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b><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發揮優秀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幫助年輕教師快速、專業成長,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中堅骨干力量,促進花園小學教師隊伍整體優化?;▓@小學自2022-2023學年度開始,在積極探索“自主高效3345”教學模式的同時,也開展了青年教師“青藍結對共成長”活動。</span></p> 活動方案 結對師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結對師徒無論是同年級的老師,還是跨越不同年級的老師。一年來,時時、處處看到師徒二人探討、研究的身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依稀記得,校級會課前師傅耐心指導徒弟,然后主動參加聽課,課后積極教研,指出存在的問題,改進的地方。市級教研會上,師徒與年組教師,共同研磨、分析,力爭呈現完美的課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一年來,六隊師徒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的同時,師徒二人無論是教學教研,還是班級管理,都實現了雙贏。</span></p> 成果展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薪火相傳,匠心筑夢!青藍結對活動為我校教師增長本領、提升教學力搭建了寬廣穩固的橋梁,為檢驗青藍結對成果,學校又開展了師傅上一節示范引領課,徒弟上一節達標驗收課的校級展示課活動。此活動,還應邀了五間房、蒙古營部分老師來參加聽課和教研。</span></p> 英語學科師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李萌萌老師在3345基礎上進行了一個創新和發展。 她展示的是外研版三年級起點六年級下冊第六模快第二單元The name of the spaceship is ShenzhouV 。本課學習的重點是掌握新詞和短語,能用一般過去時描述過去發生的事。 </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在設計本課時,先以復習動詞過去式導入,再由過去式組成的chant 熱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新詞和短語時,注重自然拼讀法的應用,大量輸入,設計情境進行詞匯的應用拓展訓練,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學習課文時,以聽音,看視頻,朗讀的形式進行訓練,充分鍛煉學生的聽說讀能力!練習時由詞到句到寫文,逐漸加深難度,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最后太空種子的科普以及情感升華,切合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課后,李老師進行了反思: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在寫文章時,小組合作的時間不夠充足,各小組的文章沒有得到充分展示!板書時,沒有做到書寫與學生回答同步,要加以改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由郝麗主要從以下七個方面進行授課:熱身—導入-呈現-鞏固拓展-總結-作業-情感升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熱身主要運用的課后的chant既貼近學生生活,又靠近教材,直接引入本課標題;導入主要采用的是復習導入用“機器人”這條線,貫穿于整堂課,而且還練習了主要句型“They will do... .”;呈現這一部分,包括關于天氣的詞匯和句型"It will be hot on Sunday. It will rain i in Hangzhou.Will it be hot in Haikou? Will it rain in Hangzhou?以及它們的肯定和否定回答;鞏固拓展環節在書本的基礎上進行了貼近生活的實例練習;總結主要歸納今天學習的詞匯和句型,讓學生從整體上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體系;由老師主要采用的是分層作業,從簡單的詞匯到形成一篇短文,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都有學習的成就感;情感升華主要對學生滲透的德育教育,呼吁孩子們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本節課從聽說讀寫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由老師課后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1.整堂課的聽力部分內容設置的有一點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2.課外拓展再延伸一些就更好了,拓展到“周末的計劃和安排”,不僅能運用到和天氣的相關句型,還能用到和will相關的句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課后,師傅由郝麗老師對李萌萌的課進行了點評:李老師執教是一堂清晰實在,扎實系統,動靜結合的英語課。教師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考慮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本課的教學設計和組織上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1 .良好的開頭對一堂課的成功與否,起著關鍵的作用。本堂課一開始,教師就用 chant 活動導入新課,復習舊知,導入新知,使學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時間里,被激活。接著教師利用 chant 引出本課內容,自然有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2.關注教學方法,體現了一個活字。教師的教學方法靈活,呈現形式多樣。該說整堂課中,教師在引入課文時用英語的情景。李老師能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關注教學過程,盡可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實的去感受知識,體驗知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教學活動的設計豐富多彩,有效,訓練方式多樣,有全班活動,師生互動,小組活動,雙人活動,個人活動等,在活動中突破難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4.