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河南之行(十一)鄭州</p> <p class="ql-block">我來過鄭州十多次,但也需要補課。首先來到鄭州市西北20公里處黃河之濱,南依巍巍岳山,北臨滔滔黃河。擁有雄渾壯美的大河風光,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這里歷史古跡豐富,文化遺產深厚,是黃河地上“懸河”的起點,黃土高原終點,黃河中下游的分界線,也是黃河的最佳觀賞地。</p> <p class="ql-block">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以壯美的大河風光,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這獨特的地理特征形成了博大、宏偉、壯麗、優美的自然景觀。她處于中華民族發源地的核心部位,景區歷史古跡豐富,文化遺產深厚。目前這里已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尋根祭祖、旅游觀光的圣地和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p> <p class="ql-block">景區內有五龍峰、岳山寺、大禹山、炎黃二帝、星海湖五大景區,分布著“炎黃二帝巨塑”、“哺育像”、“大禹”、黃河碑林、萬里黃河第一橋、毛主席視察黃河處、浮天閣、極目閣、孔雀園等四十余處景點。</p> <p class="ql-block">紀念炎黃二帝塑像高106米,是世界最高的雕塑之一。整個塑像融黃河、黃土、炎黃文化三者為一體,體現與大地共生,與山川同在,與日月齊輝,氣勢磅礴、雄渾、博大的藝術效果。炎黃二帝巨型雕像背依邙山,面向黃河 ,由兩部分組成,其中山高55米,像高51米,雕像占地面積達到2800多平方米。這兩座巨型雕像中,較高的是炎帝,較矮的是黃帝,雕像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太行山真石。</p> <p class="ql-block">在廣場中,有一高6米的大鼎——炎黃鼎。除了鼎,廣場之上最主要的建筑物就是紀念壇了,這是每年清明和中秋節祭祖舉行大典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駱駝嶺景區位于五龍峰景區西側1.5公里處,因山體形似駱駝故名駱駝嶺。駱駝嶺北靠黃河,滔滔黃河在此流入華北平原。南側是典型的黃土丘陵地形,棗林桑木,窯洞瓦房,一派淳樸的田園風光,位于駱駝嶺主峰之上的大禹塑像以他非凡的氣勢尤為引人注目。全塑高10米,重150噸,以鋼筋混凝土鑄塑,于1984年5月建成。塑像坐西朝東,面向黃河及東部平原。大禹頭戴斗笠,身穿粗衣,右手持耒,左臂揮揚,形象樸實莊重,充滿智能和力量。像座由粗麻石砌成,正中嵌有一碑,鐫刻“美哉禹功,名德遠矣”八個大字。遠觀塑像形象高大,氣勢非凡。</p> <p class="ql-block">游五龍峰,在五龍拱衛的山麓平地中,是繁花似錦的小花園,花園正中心矗立著一座漢白玉雕刻成的塑像——“哺育”。“哺育”塑像坐落于一個碩大的梅花池中央,高5米,重12.5噸,通體呈乳白色,“母親”發束魏髻,身著唐裝,懷抱甜睡的嬰兒,形態凝重而高潔,表情安詳而慈惠,她背依巍巍岳山,面向滔滔黃河,在壯麗山河的映襯下更顯得端莊、惠美。“母親”是黃河的象征,黃河是母親的化身。塑像形象而生動地表達了黃河與華夏民族的血肉聯系和母愛親情。最后在邙山坐索道到達大禹山山頂遠望黃河。</p> <p class="ql-block">黃河客運索道,位于黃河風景名勝區中心景區五龍峰和駱駝嶺之間,來往20分鐘,行程2000余米。</p> <p class="ql-block">黃河厚重文化的一個縮影,黃河碑林將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在黃河岸邊留下的篇章,篆刻成碑。已有海內外書法作品4000多件,其中很多都是國內鼎鼎大名的書法大家作品,上碑作品真、草、隸、篆,書體齊備;碑文或靈動飄逸,或灑脫自然,或凝重深沉,或雄偉大方。</p> <p class="ql-block">鄭州黃河游覽區的黃河碑林是近代中國和樹碑最多的碑林,所以被譽為當代第一碑林。</p> <p class="ql-block">黃河國家地質博物館是一座集科普教育、科學研究、標本收藏、觀賞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博物館,以科普、互動、體驗、參與為特點,集中展示地學知識,以黃河、黃土、黃河文化為主題,利用聲、光、電、多媒體等手段形象生動地展示了黃河、黃土、黃土高原、黃淮平原的形成與演變過程,讓游客了解地球尤其是黃土地區漫長而復雜的地質演變過程,正確認識“人類、資源、環境與發展”的關系。