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底頂自古以來都以山嶺險峻著稱,其穿越線路又被稱為“廣東自虐巔峰之作”的魔鬼級徒步線路。<br> 對“驢友”來說,船底頂是一個讓人有愛有恨、欲罷不能的地方…… <b>0 船底頂</b> 船底頂位于廣東省清遠市轄市英德和韶關市曲江區交接處,由于頂峰酷像船底而得名,主峰海拔1586米。<div> 船底頂穿越線路幾乎涵蓋廣東各種山地地貌的線路,既有叢林、草坡、峽谷、沼澤,又有碎石坡、巨石坡、機耕路,還有溯溪、攀爬路段。<br></div> 這些都讓驢友魂牽夢縈,吸引著廣大戶外愛好者前來挑戰自己,穿越船底頂是他們永不停歇的夢想。 <div> 在眾多船底頂徒步穿越線路當中,羅新線是最成熟路線之一。相對大部分戶外從坪坑-船底頂-電站,這次我們走了從羅坑-茶巖頂-坪坑-船底頂-電站-新洞小學-羅坑,完完整整的羅新大環線,整個全程47公里多,累計爬升和下降近3000米。</div><div> 雖然只有三天的行程,但過程并不輕松,我們累并快樂著。</div> <b>1 奔赴船底頂</b> 為備戰鰲太,獨特早早準備了五一船底頂-羅新大環線。對我來說,這是第二次上船底頂,鰲太也已走,上船愿望不甚強烈。或許更多是對比當年的自己,更好的認識現在的自我,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視頻1 奔赴船底頂</h3> 第一次上船底頂,是在2018年11月,跟著自助驢友群楊總走的。在那次活動中,不巧的是碰上船底頂風雨交加,全程走得頗為狼狽。<br> 那時剛玩戶外,感謝友友的一路照顧,特別感謝勇哥讓我風雨無阻走完全程。 一晃五年,此次上船最終成行有:獨特、湘石、知足常樂、新鑫、楊六郎、紫氣東來加上我。其中,跟湘石一起重裝走過,跟其他幾位還是第一次一起重裝。七男一女,被獨特戲稱“七葉一枝花” 團隊。<br> 4月25日還特別搞了一個共商上船大計,商定各自需帶的公用裝備以及營餐,特別是安全注意事項,這里特別感謝紫氣東來的盛情! 4月29日,五一長假第一天,上午9點,三橋北加油站集合出發。湘潭下著細雨,但心里無限地期待著船底頂好的天氣。雨中上船不僅寸步難行,而且風險很大。<br> 五一小長假,高速出人意料的一路通暢。到達原計劃露營地——韶關曲江羅坑革命烈士紀念碑,已是下午3點多。<div> 驅車長達近500公里,對于遠在湘潭的我們,想上船頗不容易!羅坑革命烈士紀念碑旁邊有寬闊的場地、有水、有公共廁所,挺適合扎營。<br> 一路上發生了太多有趣故事:知足常樂的車爆胎還行駛了幾十公里;紫氣東來車油箱不斷報警還勇往直前......</div> 趁時間還早,我們信步游走。在羅坑中學前,一退休教師模樣的大哥看我們在校門口拍照,還熱情邀請我們進校參觀。 行至瑤鄉園美食,友友們咨詢晚餐相關事宜。老板熱情地招呼我們喝茶,晚上可以免費在他家搭帳篷。友友一看環境還不錯,于是決定在此安營扎寨。 晚餐與營地定好后,我們繼續在羅坑鎮到處走走。<br> 羅坑鎮因境內四周環山,其狀如谷籮,中間一條小溪把“籮”分為南北對半,而得名羅(籮)坑,坑即小溪之意。<br> 羅坑是國家級鱷蜥自然保護區,生態景點有羅坑水庫、溫泉、巖洞、茶巖頂等。<br> 羅坑鎮全境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峰有30余座,最高山峰船底頂海拔1587米,為廣東第二高峰,境內高山上分布有大量的古茶樹及原生茶樹群落。 