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日去永祚寺----民間俗稱雙塔寺一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永祚寺,民間俗稱雙塔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郝莊村,始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建筑面積120000平方米。 永祚寺依山構筑,坐南朝北,由寺院、塔院和碑廊院組成。寺院主要建筑有山門、前院東西廂房、二門、三門和后院的大雄殿、禪堂、方丈室等。塔院現存雙塔、過殿和后殿。大雄股高兩層,平面呈長方形。下層面闊五間,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上層為三圣殿,原名觀音閣,面闊三間,當心間為正方形穹隆頂,兩次間則為兩橫券;當心間頂部的磚雕藻井。殿之外表仿木結構,以磚砌出柱、額、斗拱、橡、檐,出檐較短;殿內全為磚券,不用梁架,故又稱無梁殿。大雄殿兩側配殿為單層,面闊五間,其結構和外觀與大雄殿相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006年5月25日,永祚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資料來源于網絡)</span></p> <p class="ql-block"><u style="color:rgb(255, 138, 0);">雙塔:永祚寺的兩座磚塔是不同宗教文化的產物。東塔,被稱為文峰塔,是道教文化產物。宋太宗焚毀晉陽城后,在舊址東北三十里重建太原城,新城西北高于東南,被認為文運難以興盛。為彌補風水缺陷,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太原士紳推舉深孚眾望的傅霖,即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傅山的祖父,主持補風水工程。傅霖帶領兒子傅之謨積極募集資金,組織施工隊伍,歷時3年多,在太原東南郝莊的山岡上興建了文峰塔。有塔必有寺,因而依塔興建了一些低矮殿堂,命名為永明寺。文峰塔建成9年后,第十一代晉王朱敏淳邀請五臺山的福登大師主持擴建永明寺。福登大師是明代中葉著名高僧,一生建設過許多寺廟、佛塔、橋梁。歷經4年多時間,在舊塔西北方相距46米的地方建起了一座相似的新塔,命名為“宣文佛塔”。因永明寺與五臺山敕建永明寺同名,福登大師在擴建時更其名為“永祚寺”。“永祚”二字,語出《詩經》,有“永遠傳流,萬世不竭”之意。(資料來源于網絡)</u></p> <p class="ql-block">爺孫倆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奶奶與孫子</p> <p class="ql-block">我與侄孫</p> <p class="ql-block">塔中看塔</p> <p class="ql-block">塔內層層有通風天窗</p> <p class="ql-block">塔內旋轉磚梯,據說,允許登上第七層。</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永祚牡丹:永祚寺院內的牡丹有姚黃、魏紫、趙粉、豆綠、狀元紅、青龍臥墨池、碧雪丹沙等40多個珍貴品種。更可貴的是有數十株明代牡丹,品名叫紫霞仙,也叫紫云仙。這種牡丹種植年代久遠,較為稀少。花型為單瓣,花期較長,在眾多牡丹品種中,它開花最早。花朵碩大如盤,初開時花瓣呈肉紅色,馥郁芳香,為玫瑰香型,盛開之際呈淡紫色,馨香更濃;臨近晚期則為正紫色,是牡丹品種中的佼佼者。</span></p> <p class="ql-block">由于錯過牡丹盛開的季節,所拍攝到的牡丹已經寥寥無幾。待到明年四月中旬時,再和家人朋友一起來觀賞永祚寺牡丹花。</p><p class="ql-block">謝謝親朋好友的分享。</p><p class="ql-block">2023.5.11</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鸡泽县|
平谷区|
汤原县|
钟山县|
高密市|
辉县市|
顺昌县|
封开县|
河曲县|
芜湖县|
民县|
富宁县|
磐石市|
盱眙县|
武城县|
钟祥市|
惠来县|
绵阳市|
武隆县|
晋宁县|
雷波县|
渭南市|
贵州省|
辉县市|
集安市|
横山县|
紫金县|
古田县|
白山市|
葵青区|
南通市|
达日县|
德江县|
仙居县|
富民县|
呼玛县|
格尔木市|
灵宝市|
昆山市|
志丹县|
尉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