</p> <p class="ql-block">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博物館從宇宙說到地球,從地球說到生命起源,涵蓋了地質、黃河、巖石等,最后以黃河作為終篇,介紹了黃河的形成、發源地、流經地,黃河的生命,黃河河段的劃分等等。</p> <p class="ql-block">象牙化石</p> <p class="ql-block">黃河邊上民俗風情。</p> <p class="ql-block">以黃河為始,博物館為終點,黃河風景依舊。仔細聽,可以聽到黃河的聲音。</p> <p class="ql-block">1952年,毛澤東主席在此視察黃河,在岳山寺的小頂山上凝望黃河,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號召。為了紀念毛主席視察黃河,黃河風景名勝區在毛主席誕辰111周年之際,在毛主席視察黃河的地方安放一尊主席坐像,青銅鑄造,塑像高3.8米,毛主席塑像神采奕奕,面向黃河,再現當年視察黃河的風采。</p> <p class="ql-block">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古跡豐富,文化深厚,不愧被許多人認為是一顆璀璨明珠。 來到黃河岸邊。這是我第一次真實的近距離的站在黃河岸邊。看見這滾滾的黃河水一一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胸中生出一股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鄭州這個中原城市在我眼中遠比我想象的要好,就去了位于鄭東新區CBD中央公園內的千璽廣場,廣場和會展中心、藝術中心相臨,是鄭東新區CBD的三大標志性建筑之一。正值人間四月芳菲,春花綠葉,水清天晴,甚撫人心。千璽廣場別名"玉米樓",因外形超象玉米而得此名,高大而粗壯的玉米。</p> <p class="ql-block">鄭州鄭東新區、城市建筑和美麗的南北運河,形成了多邊美景匯翠的風景。這里的道路寬闊整潔,環境綠化超級一流,高樓大廈整齊有序,南北運河之水碧藍,地標建筑巍然?立,和諧之美盡在不言中。</p> <p class="ql-block">中央美麗如意湖,岸邊CBD商務,如意湖水碧汪汪,整體布局氣軒昂,勸君待從遠處看,“白富美又高大上”。</p> <p class="ql-block">音樂廳、劇院靚,金蛋象征富和旺。造型奇妙奪人眼,由衷感嘆奇模樣。環境布局獨匠心,引得你我眼發亮。湖水襯托金蛋閃,撩得人們心蕩漾。</p> <p class="ql-block">鄭州Jw萬豪酒店不愧為中原著名高樓,展現出的夜景都帶著一股極其震撼的力量。在Jw萬豪酒店的湖景房 ,望著撲面而來高聳入云的巨大燈柱般的大樓,極其期待能有一次美滿的住宿體驗。可俯瞰云端天際線景觀和金水立交的熙熙攘攘,窗外是繁華的城市風景。</p> <p class="ql-block">華燈初上,如意湖畔佇立的玉米樓點亮了它最美的身姿,絢爛的光線恣意跳躍著,給深邃的夜空染了色,也給粼粼的波光加了彩。</p> <p class="ql-block">美感舒適無限,漫步在中心的廣場上,夏夜的天是那樣高,空氣是那樣的清新,厚厚的綠色變成了大幕,站在這片土地上,心中涌現出濃濃的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河南是名副其實的文物大省,河南博物院館藏文物17萬件,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幾乎都改寫了中國的歷史,作為中國三大院之一,河南博物院名副其實。據說鄭州最值得游覽的地方就是河南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河南博物院館藏豐富,是中國最值得一去的博物館之一。它是河南五千年歷史脈絡的展示區,也是了解河南的窗口。其中,先秦時代的神器:蓮鶴方壺、云紋銅禁、婦好鸮尊等青銅器精品,件件都是國寶。</p> <p class="ql-block">賈湖骨笛(新石器時代):中國最早的樂器實物,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1987年出土于河南舞陽賈湖遺址M282號墓。賈湖遺址是距今7800年-9000年、華夏族先民聚居的史前聚落遺址。</p> <p class="ql-block">杜嶺方鼎,1974年出土于河南鄭州張寨南街商城遺址。經考定,其鑄造年代約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是中國目前發現時代最早的大型銅方鼎,是研究商代早期青銅冶鑄的寶貴資料。</p> <p class="ql-block">婦好鸮尊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鳥形銅尊。這件鸮尊,英姿颯爽、雄壯威武,細細觀察它身上的紋飾,主紋高出器物表面,陰線的刻紋相輔,整件鸮尊的紋飾主次分明,有著鮮明的層次變化,具有商代銅器的大氣肅穆和獨特的神韻。