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乍一聽白馬寺,還以為與唐僧取經有關,因白龍馬而得名。其實,洛陽白馬寺要比唐僧取經早五百多年。這座千年古寺位于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始建于東漢,距今已有1900多年歷史。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第一個興建的佛教寺廟。據史書記載,東漢漢明帝時,曾派使者到印度取經,應邀二位印度高僧和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著佛經、佛像返回京城洛陽,官方修建了寺廟,為紀念白馬馱經,故取名白馬寺。</p> <p class="ql-block">白馬寺分為中國本院、齊云塔院、印度佛殿苑、泰國佛殿苑和緬甸佛塔苑,(由三國政府各自相繼出資建造)。使之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四國風格佛殿的國際化寺院。</p> <p class="ql-block">白馬寺的主建筑,坐北朝南,為中軸對稱格局,布局規整,主次分明。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清涼臺,兩側還有鐘鼓樓…</p> <p class="ql-block">中國第一古剎牌樓</p> <p class="ql-block">在白馬寺正門,左右有兩匹石馬,大小與真馬相當,是北宋附馬魏咸信墓前的神道石刻馬,于民國時期才將石馬遷置于寺山門前。</p> <p class="ql-block">白馬寺作為中國第一古剎,雖歷經滄桑,卻依然莊重,香火繚繞。虔誠的人雙手合實,祈福許愿。</p> <p class="ql-block">清涼臺位于白馬寺的最后部,是一座高臺,約高6米左右,毗盧閣就豎立于清涼臺上,是白馬寺最靠后一座大殿。有古人這樣贊美清涼臺:“香臺寶閣碧玲瓏,花雨長年繞梵宮,石磴高懸人罕到,時聞清磬落空蒙”。</p> <p class="ql-block">日本空海大師塑像,是日本佛教界向白馬寺捐贈的。立于白馬寺進入國際寺苑大門的右邊,清涼臺的西側。空海大師曾入唐學法,在白馬寺學習過。對佛教傳播做出過貢獻。</p> <p class="ql-block">來到國際佛苑區。依次游覽了泰國寺苑、緬甸寺苑、印度寺苑。這片區域金碧輝煌,濃郁的異域風情,讓人仿佛置身東南亞。</p> <p class="ql-block">泰國佛殿苑,由泰國出資建設,濃縮了以曼谷大皇宮、金山寺為代表的的泰式建筑精華。是白馬寺國際佛殿苑中面積最大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我身后建筑是泰式舍利塔和大殿。舍利塔形狀與中國的舍利塔大相迥異。</p> <p class="ql-block">緬甸佛塔苑,與泰國佛殿苑相鄰,穿過泰式建筑群便是緬式建筑,緬式佛塔更顯得端莊大氣。主體建筑緬甸大金塔,按照緬甸國家象征仰光大金塔規制縮小而建。</p> <p class="ql-block">大金塔局部,大金塔圍廊上東南角為經幢柱,下立4位護法神。</p> <p class="ql-block"> 龍王護佛像,緬甸龍貌似中國的蛇,文化差異吧。</p> <p class="ql-block">從緬甸殿苑出來,來到印度殿苑,進入印式園林。印度佛殿苑方正嚴謹,中心是一個巨大的覆缽式穹窿頂,佛殿下水流往來,印度佛殿大門兩側的門神,大佛殿上下兩層塔身及殿門前牌坊上雕刻有佛本行故事與佛本生故事</p> <p class="ql-block">印度佛殿大門兩側的門神</p> <p class="ql-block">白馬寺,讓我了解佛教最初的起因與傳播都離不開白馬寺,所以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從東漢時期,它就一直屹立在這里,千余年的歲月變遷都刻進了這紅墻磚瓦之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隆|
沧州市|
青浦区|
浙江省|
大竹县|
泸西县|
曲周县|
周口市|
苗栗市|
南丹县|
碌曲县|
张家口市|
沙洋县|
三台县|
丹寨县|
盐源县|
景泰县|
固安县|
突泉县|
玉田县|
河东区|
肃北|
拜城县|
江口县|
阳朔县|
佛冈县|
济宁市|
武平县|
土默特右旗|
修武县|
桐乡市|
亳州市|
玉田县|
东丽区|
那坡县|
仙游县|
左权县|
佛坪县|
和平县|
辽阳县|
嘉峪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