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白沙湖與穆斯塔格峰4號冰川</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日離開喀什向南前往邊境小城塔什庫爾干,沿314國道在帕米爾高原上馳騁,一路山勢險峻,一派絕美的高原風光,比之我前些年帶兒子自駕18天的青藏阿里地區(qū)更讓人沉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橫跨四國的“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中國古代稱蔥嶺,古絲綢之路在此經(jīng)過。地處中亞東南部、中國的最西端,橫跨塔吉克斯坦、中國和阿富汗、巴基斯坦。帕米爾高原地跨中國新疆西南部、塔吉克斯坦東南部、阿富汗東北部,是昆侖山、喀喇昆侖山、興都庫什山和天山交會的巨大山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14國道經(jīng)疏勒縣到塔什庫爾干途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荒無人煙的荒山禿嶺中穿行。車行150公里左右走出蓋孜河谷,眼前突然豁然開朗,一片翠綠色的湖面撲入眼簾,這就是帕米爾高原上的第一個神奇景觀——白沙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白沙湖位于阿克陶縣布倫口鄉(xiāng),喀喇昆侖公路從湖邊經(jīng)過,是一個面積44平方公里的高峽平湖,白沙湖的岸邊是由10余座山崗組成的白沙山,沙山呈銀白色,潔白柔和,猶如白綢,據(jù)說是千萬年來大風將平地上的沙子吹積而成,每當有強風吹過時,白沙山就會發(fā)出響聲,故又稱“響沙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帕米爾高原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享有“冰山之父”的美稱,其海拔約4500米以上的一些峽谷內(nèi)冰川林立,美不勝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帕米爾高原南行之路,慕士塔格峰百里相伴,南坡圓潤渾厚的冰蓋穹頂,西麓界限分明的冰峰輪廓,北崖跌宕起伏的跳崖冰舌。慕士塔格就像藍色蒼穹的唯一主角傲視群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今日去往4號冰川途中突然遭遇暴風雪,本次租用的城市SUV難以前行,只好在半山租用了當?shù)厝说难┑剀嚕陲L雪中緩慢駕駛約12公里后換乘馬匹再繼續(xù)上山,海拔4800米處找到了聽聞已久的4號冰川,此刻風雪突然間消失,陽光慢慢從云層中灑下,眼前的冰川竟然呈現(xiàn)了晶瑩剔透的蔚藍色。</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石頭城、塔合曼濕地與瓦罕走廊</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午6點左右到達塔縣,全稱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位于帕米爾高原東部,是中國唯一的塔吉克自治縣和唯一與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個國家有邊界的縣。縣境內(nèi)南有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北有海拔7546米的世界“冰山之父”——慕什塔格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雖然塔縣海拔4000多米,對我而言倒沒有絲毫的高原反應。一早醒來先到達縣城附近的石頭城和塔合曼濕地。塔什庫爾干在維吾爾語里意為“石頭城”,因城北有古代石砌城堡而得名。石頭城位于絲綢之路新疆段西端的帕米爾高原,是商旅進入南亞、西亞貿(mào)易的隘口,漢代稱“蒲犁”,坐落于阿法爾斯亞夫山及塔什庫爾干河西南的高丘上,與塔什庫爾干縣城相連。現(xiàn)保存城墻、城門、寺院和居住遺址,并與清代蒲犁廳衙署建筑相疊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走進石頭城遺址景區(qū),殘垣斷壁仿佛在向世人訴說它的歲月滄桑,從石頭城下的金草灘遠遠望去,可以一覽無余地看見綿延不絕的雪山中佇立在金草灘邊山丘上的石頭城,它依山而建,城墻從山頂一直延伸到山腳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塔合曼濕地又被稱為是“神花繁衍之地”,在塔吉克族的傳說中,帕米爾高原是沒有“花”這種植物的,只有在慕士塔格山峰頂上的“神之樂園”才有花。后來一位塔吉克族的青年勇士歷經(jīng)千難萬險登上“神之樂園”,從中帶回了兩支神花種到了現(xiàn)在的塔合曼。從此荒涼的塔合曼變成了百花齊放的芳草地,而整個帕米爾高原也到處都有鮮花盛開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塔縣是全國唯一一個以塔吉克族為主體的縣城。