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阿妹俏來阿哥傻 羌族民歌</p> <p class="ql-block">5 羌族古城展雄姿</p> <p class="ql-block">終于來到了羌族古城。沒想到會有這么古樸典雅壯觀。諾大的羌族廣場是一個綜合觀光、休閑、集散區。它以“羌王官寨”建筑為背景,還原了羌民舉行迎賓、集會、慶典的方式,是感受羌民隆重的迎賓、咂酒開壇、掛紅、鳴炮、吹號等禮儀場面不同民俗表演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一腳踏入這個廣場圣地,你一定會猛然住腳:無數蒼老的巨石雕塑,高聳挺撥的群雕圖騰羊造型,無不從千年的蒼茫中踉蹌走出,威嚴地排列在廣場的四周,像無數刀光箭影廝殺的羌族勇士,煙塵滿面地站立著,迎接遠方游人的檢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們團隊還有幸同羌族部落最后一位酋長合影留念。廣場的正面盡頭,是無數個臺階延伸高坡上的古羌城。導游是一個健碩的中年婦女,身材魁梧,臉盤大,眉毛濃,眸子明,嗓門粗獷,明顯帶有羌族血統特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們在導游的帶領下沿石階而上徐徐步入古羌城。抬頭仰望——身著民族服裝的妙齡女子塑像,手捧紅色掛紅,佇立在那里歡迎四方來客。臺階兩邊都立有“釋比圖經”的刻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導游給我們解釋說:“‘釋比’,在羌族中類似巫師那樣的角色,是羌文化的傳承者。釋比的經典,往往成為羌民自愿遵從的民間法典”。我們細仔端祥“釋比圖經”《刷勒日》,全程約100幅,內容涉及羌民吃、穿、住、行、婚、喪、嫁、娶,是一部內蘊神秘文化色彩的“百科全書”??胺Q民族文化瑰寶。也是羌族古城釋比文化中最為絢麗,最為豐富,最具神秘色彩的一道靚麗風景線。</span></p> <p class="ql-block">她給我們講解說:“古羌城位于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座落于茂縣縣城——鳳儀鎮,歷史上為冉駹居地”?!扒甲?,是中國唯一一個以民族族姓記入甲骨文的民族,被喻為中華民族演進史上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傳說5000年前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大戰,戰敗后炎帝率其大部與黃帝部落融合,形成華夏族(漢族)即“炎黃子孫”。其余少部分西遷、南遷,與青海,四川,重慶等地的原住民融合,形成藏族、彝族以及今天的羌族。羌族與漢族、彝族、藏族等民族一樣,都具有一部分炎帝部落血統,為兄弟民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導游進一步說:“今日的羌族,主要聚居地在我國西部地區,現有人口約32萬左右。其中茂縣是最大的羌族聚居區,這里的羌族人口占全國的30%以上,別看羌族人口少,它可是古代羌族中保留羌族族稱最為傳統文化的一支”?!肮徘汲钦嫉?000余畝,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原古羌城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損壞嚴重,為恢復古城原貌,保留古羌文化,國家投入大量資金重建(由山西援建),2013年11月3日羌歷新年舉行開城儀式”。</span></p><p class="ql-block">導游手指向北最高建筑比塔說,那是羌人的最高神——天神被供奉之地,羌人以三塊白石供奉在屋頂,稱為白石神。</p> <p class="ql-block">說話間已到古羌城,一座深紅色園拱木大門足有20米高,上書“中國古羌城”五個紅色醒目大字。門樓頂端,站立著幾個身穿鎧甲,手拿寶刀,扮成士兵模樣的羌人,昂首站立,守護著這一方神圣重鎮。</p> <p class="ql-block">接下來我們參觀了一組蠟像制作的議事廳。只見正中央羌王正襟危坐,身穿羌族服飾,頭戴狼皮帽,和其手下大臣正在議事,那蠟像栩栩如生,似乎把人帶到那穿越遠古的蠻荒時代。</p> <p class="ql-block">在鐵匠鋪,我們大開眼界,那時候羌人早已進入鐵器時代,制作兵器用于戰事,保護族人。古時羌人用的轎子、錢莊、灶房、馬廄、土司房、土司臥室、標本制作的牦牛、戰馬,都令我們感到稱奇興嘆,暗自被羌族人的聰明智慧所折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尤其是掛在墻上的羌笛,使我會立即想到王之渙那首名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耳畔仿佛傳來羌笛發出的那清脆高亢,帶有悲涼、纏綿悱惻,哀婉動人悠長的魔魔笛音。