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明代萬歷皇帝誠心印造《大道藏經(jīng)》,頒施在京及天下名山宮觀供奉,其中就有葭州的白云山。葭州白云山白云觀以天下名山宮觀,赫赫然寫在圣旨里敕諭天下。幾千卷《大道藏經(jīng)》,從北京運往葭州,驚天動地啊!-路上所到之處,州府迎,縣衙送,浩浩蕩蕩,更使葭州白云山白云觀名揚天下,聲播四海。《大道藏經(jīng)》被供安在白云山的藏經(jīng)閣。此閣是玉風真人所修,時真人已羽化成仙。九月九,盧知州登臨茲閣,忽見西南梁間三莖靈芝挺生,光焰陸離,極為神奇。真可謂,山以仙靈,閣因神瑞。為什么是三莖呢?這又不得不令人聯(lián)想到,真人曾經(jīng)說過他原本就是宋朝大理寺卿周三畏。盧知州感慨萬千,揮毫作賦:“……靈芝產(chǎn)雕梁,煌煌映西顥。一莖麗三花,觀者胥絕倒。間氣所發(fā)祥,仙風豈茫渺。何日脫塵緣,相從問倚皓……”從此,藏經(jīng)閣改名為“瑞芝閣”。</p> <p class="ql-block">? ? ? ?當時萬歷皇帝將《大道經(jīng)藏》頒施于幾處名山宮觀不得而知。圣旨只就一道頒發(fā)給了白云山白云觀。敕諭:“白云山白云觀住持及道眾人等,務要虔潔供安,朝夕禮誦。懺已往愆尤,祈無疆壽福,民安國泰,天下太平。俾四海八方,同歸清靜善教……”</p><p class="ql-block">? ? ? ?幾百年過去了,所幸的是圣旨至今完好無損,所憾的是《大道藏經(jīng)》毀于兵燹,不復存在,瑞芝閣成了一座空閣。</p><p class="ql-block">? ? ? ?1947年毛主席轉戰(zhàn)陜北期間,謝覺哉來到葭縣,得知白云山的經(jīng)書被毀,指著當時的縣委書記張俊賢大發(fā)脾氣。這些經(jīng)書謝老原準備運到延安保護起來,又考慮到延安也不太安全,權且就藏于白云山。可萬萬沒想到,萬萬沒有想到謝老的愿望付之東流,為此謝老還寫了一首無盡傷感的詩:</p><p class="ql-block">? ? ? ?大火一卷藏經(jīng)盡,空余教建藏經(jīng)樓。</p><p class="ql-block">? ? ? ?藏經(jīng)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p><p class="ql-block">? ? ? ?謝老為什么要把這些經(jīng)書保存起來呢?因為在全國除了白云山還保著,別的地方還保存不保存不知道啊!這可是我們國家的稀世珍寶啊!等到我們奪取了政權之后,要搞文化建設。我們要組織力量研究這些經(jīng)典,弘揚這些經(jīng)典。讓我國五千來的道統(tǒng)重光于世。可現(xiàn)在,這些經(jīng)典居然毀于一旦。這怎么能不讓謝老生氣呢?</p><p class="ql-block">? ? ? 其實,張俊賢也怪委屈的,在當時的情況下,毛主席黨中央被國民黨二十多萬兵力圍追堵截到佳縣這么一個狹窄的地方。作為縣委書記的張俊賢,滿腦子考慮的是如何保衛(wèi)毛主席黨中央,考慮的是如何組織人民群眾支前,考慮的是如何保護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哪有空去想白云山上的經(jīng)書啊!不過,謝老的訓斥令張俊賢如醍醐灌頂。使他這才意識到白云山的経書是何等的重要啊!不論怎么說,經(jīng)書被毀,總歸成了葭縣一個無法補救的莫大損失,成了葭縣人民一個永遠的遺憾。</p><p class="ql-block">? ? ? ?萬萬沒有想到,萬萬沒有想到,時間過去七十六個春秋,《大道藏經(jīng)》突然又被縣委奇跡般的請了回來,重新供奉于瑞芝閣。這無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值得全縣人民為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倘若謝老在天之靈有知,倘若張俊賢書記在天之靈有知,一定也會因此而欣慰萬分!</p><p class="ql-block">? ? ? 什么叫功德?這就是。什么是無量功德?這就是。</p><p class="ql-block">? ? ?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是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為基礎的復興。《大道藏經(jīng)》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集大成者,是我們民族的根和魂。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就是一個“道”字。藏,潛藏也,隱藏也。大道藏于經(jīng)。求道就在經(jīng)典里求,就在我們心靈里去求。一切我們本來具足,求則得之,舍則失之。</p><p class="ql-block">? ? ? ?“道”字上面兩點,就是一個陰爻“- -”,下面一橫就是一個陽爻“——”,一陰一陽之謂道。橫下面是自己的自,求在于自行,因此下面一個辶。孔子“學而時習之”的習,就是行,而且是時習之。這就構成了一個“道”字。</p><p class="ql-block">? ? ? ?老子道德五千言就講了一個“道”字,讓人白明了沒有?沒有。道是講不明白的,因此老子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有一個完全明白了道的沒有?沒有。