來到橋頭公園,在清澈透明的溪水上,橫跨著一條稍顯斑駁的橋梁。 茂密的草木點綴著小溪,綠意濃濃,生機盎然;遠處船底頂的山巒在云霧中若隱若現,自然之美讓人沉醉,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人間值得。 逛完橋頭公園,順便逛了旁邊的羅坑鎮鎮政府。鎮政府不大,但也是當地最好的建筑之一了。鎮政府前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令人熱血沸騰,豪情滿懷!<br> 返回農家樂,老板已備好豐盛的晚餐。幾口小酒酒,美味佳肴,人生沉醉不知歸處。<br> 飯后分背公用裝備,感謝知足常樂提前準備的三天的食糧,肉腸,氣罐等,感謝紫氣東來帶來的鍋。每人挑一樣,最后我最后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背鍋俠”,汗! 當天晚上,老板準備了兩間KTV包房,讓我們免費入睡。與原計劃的野外露營相比,這就是人間天堂!<br> 剛一熄燈,幾只討厭的蚊子熱情似火,在耳旁嗡嗡作響,嚇得我感緊攤開了內帳。一整晚,湘石和知足長樂在蚊子狂轟亂炸下能鼾聲四起,令人無比羨慕。在他們的鼾聲中,我是長夜漫漫,睡睡醒醒。 <b>2 重裝船底頂-羅新大環線:第1天</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視頻2 羅坑-茶巖頂-坪坑</h3> 重裝徒步第一天,第1天:羅坑鎮-坳底村-茶巖頂-坪坑村,14.64米,累計爬升1380米,累計下降1106米,住宿:坪坑村。 <div> 茶巖頂,又稱雪窩,老地名,因山崖有古茶樹而得名,位于英德市英紅鎮水頭村,與曲江縣羅坑鎮交界,號稱“韶關張家界”。</div> 早上7:30出發, 準備沿著羅坑-上坑線,登頂茶巖頂。今天天公作美,傳說中的“十船九雨”名不副實,感謝上天的恩賜! 山村靜謐,晨霧迷漫,鳥鳴聲傳,微風徐來,讓人心曠神怡。 不經意間經過了田廠村、下屋村、大坑村、大坑二村, 8:30到達了坳底村。一幅幅鄉村寫意畫卷,水潤青山,屋舍連綿,讓人感受到生命的真諦與美好! 坳底村遠離塵囂,萬畝茶山蜿蜒起伏,綠油油的茶樹交織一片,如同一幅濃郁鮮活的水墨畫。微風吹來,茶樹葉子輕輕搖曳,送來淡淡的茶香,特別的清新,讓人心曠神怡。 <div> 知足常樂并不“知足”,跑到茶園中,站在小石堆上,張開雙臂,是在傾聽鳥兒的鳴叫聲和風的吟唱,還是想讓心靈得到最好的敬享?</div> 過了坳底村,9:10到了上坑村。上坑村落綴著點點綠色,屋舍連綿,曲徑通幽,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與神秘,給人以安寧和溫馨。<div> 上坑村至今仍保持瑤族生活習慣,依山傍水、靠山吃山,同胞之間溝通仍用瑤族語淘通,瑤族村民都有跳盤王活動,寓義為還愿。逢喜事有猜拳(俗稱猜馬,習慣)。上坑村,有瑤族人開了旅館,可以吃飯住宿。</div> 過了上坑村,穿過一條小溪,便爬陡坡,兩邊竹子密密,細而韌,用手拉住,可借力而上。<div> 剛到一平緩山坳,稍休息一下再前行,前面又是一大陡坡,抬頭仰望,不見盡頭。就這樣喘著氣,艱難爬行,上了一坡又坡,越爬越陡。</div> 爬上一處陡坡,見到旁邊一塊大砂巖石,如守門的山神,仿若告訴你將要來到砂巖峰林的地貌風光。 繼續上行100米,便到到了茶巖頂峰林地貌。