李老師對課文的深度挖掘,整堂課都能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span></p> 六年數學師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系列活動的開展中,師傅陳新被徒弟黃海明身上充沛的精力,旺盛的工作熱情,敢于創新的精神和任勞任怨的擔當,感染著。她們是師徒,更是伙伴,她們互相學習,共同成長,每次的聽評課活動,她們都直抒胸臆,互相支持,毫無保留!她們做的這些都只為成為最好的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陳新老師上的是一節“3345課型中”的探究交流課,為了讓探究交流課的課型落地生根,她以這節數學實踐課為依托,進行了探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1.預學檢測環節,通過學生課前自主預習完成預學檢測,課上小組交流反饋,學習釋疑,再到課后訂正總結,借助簡單的一張預學檢測單緊密的聯系在一個,讓老師能夠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結合學生的預學反饋,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做到因材施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2.探究交流環節,圍繞教學內容主要設計了三大活動,找關鍵點寫數對,找規律填表格,繪圖探究!三個活動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在最后的探究中對知識進行了拓展,建立了心知與圖形放大與縮小之間的內在聯系,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3.強化鞏固環節,兩個習題的設計既注重鞏固應用,又注重趣味性,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愛上有趣的數學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4.分層作業的設計讓每一名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徒弟黃海明老師講的是一節復習課,目標是學生對比和比例的相關內容進行系統復習能運用比和比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通過復習小報初步使用思維導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本節課開始時用全班人數和聽課老師人數的比導入,有少許難度,沒有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展示環節老師為了節省時間學生展示的人數較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陳新老師課后,對黃海明老師的課進行研討點評,黃老師設計的復習指導課,是鞏固知識,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課型。海明老師精心備課,準備充分,教學風格成熟!從現實世界中的比與比例引出課題,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正比例與反比例在生活中的應用,在生活中學有用的數學,學數學用于服務生活。課前引導學生對復習內容進行初步的整理,繪制思維導圖,既提升了學生的整理歸納能力,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板書設計有創意,思維導圖式的板書使復習課的重點突出,具有針對概括性強的特點,布局合理,充滿藝術性!值得探究的地方是這節復習課的內容含量過多,能不能在設計時把內容分解為講個課時,把正比例和反比例單獨拿出來,縮減內容含量,降低復習難度!</span></p> 四年數學師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扈老師對教材分析透徹,對學生的學情了解細微,教學整體目標定位準確,重難點把握較好。課中,扈老師注重數學與生活、與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充分找準學生的認知起點和知識的生長點,為孩子充分參與學習活動、透徹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奠定基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扈老師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利用學生和老師的年齡差,提示孩子用文字、符號、字母等表示數是具有一定的取值范圍的,是孩子具有了較初步的代數思想和函數思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扈老師還注重教學環節和學生學習過程的完整性,注重語言交流中的細節,在細節之處點亮孩子思維的火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整堂課上,扈老師的語言詼諧、幽默,嚴慈相濟,聲像語言與肢體語言并用,給抽象的字母表示數增添了許多生動、形象的氣息,能充分幫助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知,可謂是學生們的良師益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秦桂穎老師執教的是《認識三角形和四邊形》的復習課,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進行了簡單梳理,感知圖形知識之間的聯系,培養了學生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整節課以學生為主體,放手讓學生自主梳理知識,在小月內交流,匯報,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而不是單純的“看””欣賞“老師呈現的思維導圖,動手做,手腦并用,在做中體驗,在做中思考,高效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同時注意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秦老師課后對扈老師進行點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本節課扈紫祎老師對教材分析透徹,對生的學情了解細微,教學整體目標定準確,重難點把握較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課中,老師注重數學與生活,與舊如識之間的聯系,充分找準學生的認知起點和知識的生長點,為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透徹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奠定基礎,老師注重教學環節和學生學習過程的完整性,注請言交流中的細節,在細節之處點亮孩不們思誰的火花。