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隨著《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頒布,三年級組數學教師認真研讀課標,對比新舊課標的變化,樹立正確的課程觀,積極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我們不斷調整作業設計理念,讓數學變得“好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學生認識“面積”后,完成了由一維空間(線)向二位空間(面)認識發展的一次飛躍。為了豐富學生對面積的感性認識,我們設計了有趣、好玩的數學系列實踐作業,引導學生認識面積,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實踐活動一:找面,說其面積和周長】</p><p class="ql-block"> 學生們通過描述和動作,在觀察(看一看)、動手感知(摸一摸)的基礎上,對認識物體的“面”及“面”的大小積累充足的感性經驗,進而很好的理解面積的含義。動手感知(劃一劃)周長,通過操作對周長和面積加以對比區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 18px;">結合實例使學生認識面積的含義,增強對面積的直觀感知。</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實踐活動二:制作常用的面積單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過<span style="font-size: 18px;">說常用面積單位的概念、制作常用面積單位、生活中的單位面積、在1平方米內站滿學生等活動幫助學生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平方米有多大呢?學生借助生活中的各種材料制作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如:報紙、床單、桌布等。還有的學生用粉筆畫一畫,很有創意。學生站在“1平方米”上,感受著1平方米的實際大小。有趣的活動激發了學生的探知欲,“方法總比困難多”,數學真好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實踐活動三:區分周長和面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畫一畫、涂一涂”通過操作活動對面積概念與周長概念加以區別,加深對面積含義的理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實踐活動四:在生活中增強量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學生根據提供的素材與數據,填寫適當的單位名稱,一方面提高學生正確運用長度單位與面積單位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強學生對量的實際意義的理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實踐活動五:探究周長和面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面積一樣,周長……”“周長一樣,面積……”通過擺學具,或在方格紙上畫一畫、數一數、算一算,進一步鞏固周長與面積概念,并結合具體的圖形和數據,體會面積相同的圖形,周長不一定相同;周長相同的圖形,面積不一定相同,而且正方形的面積最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史寧中教授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表述為: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新課標對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將繼續優化實踐作業設計,讓改變發生在點滴之中,落實在學生身上,從實踐中獲得智慧的源泉,讓數學更“好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編輯:張慧</p><p class="ql-block">初審:潘琦</p><p class="ql-block">終審:李麗</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庆县|
中方县|
谢通门县|
秭归县|
万源市|
怀集县|
裕民县|
南丹县|
司法|
纳雍县|
张北县|
察隅县|
武邑县|
龙海市|
浦北县|
永寿县|
定州市|
黑河市|
仙桃市|
蓬安县|
高陵县|
镇康县|
岐山县|
郁南县|
华坪县|
商洛市|
扎兰屯市|
罗甸县|
潢川县|
南乐县|
弥勒县|
井研县|
台山市|
聊城市|
喜德县|
达州市|
陈巴尔虎旗|
汤原县|
灵寿县|
南投市|
宝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