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魯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內(nèi)東昌坊口新臺門內(nèi)。魯迅的童年、少年時期在此度過,直至1899年出外求學(xué)。1910年至1912年,魯迅回鄉(xiāng)任教亦居于此。1912年至1919年間,魯迅也曾幾次回鄉(xiāng)在此住過。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百草園魯迅曾經(jīng)回憶說:“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br>百草園的名稱雖雅,但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它為新臺門周氏族人所共有,占地面積近 2000 平方米。平時種一些瓜菜,秋后用來曬稻谷。童年魯迅經(jīng)常和小伙伴們來到百草園中玩耍嬉戲,捉蟋蟀,玩斑蝥,采桑椹,摘覆盆子,拔何首烏。夏天在樹蔭下乘涼,冬天在雪地里捕鳥。關(guān)于百草園的詳細情狀,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動的描述:“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br>魯迅12歲時被家人送到三味書屋讀書,他非常留戀這個屬于自己的樂園。他說:“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墻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罷,……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不能常到百草園了。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三味書屋約有35平方米,正中上方懸掛著“三味書屋”匾額,是清朝著名書法家梁同書所題。“三味”的意思為:讀經(jīng)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匾額下掛著一幅《松鹿圖》,學(xué)生每天上學(xué)要先對著匾額和《松鹿圖》行禮,然后才開始讀書。兩邊的柱子上有一副抱對:“至樂無聲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詩書”。書屋正中的木方桌和高背椅子是塾師的講臺,兩旁的椅子供來客歇坐,邊上則為學(xué)生的座位。 魯迅故居 去百草園 栽花一年,看花十日。珠璧春光,豈容輕失?彼伯興師,煞景太烈。愿上綠章,飆霖屏絕。”園內(nèi)有桂花樹、臘梅樹。魯迅在三味書屋讀書時,常和同學(xué)們來小園嬉戲玩耍,他們在這方小天地里抓蟋蟀,找蟬蛻,看螞蟻背蒼蠅等。 當(dāng)年陸游為追憶與唐婉的沈園邂逅,寫下了著名的《釵頭鳳》,寄予了這座精巧的江南園林許多浪漫的想象。如今人們到沈園,除了欣賞古典園林之外,更多的是去感受愛情,甚至將這里視為執(zhí)著愛情的寄托。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fēng)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br>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同學(xué)同事浙東旅游至此圓滿快樂開心的結(jié)束了旅程。再見!<div> 2023年4月17日</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安岳县|
龙南县|
汤原县|
沂南县|
灵台县|
仙游县|
花莲市|
安阳县|
茂名市|
白水县|
阜新|
三河市|
大同县|
义乌市|
南丰县|
长葛市|
栖霞市|
宿松县|
桐城市|
洪泽县|
双城市|
区。|
旬邑县|
双桥区|
珠海市|
金溪县|
饶阳县|
清远市|
龙山县|
建瓯市|
延吉市|
徐汇区|
靖州|
昂仁县|
徐闻县|
交口县|
鹤庆县|
南昌市|
师宗县|
休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