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是最美麗的油菜花開時,微風吹過,一波又一波金色的波浪涌起:油菜花開滿地黃,叢間蝶舞蜜蜂忙,清風吹拂花似錦,千紅萬紫艷無雙。</p><p class="ql-block"> 讓人情不自禁地涌起美好的紀念母親節的情懷。</p><p class="ql-block"> 衷心祝愿普天下的媽媽,母親節快樂!永遠健康快樂!</p> <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14日,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光輝的母親節!</p><p class="ql-block"> 14日作為母親節,應該是最遲到來的母親節啦!永恒的媽媽的節日!</p><p class="ql-block"> 她是第一個抱你的女人,第一個吻你的女人,第一個叫你寶貝的女人,她是唯一一個不會嫌棄你的女人,唯一一個不求回報照顧你的女人,她是你生命里最重要的女人,她的名字叫:媽媽!</p> <p class="ql-block"> 那是2021年五月的第二個周日,為慶賀快樂的母親節,玲玲和謝軍請她媽媽去游覽徐匯西岸匯并在綠地繽紛聚餐。</p><p class="ql-block"> 哈哈,有她媽媽,當然也有我啦。我沾媽媽節的光咯!</p> <p class="ql-block"> 這幾年,徐匯濱江西岸打造城區品牌,建設國際濱海新區,的確非常美好,值得一游。</p><p class="ql-block"> 我們從日暉港往南,至西岸美術館、蓬皮杜中心,一路欣賞著“西岸文化走廊”。</p> <p class="ql-block"> 玲玲和她媽媽在西岸文化館留影。</p><p class="ql-block"> 看著玲玲(呵呵,也是媽媽啦)和她媽媽的留影,更十分懷念我們親愛的媽媽了。</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們已經是第七個沒有母親的母親節了。</p><p class="ql-block"> 但親愛的媽媽永遠不會離開我們,</p><p class="ql-block"> 夢中的媽媽,永遠和我們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這是2009年4月,在九星河祭奠爸爸時,我和媽媽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這是1964年9月27日,我支邊進疆時,媽媽到北站親自送我上赴疆列車時的留影。</p><p class="ql-block"> 永遠的懷念。</p> <p class="ql-block"> 當時,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我這一去,居然在新疆兵團農場待了42年。直到2006年11月提前一年退休回滬。</p><p class="ql-block"> 不會忘記,這是我們全家在我去新疆前夕的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我進疆的前幾天,媽媽帶著我到城隍廟,買了一把二胡,16元,當時,媽媽是傾其所有了。媽媽還找了塊白布縫了個琴套,還系了根帶子以便我能背在肩上。</p><p class="ql-block"> 我是背著二胡,帶著媽媽的愛,登上了西行列車的。</p><p class="ql-block"> 十六七歲的我們,顯然還沒有來得及去掂量離別的份量。列車啟動時媽媽的哭泣聲還在耳畔回響,列車的“隆隆”聲已把我們載過了半個中國。</p> <p class="ql-block"> 10月3日,我們到達了新疆兵團農二師,被分在孔雀四場七隊(即后來的30團二連)。</p><p class="ql-block"> 在媽媽的啟迪下,我從小喜歡玩樂器,最鐘情的是二胡。在后來邊疆戈壁風雨的吹拂中,在數不清的冰冷冰冷的日子里,是媽媽的二胡伴隨我走出了陰霾,走向了光明。在最困難的日子里,也惟有媽媽二胡最能體諒我。我永遠不會忘記媽媽給我的二胡。</p> <p class="ql-block"> 爸爸14歲就在周巷當老師, 任教十余年。這是在周巷鎮立商運學校時,爸爸和同仁們的合影。</p><p class="ql-block"> 在爸爸的帶動下,媽媽也在商運小學當了教師。</p><p class="ql-block"> 媽媽好學上進,雖然媽媽只上過三年私塾,但她一面學一面教,教學成果豐碩。學校的晨課大多是由她來主持的。她還經常帶著學生唱歌、做游戲,活動很多。同學和老師們都很喜歡她。學生們都把她當自己的大姐姐,很親近。因為明兒很虛心,和老師們相處和睦。媽媽做事認真,字寫得端正秀麗,一開始她還不會做學案,她就拿著別的老師好的學案看,沒幾天,她做出來的學案已經很規范了,整潔漂亮。校長多次拿媽媽的學案讓老師們學習。</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爸爸的</span>經常給同學們講抗日的道理,帶領大家學唱抗日歌曲。</p><p class="ql-block"> 1939年春,爸爸帶領學校歌詠隊到余姚縣參加比賽,歌詠比賽很隆重,全縣有幾十個隊參加。</p><p class="ql-block"> 爸爸的歌詠隊唱得很有氣勢,得了一個大獎,在幾十個隊伍中排名第二。</p><p class="ql-block"> 得獎后歌詠隊還專門到照相館拍了一張照片,是個很寶貴的紀念。