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偶看網頁,5月3日至6日17時,江西暴雨已造成撫州市、吉安市、宜春市、新余市、萍鄉市、上饒市6個設區市29個縣(市、區,含功能區)近30萬人受災。這二晚上我們這(九江)也是電閃雷鳴,下大暴雨。好在白天雨腳停歇,并不影響人們的正常出行和工作,一切正常。總感覺現在的天氣太反常,忽冷忽熱,忽雨忽風,感嘆人類科技進步,相對自然的力量——太微不足道。</p><p class="ql-block"> 時逢周六(5月6日),淵明戶外群任我行領隊發帖,周日(5月7日)徒步秀峰。一則我很久沒登山,怕體力衰減;二則在家久坐不利于健康;三則幾天暴雨,秀峰的廬山瀑布,肯定是飛流掛前川,我便跟帖了。</p> <p class="ql-block"> 朋友們按約定時間,到達秀峰旁的萬杉寺,這是我們登山的起點。萬杉寺,是有故事的。</p><p class="ql-block"> 寺院歷史悠久,始建于南朝梁代。至唐代,稱為慶云院。宋景德年中(1004~1007),僧大超手植萬杉,造福于民。宋仁宗聞后,賜名“萬杉寺”并御書“金佛寶殿”匾額,還為寺題下“國泰清凈”四個大字。與秀峰寺,歸宗寺、棲賢寺、海會寺、并稱“廬山五大叢林”。</p><p class="ql-block"> 原寺毀于太平天國之亂,今寺系清光緒年中(1875~1908)所重建,臨濟三十四世、三十五世禪師塔,包拯手書的“龍虎嵐慶”石刻,都保存完好。兩宋期間的碑廊群后來也得以恢復。一千多年來,萬杉寺歷盡滄桑、屢廢屢興,1995年有關部門為落實宗教政策,保護文物古跡和自然生態環境,在住持能行法師的統籌下,復興古剎,弘揚佛法。如今的萬杉寺已頗具規模,在宗教界和社會上具有相當的影響力。</p><p class="ql-block"> 2013年12月28日由萬杉寺能行法師發起,在全國各地工作的原星子籍文化藝術工作者及愛好者與萬杉寺宗教人士共同組織成立了“廬山慶云文化社”。旨在挖掘和光大贛鄱文化、廬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精神,為促進廬山旅游業及廬山市經濟的發展提供服務。</p><p class="ql-block"> 寺院升國旗,這是在萬杉寺第一次見到,嘹亮的國歌在群山間蕩漾,國旗緩緩伸向旗桿的頂端,在空中飄揚,一份莊嚴,一份崇敬,油然而生。信仰并不影響愛國!</p> <p class="ql-block"> 看著寺院后面山頂云霧升騰,想著是否有雨,但我最牽掛的,還是那銀河落九天的瀑布。倘若有雨,姑且看一場雨中瀑布。收隊的海闊天空,神采奕奕,在風中等我們到來,告知前隊已出發。那就走吧。我急于趕上前隊,一會就氣喘吁吁,額頭掛上了汗珠。詫異于路中還建有一木亭,坐下稍作休息,脫去外套,便繼續趕路,海帥說不急,前隊會在前面山村等我們!哦,前面深山之中有山村,那一定是別樣的風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蜿蜒曲折的山路,向山峰延伸,走在干凈整齊的山路上,疑是有人修整過的,果然行走不久,見一老人手持鋤頭,挖土填坑,砍除路邊雜草,很是敬佩,與之攀談。得知這路通向山腰處一小山村,那里就是他的老家。老人姓陳,說山村里的人都搬出去了,只有空房子。他現在住北京兒子家,連夸鄂爾多斯的兒媳孝順。父母與兒子住一起的并不多,況且是北京這寸土寸金之地,家庭和睦的讓我羨慕。兒子中央財金大學畢業,兒媳是北京大學博士畢業,太牛了。不禁想起廬山的白鹿洞書院的進士榜,滿滿的柴桑狀元、進士,滿滿的廬山榮耀,滿滿的歷史傳承。他這次回家,只是修繕舊房,修筑山路,生于斯,長于斯,故土難離。過幾天他就回北京了。老屋依然背對廬山,面對鄱陽湖,看日出日落,云起云飛。</p><p class="ql-block"> 告辭老人不久,果然見幾棟老屋屹立在山谷間,一看就是七、八十年代的農村老宅,驢友們邊打卡此地,邊等候我們到來,想必驢友打卡的那棟該是陳姓人家的吧,對聯還喜慶著。</p> <p class="ql-block"> 山坡在腳下鋪向山頂,走在坡路上,一會兒就汗流夾背了,驢友們大部分脫了外套。昨天(5月6日)立夏,山谷綠意盎然,鳥鳴山澗,云過萬壑。路邊的金銀花香,沁人心脾。也能見到不知名的小花,雖然不如金銀花招搖,卻不甘寂寞地張開笑臉,迎接著遠客的到來。驢友一路的說笑伴著愉悅的心情,邁著累并快樂著的步伐前行!</p> <p class="ql-block"> 認識一下這次驢行的隊友!拍視頻的是美女耀琴。是不是個個神清氣爽,容光煥發?這就對了,氣質與運動是一對孿生兄弟!氣質隨運動而生,運動因精氣而遠。</p> <p class="ql-block"> 只要驢行,都會有美好的遇見,一簇簇鮮花,那是生命綻放與延續。一片片綠葉(八角蓮,據說可治蛇毒),那是初夏的味道。