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968年3月,68年兵出發去工程兵部隊。</p><p>1988年、2008年、2018年,68年兵都舉行了戰友聯誼會,我沒能參加,有點遺憾。</p><p>2019年,69年湖南兵舉行了盛大的入伍50周年戰友聯誼會,通過網上聯播,大胖子終于和分別了幾十年的許多戰友取得聯系,只是感到戰友們不經意間都老了,好多事情都記不清了。</p><p>尋游,當兵曾經走過的路,大胖子只身駕車出發了,坐火車又去了,又去了,,,還去了,,,總體上收獲不小,許多事情慢慢清晰了,更多的問題又來了。</p><p>看書、上網,,,</p><p>梳理、概括,,,</p><p>看回憶錄、找軍史冊,,,</p><p>慢慢有點頭緒了,資料也多起來了,只是我關心的工程兵108團發展歷程,還只能是有個大概說的通。</p><p>2020年3月8日,很高興的收到一本書,特別欣慰啊。</p><p>《鋼鐵勁旅——工程兵建筑五十二師回眸》</p><p>該書是由原工程兵52師110團張公民戰友歷時三年精心編著的。</p><p>真心向工程兵戰友推薦這本書,</p> <p>工程兵軍旅情緣永遠不忘。</p> <div>2019年4月13日,在原工程兵建筑第52師后勤部戰友武漢聯誼會上,《鋼鐵勁旅——工程兵建筑五十二師回眸》一書同期成功舉行了首發儀式。<br></div> 《鋼鐵勁旅》一書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共11章60萬字。<br><b>上部《鋼與鐵的驕傲》</b>,分為奉命改編、艱苦施工、鍛造鋼刀等3章,介紹了陸軍195師的歷史以及改編為工程兵建筑第52師的經過、52師及各團的歷史演變過程、52師艱苦施工的主要歷程和重要事件、總結了52師部隊建設的主要措施和成就。<br><b>中部《血與火的輝煌》</b>,分為平津決戰、血戰太原、鏖戰陜甘、寧夏建政、抗美援朝等5章,對52師前身195師在解放戰爭及抗美援朝期間的戰斗經歷進行了詳細介紹。<br><b>下部《將與士的榮耀》</b>,分為群星閃耀、彪炳史冊、難忘經歷等3章,對在這支部隊工作戰斗過廣大指戰員中的杰出人物作了重點介紹,其中還收錄了工程兵兵種一些領導同志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和曾在52師工作戰斗過的同志的回憶文章, <h1><b>《鋼鐵勁旅》購書信息:</b><div>可在網上直接訂購,據了解還有一部分書待售。</div></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者介紹</b></h1><b>張公民</b>,1953年11月出生,陜西人。1972年入伍,曾任110團政治處組織股長,1986年退役。<div>先后撰寫了《我們的老師長武宏將軍》、《無銜將軍李恩寶》等軍旅人物傳記,近期完成《鋼鐵勁旅—工程兵建筑五十二師回眸》長篇軍史文學作品。</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關于這本書一些感想</b></h1>張公民戰友作為一個退役老兵,在60歲時許下寫作3個文學作品的心愿,都一一實現了。戰友們評論說:道路困難重重,他卻做到了,而且非常圓滿,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div>完成《鋼鐵勁旅》長達六百多頁的長篇巨制,在既無現成資料可供查閱,又無專門的協作渠道,只能通過網絡、圖書館、檔案部門查詢,以及通過部隊首長和戰友搜集資料。由于部隊歷程時間長遠,原始資料整理也成為艱巨的任務,判別真實性,綜合可靠性,是必須的工作,其艱辛和困難程度可想而知。<div><br>根據編審戰友介紹:《鋼鐵勁旅》集史料性、故事性、文學性于一體,書中敘述的許多重大事件都是那個年代在五十二師當兵的人所經歷過或知曉的,讀來倍感親切。</div><div>我也覺得這是本書一大特色,不同于上級專門組織編寫的部隊軍史,僅僅局限于師、團級以上干部和總部以上的英雄模范,而本書就生動活潑多了,從戰友的角度,對大家關心的事情,都有生動描敘,戰友們看起來就會津津有味多了。