霎時穿越時空,思緒突然回到那遠古戰云密布,車馬喧騰,窮兵黷武,血流成河,殺戮不堪回首的場面。</span></p> <p class="ql-block">眼前即刻幻化出茫茫雪域高原,雄鷹展翅翱翔發出凌歷的呼叫聲,一個個鮮活的面容,部落之間酣戰激烈的廝殺吶喊聲、馬嘶聲、刀棒慘烈、火光四濺、風起云涌的鏗鏘聲,“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園”的千古絕唱壯闊景觀。那是一個充滿詭異,血腥,野蠻,苦澀的悲劇時代,我不由仰頭發出長嘆,慶幸人類回歸文明。</p><p class="ql-block">“孟主任,走”。同游的王學明局長一句話,把我從紛亂的思緒中拉回現實。我們隨導游來到購物店——花兒納吉牦牛角梳工廠店,這里的牛角梳,貨真價實都是用牛角做的。</p> <p class="ql-block">導游說:“為了支援災區少數民族脫貧,過去扶貧把錢直接發給貧困地區,但把扶貧款消費完了,仍舊還是個窮。關鍵缺乏自身的‘造血能力’?,F在扶貧換了新思路,注重培養‘造血動能’。我們羌族發展第三產業,開展各種旅游服務業,通過自己的勞動和服務獲得合法收入,我們覺得活得有尊嚴”。</p><p class="ql-block">團隊游人各自挑選了自己喜歡的牛角梳,服務員聽說我們來自山西,還給我們打了折。她們說地震后山西援助茂縣,對我們羌族人有恩,我們根據當地政策,也要回饋無私奉獻的恩人。</p> <p class="ql-block">大伙聽了這話,無不心里感覺溫暖、舒坦,不約而同購買力驟然急劇上升。王學明局長夫人郝小愛,購買了幾把牛角梳,仍意猶未盡,出店后又折回買了幾把。她說來一次不容易,這牛角梳好,有益健康,回去給孩子們也帶幾把,讓他們也倡導健康新生活。再說也是給羌族貧困人口獻點愛心。她說著紅撲撲的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笑。中國婦女善良的美德,在她的身上得到彰顯。表演馬上開始了,我們仰臉蹺腳,擠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欣賞羌族特色表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只見羌王夫婦(土司夫婦)在嘹亮的號角聲中閃亮登場。兩隊人馬高舉著紅布往外狂呼奔走,這個名稱叫“掛紅”。是羌族人歡迎遠方客人的最高禮儀,相當于藏民敬獻哈達。</span></p> <p class="ql-block">“掛紅”隊伍前,有手執兵器士兵鳴鼓開道,臺階兩邊有模擬的篝火堆。待“掛紅”隊伍下到廣場,羌王發表熱情洋溢的歡迎詞,歡迎四方來的客人到羌寨作客。歡迎儀式完畢,“掛紅”的隊伍由原路返回,那紅布像火焰還高高懸著,在陽光的照射下,人面桃花相映紅。繼之各種羌族文藝薩朗表演紛紛亮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舞者手執羊皮鼓,歡快跳躍,舞姿優美,不時發出震天動地的吶喊聲??吹挠稳诵撵簱u曳,眉翠含顰,靨紅展笑,一張張嘴都樂的快扯到耳垂了。這天,適逢還有一戶羌族人家舉行隆重婚禮。音樂響起來,羌族助興的姑娘小伙們唱著酒歌載歌載舞。新郎背著新娘圍著籬火,左三圈右三圈跑,表示紅紅火火,好運連連!親朋好友們狂歡為他們二位新人獻上羌紅。大巴緩緩離開羌族古城,車箱內游人仍喜滋滋浸潤在那熾熱、歡快、豪放的羌舞喜悅光中。大家紛紛交頭接耳說:“真美啊,不虛此行”。大巴載著歡聲笑語的游客,飛速穿過繁華的茂縣大街,又朝著下一個神往的景區馳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簡介:孟黎明、1964年生于隰州,山西汾西縣人,中共黨員,曾在多部門擔任領導職務,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臨汾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出版多部中長篇小說,作品屢獲全國大獎,其長篇歷史抗戰小說《古剎槍聲》改編電影《諜·蓮花》2013年全國院線上映。</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城市|
嘉峪关市|
吴旗县|
沙河市|
望城县|
大洼县|
乐山市|
称多县|
高尔夫|
卢湾区|
夏津县|
津市市|
平塘县|
永平县|
广河县|
贵德县|
岫岩|
历史|
甘孜|
区。|
鸡泽县|
侯马市|
北安市|
文水县|
玉门市|
华池县|
徐闻县|
新邵县|
武夷山市|
闵行区|
霍城县|
遂昌县|
龙江县|
乐亭县|
洛川县|
陆川县|
常山县|
巴林右旗|
五原县|
揭东县|
卢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