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20~初夏麥黃,涼風習習,好日子好天氣,上街區收藏家協會一行九人,驅車考古游~鞏義市石窟寺。</p> <p class="ql-block">在一臉佛相的女導游引領下,開始了這次文化考古之旅。</p> <p class="ql-block">鞏義石窟修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是北魏三大皇家石窟“鞏義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大同云岡石窟”,寺院原名希玄寺,歷史變遷,唐代時改為凈土寺,清代時因當地老百姓以石窟造像為特點,改叫石窟寺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為什么從北魏孝文帝開始,很多朝代皇帝都以拜佛為圣事,其實佛教進入中國為了生存發展,入鄉隨俗,迎合政治,佛教學開始宣揚“認命今生,苦修來世,服從命運的安排”的思想,孝文帝知道后,一定會說,這不巧了嘛!這不巧了嗎?這佛教可以利用啊!“制民先制心”這和我們的治國方略不謀而合嘛!擇良日攜皇后拜拜去,那佛教界還不智慧的順勢而為,將皇帝置于與佛祖同等的地位,引導信眾要像禮拜佛祖一樣膜拜皇帝,因此,佛教在北魏時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其中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北魏石窟藝術的繁榮。</p> <p class="ql-block">一同考古的羅英老師介紹,寺院初建時規模十分壯觀,它由三個大的寺院和兩個小的寺院組成寺院群落,但幾經戰火和伊洛河水的泛濫,建筑物已剩寥寥無幾,現在也只有當初的一個寺院體積,寺院在邙山地段,而邙山大部分是土坡,鞏義市整個境內,也只有這一段土坡下面有石頭,加上北魏孝文帝主推佛教,開鑿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宋各代相繼開窟造像,最終形成巍然壯觀的石窟群,是中原地區重要的佛教石窟。唐玄奘由此出家,唐太宗李世民及不少皇帝在此禮佛。</p> <p class="ql-block">團隊考古九人,都是熱愛中國傳統文化走到一起的,雖然專注門類不一,但文化的研究,使我們區別于普通游客,在石佛雕像前,駐足細看,對造型,對紋飾,對石像的雕法,相互交流探討,有時對細節還能爭論起來。</p> <p class="ql-block">我們面對各種大小不一形態萬千的佛雕像,不滿足于導游的粗泛介紹,都帶著好多問題,專業性的追問導游,所到之處不肯挪步,弄的導游連說你們問題太多,聽我按套路介紹完再說,沒等我們展開細問,一套導游詞按照不同場景說完,早早收場,不知不覺中突然就找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陳文波會長對雕像頗有研究,會長對細節,造型年代特點,專業性的侃侃而談,就連游客也湊過來側耳傾聽。</p> <p class="ql-block">碑文造像題記大多小品,歷經千年滄桑,顯得古樸大氣,魏碑體里有隸書的筆意,雖然字數不多,但味道十足,有的刻字雄強峻力,有的樸拙稚趣,自然天成,增減率意,粗放直露,質樸中見天趣,不規整中生奇崛。</p> <p class="ql-block">鞏義石窟寺"帝后禮佛圖"是國內唯一僅存反映皇帝皇后來到寺院拜佛的情景,高浮雕的形式,生動再現了一千五百多年前帝后禮佛的宏大場面。</p> <p class="ql-block">帝后禮佛圖”浮雕位于石窟寺的一、三、四窟內大門東西兩側,共18幅,為全國現存石窟中所僅有的,東邊是以皇帝為首,畫面中儀態雍雅的貴族和身體矮小的待從形成了尊卑鮮明的對照。</p> <p class="ql-block">"帝后禮佛圖”人物造型獨具匠心,前呼后擁的禮佛儀仗隊中,侍從瘦小低微,比主像小三分之一左右,營造高低起伏的對比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反映了當時嚴格的君權觀念,儀仗隊中有的為帝后提攜衣裙,有的執扇撐傘,有的手捧祭器,服飾的裙線、衣帶似迎風飄動,浩浩蕩蕩地簇擁帝后進香禮佛,生動展現了皇室宗教活動的盛大場面。刻畫的如此生動精細,絕絕國寶級文物。</p> <p class="ql-block">"帝后禮佛圖"中皇后禮佛的隊伍中還有一個侍女手提一只極為精致的小挎包,經導游指點后,在場的所有人員無不驚嘆,細細觀賞品味,有人說:"這挎包就是放在現在也時尚的很呢"!昏暗的石窟中一女子在旁邊也說道,這個挎包配我這身衣服也挺好的。