</div><div><br><div>《鋼鐵勁旅》長篇巨制非常成功,具有專業水平且具特色,是匠心之作,但也需要時間考驗,可能有不足的地方。</div><div>作者多次表明,希望戰友們指正幫助。戰友們應該加強聯系溝通,從不同的角度和以不同的方式,補充完善,讓工程兵52師軍史更加豐滿碩實。</div><div><br><div><b>特別提示:</b>本書是戰友聚會、饋贈親友、軍史收藏愛好者的必備佳品,也是對下一代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優秀教材,確實值得閱讀與收藏。現隆重向大家推薦,誠望各界人士予以關注!</div><div><br><div>真心感謝張公民戰友,嘔心瀝血為工程兵戰友提供了長篇軍史作品,特別是我們這些70歲以上的老兵,能夠在有生之年,還能慢慢品當兵曾經走過的路,不僅對作者肅然起敬。</div><div><br></div><div>解放軍是一個大學校,只要你在解放軍部隊當過兵,就是共和國的軍人,我們就是戰友,我們就是兄弟。</div><div>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讓我們繼續秉承部隊的好傳統,戰友們一定收獲更多。</div></div></div></div></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工程兵戰友新書資訊</b></h1> 王春榮,原工程兵52師127團工程股長、116團總工。工程兵建筑第52師127團北京戰友聯誼會秘書長。<br> 2019年,王春榮《無名英雄譜》追憶非凡歷程 <div></div> <h3>《無名英雄譜》簡要介紹<br><b>第一集《英雄本色》</b>分為三篇共37章<br>第一篇《工程兵部隊及領導人的回顧》共11章<br>第二篇《工程兵五十二師各級領導的回顧》共6章<br>第三篇《回顧工程兵一二七團非凡歷程》共20章<br><b>第二集《軍魂銘心》</b>分為六篇:<br>第一篇《銘記戰友情深》<br>第二篇《以“硬骨頭英雄二連”為榜樣》<br>第三篇《科技強軍功顯赫》<br>第四篇《難忘的輝煌歷程》<br>第五篇《青春譜寫壯麗篇章》<br>第六篇《不一樣的感受》共五章<br>錄入127團歷年的編制、機構、人員變化。<br><b>第三集《軍影寄情》<br></b>豐富的歷史照片,佐證了文字記述。</h3> 收費標準:<br>經慎重商議,新書每本260元(京外加郵費20元)<br>保密要求:<br>內部發行資料,不得翻印及轉登其他書刊,禁止向海外親友傳遞圖書及信息。如泄密,持書人自負后果。<br>購書聯系:<br>北京聯絡人:王春榮 <br>聯系電話:13701313909 戰友評價:王春榮戰友為編著《無名英雄譜》歷時五年,采訪了近百位老首長、老戰友,翻閱了三百多萬字的歷史資料。可謂殫精竭慮,嘔心瀝血。沒有高度的歷史責任感、使命感和無私奉獻精神,是難以完成這一巨著的。 工程兵54師也有軍史作品,工程兵戰友真棒。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介紹</h1><b>陳懷文</b>,1947年3月出生,山西人。1969年人伍,曾調工程兵123團政治部工作,1982年退役。近年來著有《難忘的8342特種兵歲月》、《神秘的8342部隊》等長篇軍史文學作品。 《難忘的8342特種兵歲月》2017年版<br>收費標準:<div>修訂收藏版(精裝)成本價每冊100元,快遞費15元。<br>購書聯系:<br>山西省平遙縣戰友聯誼會<br>王炳柱—13700556488<br>陳懷文—13593121618</div><div>《神秘的8342部隊》2018年版<br></div><div>自行聯系 方法同上<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軍旅作品 按發布順序供參考</b></h1><p><br></p> <div>工程兵52師前身陸軍65軍軍史文集。