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收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鏈中基礎的基礎、關鍵的關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長對教育的理解和價值取向,決定了其采取的子女教育的態度、模式、方法和行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好的家庭教育什么樣?父母應常備哪些觀念?來聽聽青島中學校長汪正貴的建議。</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1和孩子一起打敗問題,</font></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而不是和問題一起打敗孩子 </font></b><br></div>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學校的社會生活中,學生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比如,如何與他人共處,如何面對挫折,如何學會輸,如何面對失敗,如何面對合作與競爭,如何學會選擇,如何看待名利榮譽得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些都是孩子在社會化的過程必然要遇到的真實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正是教育的機會,也是學生成長的機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這些問題出現時,智慧的家長總是引導孩子正確認識和處理,以這些問題為教育契機,幫助孩子提高認識并在問題解決中獲得成長。這樣的家長,是與老師配合,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打敗問題。也有些家長,面對孩子在學校生活中遭遇的各種問題,自身不夠理性,情緒化地應對,幫助孩子討公道、要說法、求榮譽、免懲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樣看起來是幫助孩子,結果卻往往錯誤地引導了孩子的價值觀,恰恰是和問題一起打敗了孩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問題是孩子成長的磨刀石,而不是絆腳石。家長應當與老師配合,和孩子一起打敗問題,而不是和問題一起,打敗孩子。</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2讓孩子累并快樂地學習</font></b></h3>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按照孩子學習的輕松程度和快樂程度,可以將孩子的學習狀態劃分為4個象限:輕松而快樂、輕松而痛苦、累并快樂、累并痛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象限的學習狀態,孩子學得很累,也很痛苦。這種狀態顯然是不可取的,卻也是很多孩子的真實學習狀態。雖然我們的家長希望孩子輕松而快樂地學習,就是第一象限的學習狀態,但這種狀態是理想中的,現實中并不存在,因為學習可以是快樂的,但真正的深度學習不可能是輕松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最佳的學習狀態應當是累并快樂地學習。當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和熱情,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和被挑戰的愉悅,學習就變成一件有意思、有挑戰、有意義的事,孩子學習雖然累但很快樂。這是最理想的學習狀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讓孩子累并快樂地學習,一是需要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激發孩子的內動力,二是培養孩子的學習品質與學習能力。需要強調的是,快樂并不等于輕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我們更應注重培養孩子的高階思維,對他們學習的容量、知識的寬度、思維的深度做出更高的要求。</b></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3少做學生的家長</font></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多做孩子的父母</font></b></div></b>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親子關系的矛盾,很多是因為父母更多的做了學生家長,而沒有做好孩子的父母。父母應當清楚,做孩子的父母是我們的主要角色,也是一輩子的角色,學生的家長是我們次要角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角色錯位,將學生家長作為我們的主要角色,就會本末倒置,缺失了做父母的職責,卻做了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不僅沒有效果,甚至起反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做父母,就是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全身心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關心孩子的品行、健康、情感、心理等,做孩子的健康照護者、情感陪伴者、價值引領者,當然也要關心孩子的學習。如果我們真的做好了父母,孩子的學業問題不可能出現什么問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反,如果我們強化自己學生家長的角色,眼中只有孩子的學習和成績,和孩子交流開口學習、閉口成績,看不得孩子休息和玩耍,不能允許孩子的成績出現波動和下滑,經常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等等,反而淡化了父母的角色,那么,孩子會覺得我們做父母的很功利,并不是真正愛他們,久而久之,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這樣的結果反而起反作用,不僅不能改善孩子的學業,反而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嚴重的則會影響親子關系。</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4將批評包裹在正面激勵之中</font></b></h3>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一個孩子都需要激勵。即便是批評,也需要遵循正面教育的原則,將批評包裹在正面激勵之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般要遵循一比五的黃金比,也就是說,當父母要糾正孩子一個負面行為的時候,同時至少鼓勵他的五個正面行為;當批評孩子某個缺點和問題的時候,要同時至少表揚他的五個優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希貴校長對此有一個形象的比喻,這像一個三明治,將批評包裹在表揚之中,以便讓孩子能夠接受父母的批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只是單純的批評,也許會造成孩子的逆反,你還沒開口,他已經從大腦中屏蔽你要說的信息。你的教育還沒開始,就已結束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校長還提出了一個“隨時表揚,定期批評”的原則。表揚不分時間和場合,只要孩子表現好,隨時表揚;但批評不能隨口就來,需要延遲批評,選擇適當的時間窗口,針對一段時間以來孩子的問題,進行批評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然,表揚要具體,針對孩子的具體行為表現,這樣的表揚才能起到激勵和強化正面行為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批評孩子需要理性,不附加情緒化的語氣和語言,就事論事,不翻舊賬,不與別人家孩子比較。過于情緒化的批評會影響批評的效果,甚至會傷害親子關系。</b></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05教會孩子做好時間管理</font></b></h3>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的時間管理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需要父母從小培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母幫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要因人而異。時間管理主要是指時間安排和事務安排。什么時間干什么事,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不可以用成人的習慣或別人家孩子的習慣來要求自己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用時間獎勵孩子。在制定時間安排時,如果孩子提前完成了某項任務,節約的時間應當獎勵給孩子,由孩子自主分配,可以用來閱讀、玩耍、休息和運動,做孩子自己喜歡的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鼓勵孩子限時完成作業。對于習慣于磨蹭的孩子,要鼓勵他限時完成作業,每一個學科的作業,甚至每一道題,都設置一個時限,以此來讓孩子自我督促,提升閱讀、書寫、思考的速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幫助孩子學會使用碎片化時間。幫助孩子做時間管理,縮小時間的顆粒度,精細到用分鐘來安排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五,要事第一。讓孩子按照時間管理的四象限(重要而緊急,重要不緊急,緊急不重要,不重要也不緊急)來安排時間,遵循要事第一的原則,將主要的時間用來做最重要的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六,設置天才時間。所謂天才時間,就是每天給孩子留出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當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之時,既是高度的專注和投入,也是高度的快樂和愉悅,是最好的休息和身心能量的補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七,記錄和審計時間。可以讓孩子做三天或一周的時間記錄,看看每一天是如何度過的。然后審計一下,看看哪些時間是被無效浪費了,哪些時間還可以更加有效率,每天有多少碎片化時間可以利用,等等。</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以上內容來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即刪除)</font></h3> <b>播音主持:竇敏<br>文字編輯:康慶慶<br>圖片編輯:景雷<br>策 劃:線上家長學校全體成員<br>美篇制作:景雷<br>審 核:李黨飛、趙麗花</b>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始县|
龙里县|
蓬安县|
八宿县|
大安市|
土默特右旗|
如东县|
北票市|
合水县|
唐山市|
长寿区|
无棣县|
会理县|
玛多县|
应城市|
方正县|
桂平市|
仲巴县|
靖安县|
阿合奇县|
宜章县|
慈溪市|
郁南县|
渝北区|
瓮安县|
宿松县|
文化|
抚顺市|
莲花县|
八宿县|
名山县|
个旧市|
伊宁市|
石柱|
临漳县|
富阳市|
瓦房店市|
翼城县|
浮山县|
南部县|
松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