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伴著細雨,第五小組的成員今天又一次走進興華中學,聆聽了興華中學仰山校區不同層面的講座、經驗介紹,觀摩體驗了名師課堂,參觀了校園文化等多種形式的學習交流活動。所聽所到之處,無不被學校先進的辦學理念,領導的豪情和膽魄,以及豐富多彩,氛圍濃厚的校園文化所感染。使自己不但在現代教育理論方面得到了充電,又親自領略到了現代化、示范性學校的辦學模式,為我們今后在本職工作崗位上,探討適合本校素質教育發展的工作思路提供了可借鑒之處。</p> 一校兩址 一體管理 <p class="ql-block"> 目前,學校是“一校兩址,一體化辦學”,實行“條塊結合,統籌協調”的集團化管理模式。書記校長全面負責,統籌協調;副校長分管整個集團的德育、教學(科研)工作,同時擔任各校區執行校長;各校區分設中層部門,每個領導干部牽手一個教研組,管理重心下移至學校的年級組和教研組。這種管理,遵循“統一”原則。各校區要堅決落實“四統一”:編制與人事調配統一、教學與科研管理統一、德育與文化建設統一、后勤與資源利用統一。如此統一原則下的扁平化管理模式,能有效實現辦學理念、學校文化,管理制度、教育教學計劃以及各項活動的一致;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p> 品質興華 文化育人 <p class="ql-block"> 興華中學將養成教育與傳統美德相結合,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手段之一。每學年學校都要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尊師教育等傳統美德的教育。同時圍繞傳統文化進行校園文化建設,倡導“大美興華”精神。力求通過校園文化熏陶學生的品格,浸潤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修養。</p> 課程育人? ?彰顯本質 <p class="ql-block"> 學校最有競爭力的產品應該是能提供給學生豐富的課程資源。興華中學充分挖掘家長資源、社會資源、高校資源,并不斷與學校資源進行整合,開發出了符合學生需求,體現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p> <p class="ql-block"> 結合語文實踐課和閱讀課開展的《經典誦讀——詩歌分享會》,讓孩子們在誦讀詩歌的課堂中抒發情感,在誦讀紅色經典中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在多元化閱讀指導中提升閱讀興趣。</p> 黨團隊思政課一體化 <p class="ql-block"> 興華中學充分發揮黨建對團建、隊建的引領作用,結合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特點,依托“紅色講堂”“學科課堂”“活動學堂”和“公益禮堂”四個陣地,精心開展“黨、團、隊員共上思政課”系列活動,切實抓好學生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構建黨、團、隊一體化思政課模式。</p> <p class="ql-block"> 現場觀摩了少先隊活動,少先隊課搭建“學科課堂”,共上政治課,豐富育人維度。</p> <p class="ql-block">搭建“活動學堂”,共上思政德育課,增加育人寬度。</p> <p class="ql-block">參加了八年級"14歲青春禮"</p> <p class="ql-block">搭建“公益禮堂”,共上實踐課,拓展育人廣度。</p> <p class="ql-block"> 學校在紀念五四運動104年之際,舉辦了“14歲青春禮”儀式,黨員教師參加為新團員開設微團課,做好“傳、幫、帶”,引導廣大團員和少先隊員凝聚青春力量。</p> <p class="ql-block"> 學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遠。時光有限,學無止境。兩天的興華中學跟崗之旅已告一段落,但收獲一直在路上。無論是觀摩上課、聆聽講座,還是互動交流,參加活動……每一個細節都帶給我們觀念上的洗禮,思想上的碰撞,理念的革新。讓我們感受著教育的深邃和寬廣的同時,又一次領悟了“學,然后知不足”這句話的深刻內涵。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將帶著這些所見所學繼續在立德樹人的道路上求索、前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棉县|
兴化市|
三河市|
堆龙德庆县|
靖宇县|
曲水县|
莱西市|
冷水江市|
恩施市|
晋宁县|
吴桥县|
吕梁市|
永泰县|
沾化县|
九龙坡区|
高雄市|
新营市|
闻喜县|
富裕县|
哈尔滨市|
洛浦县|
伽师县|
安国市|
黄骅市|
武强县|
墨江|
清原|
台南市|
安龙县|
衡南县|
苍山县|
海门市|
平顺县|
桃园市|
增城市|
延吉市|
汪清县|
青河县|
遵义市|
唐河县|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