<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 1972年,工程兵組織部宣傳部出版的《工程兵之歌》,這本詩歌集反映了工程兵戰友早期的作品,感受不一樣的。 <div><b>劉子威</b>(1930~),河北獻縣人。原武警技術學院副政委,少將軍銜,曾任工程兵108團政委,工程兵二工區政治部主任,基建工程兵宣傳部長,人民武警報社社長。著有《在決戰的日子里》、《望斷青山》、《太原南城血戰記》回憶錄等,短篇小說《越過摘月嶺》獲1984年武警部隊金盾獎。<br></div><div><br></div><div>1976年,劉子威《在決戰的日子里》,非常早的首長回憶錄。<br></div> 1994年,劉子威—《望斷青山》 <div><b>黃文明</b>(1908-1995),江西興國人,開國少將。原解放軍通信兵政委,曾任特種工程指揮部副政委、政委,工程兵副政委等。編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黃文明將軍傳記》資料,著有《戰火留下的記憶》黃文明將軍回憶錄等。<br></div><div><br></div><div>198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黃文明將軍傳記》<br></div> 1991年《戰火留下的記憶》黃文明將軍回憶錄 1993年,劉恩營《從井岡山走進中南海》陳士渠老將軍回憶毛澤東。 莊禮香(1936~),廣東普寧人。原總參工程兵部黨史、軍史辦負責人,大校軍銜。曾經在建軍60周年前建成工程兵陳列館,負責組織編寫7本史料叢書,包括《工程兵的光輝歷程》、《人民工兵的足跡》和《工程兵歷史資料圖集》,合作編寫《抗美援越》,還組織撰稿拍攝電視片《陳士榘將軍》。1991年被總參評為史料工作先進個人。<div>1993年,莊禮香《人民工兵的足跡》<br></div> 1993年,莊禮香《抗美援越》一段令人難忘的日子 馬蘇政(1922~2008),江蘇宜興人。原軍委工程兵副司令員,曾任特種工程指揮部組織部部長、工程兵建筑第54師政委,軍委工程兵政治部副主任、工程兵參謀長等。著有《西部之光》回憶錄等。<div>1995年,馬蘇政、王賢根《西部之光》</div> 1999年,譚克明《中國工程兵傳奇》 2000年,黃祖海 藤建華 宋學慶《開路先鋒—工程兵》 武宏(1923~2017),陜西咸陽人。工程兵建筑第52師首任師長,曾任工程兵司令部副參謀長、工程兵副司令等。著有《軍旅生涯》武宏回憶錄等。<div>2007年,《軍旅生涯》武宏回憶錄</div> 崔萍(1919~2001),河北藁城人。原總參謀部工程兵部第一任部長。曾任工程兵建筑第51師師長,工程兵司令部副參謀長,工程兵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曾經擔任援越工兵訓練團長、中國援越筑路工程指揮部參謀長等職。1976年10月,擔任毛主席紀念堂建設工程副總指揮。著有《天塹神兵》我在工兵五十年等。<div>2008年,崔萍《天塹神兵》我在工兵五十年</div> 2008年,王正民、王敏《英雄的工程兵》 2009年,董勝《開路先鋒》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誕生 2012年,馬繼東《紅與藍》中國藍盔在柬埔寨 <h1>2019年,尋游 五十年前當兵的路</h1> 大胖子,工程兵108團三連戰士,1968年入伍,1971年轉七機部,2015年不再工作,在家休閑。 大胖子,感謝戰友們分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工布江达县|
桐梓县|
南乐县|
孝义市|
通海县|
遂平县|
满洲里市|
化德县|
安龙县|
宣恩县|
鸡东县|
桃园县|
五峰|
凤山县|
盐城市|
西宁市|
上饶市|
勐海县|
睢宁县|
嵊泗县|
内江市|
鄂尔多斯市|
隆德县|
岳西县|
沂南县|
汉源县|
泸溪县|
曲周县|
阳东县|
宕昌县|
洪洞县|
鄱阳县|
湘潭县|
巴楚县|
临泽县|
洮南市|
博爱县|
通城县|
彝良县|
舟曲县|
渭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