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主角阿米爾和古蘭丹姆的故事就發(fā)生在塔縣的邊境線上。塔吉克族也是中國唯一的世居白色人種少數(shù)民族,男性彪悍,美女如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塔吉克族婦女頭上都戴一頂“庫勒塔”帽,多是圓形硬殼,頂部和帽沿四周都繡有精美的圖案。已婚婦女外出時常系三角形繡花腰帶,老年婦女則留一條辮子,中年婦女留鬢發(fā),未婚姑娘不留鬢發(fā),辮子上常以小銅鏈或銀鏈連結在一起。女性佩戴的首飾碩大,有的老年婦女在胸前佩戴“阿勒喀”圓形大銀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午兩點多鐘離開塔什庫爾干,從314國道右拐進入中巴友誼公路。趁著天氣晴好驅(qū)車趕往我向往已久的瓦罕走廊———我國和阿富汗在陸地之上唯一接壤的地方。 瓦罕走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距離阿富汗只有80公里,是古絲綢之路的一部分。它不但是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與貿(mào)易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瓦罕走廊全長400公里左右,其中一百公里處在中國境內(nèi),剩余三百公里處于阿富汗境內(nèi)。最窄的地方南北距離只有15公里,最寬的地方也不過75公里,并且瓦罕走廊平均海拔都在4千米以上。除了夏季的幾個月以外,全年都處于大雪封山的狀態(tài)。這一區(qū)域因為海拔高、氣溫極低以及常年大雪封山的惡劣氣候條件,導致了此地人煙稀少的現(xiàn)狀,更是讓無數(shù)游客止步于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晉朝僧人法顯從長安出發(fā)西行求佛,唐僧取經(jīng)東歸之路都曾途經(jīng)瓦罕走廊,其中法顯在書中描述這一段路程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準東西,人骨以標行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瓦罕走廊地理位置非常特殊,連接四國,其東側是中國,西側是阿富汗,南側是巴基斯坦,北側是塔吉克斯坦。北面就是高聳的帕米爾高原(中國古代稱蔥嶺),南邊是興都庫什山脈。如今的瓦罕走廊就像阿富汗伸出的一條長臂,一端連著戰(zhàn)火連天、貧窮落后的“帝國墳場”阿富汗,一端連著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強大的中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盤龍古道,紅其拉普國門</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盤龍古道又名蟠龍古道,最初只是一條方便牧民出行而修建的公路,如今卻成為了無數(shù)人自駕前來打卡的地方。實際上這條道路名叫瓦恰公路,是通往塔縣瓦恰鄉(xiāng)的兩條公路之一。但因其宛如盤旋的神龍盤臥在大地上一樣,所以才被稱為“盤龍古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為了無人機拍攝方便,下午獨自爬行到山口海拔5000多米的雪峰頂。放眼望去,一條新修的公路蜿蜓而下,似一條黑龍盤繞在山間,橫臥于昆侖山脈,守望著祖國西部的神山圣地。盤龍古道位于喀什地區(qū)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瓦恰鄉(xiāng)境內(nèi),當?shù)亟型咔」罚谏放c土色山體的完美配合,再加上遠處連綿的雪山,也許這只屬于帕米爾高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站在高山頂上向下而看,蔚為壯觀。一覽眾山小,看到四周云霧飄渺,山影巍峨,讓人心生敬意,心生豪邁之情悠然而起。行走在山頂上,極目遠眺,仿佛世界都在腳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人們常用山路十八彎來形容道路的艱險,以至于318川藏線上的72拐被無數(shù)人稱之為最險公路。直到來到了盤龍古道,才明白所謂的怒江72道拐不過是小兒科。30公里的山路,竟有639道彎,并且彎道大部分都超過180度,有些甚至270度,無論視覺體驗,還是駕駛體驗,都會讓人腎上腺素激增,心潮澎湃,熱血沸騰。這樣的路對于司機來說是一種考驗。