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15日老伴偕我應邀赴義烏拜訪老戰友,順便去佛堂古鎮游玩 。 佛堂古鎮享有“千年古鎮、清風商埠、佛教圣地”的美譽,是喜愛鬧中取靜游客的古鎮景區。</p><p class="ql-block"> 佛堂古鎮隸屬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已有200多年歷史,據考證最早出現“佛堂”鎮名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間,因昔日該地是佛門圣地,有數間供奉神佛的佛堂,而得其名。明清時期便是義烏、東陽、武義及永康主要通商口岸。占著水路交通的便捷優勢,名聞江、浙、閩、贛、皖。民國時期佛堂古鎮商業經濟已現繁榮,稱為“浙東四大重鎮”之一,素有“小周莊”之稱,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p><p class="ql-block"> 而關于鎮名的由來,有一神奇的傳說也頗廣為流傳。相傳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即公元520年左右,天竺神僧達摩到東方傳教,云游至義烏雙林寺時,恰逢洪水泛濫成災,為救被圍困百姓,將隨身攜帶的法器鐵魚磬投入江中,得以普渡眾生,后人們為感恩紀念達摩,于投磬處建造了現在的“渡磬寺”,而渡磬寺寺內有楹聯提句“佛堂市興永千秋”,遂名此地為佛堂,千百年來一直沿用至今。佛堂古鎮的人們非常珍惜渡磬古寺,幾經修繕重建,古寺至今仍完好坐落在古鎮鎮西。</p><p class="ql-block"> 義烏佛堂古鎮街巷規模雖不大,但其布局卻盡顯科學。條條直街與橫街,寬窄結合;街道兩旁均是二層的樓木結構房,是當今不多見的明清時期古建筑;江邊的十幾個碼頭遺跡,也保留得十分完好。</p><p class="ql-block"> 微波蕩漾的義烏江橫穿古鎮而過,兩側依水而建的商鋪民居,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高聳多姿的馬頭墻,還有那青石板與鵝卵石舖就的街道;邁步在老街上,古色古香的木排門、老牌匾,令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 佛堂古鎮憑借其歷史文化及美不勝收的景色,造就了別處難得一見的一副景象,古樸而又清幽的佛堂,讓人不失所望。</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我們這次去的幾處主要景點;游后興致正濃,欣然寫下《臨江仙》詞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臨江仙·佛堂古鎮行</p><p class="ql-block"> 千載佛堂緣渡磬,六朝商埠興隆。老街卵石曲徑通。磚雕木刻,市井樸民風。</p><p class="ql-block"> 婺派宅居蒲水韻,廊橋飛渡長虹。浮桁文脈鎖江中。夜臨江畔,熣燦露華濃。</p><p class="ql-block"> 葉娟迪</p><p class="ql-block"> 2023.5.18</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伏虎廊橋</p> 浮橋與碼頭 <p class="ql-block"> 萬善浮橋,是古鎮佛堂的榮耀,修建于清乾隆初年。十幾個浮橋碼頭造型各異,分工明確。在現代化交通還未崛起的早時,得天獨厚的水路成就了佛堂古鎮的商業繁榮,而浮橋和碼頭正是這一歷史見證者。</p> <p class="ql-block"> 佛堂古鎮</p><p class="ql-block"> 佛堂,因佛得名,因水興商,因商而盛。</p><p class="ql-block"> 相傳南朝梁代(502--557)天竺高僧達摩云游,恰逢義烏江洪水泛濫,遂投磬江中,化為渡船,救出被洪水圍困的百姓。后人感其恩情,于投磬處募建"渡磬寺"。因寺柱楹聯中有"佛光透彩傳萬代,堂燭生輝照八方"和"佛堂市興永干秋"句,后人遂名此地為"佛堂"</p><p class="ql-block"> 早在明清時期,佛堂就聚集著大批徽商、紹商,憑借義烏江與金、蘭、徽、杭通航通商,工商業極為發達,孕育了集聚特色的地方文化。如今,佛堂古鎮完好保存的老街、碼頭、古民居、老劇院,見證了佛堂繁華的歷史,為世人保留了一幅獨一無二的“清風商埠圖”。