雖說是立夏,但云霧朦朧的山里,溫度并不高,看看這條青蛇,明知有人到來,跑也懶得跑,由它去吧?泰然自若的樣子讓人驚奇!</p> <p class="ql-block"> 山路有時變成無路。有與無之間并無明顯界線,只在于腳下,踩則有之,不踩則無。勇往直前,是一種精神,也是膽量!一路前行,我們先到鶴鳴峰。鶴鳴峰海撥不高,山頂上可俯視廬山市(原星子縣城)及鄱陽湖,及目所至,茫茫天地間。那一江東水,浩浩蕩蕩,永不停息,如我逝去的歲月,不堪回首。在去四疊泉。一路坎坷,挑戰的是體能?膽識?亦或是互助的情懷?縱使一路艱辛,朋友們互幫互助,安全到達四疊泉。</p> <p class="ql-block"> 原本懷疑山里是否有雨,而帶的雨衣,看來用不上了。但這是驢行的經驗,別以為不會下雨。以為往往不一定正確。到達了四疊泉,看到的涓涓細流,從懸崖的頂端飛流而下,水量小到形成白絲線,不是前幾天下雨了?應該是遠遠就能聽見水流聲,那廬山瀑布呢?</p> <p class="ql-block"> 按照云的指引,追隨風的腳步,驢友們接受了廬山瀑布之源的溪流的洗禮。坐在瀑布之源,心情也放松下來,拍照留念,好歹是到了銀河九天的瀑布之上了。說起瀑布,廬山瀑布不是落差最高的,也不是流量最大的。但卻是最有名的瀑布。婦孺皆知,這功勞非唐代大詩人李白莫屬,一首《望廬山瀑布》,流傳千年,豪氣沖天!李白的豪氣,與生俱來。他的浪漫,是刻在骨子里的。他的詩如其人,浪漫而豪邁。歷史長河中,唯有李白是詩仙。</p> <p class="ql-block"> 從廬山瀑布之源,穿過黃巖寺,可達文殊塔,這里是俯視廬山瀑布的最佳位置。走上文殊塔,眼前的瀑布還是有點讓人失望。本以為前幾天下雨,水量增大,廬山瀑布應該非常壯觀,但瀑布水量出奇的小,我是來對了季節(雨季),來錯了時間(沒有下雨)?還是“以為”錯了。五一節期間,抖音平臺很多人都說被李白的詩騙來的,其實每逢梅雨季節 ,在幾公里遠的廬山市都能看到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景色,這是真的!</p> <p class="ql-block"> 一條如絲如絹的細流,從懸崖峭壁上掛下,撞擊巖石形成的水滴,被風吹成水霧,從巖壁散開,縱使失去往日的張揚和狂野,依然阻擋不了我們對廬山瀑布的熱愛。</p><p class="ql-block">一絲絹流出半山</p><p class="ql-block">云繞香爐我掛牽</p><p class="ql-block">當年太白壺中酒</p><p class="ql-block">醉倒后人數百年</p><p class="ql-block">鄱陽湖波升高望</p><p class="ql-block">浩瀚無煙多行船</p><p class="ql-block">陶公種菊吳楚地</p><p class="ql-block">大道知行白鹿傳</p> <p class="ql-block"> 從瀑布往下走,到秀峰白龍潭,潭水面積不大,水清澈見底。溪水湍流,加之摩巖石刻,美不勝收!只是不大的潭水中,人為地加入泳樂設施,不倫不類 ,太煞風景。</p> <p class="ql-block"> 秀峰園內,詩詞楹聯,歷代文人墨客的丹青墨跡,摩巖石刻,無不彰顯廬山的人文底蘊。李白雕像,一手詩書,一手美酒,“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壺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長。這僅是秀峰園內的點滴,回望“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廬山(黃巖)瀑布,那匡廬二絕的漱玉亭以及碧波蕩漾的龍潭,那儀態萬芳的雙劍峰、香爐峰,無不秀冠江南。秀峰,是常來常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唱紅歌,唯咱淵明戶外。唱出生活的精彩,唱出人的精氣神。《當兵的歷史》,十八歲十八歲,生活如此燦爛,十八歲十八歲,仿佛還在昨天。既然歲月不肯回頭,就勇敢的直面現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安县|
改则县|
孟州市|
诸暨市|
勃利县|
无棣县|
华蓥市|
威信县|
留坝县|
周宁县|
铜鼓县|
汶上县|
马鞍山市|
修文县|
东港市|
上饶市|
福建省|
五大连池市|
祁连县|
多伦县|
石泉县|
习水县|
新乐市|
北海市|
大渡口区|
湛江市|
绥阳县|
兴和县|
勐海县|
旌德县|
塔城市|
平定县|
南川市|
哈密市|
衡山县|
肥乡县|
丹棱县|
阿鲁科尔沁旗|
广丰县|
涪陵区|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