</p> <p class="ql-block">玉柄鐵劍(西周晚期)改寫歷史的“中華第一劍”玉柄鐵劍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發現的最早的人工冶鐵實物,由鐵質劍身、銅質柄芯和玉質劍柄嵌接組合而成。仔細看,能看到白中泛著晶瑩綠意的圓柱狀玉質劍柄與劍身相連,長約10厘米,玉柄則是上好的和田玉制成,上面精雕竹節飾紋。它的發現將人工冶鐵的年代提前了近200年,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p> <p class="ql-block">蓮鶴方壺蓮鶴方壺(春秋時期):新的時代精神。蓮鶴方壺,春秋中期青銅制盛酒或盛水器,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是河南博物院前身河南博物館最早的藏品之一,也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p> <p class="ql-block">云紋銅禁是一件春秋時期青銅器,整體用失蠟法鑄就,工藝精湛復雜,令人嘆為觀止。云紋銅禁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縣下寺春秋楚墓,200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首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四神云氣圖壁畫,創作于西漢早期,1987年出土于永城芒碭山梁國王陵區柿園墓,后經考古學家通過科技手段對壁畫進行原樣切割移至河南博物院。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規格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墓室壁畫。該壁畫摹繪了一幅光怪陸離、虛幻奇異的畫卷,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個中國古代神獸形象與云紋、靈芝、神山等共同構成了一個大氣磅礴、靈動飛揚的畫面,繪畫手法細膩,線條飄逸,文化內涵豐富,為漢代壁畫中所罕見。敦煌外之敦煌,</p> <p class="ql-block">武則天金簡,1982年出土于中岳嵩山峻極峰,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唯一一枚金簡,更是迄今發現的武則天遺留的唯一一件與她本人有關的可移動文物,堪稱稀世珍寶。這枚金簡為純度96%的黃金制成,呈豎長方形,正面篆刻雙鉤楷書銘文,字體遒美健秀,線條虛實結合,刻工高超。所刻銘文共3行63字,其中有5個字為武則天所創。投簡流行于唐五代時期,武則天金簡的發現,對于研究唐代歷史、武則天的政治思想、武則天時期的書法、古代投簡制度等都有重要價值。</p> <p class="ql-block">汝官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1987年出土于河南清涼寺村汝官窯遺址。汝瓷傳世品極少,其中最為珍稀的天藍釉汝瓷,目前傳世的僅有5件,而汝瓷天藍釉刻花者,唯有河南博物院收藏的這件天藍釉刻花鵝頸瓶,可謂舉世無雙。這件鵝頸瓶造型清麗優雅,敞口細頸,器身輪廓呈流暢的“S”形曲線。天藍釉面光亮如玉,釉層勻凈瑩潤,開片疏密有致。釉層下若隱若現的蓮花圖案,線條自然灑脫。整個器物呈現出一種含蓄的恬靜柔和之美,傳達出宋代自然樸素的美學意念。</p> <p class="ql-block">該“金縷玉衣”,1986年河南永城芒山鎮芒碭山僖山漢墓出土,玉衣出于西漢末期梁王墓,長度為1.76米,由2008塊玉片用金絲編綴而成。</p> <p class="ql-block">望著一件件精美絕倫的文物,我久久陷入沉思,很難相信這些物件竟是穿越幾千年而來的。跨越千年之后,它依然在這里供后人瞻仰。看著它們繁復的花紋、精美的做工,很難和古代聯系起來,但是細想一下,其實古人的工藝水平遠超今人,很多失傳的古代工藝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依然無法復原,看來有些事情未必是一直在進步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丘市|
潍坊市|
正安县|
通州区|
嵊泗县|
青州市|
区。|
白朗县|
贺兰县|
墨竹工卡县|
保德县|
定远县|
齐齐哈尔市|
广昌县|
梁河县|
横山县|
惠州市|
清远市|
崇仁县|
星座|
收藏|
资溪县|
康平县|
台南县|
柳江县|
台东县|
胶州市|
宝丰县|
修文县|
乐平市|
靖州|
盐亭县|
扎赉特旗|
静宁县|
蓬莱市|
阿勒泰市|
红河县|
瑞安市|
柯坪县|
龙南县|
保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