</p><p class="ql-block"> 這一年爸爸23歲。</p> <p class="ql-block"> 媽媽原名王月善,小名阿善。“明兒”,是爸爸在周巷商運小學與媽媽同事時給取的。因為媽媽的生日是農歷六月十五,夏日的月兒,當空正明,“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爸爸借此,給媽媽取名“明兒”,</p> <p class="ql-block"> 民國30年5月,日本鬼子田尾部隊占領了周巷。爸爸不甘當亡國奴,懷著一腔熱血帶著媽媽和幾位年輕人一起跑進戚家大山投奔抗日部隊。</p><p class="ql-block"> 戚家大山是當年民族英雄戚繼光抗擊倭寇的地方。爸爸媽媽在那里參加了崇德部隊,部隊知道爸爸是個老師,有文化,就叫爸爸到軍法處當書記了。這書記是“書書記記”的書記員,不是官員。因為后來查這段歷史的時候,一聽說是在軍法處這個部隊的核心部門當書記的,他們就認定爸爸是在國民黨部隊當了大官的了。</p><p class="ql-block"> 媽媽被分到軍醫處當護士去了。在山里,衛生條件很差,部隊生癩痂瘡的很多,媽媽就非常耐心地給戰士們治療,生病重的就燒粥喂著吃。部隊很多人住在一起,根本談不上衛生,容易傳染,所以生病的就多。媽媽把救護作為抗日救亡的具體行動,說要讓大家都健康起來,好去打日本鬼子。媽媽非常敬業,不怕臟,不怕苦,給很多人治好了病。很多戰士都很感激她。有很多原本沒有了希望的傷員經過媽媽的細心救護,起死回生,獲得了新生,對她一再感恩載德。</p><p class="ql-block"> 照片是與媽媽一起當護士的葉麟書的留影,很多年后葉麟書和媽媽還有過聯系。</p><p class="ql-block"> 媽媽當護士,在部隊中聲譽很好,這也是后來在調查這段歷史時,媽媽幾乎沒有受到影響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崇德部隊裝備很差,大部分士兵連桿槍也沒有,沒法與鬼子的機關槍小鋼炮抗衡。爸爸在部隊也沒發過槍,鬼子進山掃蕩,爸爸只能到大食堂拿根扁擔,隨時準備與鬼子拼命。后來部隊被日本鬼子打散。爸爸媽媽死里逃生,到了上海。投靠已經在上海有了點根基的大哥。爸爸協助大哥在針織業經過幾年艱苦創業,有了一份產業。就是這樣一份辛苦血汗換來的產業,使得爸爸的階級成分被劃到了資產階級。再加上“歷史問題”,爸爸無端劃為歷史反革命分子,被沒完沒了地批斗,強迫勞動改造,直到文革結束,才終于撥亂反正,吃盡了苦頭。</p><p class="ql-block"> 是媽媽,在難以言狀的苦難中,支撐起了這個家。</p> <p class="ql-block"> 這是1948年1月,我滿月的那天,媽媽和爸爸抱著我,帶著兩歲的姐姐,專門到順昌路上的生生照相館拍了這張照片。</p><p class="ql-block"> 我人生的第一張留影。</p> <p class="ql-block"> 爸爸媽媽和我兩歲,姐姐四歲時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 媽媽以她的善良、寬懷和克勤克儉使得我們一家始終和和睦睦。家里人多,經濟上僅靠爸爸一人的工資,生活是十分艱難的。五六十年代,孩子們都小,要上學要生活,各項支出繁多,入不敷出。但是我們也很富有,因為我們有令人羨慕的“和睦”,在孩子們成長的十多年里,全靠媽媽勤儉持家,細心安排,度過了一道一道難關,媽媽無與倫比的母愛使得我們姐妹兄弟五個健康成長,所以再難再苦,家里老小和睦,里弄遠近一致稱道。媽媽身體力行,和睦的精神在每個家庭成員中扎根,互相尊重,互相謙讓,成為好傳統。</p> <p class="ql-block"> 這是玲玲在初為人母后,帶著半歲的蓋蓋來看望太太。蓋蓋與媽媽的媽媽的媽媽,一起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 現在,蓋蓋已是身高1.87的高中生了,還是地區排球隊的主力隊員了。可惜,他媽媽的媽媽的媽媽,沒能等到這一天。</p> <p class="ql-block"> 這是薇薇家的“媽媽的媽媽的媽媽”留影。</p> <p class="ql-block"> 這是姐姐家的“媽媽的媽媽的媽媽”留影。</p><p class="ql-block"> 都彌足珍貴了。</p> <p class="ql-block">天高海深,難比母恩,苦心教誨,終生難忘。如今吾輩,花甲古稀,兒孫滿堂,子老孫成。慈母一生,美德永存,簡樸為本,身正心公,一生知足,與世無爭。</p><p class="ql-block"> 照片是粉碎四人幫,爸爸平反昭雪后,薇薇和袁瑾洋接爸爸媽媽到江西南昌游覽時留下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值此紀念母親節,吾輩承繼媽媽的遺志,認真處事,清白做人,共濟同心,姐弟兄妹互助,子孫相親,共創業績,以慰母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柏县|
郸城县|
图们市|
湘西|
永济市|
开化县|
闸北区|
万载县|
加查县|
镇沅|
台北县|
巴林右旗|
德安县|
左贡县|
卫辉市|
青州市|
栾川县|
兰考县|
池州市|
乌拉特后旗|
会昌县|
顺昌县|
卓资县|
布尔津县|
昌吉市|
嘉峪关市|
喜德县|
宁国市|
安龙县|
南雄市|
丹阳市|
陕西省|
西峡县|
隆林|
都昌县|
武功县|
邵东县|
垣曲县|
偃师市|
罗平县|
建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