</span></p> 低年級數學師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馬麗媛老師講的《算的對嗎》這節課,是最新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第六節課,是教會學生如何檢查計算錯誤的一節重要的課。為了讓學生體會到驗算的必要性,課本專門設計了闡釋購書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活動過程中自己感受到驗算的重要性和實際意義。教學過程中,她盡量讓學生自己大膽嘗試驗算方法的探究,在交流與分享中感悟方法的多樣性和優選的科學性。另外,還繼續訓練學生發現問題,提取信息的能力,把數學學習遷移的方法滲透給部學生,使他們對數學的學習更感興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在進行本節課教學前,絕大部分學生已經對三位數的筆算(列豎式)加減掌握的很好了,但還有一小部分學生的計算能力較弱一些,而且經常由于粗心計算錯誤,所以,老師先放下三位數筆算連續進位加和連續退位減,專門提前教學生加減計算的驗算。為的是讓學生在計算中盡量減少錯誤。另外,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對加法和減法各自的關系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學生在接受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太大的難度,主要是方法的掌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為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結構,馬老師盡量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圖”、“提取數學信息”、“提出可能要解決的問題”、“探究驗算的方法”、“交流體會多樣優選的思想”等,老師只在一邊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服務,必要時幫幫學生理理思路,充分發揮每位學生的學習潛力,真正呈現了學習的原型,把學生放在了課堂的最中央。包括板書,也讓學生去填補,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完全調動起來,學習效果顯而易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馬麗媛老師課后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1. 驗算的書寫格式,應該加強調。由于我在上課時板書有些零亂,沒有針對格式專項講解,導致學生做題出現的格式五花八門。目前已在第二課時中補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2. 驗算的原理要講清楚,要結合前面的豎式計算對比講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師傅張亞紅講授的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面積單位和會用面積單位量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重難點是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在進行“長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時,她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組內通過計算自己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的面積,從而發現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學生通過實踐總結出長方形面積計算的公式,再由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關系,推導出正方形的公式。通過讓學生“做”數學,逐步達成使學生既知道長、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又在大腦中建立起為什么長、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是“長×寬”和“邊長×邊長”的表象,較好地獲得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并為估算方法的形成作鋪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師傅張亞紅課后點評馬麗媛老師:馬老師執教的是《算得對嗎》一課??v觀整節課,主要有以下幾個亮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1.用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上課伊始,馬老師通過創設買書的現實情境,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激發學生探求新知識的興趣,從而鼓勵學生自主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和解決數學問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2.用活動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馬老師讓學生在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習數學,引導學生親歷探索三位數加減法驗算方法的過程,比如:馬老師在引導學生檢驗計算是否正確,質疑學生:還有哪些方法呢?這時學生就爭先恐后的匯報,你一言我一語,形成一個競爭激烈的學習場面。從而總結出了驗算加法的方法:(1)交換加數的位置計算,看和是否變化;(2)用和減去其中的一個加數,看差是否等于另一個加數。驗算減法的方法:(1)被減數減去差是否等于減數;(2)減數加差是否等于被減數。學生不僅體驗到了算法的多樣化,而且也形成了自覺檢驗的意識和習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3.用細節促進學生的習慣養成。比如:馬老師時刻提醒學生(1)在筆算的下邊或豎式計算的右邊寫上“驗算”,并在驗算右下方寫上冒號;(2)在進行運算時,不要直接把驗算的結果抄上,要認真的再加一遍。</span></p> 語文老師師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徒弟蔡莉老師講授的是《動物兒歌》,是一首關于小動物的兒歌,通過兒歌的形式向孩子們介紹了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和蜘蛛6種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的生活習性。