茶巖頂地貌與張家界地貌相似,屬石英砂巖峰林地貌,因受風力、水力、重力等不同的作用,從而形成了一些比較特別的地貌景觀,如石柱林、石墻、石橋、石臺、石凳等,具有很高的欣賞參觀價值。<br> 沒來之前,以為茶巖頂是指一座山。來之后,才知茶巖頂是指由冰川時期形成的大小二百多座山峰、石山、石柱的統稱。這些山峰、石山、石柱均在海拔1000米至1200米之間,山體坡度均在50度至85度之間。茶巖頂遍處是懸崖峭壁,溝壑縱橫,怪石嶙峋。<div> 峰頂石臺雄奇壯觀,蒼崖古樹千姿百態,妙趣橫生。對于我們,怎么開心怎么來,正如紫氣東來說的:“爬上去拍照是必須的,不管什么姿勢,開心就好。”</div> 左邊是偶遇的半個湖南老鄉山友啊LiLi,細心的她拍下了她在登山途中偶遇的每一個新朋友! 茶巖頂上生長著很多茶樹。據說,在宋代,茶巖頂的茶為朝庭貢茶,每年要進貢皇宮十多斤,茶巖頂因此而得名。<div> 繼續向上,又是崎嶇陡峭山路,左右兩邊是峭壁懸崖,亂石橫空,甚是難爬。</div> 在茶巖頂還大面積生長著一種奇特杜鵑花,這種花能開出五色花朵,每年清明節前后,一叢叢、一簇簇綻放在懸崖絕壁之上,為這座秀麗山峰平添幾分春日嫵媚。<br> 這種杜鵑在廣東并不多見,因為極少數驢友在穿越船底頂的時候,曾見識過它的風姿,所以稱之為“船花”,可惜我們來的不是時候。 一路過懸崖,爬陡坡,艱難向上,12:45我們登上茶巖頂頂峰。中午路餐,休息近1小時后,友友們一起拍集體照,打卡茶巖頂。<br> 看著軌跡上剩余的6公里多,“今天干脆搞到白房子”,一些友友相當地樂觀表示。 但很快就被打臉了。我們快速地下了一塊草坡,眼前一眼看不到頭的亂石坡松松垮垮。這是我們船底頂-羅新大環線遇到的第一段亂石坡。<div> 我們搖搖晃晃地行走其上,小心翼翼。畢竟船底頂有太多的前車之鑒了。據說,這次五一一位友友重傷,就是行走亂石坡摔倒的,第二天才送下山進行搶救。<div><div><div> 當然走亂石坡的難度取決于多個因素,包括路面的傾斜程度、石頭的大小和形狀、濕度以及人體自身的平衡和體力等。<br>如果路面濕滑或者天氣惡劣,難度將會進一步增加,需要更加小心和謹慎地前進。<br></div></div></div></div> 走松散的亂石坡需要非常小心謹慎。一旦失掉了平衡,很容易受傷,因此建議尋找支持并緩慢前進。<div> 知足常樂,星鑫他們非常地快速地下了亂石坡,我們其他人還是小心再小心。今年年初的一跤把我摔怕了,那次躺了近半個月才能活動。</div> 過了這段亂石坡,就是亂竹林。部分路段竹子互相交織、縱橫交錯,形成了一個密密麻麻的竹叢,使得人在亂竹林中行走時容易被竹葉、竹桿等障礙物擋住、掛包或絆倒;再加上亂竹林中水源、巖石等自然障礙,使得行走更加困難。 突然,聽到知足常樂、星鑫大聲地呼喊著,似乎發現了什么。轉過彎,眼前一亮,一堆巨石天成,如天犬,維妙維肖,讓人驚嘆自然界塑造的奇妙杰作;又如殘缺的輪船,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br> 膽大的知足常樂、新鑫、湘石、紫氣東來都一一走到石頭尖上拍個照。我走到一半,就打道回府,怕摔。 時間已是下午四點,我們的下山之路還沒走得一半,估計得要趕夜路了,跟大伙說,我們要加快腳步了。<div> 但在青山綠水之間,一些美麗景色總是不期而遇,讓我們的腳步自然地慢了下來。</div> 在一個不經意的下山路口需要右轉上山,先行的三個隊友在岔路口走錯。幸好,他們沒有走錯多遠,就已返回,否則就得走大老遠去尋找他們。