</p> <p class="ql-block">據史料記載北魏時期開鑿的幾十個石窟群,上百個洞窟中,恐怕有數以千計的飛天,而其中最美的就在鞏義石窟寺的第三窟中心塔柱南側,龕楣上的那一對飛天。 只見她們臉型窄瘦,身材修長,造型別致,精美絕倫。 東側的飛天面目還保留著北魏早期深目高鼻下巴突出的特點,而西側的飛天,則眉目清秀,面部圓潤具有中原女子的相貌特征。 他們頭戴蓮花冠,一手捧著蓮花,一手托著蓮蕾。 妙姿輕盈薄紗透體,飄帶繞過雙肩,穿過腋下向后飄揚, 在卷草和祥云的烘托下,飛天產生了一種快速的飄動之感,使之形象生動活潑,千嬌百媚。 正是這些婀娜多姿的飛天引導著虔誠的人們在虛幻的冥想之中,不知不覺的進入了飄渺遙遠的佛國世界。細細端詳,如夢如幻,頓時被古人的高超雕刻技藝所陶醉折服!國寶無二。</p> <p class="ql-block">細細游覽眾多石佛雕像,被精美的藝術品所震撼到,感嘆歷代民間藝人的高超技術,和豐富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下面這些小佛有拳頭大小,各個姿態服飾面目神情不一,讓人不禁屏氣駐足挨著觀望,喜愛之情由眼至心,不盡感嘆,這石窯寺的管理人員,為什么不開發文創旅游產品,泥塑精美巴掌大的小佛,游客喜歡自然請回家中。</p> <p class="ql-block">震撼之余,感覺心情是愉快的,或許是因為寺內所有的佛像,絕大部分面像安靜平和,細細觀察他們都面帶笑意,使觀者被感染,也會心一笑,似己成佛。</p> <p class="ql-block">不信你看上圖浮雕,一僧人雙目微閉,面帶笑意,左手持鮮花,似贈與觀者,右手是食物?亦或是寶器?鮮花是歡迎是尊敬,食物或寶物施于你,是普渡,是愛傳,不得而知,反正個人觀圖取意,還挺幸福。</p> <p class="ql-block">?如此精美絕倫的佛像群,我恨不得把眼睛變成放大鏡,一寸一毫細細的觀看,甚至有時會想用拇指和食指把細節擴大??,突然發現藏在佛腳踩的蓮花座下的蜘蛛,在這里修煉的都已有了佛像。</p> <p class="ql-block">面對在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佛像藝術,面對同時期不同風格國寶級的文物,面對有著1500年歷史的石窟寺,而僅僅有兩三個小時時間的觀光考研,時間是不夠用的,在被工作人員不斷的上前提醒下,我們才極不情愿的,依依不舍的,結束這次活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整個石窟寺的游人除了我們屈指可數,說明石窟寺宣傳力度不夠并不為眾人所識,相對小眾,很低調,雖然我們的家離這里30多公里,卻有太多的人不曉得沒來過,這身邊的石窟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歷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卻安安</span>靜靜,歲月流逝,那佛陀的微笑已逾千年,雙眸中似有無盡的溫情,看伊洛悠悠,飛鳥盤旋,晨曦落日,正等待著有緣人,緩緩走來。</p><p class="ql-block">唐朝詩人張九齡曾在此作詩《與生公游石窟山》</p><p class="ql-block">探秘孰云遠,忘懷復爾同。日尋高深意,宛是神仙中。</p><p class="ql-block">躋險構靈室,詭制非人功。潛洞黝無底,殊庭忽似夢。</p><p class="ql-block">豈如武安鑿,自若茅山通。造物良有寄,嬉游乃愜衷。</p><p class="ql-block">猶希咽玉液,從此升云空。咄咄共攜手,泠然且馭風。</p> <p class="ql-block">走出大門前有兩道門,從迷茫的境界走出,從善如流,受教后,覺路重開,佛曰:迷津得度。</p> <p class="ql-block">出了大門,受了文化的洗禮,藝術的熏陶,都感覺意猶未盡,喊喊茄子留留影,開開心心去吃飯。</p> <p class="ql-block">本專輯由收藏家協會秘書長霍軍采集制作</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昌市|
绍兴县|
会宁县|
东源县|
桐城市|
大宁县|
宁化县|
黎川县|
合江县|
通渭县|
甘德县|
宜兰市|
任丘市|
托克逊县|
寻甸|
子长县|
留坝县|
廉江市|
常熟市|
隆尧县|
治多县|
资兴市|
衢州市|
玛多县|
大余县|
四子王旗|
班玛县|
衡东县|
锡林郭勒盟|
平舆县|
阿鲁科尔沁旗|
霍林郭勒市|
华池县|
衡山县|
奎屯市|
兴宁市|
庆安县|
蒲城县|
安溪县|
合川市|
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