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如果你想找個古建眾多的地方一探究竟,或是某個人跡罕至的寂靜之處走走,汾城古鎮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p> <p class="ql-block">高鐵到襄汾西,我們沒去網紅的丁村,而是選擇打的來到十六公里外的汾城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汾城古鎮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最早是戰國時期魏國治下的一座都城、唐初時成為尉遲恭的封地叫鄂公堡,公元633年又遷更為太平縣城,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汾城古鎮留下了大批的古建筑,共有12處40余座。</p> <p class="ql-block">現存建筑以鼓樓為中心,由北向南依次為城隍廟、文廟、鼓樓、學前磚塔、縣衙大堂、關帝廟、社稷廟、洪濟橋、城墻等,共有40余座古建筑。建于金大定23年到清朝時期的,種類之多規模之大,在山西乃至全國都是非常少見的。</p> <p class="ql-block">跨街建有兩座明代的木牌坊,分別為監察枋和翊鎮坊,</p> <p class="ql-block">這片古建筑群之內,有一座非常宏偉的建筑,就是城隍廟,建<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于明洪武二年、每屆太平縣令到任都必須齋戒拜謁。</span></p> <p class="ql-block">廟正門對著彩色的影壁,</p> <p class="ql-block">兩側立有雙斗石質旗桿</p> <p class="ql-block">大門巍峨高聳</p> <p class="ql-block">坐山門,搭上木板同時也是一座戲臺,古人建筑智慧無處不在</p> <p class="ql-block">由于在修繕,城隍廟的大門緊鎖著的,透過寬寬的門縫,朝里望去。</p> <p class="ql-block">我的目光就被兩顆巨大的古柏樹吸引了目光,他的軀干非常龐大,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年的生長才能夠有這樣的體型。</p> <p class="ql-block">這兩顆巨大的柏樹不經讓我連想起來,這座古老的城隍廟到底有多久的歷史了?</p> <p class="ql-block">我們圍著城隍廟外圍來回走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外圍的破敗不堪</p> <p class="ql-block">2米來高的雜草,巨大的樹木肆意生長</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木雕,磚雕無不訴說著曾經的輝煌,曾經的榮耀</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文廟</p> <p class="ql-block">文廟建筑面積為六千平方米,始建于唐,元代至元六年重建,明清修復。</p> <p class="ql-block">主要建筑有影壁、欞星門、 泮池、大成門、名宦祠與鄉賢祠,東西兩廡, 月臺、大成殿、藏經樓、崇圣祠組成</p> <p class="ql-block">廟內古柏郁蔥參天,蔚為大觀。</p> <p class="ql-block">被歲月壓彎了腰的古柏似乎在用它沙啞的嗓音輕聲低述著曾經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欞星門,建于明正德年間,石作三間四柱三樓,石枋樣式。</p> <p class="ql-block">這是科舉考試必走的狀元橋,這里曾經走出了不少名臣和文人墨客,根據太平縣志記載,宋代和清代,這里共走出了47名進士,316名舉人,179名貢生和172名歲貢。</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鼓樓,始建于唐貞觀年間,現存建筑為清康熙年間重建</p> <p class="ql-block">十字歇山重檐閣樓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柱頭斗拱七踩三翹,</p> <p class="ql-block">樓身為兩層,底座為十字拱洞通往四個街道</p> <p class="ql-block">這是學前塔,時間年代不詳,塔高24米為八角形,歷經十幾次地震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魁星樓,這座瘦高的小樓是原來文昌祠的門樓,文昌祠曾經也是與文廟的一部分,里面供奉掌管文運功名的星宿文昌帝君,后來文昌祠被拆的蕩然無存,只剩一座亭閣孤零零的聳立在狹小的巷子里。</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四十七年重建,為重檐閣樓式建筑,通高十五米左右,底座為十字券洞式拱洞供行人通過,現在已經被堵住。</p> <p class="ql-block">社稷廟,始建于明洪武年間,重修于清嘉慶道光年間,</p> <p class="ql-block">它的木雕和彩繪精巧細膩,</p> <p class="ql-block">有山水人物,</p> <p class="ql-block">雕刻刀法熟練流暢</p> <p class="ql-block">洪濟橋,位于鼓樓的西南側,單孔石拱橋,創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原為木結構。</p> <p class="ql-block">明嘉靖元年(1522年)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葺,將廊橋木柱改為石柱。</p> <p class="ql-block">橋面兩側施欄板,板柱上飾形態各異的獅子。</p> <p class="ql-block">橋條石砌筑,橋面建五間橋廊,單檐歇山頂,五架梁,四周飾垂蓮柱,16根石柱雀替、枋木和斗拱承托廊頂。</p> <p class="ql-block">古城墻,為古太平縣古城墻,最初為夯土版筑,從唐代開始,歷經宋、元多次修繕和擴修。古城位居一座平崗上,三面臨溝,是一座據險而建、易守難攻的戰略要地。</p> <p class="ql-block">汾城古鎮的城墻遺存</p> <p class="ql-block">走在古鎮的大街上,看著曬太陽的抽著煙的老人和嬉戲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看到曬玉米</p> <p class="ql-block">百貨公司</p> <p class="ql-block">街邊的店鋪居然還是上世紀的供銷社</p> <p class="ql-block">走在大街上,行人很少,基本都是本地人,路邊曬太陽的老人和小孩,商店的名字和建筑恍惚回到上世紀七八十年……</p> <p class="ql-block">路邊隨處可見的山楂,柿子,葫蘆,石榴</p> <p class="ql-block">一個地地道道的千年古鎮。</p> <p class="ql-block">極盡奢華的木雕,是古城不可或缺的元素,雖然這些華麗的雕刻在無情歲月的沖刷下早已不再光彩如初,但其表露出滄桑之感或許是歷史變遷最真實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汾城古建筑群有好多地方在修復中,不讓進,聽當地人介紹,很多古建筑已經很多年不讓進去了,不知道來生是否有緣再次來到并進入。</p> <p class="ql-block">有時候挺為山西的這些古建筑惋惜,不開發并不等于不保護。</p> <p class="ql-block">盡管汾城古鎮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成片的古建筑群,在古城兜兜轉轉尋尋覓覓了3個小時,竟沒有碰到一位游客。</p> <p class="ql-block">被忽略的千年古城,古樸而又原始,彌漫著純真的煙火氣,這何嘗不是一道最美的風景呢?</p> <p class="ql-block">走進一戶農家小院,善良純樸的爺爺奶奶請我們吃了自己種的蘋果和山楂,拉著我們的手家長里短,嘮家常。</p> <p class="ql-block">小奶狗肉乎乎,蠢萌蠢萌的</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有時間,可以去看看汾城古建筑群,去穿越,去感受千年古柏,老街和古老的文明……</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至县|
阿巴嘎旗|
宾阳县|
临泉县|
尼木县|
寿光市|
得荣县|
合阳县|
蓝田县|
威信县|
乐至县|
枣阳市|
邵阳市|
青阳县|
吉隆县|
岑溪市|
台州市|
鄂尔多斯市|
桐庐县|
台北县|
神木县|
民和|
平罗县|
资中县|
依安县|
屯门区|
德阳市|
吉安县|
鸡西市|
昔阳县|
克什克腾旗|
博湖县|
修文县|
麻城市|
鸡东县|
鹤山市|
珲春市|
怀仁县|
牟定县|
郓城县|
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