但顯然這段錯誤,打亂了他們爬山的節奏。<br> 接下來就是第二段一百多米海拔的亂石爬升。雖然爬升比下降要穩當點,但同樣得時時小心。 過了亂石坡爬升,又是一段野竹林。這段野竹林只要跟著軌跡,還是比較好走。期間,湘石老師為尋找捷徑,偏離軌跡,最終發現寸步難行,不得不又返回到軌跡上來。 翻越過坪坑埡口,一看軌跡,到達坪坑村,只剩下2公里多了,心里不由大大地松了口氣,但軌跡顯示近600米的下降令人頭疼。<br> 這時,又一道陡峭的亂石坡呈現在眼前。每一個石頭沒有任何的結構與規律,仿佛是大自然隨意撒下的骰子,散落在了這個地方。 它們高低錯落,大小不一,石頭凸凹不平,間隙不一,甚至還有一些石頭被雨水侵蝕得非常滑溜,我們的每一步都似乎都是在玩一場生死賭局,我們小心翼翼地向下攀爬。<div> 當我們下完了亂石坡,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所完成的艱難險阻,也更加珍惜這種無與倫比的上船旅程。</div> 下完這道亂石坡,天漸漸黑了下來。拿出頭燈,我和紫氣東來,獨特更加小心地前行。這時,其他友友都已走到我們的前面。<br> 晚上8:30多,我們后隊三人才到達坪坑營地,先遣隊已經比我們先到二十多分鐘,并正在做晚餐。吃著熱氣騰騰的飯菜,幸福感滿滿。同時,友友們最終與老板協商以40元/人的價格住進了他家的小木屋。 <b>3 重裝船底頂-羅新大環線:第2天</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視頻3 坪坑-船底頂-望頂營地</h3> 第2天:坪坑村-白房子-船底頂-望頂營地,10.40米,累計爬升1153米,累計下降290米,露營地:望頂營地。 第一天太虐了,走到晚上8:30多才到達坪坑。第二天,我們的“花”由于安全原因心生了退意,獨特也在猶豫是否繼續前行?最后,我們六男還是決定一定要堅持下去。 第二天,我們也是7:30左右出發。沿著水渠前行,先頭的友友走錯了部分路程,最后折返下坡,而在我們后面的另一支隊伍卻仍沿水渠前行。<div> 后來才知道,這條路更險,且荒廢已久。因為意外,那個隊伍的領隊就在這條路上出事了。導致后面的森林公安和派出所五一聯合出動,船底頂突然之間風聲鶴唳,友友們變得人人自危。</div> 抵達白房子前的路,基本就是機耕路和水泥路,先下降再爬升,難度不大。8:00,我們到了一個老舊的鐵索吊橋,吊橋的木板部分存在斷裂、松動、腐蝕等問題,友友們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每次單人過橋。<br> 過了吊橋,需再走半個小時才能到達白房子。 8:30,我們到達了白房子。白房子是水渠的起點,一直到水渠盡頭都可以補給水。<div> 以前白房子可以住宿,可以補給,但現已經荒廢。獨特以前來過船底頂,在這白房子前不斷地感慨以前的戶外崢嶸歲月。</div> 由于今天時間充足,我們沒有趕時間。在白房子,我們休息了近40分鐘,然后沿著水渠繼續前行。水渠路段一側臨山,一側是懸崖,風景其實還是非常不錯。 9:40,我們到了水渠盡頭,完成了全路程的6.3公里/10.4公里。 在水渠盡頭,我們又休息了近20分鐘繼續前行。 而從水渠盡頭開始,船底頂第二天的虐才真正開始。<div><div> 先沿著一段原生態溪谷爬升一段距離,溪谷邊上有若隱若現的羊腸小道,樹上系有紅絲帶指引著前行的方向。如果遇到下雨天,濕滑的石頭和過溪,會讓這段路程的難度成幾何數的增加。