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對于江南古鎮,很多人都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情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游遍了江南最著名的六大古鎮和上海市內的十幾個古鎮之后,便計劃著去上海周邊幾個小眾的古鎮去看看,錦溪古鎮就是其中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說是小眾,只不過是相較于聲名顯赫的六大古鎮而言。其實,錦溪古鎮已有2500年的歷史,也是著名的AAAA 景區,在國內也是享有很高的著名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錦溪古鎮位于江蘇昆山,有著兩千多年歷史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進錦溪,這個小小的古鎮到處都彌漫著那種幽幽的、沉靜的人文氣息,那種美好溫暖的脫離世俗的氣息。無論是小店邊小坐來杯清茶,還是慢悠悠的閑逛,都仿佛回到了自己家的院子一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古鎮正門的左側,有一座古蓮橋,橋長長的,橫在水中央,它連接著陳妃水墓,中間是高高聳起的亭子,飛檐翹起,造型別致,陽光照過來,整個古蓮橋就如鏤空的剪紙一般,格外美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這樣的小鎮,沿著指示牌隨意地走走,十分得愜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沿岸而筑的古屋雖然都上了年紀,但好在都有人居住,沒有顯得破敗不堪。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波光鱗鱗的湖水倒映著綠樹和老屋。走進巷深處,市井聲越行越遠,藍藍的天空映照著一池池碧水,仄仄的石板巷留下一幢幢影子,呀呀的槳聲和著船娘悠悠的吳儂軟語,內心的浮躁霎時了無影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這份難得的寧靜中,盡可以享受著內心的平靜快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錦溪古鎮雖然不大,但卻擁有多家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所以也號稱“民間博物館之鄉”。其中最有特色的要數全國首創的古磚瓦博物館了,館藏了從漢代的城磚、六朝的城磚、西晉的紀軍磚、宋代的鑿榫井磚,到清明、太平天國、民國時期的青磚和以五星為標志的紅磚、甍磚、花窗磚、墓磚、金磚……琳瑯滿目,應有盡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除了古磚瓦博物館,還有張省博物館、古董博物館、中國收藏藝術展覽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錦溪古鎮確實不大,即便是慢悠悠地閑逛,大概頂多也就是兩個小時時間就能走完,但其江南古鎮的韻味卻是十足而精致的。青磚黛瓦,小橋流水,古樸寧靜,整潔雅致……既完好保存了明清時期的建筑,又賦予了許多現代氣息,讓你在訪古探幽之時,又能享受到現實生活的美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錦溪古鎮,別有味道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同里古鎮屬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宋代建鎮。鎮區內始建于明清兩代的花園、寺觀、宅第和名人故居眾多,“川”字形的15條小河把古鎮區分隔成七個小島,而49座古橋又將其連成一體,以“小橋、流水、人家”著稱。2005年被中央電視臺評為“2005中國魅力名鎮前10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同里古鎮是AAAAA級景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同里志》記載,五湖環境于外,一鎮包涵于中。鎮中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同里鎮有“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筑多,水、橋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名人多。自宋代至清末年間,先后出狀元1名,進士42名,文武舉人93人。同里鎮的著名人物有南宋詩人葉茵、明代畫家王寵、清朝軍機大臣桂芬、書畫家陸廉夫,辛亥革命著名人物陳去病、著名教育家金松芩、文字家范煙橋、中國民主促進會主席王紹鏊、著名經濟學家金國寶家。2、明清建筑多。鎮志記載,自1271-1911年,鎮上先后建成宅院38處,寺、觀、宇47座。3、水、橋多。鎮上有各朝代的古橋四十多座,有南宋詩人葉茵建造的思本橋,元代的高觀橋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鎮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1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退思園、麗則女校、耕樂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同里鎮、陳去病故居);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市級文控單位13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鎮中最有名的園林是退思園,面積十畝八分,小巧玲瓏。以居住與園林相結合的江南居住建筑為特點。如退思園、崇本堂、嘉蔭堂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退思園,俗稱任家花園,位于同里鎮古鎮區新填街234號,東連麗則女學,南與退思小廣場、明清街相望,西鄰退思廣場及古戲臺,北靠南濠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退思園為世界文化遺產,該園建筑布局,呈自西向東橫向布局,即西宅東園,與通常前宅后園的縱向布局,似有觀念上的突破。宅園自西向東各分為二,共為四組。整個建筑,布局緊湊,可分可合,分者各成院落,合者渾然一體。亭、臺、樓、閣、廊、坊、橋、榭、廳、堂、房、軒,一應俱全,從宅開始,到庭院結束,春夏秋冬四景的發展主線,一氣呵成。主園還穿插著琴棋書畫四藝的精巧構思,可謂匠心獨具,巧奪天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退思園的主體建筑宅第分東西兩組,西組建有轎廳、茶廳、花廳三進;東組內宅,建有南北兩幢各五樓五底的“畹香樓”,并由東西雙重廊與之貫通,俗稱“走馬樓”。園景部分亦分東西兩組,即西庭東園,庭系園之序,中置旱船、坐春望月樓、歲寒居。園以荷花池為中心,具貼水園之特例,房、堂、廊、軒、榭、舫皆緊貼水面,園如出水上,可謂獨秀江南,在建筑美學上也堪稱一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北岸的退思草堂為全園主景,站在堂前平臺上環顧四周,琴房、三曲橋、眠云亭、菰雨生涼軒、天橋、辛臺、九曲回廊、鬧紅一舸舫、水香榭、覽勝閣以及假山、峰石、花木圍成一個曠遠舒展,彼此對應的開闊景區,構成一幅濃重的水墨山水畫長卷。而每一建筑既可獨立成景,又能互為對景,彼此呼應。其中坐春望月樓、菰雨生涼軒、桂花廳、歲寒居點出春、夏、秋、冬四季景致;琴房、眠云亭、辛臺、覽勝閣塑造琴、棋、書、畫四藝景觀。退思園雖小而求齊全,不失為園林建筑史上的杰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園林的藝術是設計空間的藝術。退思園在有限的空間內,能獨辟蹊徑,容納了豐富的藝術之精華,其可概括為:三絕、三珍、三特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退思園造園構思中的特殊之處:一是船形建筑采用一旱一水,產生了意趣各異的藝術效果;二是鬧紅一舸舫的制作技藝更為精巧,它以自然點狀的湖石基礎,托高架空船體,露出水面之石,處理得似浪花涌流,妙不可言;三是眠云亭采用上亭下室二層,下層則成為前穴后室,并有洞穴登道,盤通上下,不失山亭制作的又一高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總之,建于晚清時代的退思園,除十分講究《園冶》所說的“雖有人作,宛自天開”,還更多地追求其神韻和詩意,增強園林的藝術感染力,這是中國古典園林的一大特色,更是“詩文造園”的典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巍山|
宁都县|
开平市|
万荣县|
新建县|
白银市|
屯昌县|
大悟县|
虞城县|
平遥县|
湖北省|
杨浦区|
丽水市|
江山市|
涞水县|
中江县|
溧水县|
游戏|
肥乡县|
霍山县|
郎溪县|
锡林浩特市|
汾阳市|
济阳县|
嘉义县|
徐水县|
偏关县|
遂川县|
南开区|
钟祥市|
乐陵市|
塔城市|
阿鲁科尔沁旗|
苏州市|
方正县|
大足县|
赤水市|
改则县|
湘西|
恩平市|
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