為“上河村”,至今已有了920多年歷史。隨著近年旅游業開發,上河村依靠自身的自然條件,初步建成了自已特色景區。景區以描述“徽州的前世今生”為理念,以徽州文化體驗為主題。將“紙、墨、筆、硯”作 為人文背景,著意去還原徽州古鎮的生活風貌。有首古詩說得好:“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這首詩描繪的正是上河村的真景實情,給人呈獻的確是一幅云影沉淀、洗盡鉛華、淡墨寫意的唯美畫卷,上河村也由此有了“水墨上河”的名號。</h5><h5> 如今水墨上河已建成“十景”:“碧水西流、歸亭帆影、樟蔭古泉、茗谷涌綠、枕流漱石、尚荷書聲、硯湖瀲滟、亭橋清影、霞映文峰”,打造成一個古樸典雅的徽文化和清幽寧靜的自然生態相融合的文化旅游新天地。</h5> <h5> 水墨上河是個文化旅居項目,2017年成功入江西省第八批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項目域區內充分利用了當地優越的地理環境,融合文化資源的有利優勢,建成和展示了徽州傳統文化和書畫名作的一個亮麗窗口。</h5> <h5> 穿過景區客服中心大廳及撿票口,迎面便是一幅巨大的徽州文化水墨畫卷。 </h5> <h5> 《廊橋遺愛》伴隨碧水長流。上河村口這座風雨廊橋,是專為行人設置遮風避雨的地方,用現在的話說,這屬公益惠民工程。走上廊橋望著腳下潺潺流水,你會有所感悟,積德行善人間大愛才是人性的至高的境界。</h5> <h5> 《水車磨房》暗送稻麥幽香。水車是江南水鄉最為常見的生產生活工具,它是古時候最原始的動能來源。水車有多種,這是碾米磨面用的水車,還有揚水用的水車。當然依靠風能驅動的風車,也可用來碾磨、揚水。這都是古人勞動智慧的結晶。</h5> <h5> 這臺揚糠的手動鼓風機,屬于早時候糧食生產加工中的一種工具。糧食碾磨時靠它來吹揚稻麥中的塵土、雜物等,稻谷碾磨后大米與谷糠的分離也需要它。</h5> <h5> 《徽饒古道》櫻花熱情綻放。沿著徽饒古道入村,道路兩旁櫻花開了,在微風細雨里輕輕搖曵,像是捧著甘露佳釀在歡迎你的到來。</h5> <h5> 徽饒古道又稱“徽州大道”屬唐代的國道。古道自徽州府城至江西饒州府(今江西鄱陽縣)。是古代徽商入贛的經商要道,饒州的茶和徽州的墨通過它開始流向四方。同時古道對瓷、茶、酒、醫藥文化發展也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沿途留下了許多千年文化古跡。 </h5> <h5> 《小南京碼頭》品歲月悠長。明清時期,附近十里八鄉外出經商的人很多,來往進出都要經過這個碼頭古渡口。大量的山里木材也在這里集散。貨場堆滿木材,河面上木排連片,這種熱鬧景象猶如當時全國最大的木材交易碼頭--南京的上新河碼頭,故久而久之俗稱這里為“小南京碼頭”并流傳至今。</h5> <h5> 《歸心亭》里釋放思鄉情懷。歸心亭或叫望夫亭,顧名思義這里是親人迎來送往的地方。游子遠鄉歸來時的那種激動和妻兒、父母見到親人時的驚喜,即時需要交流釋放。碼頭旁的這個“歸心亭"自然成了他們抑制激動,平復心情的地方。</h5> <h5> 《樟蔭古泉》承揚“方婆遺風”。古時,婺源茶葉干果土特產要由人力挑運至休寧龍灣,再轉運屯溪,再把需要的食鹽、布匹和其它日用品通過古道再挑回來。