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楓葉 圖片/楓葉 詩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驅車眉山入宋唐,三蘇祠內拜詞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荷池小橋亭臺榭,古樹悠悠遮華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父與子,秉燭光,曲徑回廊映輝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宦海沉浮憐風骨,名篇佳作俱豪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題記</b></p> <p class="ql-block"> 在杜甫草堂拜謁完唐朝著名詩人,被譽為“詩圣”的杜甫,心中感慨萬千。跨越千年之后,敲開詩意的門扉,我與之相遇在浣花水畔,從此,詩人在我的世界里不再遙遠。</p><p class="ql-block"> 女兒說,同在成都,我們去了杜甫草堂,該去探訪三蘇祠了,走進東坡先生的故居,拜謁三蘇父子。于是,我們開啟成都之行的第八站,位于眉山的<b>三蘇祠。</b></p> <p class="ql-block"> 一家四口,孩子們當導游,自駕從成都出發,一個多小時到達眉山市,我們來到三蘇祠。</p><p class="ql-block"> 三蘇祠位于眉山市東坡區,也是國家二級博物館,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的故居及祠堂,既是蜀中古典園林的代表,也是古來“眉州八景”之首。</p> <p class="ql-block"> 我們從三蘇祠正門進入,正大門門楣正中懸掛著清代著名書法家何紹基題寫的“三蘇祠”匾,門柱上刻著一幅對聯:“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勝跡古祠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進了正門,前方道路兩旁各有一株600年的古銀杏樹,筆直參天,幽雅威嚴守護著祠堂,恭迎八方來客。</p><p class="ql-block"> 這兩顆銀杏樹,因為都是雄樹,被后來的人們稱為兄弟樹,視為蘇軾蘇澈兩兄弟的化身。</p><p class="ql-block"> 站在銀杏樹下,仰望著古樹高聳入云,巍然挺立,生機盎然,六百年來依然默默守護著祠堂,見證著歲月滄桑。</p> <p class="ql-block"> 穿過砥道,來到前廳。前廳是懸山式屋頂,門上有匾“文獻一家”,門上掛著一幅對聯“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p><p class="ql-block"> <b> 一門父子三詞客,</b>北宋文學家,父親蘇洵號老泉,兄長蘇軾號東坡居士,弟蘇轍,號潁濱遺老。蘇門三父子,在文學中造詣極高,在唐宋八大家中占三席,名揚天下。尤其蘇軾蘇東坡,還是<b>千古文章四大家</b>(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之一,他們又都是唐宋八大家,影響深遠。</p><p class="ql-block"> “ 三蘇”在文學上的風格不一樣,雖然同出一脈,卻又各具特色,人稱“凝練老泉,豪放東坡,沖雅穎濱”他們同是宋代文學史上的佼佼者。</p> <p class="ql-block"> 向前行到饗殿,饗殿是三蘇祠主體建筑之一,殿前懸掛著“是父是子”的匾額,意思是“有了很優秀的父親,才培養出來兩位優秀的兒子”。蘇軾蘇澈的成就離不開父母的培養和教育。</p> <p class="ql-block"> 饗殿前楹從左到右有三個匾額,也在三蘇父子塑像前。左為兄蘇軾匾額“文峰鼎疇”,居中為父蘇洵“為父為子”,右為弟蘇澈“文章氣節”。正中懸掛著一匾“養氣”。</p> <p class="ql-block"> 三蘇祠的木假山堂,堂前正中間上方有一個匾額,是清朝乾隆年間所立,杭州人宋鳳啟題匾,匾書“木假山堂”。</p><p class="ql-block"> 據說,蘇洵偶然得木假三峰,并撰文《木假三記》,用擬人的手法,寫了木假山的幸與不幸,象征著堅韌不拔的拼格。也用木假三峰比喻蘇氏父子三人。</p> <p class="ql-block"> 木假山堂的東側,有一方水池,池中池水清清,錦鯉游動,附近還有綠洲亭、抱月亭、云嶼樓等等組成一組園林,很是幽靜。北面便是“披風榭”,透過披風榭便可見隱于竹林中的東坡臥雕塑。</p> <p class="ql-block"> 披風榭,造型獨特,飛檐沖天,坐南朝北。居史料記載,宋代詩人陸游來眉州,曾游蘇祠,登披風榭,瞻仰東坡遺像寫下了《眉州披風榭拜東坡遺像》的詩作,其中“孕奇蓄秀當此地,郁然千載詩書城。高臺老仙誰所寫,仰視眉宇寒崢嶸”,可見詩人對東坡先生的仰慕之情。</p> <p class="ql-block"> 披風榭不遠處,竹林中只見溪畔石上,斜倚散坐著我國文學史上的一代巨擘東坡先生,他的頭戴學士方巾,身著普通的文士服,胸前長髯飄逸,坐在大石上,神情悠遠而沉思。</p><p class="ql-block"> 不知怎的,忽然想起先生的詞,先生思念至愛親朋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體會共享一輪明月時的灑脫的浪漫情懷。