因此孔子說:“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智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然而孔子還說:“道不遠人”,天地萬物,包括自稱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無不是道所生,道所長,道所成。“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人就是不明道,不行道。</p><p class="ql-block">? ? ? ?為什么會是這樣子呢?因為他們都講的是道。道原本就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凡能說清,能道明的就不是道了。明道是一種感悟,行道是一種實證。悟要自己悟,證得自己證,如此而已。</p><p class="ql-block">? ? ? ?萬歷皇帝頒施《大道藏經(jīng)》的目的在圣旨里寫得很清楚:懺已往愆尤,祈無疆壽福,民安國泰,天下太平……</p><p class="ql-block">? ? ?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背景下,文化的復興已成當務之急。《大道藏經(jīng)》重現(xiàn)瑞芝閣,其深遠意義怎么評價都不過分。當今的縣委書記姬躍飛告訴我,要組織人力對《大道藏經(jīng)》進行深入研究,研究出成果來。這更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好事。我們不是把這些經(jīng)典束之高閣,而是組織人力進行研究,變成佳縣人民大眾的精神食糧。不僅白云山道眾能朝夕禮誦,而且普通百姓也能瑯瑯誦讀,那才是更為偉大的事業(yè)!我建議縣委縣政府能把《大道藏經(jīng)》印制成注有漢語拼音的老百姓可以誦讀的版本,大量流通在平民百姓之中,其功德就更是不可用語言文字表述的了。習主席強調(diào)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要創(chuàng)造性的繼承,要創(chuàng)新性的發(fā)展。我想,要創(chuàng)造性繼承,要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必然是在大普及的基礎上的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燕翼堂義塾創(chuàng)辦二十多年的經(jīng)驗證明,在平民百姓中普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可行的,成效是顯著的,持久的。</p><p class="ql-block">? ? ? ?即使是群經(jīng)之首的《易經(jīng)》,也可以普及到平民百姓中。大道之歸,一致而百慮,圣人之旨,同情而異言。孔子知老子,老子明孔子。“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老子、孔子之心和百姓心是相通的。孔子罕言天道,可《周易》乾爻配六龍,始于“潛龍勿用”,終于“?亢龍有悔” ,為我們畫出了一幅人生路線圖。“初九,潛龍勿用,陽在下也。九二,見龍在田,德施普也。九三,終日乾乾,返復道也。九四,或躍在淵,進無咎也。九五,飛龍在天,大人造也。上九,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這些論述和孔子見老子“猶龍”又有什么區(qū)別呢?老子說天道,孔子言人道,天人不二。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讀《老子》,方知自古言仁義禮樂,莫過于老子者。讀《周易》,方知自古言陰陽剛柔莫過于孔子者。</p><p class="ql-block">? ? ? 《大道藏經(jīng)》囊括了三教九流,諸子百家。把這些經(jīng)典藏之于百姓心房里,融化在百姓的血脈里。正人心,美風俗,尊道貴德,是我們必須完成的偉大歷史使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舍我其誰?這應該全葭縣共產(chǎn)黨人及廣人民群眾的共同心愿!</p><p class="ql-block">? ? ? ?當年我們高唱《東方紅》,在戰(zhàn)爭歲月不怕犧牲,勇挑革命重擔,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偉大貢獻。今天,在繼承、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大潮中,佳縣人民依然是排頭兵!</p> <p class="ql-block">燕翼學子誦讀經(jīng)典</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山市|
敦煌市|
屯门区|
宣恩县|
德昌县|
黄石市|
乡宁县|
新乐市|
枣阳市|
图木舒克市|
柯坪县|
永丰县|
陕西省|
霸州市|
仁寿县|
隆尧县|
东至县|
西林县|
南投县|
二连浩特市|
隆德县|
吉林省|
河南省|
班戈县|
灵丘县|
邹平县|
上栗县|
许昌县|
新邵县|
南召县|
古浪县|
荃湾区|
新蔡县|
镇宁|
无极县|
邮箱|
库尔勒市|
巴林右旗|
农安县|
双柏县|
青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