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81年,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劉紹銘和夏志清等人編選的《中國現代中短篇小說選1919--1949》。夏志清自己講這部書的一大特點是"入選作家二十名,每人都有一幅肖像”。</p><p class="ql-block">張愛玲也選送了一張照片,應該是她自己最滿意的。</p><p class="ql-block">可是收到寄還的照片時,發現照片被損壞了。張愛玲在給夏志清的信里,兩次提到這件事。</p> <p class="ql-block">1981年10月1日的信中說:"那張照片紹銘裝在大信封里,太snug(中文意思為舒適,是說的反話)了些,抽不出來,我把信封剪破了才拿出來,四周全都折皺破損,如果放在原來的照相館folder里就不會這樣。”</p><p class="ql-block">1981年底的另一封信里,又提到:"上次裝照片的太小的信封上寫著我的姓名住址,沒貼郵票,也沒有郵戳,另裝在較大的信封里,連同照相folder與你的信一并寄來,似乎是別人送交給你,沒有folder。”</p><p class="ql-block">夏志清對此事頗有自責,覺得自己應該"到照相館去復印幾張小的,把小照片寄給朋友、報社或出版社,就不用愛玲去擔心了。”</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據張愛玲自己記錄,是1944年,"我就穿那件唯一的清裝行頭,大襖下穿薄呢旗袍。……單色呢旗袍不上照,就在旗袍外面加件浴衣……”</p><p class="ql-block">張愛玲1952年32歲時只身去香港,拋棄了所有的手稿。這張照片能陪她一起到美國,61歲時還為保存了37年的照片被損壞耿耿于懷,可見她對這幅照片的珍視程度。</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出版社印圖片還是要拿原件再照相制版。再過二三十年,數字照片就普及了。我們現在已經沒有了張愛玲那種要把照片原件寄來寄去的煩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德市|
凤城市|
紫金县|
邯郸市|
富锦市|
通河县|
长垣县|
县级市|
清苑县|
临西县|
武强县|
呼伦贝尔市|
双牌县|
漳浦县|
杭州市|
太仆寺旗|
休宁县|
平阴县|
瑞金市|
拜城县|
米脂县|
吉木乃县|
徐闻县|
卢湾区|
琼结县|
濮阳市|
凤庆县|
邵东县|
河西区|
昭平县|
奎屯市|
精河县|
莒南县|
庄浪县|
尚志市|
岑溪市|
岳普湖县|
涿州市|
青铜峡市|
含山县|
邵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