有人玩笑說:開過這條路,其它什么到都是浮云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山回城的路上會遇見咯拉庫勒湖(也稱藍湖)和坎爾洋村,村子坐落于班迪爾鄉(xiāng),氣候溫和、社會和諧穩(wěn)定,綠蔭成林,山清水秀村落海拔3000米,占地面積985平方公里,居住著218戶塔吉克族村民,是塔吉克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村落之一,也被驗證為《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這首歌的發(fā)祥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條護村河圍繞著坎爾洋村,柳條樹枝的光影又添一層原始的野味。土磚堆砌的圍墻,是塔吉克族的家園。炊煙裊裊的灶臺,是人間煙火的溫柔。酥油奶茶的香甜,是高原淳美的飲品。其樂融融的氛圍,是幸福生存的柔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高原地區(qū)無人機航拍沒有GPS信號支持,只能全靠手動強制起飛,可能是天氣寒冷的緣故吧,掉電非常快,直到把5塊電池全部飛完,才意猶未盡的開車去往本次行程的終點——紅其拉普邊防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國門在314國道的終點。海拔約5千米,豎有兩座標明國界的“7”號界碑,朝向中國的是“中國”兩字和鮮紅的國徽,面向巴基斯坦一面的,則是巴基斯坦的英文名字和藍色的巴國國徽(兩國界碑合二為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紅其拉甫口岸由于處於高海拔,高嚴寒地域,己屬于生命禁區(qū),行駛至離中巴界碑3.4公里處便無法再前行,呈現(xiàn)在我眼前的只是連綿的雪峰和地上厚厚的積雪、湛藍透徹的天空以及象征著中巴友誼的界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當晚入住坎爾洋村,善良的塔吉克人總會給人以安全感,也讓我提上相機在村子里外拍了個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坎爾洋對許多人都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一座昆侖山,千年坎爾洋",讀一回也許會在冥冥之中領略一二。塔吉克族是一個崇拜太陽,以山鷹為圖騰的民族,一般在重大節(jié)日或婚禮的時候,小伙子們會吹起鷹笛,跳起優(yōu)美蒼健的鷹舞,姑娘們衣著鮮艷,載歌載舞,就如花兒般綻放在帕米爾高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塔吉克族婦女頭上都戴一頂“庫勒塔”帽,多是圓形硬殼,頂部和帽沿四周都繡有精美的圖案。已婚婦女外出時常系三角形繡花腰帶,老年婦女則留一條辮子,中年婦女留鬢發(fā),未婚姑娘不留鬢發(fā),辮子上常以小銅鏈或銀鏈連結在一起。女性佩戴的首飾碩大,有的老年婦女在胸前佩戴“阿勒喀”圓形大銀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塔吉克族男性頭上都有一頂“吐瑪克”,里子是用黑羔皮做的,皮帽的頂部和四周是用絨布,帽頂上用紅線繡有一圈一圈的花紋。男人身穿“袷袢”,即一種無領、無口袋、無扣的長大衣。恰袢的腰間還要系一塊三角形的腰巾,腰巾上也繡有花紋和圖案。腳上還穿上一雙紫紅色的“喬魯克”,個個鼻梁高挺,膚色白皙,能歌善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塔吉克族人口中60%聚居在帕米爾高原上的塔什厙爾干塔吉克族自治縣,其余主要分布在附近的莎車、澤普、阿克陶和皮山等縣,這些縣里都設有塔吉克民族鄉(xiāng)。自古繁衍生息在帕米爾高原東部的塔吉克族和不同時期從帕米爾高原西部東遷的塔吉克族構成了中國境內(nèi)的塔吉克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塔吉克族人要比很多戴有色眼鏡看人的人群更加熱愛中國,他們有一個別稱叫中國的邊疆守衛(wèi)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行至此,基本完成了本次規(guī)劃的線路。明天也該返程了,想來從明天開始五一小長假的堵車和擁擠也該發(fā)威了,錯峰出行是我一向的主張。戀戀不舍的告別心中最神圣的高原,明日飛往成都該去陪兒子無右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帕米爾高原喀喇昆侖山谷,站在世界制高點,仿佛來到了天界。看著這從未謀面的景觀,世界上竟然有這樣讓人驚訝的地方,雖貧瘠而高遠,也許它一直會留在我的夢里,揮之不去……</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炉霍县|
威宁|
宾川县|
宣威市|
大石桥市|
泽普县|
开鲁县|
三台县|
平昌县|
贺兰县|
鄄城县|
河北区|
南木林县|
蓝山县|
山西省|
云龙县|
咸宁市|
米泉市|
铜川市|
密山市|
洛隆县|
武义县|
剑河县|
绥滨县|
苍溪县|
合水县|
滁州市|
牟定县|
葫芦岛市|
文登市|
黔西县|
景谷|
慈溪市|
宣恩县|
盐池县|
白河县|
宁陕县|
萨嘎县|
西和县|
麻栗坡县|
满洲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