</div></div> 知足常樂和新鑫沿著小路前行過程中,不斷尋找著小木耳,這些木耳柔軟而有韌性。中午,他們就將木耳煮成美味的湯,讓我們美美地享受了大自然的饋贈。 溯溪部分路段有點危險。例如有一側斷崖需要緊抓老樹根才能通過。我們先用手握住突出的樹根,保持身體平衡;再用雙腳踩著崖壁,保持身體前傾。然后將腳往下面輕輕滑動,找到另一個樹根或縫隙。如此交替前進,直到安全通過斷崖。 另一側斷崖有保護繩,讓人安心不小。抓住保護繩,交替前進,小心翼翼,則可安全地通過。 在攀爬溪谷的過程中,眼前景象不斷變幻。如同穿越了不同的世界和生態系統,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無窮的魅力。讓我們忘卻一切煩惱和憂愁,只留下內心的平靜和滿足。 完成了溯溪路段,正準備長舒一口氣時,第二天最大的難關就在眼前了——最虐的亂石坡。 第二天溯溪和爬亂石坡時,知足常樂、新鑫和我三人一隊;湘石、獨特和楊六郎三人一隊,各隊基本分開前行。<div> 我們這隊速度比較快,一口氣就爬了一小段亂石坡,到了一處較為舒緩的平臺。這處平臺水從中間緩緩流過,非常適合中午路餐。能干的知足常樂和新鑫拿出爐頭和氣罐準備搞木耳湯,然后放入了幾根肉腸。在等待另一組時,我們享受著人間美味!</div> 吃飽喝足之后,繼續攀爬第一段亂石坡。第一段亂石坡拔高320米左右。 過了埡口后,繼續攀爬第二段亂石坡。第二段亂石坡拔高110米左右。 14:30,我們第一隊爬完了第二段亂石坡,進入了一段平緩的高山草甸。在等待第二隊期間,我們第一隊美美地睡了一覺。<br> 第二隊爬上來已是一個小時之后。在他們短暫地休息后,我們繼續前行。翻過一個小山坡,已經可見對面的船底頂,但前方還有斷崖難關。 過斷崖需要借助繩索保護,謹慎通過。人多時要互相配合,一個一個下不用著急。<br> 斷崖右側還有一條小路,恐高的可以從右側小路下斷崖。人多時,右側小路更快。2018年上船我走的是斷崖,這一次我走的是右方小路。 下了斷崖之后,一路爬升,就到達船底頂頂峰。<div> 山頂遠眺,峰巒疊嶂,云海茫茫,如同仙境一般令人心醉。風吹過山頂,草木搖曳,像是自然界的交響樂般動聽悅耳,讓人忘卻塵世間的紛擾煩憂。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視頻4 登頂船底頂</h3> 山頂可以作為營地,但沒有水源,且不避風,最好還是行進到望頂營地扎營。從船底頂穿過灌木叢,過一個小山頭后便是望頂營地了。 比我們早出發1個多小時的東莞團隊。 望頂營地估計名字來源于其位置:從這里可以看到船底頂的山頂,因此得名“望頂”。望頂營是個五星級營地,營地可以避風,也有補水點。<div> 大家扎好帳篷后,知足常樂和新鑫弄好了營地晚餐,湘石為大家燒好了水。高壓鍋悶肉腸飯簡單易做,還美味無比。</div><div> 第一天經茶巖頂被虐的身心俱疲,晚上躺下就是一夜無夢,第二天上船底頂個人覺得還是蠻休閑。<br></div><div> 這晚營地還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這里不再敘說,感興趣的可準備小酒酒和花生米聽獨特細細道來。</div> <b>4 重裝船底頂-羅新大環線:第3天</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視頻5 望頂營地-電站-新洞-羅坑</h3> 第三天的路程望頂營地-高嶂頂-大壩山水電站-新洞-羅坑鎮,全程22.31米,累計爬升411米,累計下降1517米。 <div><br></div><div> 6:00,開始營地早餐,收帳篷,最后還是磨嘰到7:30出發。<br></div> 從望頂營地到落日峰,沿途高山草甸,風景秀麗,在薄霧彌漫間,宛如一幅幅絕美的風景畫。<div> <br></div> 在上落日峰前,有一大片杜鵑林。 可惜我們來的不是時候,沒有看到大面積的盛開。但僅有一二朵“船花”也為這座秀麗山峰平添幾分春日嫵媚,讓我們幸福久久,不虛此行了。<br> 落日峰上得一半時,一層云霧漫來。只見船底頂刺破濃霧,辟地摩天。峰頂渾圓平緩,本身其貌不揚,巨大的山丘有如大船倒扣,仿佛一位守護神,靜靜守望著這片土地。 <div> 上了落日峰埡口,只見云層漸漸漫過山巒,把整個船底頂都籠罩在夢幻般的色彩里,恍如仙境。</div> 過了落日峰,此時云霧散去,船底頂如船倒扣的樣子清晰無比。此時,我定格了新鑫與船底頂在一起的瞬間。 從落日峰下來,最先經過的便是“傷心大草坡”。只見山峰連綿,草甸起伏,朝暉夕陰,煙霞漫漫。<div> 傷心大草坡較陡,路線曲折,遇到下雨天可能濕滑無比,下坡時特別要注意安全。</div> 下到坡底,傷心大草坡底的映山紅開得正艷。你剛好盛開,我正好路過,你贈我滿心歡喜,我記錄你的美,這是怎樣一種人世間的緣分。 千里迢迢奔赴船底頂,我們享受著奔波和忙碌,享受著美妙的風景,同時呼吸新鮮自由的空氣,仿佛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心靈得到了升華。 穿越期間,你會不時地感到一種心靈的悸動,那些巍峨的山脊和那一草一木似乎都在向你訴說著它們深情的故事。 心若浮沉,淺笑安然。你若盛開,清風自來。春天萬物皆甜,往后的日子充滿希望。 大自然的美需要我們投入它寬廣的懷抱,全身心地領悟,領悟它內在的那獨特的美。對于我們來說,人生何不是這樣,我們需要領悟人生,領悟哲理,這樣我們會擁有一顆善良的、美麗的、純潔的心。 <div> 花草散發出香氣,綠葉散發著清新的氣息。春天的風,像五彩的夢,給人們帶來無限的遐想。<br></div> <div> 悄無聲息不知不覺中,草兒綠了,枝條發芽了,一切沐浴著春晨曙光,在春風中搖弋輕擺,仿佛少女輕歌曼舞,楚楚動人。<br></div> 太陽無語,卻放射出光輝;高山無語,卻體現出巍倦;大地無語,卻展示出廣博。 <div> 船底頂山脊上的樹極其稀少。但路旁一棵松樹堅守在船底頂上,向過往的友友,不斷地傾訴它的不屈與頑強!</div> 珠海隊伍的強驢。 高嶂頂埡口一帶,風景秀麗,如詩似畫,像一位成熟的中年婦人,沉靜溫潤,含蓄優雅,風情萬種,韻味十足。 遠望山腳下的峽洞水庫。 下高嶂頂時,需要注意幾處斷崖,隨后穿過竹林、小樹林和小溪,到達水電站。 12:00大壩山水電站,吃路餐。 休息了近半小時,12:30繼續前行,12:46到達水電站不遠的上斜村。 14:00到新洞小學。因為51那天二名驢友出事(一死一重傷)的緣故,新洞小學路口已經設崗攔路,禁止車輛通行。<div> 來接我們的紫氣東來只得把車停在新洞小學門口。知足常樂、新鑫我們三人把重裝包放到車上,繼續徒步完成我們的大環線。得知有隊友已筋疲力盡,紫氣東來打算徒步進登山口幫他們背包。</div> 15:30我們三人再一次回到了出發點,平安順利地完成了本次穿越。另外三人在路口被抓,接受了再教育,原本兩點多預定的午餐變成了九點的晚餐。 <b>5 故事的插曲</b> 2023年五一,船底頂穿越隊伍發生了一死一重傷的嚴重后果。 