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孩子看電視的時候常會問,“爸爸,XXX是好人,還是壞人”,每當遇到這個問題,我感覺自己是沒有答案的,內心有一絲慌亂,卻又要強裝懂得,給孩子講一段道理…… 直到最近走路、爬山、看書中,忽然好像覺醒了一般,反反復復的出現在腦海里,把很多點串成了一條線,想要寫一寫表達出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論語中的“君子和小人”,其實應該是人身上兩種品質的同時存在,就像兒童教育時常說的“小天使和小魔鬼”,是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具有的兩面性,不存在絕對的好人和壞人,只有做了好事,或者壞事的人。知道這一點,對我們的人生成長非常有意義,所謂成長,發現自我,就是不斷的向“君子”的靠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孩子是大多數時間處于“小人”狀態的,從這個角度去看待孩子,家長對于孩子犯錯,應該會更包容,如果針鋒相對的去打擊,指責,正是家長進入了“小人”模式,就像近期因孩子而起的“高鐵掌摑”事件,成年人也被帶進“小人”狀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對于此點認識,忽然之間讓我對孩子有了很多理解,讓我對自己在孩子教育成長過程中的挫敗感和積累的情緒,有不少的消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再回到成年人的“君子和小人”,我自己現在有一些內在的體會,每當我有情緒的時候,我會停一下(有時也會控制不住,跳到情緒模式,進入“小人”),去觀察下這種情緒(例如憤怒),情緒就會慢慢的下去,當情緒多次出現,或某一次情緒爆發嚴重時,我會在爬山、走路的時候經常去思考,并用筆去把它寫出來,或者說挖出來,寫的過程中,筆端會自然流露出很多內心的想法,既是一種宣泄,也是很好的情緒釋放解除的方法,隨之,這種“小人”的負面情緒對我的日常“指導”會下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對于每個人而言,不管你是否經歷很多,或平淡,內心深藏的情緒都是巨大的,包括喜、怒、哀、樂、悲、恐、驚,很多情緒的來源自己是完全不知道的,相對人類的進化史,現代社會衣食無憂,生活安逸的狀態所處的時間,與人類生存,競爭,進化所經歷的漫長歷史而言,僅是一瞬間。這算是先天因素,大部分是未知和不可預測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再來看后天,人出生后,尤其是三歲前,大腦重量已接近成年人。我爬山時會看到很多樹,那時想,人在孕育期和三歲前的成長,就像這樹最下面那粗粗的樹干,這些加上先天的影響,基本都是未知的,而我們情緒最核心的來源,正是基于這段樹干及其下面深埋的根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三歲后直至成年,則是次一級的樹干及后面的開枝,散葉,花開,果熟……直到枯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所以說,人成長的過程就是在尋找,發現“自己”的過程,而這個真正的自己就是“君子”,我們“君子”的那一面。在“君子”這一面的引導下,對于我們自身出現的各種情緒,才是正確的化解之途,才可以讓一個人更自由,舒服,快樂!</span></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思路中斷了數次,草草結尾了,了卻這段思緒,開始下一段旅程……)</i></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山县|
林西县|
黑水县|
西充县|
大石桥市|
罗甸县|
梅河口市|
望都县|
海门市|
民权县|
大足县|
永城市|
长丰县|
资阳市|
犍为县|
井研县|
宜黄县|
宜都市|
阳山县|
纳雍县|
封开县|
慈利县|
成武县|
万安县|
赣榆县|
高雄市|
涞源县|
昌都县|
黄梅县|
霍州市|
拉孜县|
恩施市|
汾阳市|
大理市|
仙居县|
读书|
两当县|
沾益县|
沛县|
临夏县|
射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