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四”青年節源于中國1919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是為了紀念“五四”愛國運動而設立的節日。“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1939年,在紀念“五四”運動20周年的時候,陜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決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又稱“五四青年節”)。1949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正式宣布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p> “五四”運動的? ?意義 <p class="ql-block">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以青年學生為主的一場學生運動,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游行、請愿、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中國革命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p> “五四”運動的? ? 起因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列強無暇東顧,日本趁機加強對中國的侵略,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中國人民的反日情緒日漸增長。1919年1月,英、美、法、日、意等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對德和會,決定由日本繼承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中國是參加對德宣戰的戰勝國之一,但北洋軍閥政府卻準備接受這個決定。這次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了偉大的五四運動。</p> “五四”運動的? ? 經過 <p class="ql-block"> 1919年5月3日,北京各界緊急磋商對策。當晚北大學生在北河沿北大法科禮堂召開學生大會,并約請北京13所中等以上學校代表參加,大會決定于4日(星期天)舉行示威游行,地點:天安門。</p><p class="ql-block"> 1919年5月4日上午10時,各校學生代表在法政專門學校召開碰頭會,商定了游行路線。一些準備以暴力行動懲辦國賊的學生寫下遺書。下午1時,北京學生3000余人從四面八方匯集天安門,現場懸掛北大學生"還我青島"血書。在短暫的集會演說之后,隊伍向使館區進發。行至東交民巷西口,受到巡捕阻攔,學生遂推舉代表請求會見4國公使。僅美國使館人員接受了學生的陳詞書,英法意使館均以公使不在為由拒絕接受。3000余名學生在烈日下整整曬了兩個小時,見使館區不能通過,更加義憤滿腔,隊伍轉向趙家樓曹汝霖住宅。學生們邊行進,邊宣傳,"許多人民看見掉淚,許多西洋人看見脫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淚"(《每周評論》1919年5月11日)。下午4時許,學生涌至曹宅前。北京高師數理部學生匡互生率先跳入宅內并打開宅門,學生大隊涌入,痛打了正在曹宅的駐日公使章宗祥。學生遍尋曹汝霖不著,激憤之下,于4時30分左右怒燒其宅。之后軍警趕到,搜捕學生,被捕者共32人。</p> “五四”精神的? ? 內容 <p class="ql-block"> “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應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p><p class="ql-block"> 愛國主義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與科學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是民主與科學提出和實現的途徑,理性精神、個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與科學的內容。而所有這些,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振興中華民族。因此,紀念“五四”運動,發揚“五四”精神,應該把這些方面結合起來,為振興中華民族而努力奮斗。</p><p class="ql-block"> “五四”精神代表著誠實的,進步的,積極的,自由的,平等的,創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愛互助的,勞動而愉快的,全社會幸福的統一體現。</p><p class="ql-block"> “五四”精神就是升華了的愛國精神。</p><p class="ql-block">當代青年要大力弘揚五四運動的開創性精神。青年是整個社會中最富有朝氣、最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社會力量,要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提供不竭的動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去創新創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磴口县|
鄱阳县|
罗田县|
建宁县|
营口市|
永登县|
资兴市|
罗江县|
长治市|
宣城市|
四川省|
昭苏县|
黄梅县|
当阳市|
巧家县|
吴旗县|
金秀|
忻州市|
磴口县|
墨江|
辽宁省|
平利县|
壤塘县|
西充县|
南部县|
炎陵县|
万盛区|
高密市|
丽水市|
泗阳县|
海伦市|
沈阳市|
昌江|
花垣县|
田阳县|
老河口市|
龙山县|
虎林市|
社会|
金堂县|
丽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