由于船底頂穿越出現了嚴重的意外事故,下午2點多,各個進山和出山的路口都加強了監管。出山時,本隊伍三人和東莞隊伍大部分人被抓,接受了再教育。 事后,為避免誤會,獨特對有關情況說明:<div> 1.讓我們上車并送到派出所的不是警察叔叔,而且是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送到后就走了去接后面的人。隨著出山的人員陸續到來,有個警察叔叔多次重復對我們說,此次行動是保護區的行為,派出所只是協助工作,并提供場地。其間,到警察辦公室燒水,要一次性杯子,凳子,洗漱,上衛生間,打電話,甚至外出吃飯都沒有干涉,只要談話時保證隨時到即可。</div><div> 2.除開始的1~2個人外,其余人都是在鎮辦公室分別談話,主談的也是保護區的工作人員,警察叔叔只負責記錄,所有人都是爭先恐后的要求先談,談完后,做了個筆錄,最后也是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作了個類似訓誡的講話,就分批讓我們走了。因為期間的等待和輪流談話,讓先出來的隊友擔心了,也讓我們的中餐變成了晚餐和宵夜之間的餐了,并讓我們第二天凌晨才回到湘潭。</div><div> 3.因為活動是我建議的,同伴信任我才會一起走的,按我多年的習慣,我肯定是最后才出山;若是只管自己,我和湘石老師可能都會提前出來了。</div><div> 4.整個穿越過程中,想聽認表妹,搶別的隊肉吃的,天黑后有單身女性到我們這邊營地來等故事就不再說了,想聽的要用酒換。<br></div> <b>6 結尾</b>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在旅行中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與每一個美麗景色,都有可能成為一生中的難忘。一路走來 ,我們無法猜測將是迎接什么樣的風景,只有在前進中不斷學會選擇,學會體會,學會欣賞。<br> 眼里是陽光,笑里是坦蕩。愿你我踏遍山河,仍覺人間值得。 <b>友友感慨:</b> 楊敬知:在獨特大哥帶隊下,完美的完成了二頂(茶巖頂與船底頂)穿越,收獲了重裝經驗值。探路有流星波,燒水做飯有新鑫,湘石,知足常樂。攝影有大師湘石,后勤有大神紫氣東來??????公安還請喝了??????。刺激,回憶滿滿一次AA戶外活動,永將銘記???????????? 湘石:茶巖頂到平坑太難了,5公里走了七個小時,都是驢友剛剛走岀來的路難走,我們還只在巨石哪里停下來拍個照片停留一下。兩步路的地圖也騙人,到了平坑位置已為到了,結果還走了一個多小時才到村里。 <div> 流星波:人生在于經歷,N年以后回憶起來也會記憶猶新。<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县|
黄大仙区|
葵青区|
娱乐|
包头市|
云安县|
海伦市|
进贤县|
山西省|
镇雄县|
衡水市|
河南省|
安陆市|
白玉县|
寿光市|
汾阳市|
翁牛特旗|
宁海县|
卫辉市|
琼海市|
北安市|
霍林郭勒市|
乳山市|
随州市|
青川县|
南岸区|
长治市|
揭阳市|
平南县|
澄城县|
临洮县|
山东省|
浦城县|
长春市|
汤原县|
新平|
宽甸|
贡嘎县|
新巴尔虎左旗|
霍林郭勒市|
阿拉善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