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青浦金澤,印象中的遠郊,名氣不如周莊朱家角,從休閑角度而言從未被列入行程。</p><p class="ql-block"> 近日公干之余,春光明媚,純為找個清幽之地享受日光浴,竟然被金澤的歲月靜好深深打動。</p><p class="ql-block"> 距古鎮牌樓不到百米,始建于宋景定元年(1260)的頤浩禪寺曾為南宋宰相呂頤浩故宅,從私家經堂,升院為寺,殿宇凌空,法幢巍然,可居千僧,遂稱古剎。元朝時達到鼎盛。寺內有各朝名人撰寫的碑刻十五方,有唐吳道子畫、元趙孟頫書《金剛經》及其所畫的“不斷云”等手跡、石刻。明洪武以后疊經兵燹,屢毀屢建。1938年大部毀于日軍炮火。1992年當地眾信原址再建,趙樸初先生題額"頤浩禪寺"。寺內一棵700年銀杏每到秋天吸引不少打卡族。</p> <p class="ql-block"> 繼續西行不足百米,滿眼碧綠河水、沿河黛瓦回廊、綠樹成蔭。下塘街一帶約350米的河道上并列著五座古橋,跨越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四朝古橋一線牽”,足以體現橋鄉風采。</p><p class="ql-block"> 萬安建于宋景明年間,是金澤最大的石橋,橋名得于“萬世安詳,風調雨順。萬民安業,五谷豐登”的詩作。</p><p class="ql-block"> 普濟建于公元1267年,其拱圈砌置,與河北趙州橋相同。其石料,與松江方塔公園內望仙橋相同,都是珍貴的紫石。每當雨過天晴,紫石晶瑩,宛如一座用珠寶相嵌的寶石橋。橋下的石砌拱圈中間,鐫刻“咸淳三年”,證明此橋為宋代建筑物。當代橋梁專家唐寰澄先生稱:論上海古橋之大,惟朱家角放生橋;論上海古橋之古,當推金澤普濟橋。</p><p class="ql-block"> 元迎祥橋:6柱5孔,橋面由磚塊砌成,橋身極薄,如長虹臥江。</p><p class="ql-block"> 放生橋,明崇禎年間重修。</p><p class="ql-block"> 如意橋,清光緒年間重建,為金澤現存古橋中保存最完好的石拱橋。</p> <p class="ql-block"> 一座碧水藍天、清幽美好的江南古鎮,多少商賈曾在此推杯換盞迎來送往,多少文人墨客曾在此縱酒高歌揮毫潑墨,然星轉斗移,再偉大的人生終將逝去,徒留石橋、古樹、寺廟見證和延續著這里的傳說……</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德县|
台南市|
专栏|
镶黄旗|
宜章县|
南充市|
南京市|
祁连县|
贵德县|
佛教|
彰化县|
兴山县|
治县。|
建昌县|
临泉县|
海门市|
上高县|
双桥区|
开原市|
瑞丽市|
盐源县|
祥云县|
嘉祥县|
隆德县|
新龙县|
威信县|
巴中市|
蒲城县|
澜沧|
崇礼县|
涡阳县|
龙泉市|
阿拉善右旗|
乐业县|
星座|
长泰县|
宁都县|
阿巴嘎旗|
东丽区|
特克斯县|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