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出于對寫作的愛好,前段時間,我在網絡上報名聽了蘭心書院齊齊老師的授課,她講到讀書寫作有個萬能寫作模板,我聽完后猶如醍醐灌頂。原來寫作也并不是那么難,掌握用“金句十案例十觀點”這萬能公式活學活用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回頭再查資料,自己琢磨,萬能寫作模板里的金句其實就是文章里的哲理句或名人名言,金句在整篇文章里有提綱挈領的作用,更有概括與總結文章主題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金句集中體現了作者的寫作角度和相關深度的思考,在文中的具體體現就是那些加粗或標紅的句子。</p><p class="ql-block"> 這些句子,要么短小精悍,一語中的、富有哲理,要么發人深省,直抵內心。引起讀者共鳴的同時,讓人產生一種強烈的反響和認同感。讀文章時,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特殊的頻率,只有頻率相近時才能產生共鳴。</p><p class="ql-block"> 在文章中如何寫好金句呢?結合我平時的寫作,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p><p class="ql-block"> 第一,借用法,即拿來主義,學古代和現當代文人的方式,我們將報紙上、電視里和書本上看到的哲理句和經典句或者詞語抄下來,做成金句集錦本或金句薈萃,如果當時能背下來儲存到腦海就更佳,到了需要用的時候,信手拈來就是。</p> <p class="ql-block"> 想想“自古文人皆是‘賊‘也許就是這個理,如:古代詩歌里的典故,現代文章里的金句,其來源有些是原句,如《三字經》中“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言,若不學,老何為?”、還有“頭懸梁,錐刺股“、“如囊螢,如映雪。”……</p><p class="ql-block"> 為此,我將具體談談自己的做法,寫作時多積累那些詩歌名句、古代名人名言,比如“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p><p class="ql-block"> “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p><p class="ql-block"> 當我寫情感類文章,寫到男女一方背叛對方的文章時,腦海中常常會想起“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為對方被棄之鳴不平,寫上這名言,那哀怨凄婉,屈曲纏綿的情狀油然而生,似乎與納蘭性德同氣相應。辛疾棄那句“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會在點評他人的作品時跳出腦海。</p><p class="ql-block"> 寫美篇時,最喜寫情感類回憶散文,再概括以下幾個方向:當要體現最無奈之情,腦海中自然浮出柳永那“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體現最思念之情時,用上李之儀那句“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p><p class="ql-block"> 更有李清照最凄涼的“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和“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等妙語。</p> <p class="ql-block"> 李煜的最愁情感句一一“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寫最遺憾的句子時,不由自主地想到陸游那句“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茣,莫,莫”。陸游與唐婉在王母娘娘式的陸母的干涉下,被迫分離,兩個有情人勞燕分飛。</p><p class="ql-block"> 使得詩人回憶時情不自禁:“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歲月流轉,依然不忘深情,唯有深愛,才至于讓人如此罷了。更有陸游那最悲切的情感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p><p class="ql-block"> 再看秦觀那句最動人的情感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由此可見,文人們真是英雄所見略同也,用上諸如此類的情感句,與讀者產生共鳴與共情能力,豈不是信手拈來、觸手可及了?</p><p class="ql-block"> 再議議現代名人名言,如:冰心的“成功之花,人們往往驚羨它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歌德的“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p><p class="ql-block"> 曾國藩的“慎獨則心安,主敬則身強,求仁則人悅,習勞則神欽。”還有不記得是誰說過的“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自古雄才多磨難 ,從來紈绔少偉男 ” 、 “學高為師,心正為范”、“緣起則聚,緣盡則散,隨緣而至,凡事隨緣皆有樂。”