</p><p class="ql-block"> 想起先生狂傲不羈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曠達豪壯。</p><p class="ql-block"> 想起先生“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不懼風雨的灑脫。</p><p class="ql-block"> 更還有先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回歸平凡的智者姿態。我們又何嘗不是在人生旅途上跋涉,都是時光的旅行者。</p> <p class="ql-block"> 東坡先生塑像附近,有個“洗硯池”,池水幽綠,甚至有些黢黑,仿佛真的是有墨汁之色。不知千百年前,蘇氏父子,是在池中洗硯導致,還是用毛筆練習所成?不管怎么樣,蘇家的千古文章,揚名天下,洗硯池終是勤學苦練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 在一環境優雅的庭院里,見到一口遺存的古井,上面寫著“蘇宅古井”。據說,井水甘甜,長年井水源源不斷,從沒有枯竭過。想來,當年三蘇父子,苦讀詩書,長飲這井水,必是受益于此。</p> <p class="ql-block"> 書房“來鳳軒”就在這荷塘與竹林之中。寧靜以致遠,蘇家父子選擇在此處苦讀,全部高中,入朝為官,本就是鳳展其翼,一家三文豪,來鳳軒其名恰如其分。</p> <p class="ql-block"> 隨意漫步三蘇祠,祠內的一段石壁上仿刻著“連鰲山”三個大字,原為蘇軾十七歲時與弟蘇澈和友人同登連鰲山手書。</p><p class="ql-block"> 三個大字,每個字有三米見方,雄勁有力,后來同登的友人也相繼中榜,使得“同登連鰲山”也成了一段佳話。</p> <p class="ql-block"> 祠內,園林之中,小橋畔,有一個雕塑“八娘伴母”,八娘即蘇八娘,蘇洵之女,蘇軾蘇澈的姐姐。蘇洵極其喜愛這個女兒,稱其“女幼兒好學,慷慨有過人之節,為文亦往往有可喜”。我們后來聽到許多蘇小妹的故事,其實是以八娘為原型塑造的文學形象。</p> <p class="ql-block"> 漫步三蘇祠,徜徉于此,古典園林的美盡在其中。曲水縈繞,荷池小橋,曲徑通幽,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掩映在翠竹綠蔭中“三分水,二分竹”的美譽實至名歸,美景讓人陶醉,濃厚的文化底蘊令人沉浸其中,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一直想探訪三蘇祠,更多的是因為崇拜東坡先生,他的一生一直在被貶的路上,三起三落,卻無論何處無論何職,都殫精竭慮,為國為民。</p><p class="ql-block"> 他的一生都在路上,他觀山觀水觀世間風景,煙雨任平生;他為國為民為江山社稷殫精竭慮;他用一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告訴我們,生易活易生活不易泰然自若走崎嶇。</p><p class="ql-block"> 先生的“人間有味是清歡”,是欣賞美景的喜悅,是品茶嘗鮮的舒暢,是遠離世俗的閑適。其實,這也是我對平靜簡樸生活的熱愛。</p> <p class="ql-block"> 游東坡故里,品東坡美食。作為大文豪東坡先生的家鄉,眉山的美食可是令人垂涎欲滴的。</p><p class="ql-block"> 逛完三蘇祠,孩子們在一水之隔的園林式的眉州東坡三蘇祠店,給我們點了東坡肘子、東坡肉、甜燒白等特色菜式,吃飽喝足,打道回府。</p> 后記 <p class="ql-block"> 在女兒女婿的陪伴下,重慶成都旅行十天,共寫了不同風格的十二篇游記,記錄了我們在重慶成都所嘗到的美食,看過的風景,感受著不同的民風民俗和氣候變化,很是愜意,在美篇把美好時光記錄保存下來,作為留給老去時的回憶。</p><p class="ql-block"> “五一”在虹霓古村落旅游時,大哥說:“你的游記寫完了沒有?”我說:“沒呢,還有最后一篇”大哥說:“快點結束吧,你寫著不累,我們看著都累??了”尷尬了!草草寫完這篇三蘇祠就結束了,雖然還有成都的植物園,太古里和春熙路都沒著筆墨,也擱筆結束了。</p><p class="ql-block"> 我喜歡旅行,喜歡看書,喜歡文字。做自己喜歡的做的事,踏遍萬水千山、古城古鎮;遍覽群書,寫萬千文字,這都是東坡先生筆下的清歡,跟隨東坡先生,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p><p class="ql-block"> 楓葉 游于:2023-04-01</p><p class="ql-block"> 整理:2023-05-05</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化市|
株洲市|
延庆县|
义乌市|
千阳县|
炎陵县|
碌曲县|
宝兴县|
金湖县|
仁寿县|
桦甸市|
确山县|
景泰县|
凤城市|
恩施市|
博乐市|
子洲县|
新巴尔虎右旗|
姜堰市|
清水河县|
开鲁县|
万荣县|
乐都县|
麻阳|
兖州市|
于都县|
长治市|
宁陕县|
兖州市|
北票市|
阿图什市|
磐石市|
邛崃市|
车险|
芦山县|
云浮市|
巴彦县|
平原县|
武邑县|
芮城县|
若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