古道在淅嶺(腳嶺)嶺頭的那邊有一間古驛亭,是行人挑夫歇腳小憩與遮風避雨地方。一位慈眉善目的方婆,有感腳力們艱辛不易,常年在亭旁汲山泉,煮綠茶,只為方便過往行旅,不取分文。在生命最后時刻她仍在積德行善不愿離開茶亭,死后葬于浙嶺上。<div> 人們感其恩德,路經時必為其墳頭添上一石。如此年復一年,方婆的墓逐漸被堆成6米多高、占地一分的大石冢,稱為“堆婆冢”。方婆對婺源民風影響十分深遠,以至當地鄉民以為做好事為榮,在一些山亭、路旁也設缸燒茶,不取分文。有的甚至簾旗高掛,直書“方婆遺風”。為此,明代詩人許仕叔特作《題浙嶺堆婆石》以記,發出“乃知一飲一滴水,恩至永遠不可磨”的感嘆。這棵古樹旁有一座古井,也是行人汲水解喝的地方,故名為”樟蔭古泉“。</div></h5> <h5> 《青石板路》連著故里他鄉。如今穿過“古越”城門,便像步進歷史的風塵。徽饒古道的路面皆由青石板鋪砌而成,道路曲折、怪石嵯峨,沿途山勢險峻,峭壁林立。</h5> <h5> 戲劇舞臺演盡千古風流,宮商角徵羽仍絲竹繞梁。這是村子里的中心廣場,是供村民娛樂、召集聚會的地方。戲臺至今保護完好。</h5> <h5> </h5> <h5> 《徽風贛韻》民俗風情依舊。 具有徽風贛韻的民俗文化街上開設著:鄉村茶館、酒肆小吃、南北干貨、傳統用具、手工作坊,客店驛站等。又融入現代氣息的影視娛樂室、酒吧咖啡屋,電子游戲房等等。</h5> <h5>《枕流漱石》領略上河風景 丈許水巷細嚼民間逸情</h5> <h5>《亭橋舟影》幻出兒時光景,恍然回首始覺夢里老家。</h5> <h5> 《一脈山泉流德澤 萬壑松風滌胸心》對子說的是處事為人,卻是字字飽含“方婆遺風”。</h5> <h5> 一把高聳巨大的懸壺,流淌著千年徽州茶文化</h5><br><br> <h5> 飛檐翹角、粉墻黛瓦,融古雅、簡潔、富麗為一體,徽派建筑至今保持著獨有的藝術風采,它特別注重和精于雕刻工藝:木雕、石雕、磚雕鑿出世間萬物,浮雕、圓雕、透雕鏤盡人心善惡。</h5> <h5> “霞映文峰”是水墨上河十景之一,眼下細雨綿綿,景物朦朧,看上去湖光山色,更顯清幽淡雅。 </h5> <h5> 硯湖塘里看煙雨迷茫,湖心亭上賞菜花飄黃</h5> <br> <h5><br></h5> <h5> 清澈的湖水,高聳的寶塔,粉墻黛瓦,倚在美人靠上欣賞周邊美景,頓時能讓人內心平靜下來。</h5><br><br> <h5></h5><h5> 水墨上河古村落宛如一幅江南水墨畫卷。漫步在上河村里,仿佛穿越千年時空,感受到厚重的徽州歷史文化。至今讓人回味無窮!</h5><div> </div><div>謝謝光臨!</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肥市|
綦江县|
尤溪县|
安龙县|
西畴县|
福清市|
罗平县|
句容市|
天峨县|
东台市|
左贡县|
鲁甸县|
平山县|
吉木乃县|
大方县|
陈巴尔虎旗|
南皮县|
辽阳县|
遵义市|
天峨县|
鄢陵县|
海阳市|
德兴市|
苍南县|
宝清县|
澜沧|
清镇市|
武宁县|
清水河县|
松原市|
绵阳市|
湖口县|
施甸县|
平潭县|
江达县|
江山市|
古浪县|
曲阳县|
密云县|
渝北区|
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