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明代“盛產”才子,前有解縉、劉基、楊慎,后有王陽明、徐渭、徐禎卿,個個學富五車。而在書法領域,明代第一才子并非文徵明,也非董其昌,他的名氣不如這二人,但在天賦上卻遠超他們,他就是王寵。</h3></br><h3> <h3>王寵,字履仁、履吉,號雅宜山人,明弘治七年(1494年)生于吳縣(今蘇州)。他家境一般,年幼時在父親的酒館里幫工,但這絲毫沒有掩蓋他的天賦,年紀輕輕就因一手好字聞名鄉里,書畫、詩文、篆刻名噪一時。</h3></br><h3> <h3>王寵雖是才子,但也命薄,1533年,還不到四十歲便英年早逝,但他卻如流星一般,光芒無法掩蓋。《三吳楷法跋》稱贊他的字:“婉麗遒遠,奕奕動人,為時所趣,幾奪京兆價。”《四友離書論》也認為:“衡山之后,書法當以王雅宜為第一”。</h3></br><h3> <h3>王寵的書法能搶祝枝山的風頭,而相比于天資平平,大器晚成的文徵明、董其昌等人,王寵才氣遠超他們,假使能如文、董一般長壽,王寵的成就不可估量。王寵的小楷極為精妙,但他的草書更是一絕,可謂獨樹一幟,數百年來膜拜者無數。</h3></br><h3> <p class="ql-block">《草書千字文》是王寵罕見之作,也是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至寶。此帖寫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全卷數百行、洋洋灑灑1000余字,單字大小約3厘米。《草書千字文》舒朗潔凈、樸茂古雅,無絲毫俗氣,細看、臨摹一番頗為賞心悅目,論顏值能排明代草書之首。</p><p class="ql-block"><br></p> <h3>王寵的行草書受王獻之、智永、虞世南和祝枝山影響,在他人生最后幾年形成明顯的個人風格,書寫《草書千字文》時,王寵的行草風格已然成熟。此帖尖鋒入紙,行筆不刻意露出鋒芒,圓筆為主,使轉靈活;結體俯仰、欹側變化比較明顯,這與王獻之風格極為相近。</h3></br><h3> <h3>《草書千字文》用筆既有魏晉的遒逸之姿,又兼具個人骨力內含、外柔內剛的特征。因字賦形、氣息較為平和利落,沒有大開大合的霸悍之氣,字與字間也很少有連筆牽絲,章法亦疏密結合,典雅大方,實為王書之精品。</h3></br><h3> <h3>在此帖卷后,黎惟敬點評道:“晉人真跡,世所罕見。所傳者,仿書耳。諸體混淆,若出一手,不辨其為誰也。近世吳人王履古氏獨能追蹤大令,蕭散俊逸,復出流輩,雖不見晉人書,知其為絕藝也。”超唐入晉,直追“二王”,王寵做到了!</h3></br><h3> <p class="ql-block">王寵草書《千字文》這卷,藏于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椒县|
大余县|
镇雄县|
永平县|
辛集市|
铁力市|
成武县|
六枝特区|
河北区|
大庆市|
齐齐哈尔市|
宁晋县|
晋中市|
永清县|
涞源县|
专栏|
高清|
丹寨县|
万宁市|
越西县|
崇阳县|
尤溪县|
忻州市|
论坛|
南部县|
遂平县|
东海县|
房产|
东安县|
五莲县|
五大连池市|
海阳市|
黑龙江省|
会宁县|
徐汇区|
蒲城县|
茂名市|
攀枝花市|
乌兰浩特市|
丹棱县|
井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