</p> 佛堂老街 <p class="ql-block"> 2公里左右長的佛堂老街,是佛堂古鎮的靈魂,是古鎮最核心的一部分。當年樓下店面,樓上住宅的格局,瑞泰祥等老商號;最鮮明的文化地標“新華劇院”,給身處其中的游客們一種時光倒流的錯覺。</p> 古鎮風味,佛堂特色 <p class="ql-block"> “雞毛換糖”的故事更是膾炙人口,義烏紅糖已有700多年的生產歷史,早在解放前就榮獲了巴拿馬國際金獎,幾經沉淪幾經雄起,如今還入選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佛堂古鎮的“糖公廟”,正是義烏紅糖的祖宗廟宇。</p> <p class="ql-block"> 2019年5月25日佛堂古鎮曾經是跑男劇組的拍攝地,這是鹿晗在這里騎過的自行車。</p> <p class="ql-block">舌尖上的佛堂</p> <p class="ql-block">佛堂百樂門餐飲店</p> <p class="ql-block">新市基廣場</p> 蒲川水街 <p class="ql-block"> 蒲川水街,位于佛堂古鎮核心區,毗鄰義烏江,該街區保留了知懷堂、茂德堂、新南山民居等著名歷史建筑,與佛堂老街、風情商業街、蒲川水街形成三街閉環共享圈,交通和功能更加完善。俯瞰整條街,從北到南,有老城基地、金蓮花、幻影活字、蒲川修竹、小河流水、百水堂等六大景點。</p> <p class="ql-block">浮橋泊岸﹣﹣佛堂浮橋</p><p class="ql-block"> 佛堂鎮建鎮已有200多年歷史,最早出現鎮名可追溯到清乾隆年間,民國時佛堂鎮商業繁榮,被稱為"浙東四大重鎮"之一。這座因佛而名、因水而商、因商而盛的義南重鎮,猶如一顆鑲在義烏大地上的璀璨明珠。因濃厚的文化底蘊,素來享有"千年古鎮、清風商埠、佛教圣地"的美譽。</p><p class="ql-block"> 明清時期,佛堂便是義烏、東陽、武義、永康主要通商口岸,水運發達。佛堂古鎮的榮耀,除了得天獨厚的水運,也歸功于萬善橋。修建于清乾隆初年的萬善橋,是一座浮橋,橫臥義烏江上,行人如梭。浮橋建成后,浮橋頭也成了碼頭。后來又相繼建了10多個碼頭,這些碼頭造型各異,分工明確。據歷史記載,經常停泊在江面上的船只最多時達500艘以上。浮橋和碼頭都見證了古鎮最繁華的年代,在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崛起之前,得天獨厚的水路成全了古鎮的商業繁榮。</p> 渡磬寺 <p class="ql-block"> 渡磬寺是佛堂最具傳奇色彩的地方,相傳1400多年前,天竺高僧達摩來東方傳教,云游至義烏江邊時,恰逢義烏江洪水泛濫 為救被洪水圍困的百姓,遂投磬江中,化作小舟渡江并點化傅翕修行成佛。后人為了紀念達摩投磬渡江 于投磬處建了渡磬寺,供人們頂禮膜拜,因寺內有“佛堂市興永千秋”的楹聯,佛堂也因此得名。渡磬寺幾經修繕,幾經重建,至今仍完好保存著,古寺規模并不大,但承載佛堂人難以割舍的深情。</p> 雙林寺 <p class="ql-block"> 史載稱雙林寺為“天下第二,江浙之冠,在震旦國中,稱莊嚴第一”,而南宋寧宗皇帝品定天下禪宗,更是將雙林寺列為“十剎”之一。雙林寺,由梁武帝敕建,傅大士創建于南梁朝期間,南梁陳、隋兩代帝王及大臣數百人曾為雙林寺護持,在中國佛教史、中國傳統文化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雙林始祖傅大士儒釋道三家圓弘,歷代高僧層出不窮,其影響力甚至遠傳日本、韓國、越南等鄰邦。</p> 佛堂夜景 <p class="ql-block">新市基廣場</p> <p class="ql-block"> 請點擊視頻右下角小方塊□,將手機橫過來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青区|
青海省|
东方市|
利津县|
郴州市|
贺兰县|
包头市|
三门峡市|
临江市|
丰县|
高邮市|
五河县|
遂川县|
封丘县|
衡阳县|
城固县|
墨江|
改则县|
彭州市|
仁化县|
九江市|
如皋市|
民乐县|
威远县|
长泰县|
SHOW|
宝坻区|
灵武市|
濮阳市|
嘉义市|
璧山县|
肥西县|
前郭尔|
沐川县|
滦南县|
祁连县|
高淳县|
高陵县|
平阳县|
左贡县|
东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