這是識字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識字單元的重點還是要引導孩子們通過借助朗讀兒歌,以及兒歌的意境來進行識字和寫字,通過理解兒歌的內容讓孩子們感受到動物世界的神奇和有趣,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以及產生對大自然觀察的欲望。</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 蔡老師從夏天引入,有夏天特色的圖片激起孩子的興趣。識字環節,出示“蜻蜓、蝌蚪、蜘蛛、蚯蚓、螞蟻、蝌蚪”等詞語總結出形聲字的特點,一部分表意思,一部分表讀音。</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在朗讀方面,蔡老師引導學生讀出韻律、讀出趣味。兒歌的每一行都是由“誰”“在哪里""“干什么”三個部分組成的,也是以此來停頓的。指導學生讀好每部分,并注意停頓,這樣就有了節奏和韻律。在朗讀的時候,采用了師生合作,我問你答的形式這樣的朗讀方法非常吸引孩子們,因此孩子們的注意力也非常地集中。除此之外,也注重了說話練習,讓孩子們進行了口頭描述你喜歡的小動物,孩子們眾說紛紜,學習效果顯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師傅王冬梅老師講授的《母雞》一課,是老舍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情感變化,表達了作者對母雞的贊頌之情。教學中,先拋出問題:作者為什么不敢再討厭母雞了?然后聚焦第九自然段—作者對母雞的評價,抓住一個個具體的生活場景,畫出感受深刻的詞語或句子,批注感受,在自讀自悟、匯報學習中體會母雞的品格,進而感受母愛的偉大,體會老舍先生語言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以“3345”課堂模式為依托,注重師生的雙邊活動 ,給每個孩子表達的機會 ,享有個性化、自由的發展空間,使課堂充滿活力 ,鼓勵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和補充, 并進行感情朗讀指導,把學習效果落到實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師傅點評徒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動物兒歌》一課,古詩詞展示耳目一新,從配樂詩朗誦到分句頌詞,稚嫩的童音,熟練的背誦,讓我感受到了一年級小朋友“小小的身體,大大的能量”。在教學中,蔡老師利用多媒體圖片,創設情境,運用"誰在哪兒干什么"的句式,激發表達欲望;在指導朗讀的時候,采用了我問你答的形式,這樣的朗讀方法非常吸引孩子們,因此孩子們的注意力也非常地集中。除此之外,也注重了說話練習,讓孩子們進行了看圖仿說,模仿課文說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孩子們眾說紛紜,幾個精彩瞬間記憶猶新,學習效果顯著。</span></p> 低年級數學師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徒弟鄭洪娟老師,執教的《小兔請客》一課,是從三個層面展開教學的。一是從書中情景圖中尋找有價值的數學信息;二是根據已知的數學信息,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三是在此基礎上,探討整十數加減法的多種算法。整堂課以小兔為主人公,以它生日會“請客”為線索展開教學,學生聽的饒有興趣,也能吸引住小朋友們的目光。整堂課在輕松加愉快的氛圍中結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師傅劉欣老師,本著堅持以兒童為中心,讓學生站在課堂中央,讓學生對知識主動的探索和主動發現。以學生為主,以自主學習為主,以學習知識和培養習慣能力為主。首先激趣創境是由孩子們喜歡的動畫形象--小豬佩奇給大家介紹圖形朋友導入課題,把孩子們吸引到課堂中來,激發學習情趣。探究新知過程中,通過學生的觀察、摸一摸、折一折等初步感知角的特點,機器參與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進而由淺入深的嘗試畫角加深對角的認識。在對角的組成和讀寫的時候設計了自主學習的活動,通過獨立學習和同位交流自主學會這部分知識。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完全體現了以孩子為中心,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孩子們在樂中學,積極認真的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師傅評鄭紅娟老師的《小兔請客》一課: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鄭老師的《小兔請客》一課,教學思路清晰,知識由淺入深,讓孩子們輕松快樂的探究出了本課的只是重點并突破了難點。教學過程中完全讓孩子站在課堂的中央,通過小組的討論和交流探究出計算的多種方法,體現了方法的多樣性。教學過程中,語言親和力強,易于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而且還注意培養孩子習慣的養成,注重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出現了孩子舉</span></p> 榮譽時刻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劉靜主任對青藍結對活動進行總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李東升校長為獲得“最佳徒弟”和“最美師傅”的青藍師徒頒發證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六對師徒手牽手,肩并肩,洋溢著幸福,為取得的成績驕傲,為結下的友誼喝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青藍攜手,是經驗與關愛的傳遞;更是熱情與勤奮的薪火相融。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在全體“青藍”教師的示范引領下,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花園小學定會呈現一派青出于藍共芳菲的勝景。</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阳县|
迁安市|
健康|
浮梁县|
大连市|
香格里拉县|
江阴市|
杭锦旗|
新竹县|
且末县|
安义县|
洛宁县|
常州市|
鹤庆县|
太谷县|
东源县|
安吉县|
会同县|
兰州市|
灵丘县|
武夷山市|
吴旗县|
四子王旗|
阳新县|
横峰县|
桂平市|
临泉县|
武义县|
罗定市|
揭西县|
汕尾市|
休宁县|
崇义县|
巩义市|
吉安县|
常州市|
民勤县|
牟定县|
独山县|
周口市|
黎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