等等。</p><p class="ql-block"> 諸于此類,還有很多。我們經常會在文章中看到。金句的妙用非但寫作如此,其它場合用處也不少。幾年前,我們學校來了一批實習的大學生,一個月后要返校了,開個歡送會。</p> <p class="ql-block"> 會上,我校語文大師賀老師以徐志摩的“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作結,當下就有學生啜泣起來,實習生觸目傷懷隨即哽咽,彰顯出金句文字有如此大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最近我在寫美篇,美友作家點評我的作品時引用白居易的“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足見其語言功底,真是一位地道的飽學之士。</p><p class="ql-block"> 記得我十六歲時收到《湖南農業》編輯部一封回信,信尾寫“ 生命在平凡中現出真實,在閃光中現出絢爛”,正是這一句話一直在鼓勵我前行,受用一生。</p><p class="ql-block"> 其次,要建立一個金句庫,建議每日整理抄寫箴言和金句。并給以分類整理,如將金句分為情感類、勵志類和成長類等。這就等同于用池塘養魚,想吃了就撈一條上來,寫文章時也就可以用上庫存里的金句了,有它們“住”在庫里隨時可以“待命”。</p><p class="ql-block"> 如勵志類經常用到的 “強者創造時機,智者尋找時機,弱者等待時機。”、“平靜的水面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受任于敗軍之間,奉命于危難之間。”、“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等等時刻激勵著時人的斗志。</p><p class="ql-block"> 第三,我們齊齊老師說過用“改寫法”寫金句,這方法確實是最好的積累,也就是對原句進行內容的改變,是按照要求和需要把他人的句子去粗取精,完全變為自己的句子, 或者是對原句內容進行再創造。</p> <p class="ql-block"> 如偉大領袖毛澤東建國初期的那句”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就是化用朱元璋征求學士朱升對他平定天下戰略方針的意見時說的:“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那一句話。</p><p class="ql-block"> 平時我們閱讀書或看電視時,別人總結模仿出來的金句,自己可以好好思考一下,我該怎樣去模仿和使用。</p><p class="ql-block"> 網易新聞的廣告詞中“每個人都是一條河,每條河都有自己的方向。”和“人的一生就是一本書,每本書都有不一樣的故事。”都是由原句“每個人都是一本書,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篇章,每一章都有他不同的內涵和風采。”改寫而成。</p><p class="ql-block"> 金句放在文中,就是對文章主旨的一次升華,形如寫作手法上的“卒章顯志”,因此,結構上太過松散、拖沓的金句形式,不敢茍同,還有那過多堆砌金句也將是畫蛇添足。</p><p class="ql-block"> 這樣以來,會對我們整篇內容造成一定的影響。由此可見,恰當運用金句,有“畫龍點睛”的藝術效果。</p> <p class="ql-block"> 座右銘、墻聯、詩歌或題畫詩,姓上修譜都要用到金句,由此可見多掌握些金句,應用范圍也很廣。一個學富五車的老師,會在課堂上妙語連珠,這氣場不深受學生的歡迎才怪。</p><p class="ql-block"> 一次上語文課,我結合文章里關愛老人的內容,小結時順便吐出兩句:“林欲靜時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家有老人是個寶!”這班上一位從不聽課的來了一句:“好,我們家有兩個寶!”</p><p class="ql-block"> 使得課堂氣氛非常熱烈,情緒也高漲起來。一個律師,能在雄辯時引經據典,如同懸梁刺股,使人無法插嘴。一位好的領導,作報告引用金句,那些從不聽會的下屬也會洗耳恭聽的。</p><p class="ql-block"> 曾記得某教育局局長在一次政治教育教學研討會上說:“有德有才是精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毒品”,來體現教育的重要性。當時會場就掌聲四起。</p> <p class="ql-block"> 由此看來,金句用途很大,不單單寫文章,教學,作報告聊天用上金句,也會添色不少。金句,說白了就是貫穿文章主題的一個概括。在整篇文章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我們用金句,也應該同文章選材一樣,始終提醒自己,一定要圍繞著文章的中心去用,才能帶動讀者的心,使之同氣相求、同聲相應,產生共鳴。</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翔县|
托克托县|
巫山县|
梨树县|
隆安县|
临沂市|
师宗县|
阿拉善盟|
利津县|
普安县|
栾城县|
宜黄县|
南川市|
新乐市|
手游|
湘阴县|
西城区|
拜城县|
广丰县|
北票市|
石嘴山市|
孙吴县|
富锦市|
依兰县|
丰镇市|
阳西县|
罗山县|
霍山县|
富锦市|
邛崃市|
襄汾县|
乃东县|
合川市|
榆社县|
华亭县|
湖北省|
铜山县|
文化|
德江县|
连江县|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