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D8:尋烏澄江鎮——會昌縣——瑞金市,全程騎行126公里,爬升1000米;累計騎行697公里,累計爬升7753米。</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要讓打勝仗的思想成為一種信仰;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美軍上將馬丁·鄧普西</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天目的地——瑞金,這個被譽為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同時也是紅軍長征始發地的城市,在中國革命史和中共黨史上有著的重要地位。今天,帶著滿腔熱情與崇高敬意,奔向你…</p> <p class="ql-block"> 早晨7:00從尋烏澄江鎮出發,沿著G206,一路向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吃瓜群眾,愉快補給</span></p> <p class="ql-block"> 全程都是愉快的起伏路,中午11:30到達醬干之鄉——會昌縣城用午餐。會昌醬干有著悠遠的歷史,它在清代嘉慶年間,被朝廷指定為貢品,譽滿京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進入會昌界</span></p> <p class="ql-block"> 這幾日天氣預報一直是雷陣雨,卻遲遲未下,也許是全南到定南那天淋夠了,老天不忍再折磨這群傻小孩,讓雨神不再布雨,一路也無風雨也無晴,讓我們平安到達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臨近瑞金城,內心澎湃,莫名興奮起來,猶如紅軍長征即將走到終點,勝利曙光就在不遠前方,我們奮力沖破黎明前的黑暗,到達勝利的終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瑞金,我們來了</span></p> <p class="ql-block"> 也許是這座城市帶來的無上榮光,點燃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激情,歷經9小時,騎行126公里,于下午4:00安全到達。瑞金,我們來了…</p> <p class="ql-block"> 在前往入住酒店的路上,誤入一條曲徑通幽的鄉間小道,路邊有一座陵園,大部分墓碑上都刻有鮮艷的五角星,這應該是英烈們安息之地了。為新中國浴血奮戰,忠骨消魂的瑞金英烈們,安息吧…</p> <p class="ql-block"> 火速辦理入住,放下行李,迫不及待打卡瑞金各大景點,首站打卡點:紅井景區。離入住酒店3公里不到,騎行10分鐘。</p> <p class="ql-block"> 紅井景區屬于沙洲壩,當年的沙洲壩是個干旱缺水的地方,不僅無水灌田,就連群眾喝水也非常困難。一九三一年,瑞金成立了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1933年4月,臨時中央政府從葉坪遷來沙洲壩以后,毛主席發現這里群眾喝的是池塘里的臟水,便把解決群眾飲水難的問題掛在心上,后來帶領警衛挖井,解決當地百姓喝水難問題。鄉親們為紀念紅軍挖井,給這口井起名叫“紅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偶遇小網紅騎行愛好者,一起打卡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飲水思源,喝一口甘甜的紅井水,緬懷革命先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中共中央政治局舊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二蘇景區與紅軍長征起點</span></p> <p class="ql-block"> 今晚,在革命的搖籃里,應該能睡個好覺,明天140公里,直奔贛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分享今日份快樂</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今日課堂(Tips):“紅井”由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瑞金沙洲壩流傳一首民謠:“有女莫嫁沙洲壩,天旱無水洗頭帕。”說的是沙洲壩是個干旱缺水的地方。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住在沙洲壩的人吃的是又臟又臭的塘水,吃了容易生病。也有人想過要挖井,可是一來窮,沒人提得起頭,二來又信迷信,聽風水先生說過,沙洲壩的龍脈是條旱龍,不能打井,打井會壞龍脈,所以更沒有人敢去冒這個風險。于是沙洲壩的人也只得祖祖輩輩到塘里去挑水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一九三一年,瑞金成立了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政府起初設在葉坪,后來因為白匪軍狂轟濫炸,為了安全防空,從葉坪遷到沙洲壩,毛澤東主席便住在沙洲壩的村子里。有一天傍晚,毛主席辦完公事從外面回來,一下馬,看見鄉親們在塘里挑水,便問:“這水挑去做什么用?”鄉親們回答說:“吃呀!”毛主席說:“水這么臟,能吃嗎?”鄉親們苦笑著說:“有什么辦法,再臟也得吃啊!”毛主席說:“不會打井么?”鄉親們搖搖頭說:“沙洲壩人喝不得井水,這是天命!”毛主席哈哈大笑說:“不要信天命,要信革命!還是打口井吧!”說罷,牽馬進村去了。大家也就散了,誰也沒有把這話記在心里。仍然每天到塘里挑水吃,毛主席也每天早出晚歸忙他的公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有一天,天剛朦朦亮,起來挑水的人,看見有兩個人影在村頭走來走去。一個拿著鋤頭,一個拿著鍬,這里鋤鋤,那里鏟鏟。誰這么早起來干什么呢?走前一看,原來是毛主席和他的警衛員。挑水的鄉親問:“毛主席,你這是干什么?”毛主席說:“找水源、挖井。”說完,便和警衛員在一塊長滿油草地地方鏟開地皮挖了起來。挖到約有兩三尺深,毛主席抓起一把泥土在手里捏了捏,對警衛員說:“行,井位就定在這里,你去叫人來挖。”于是毛主席叫挖井的事,立即傳遍了全村,眾人都自動的找著鋤頭鐵鍬,齊集到村頭和毛主席一道挖井。毛主席一邊和大家挖井,一邊對鄉親們說:“這幾天忙,沒工夫找大家商量打井的事,今天有半天空,我先替大家找個有水源的地方,定個位,破個土。我知道,你們信風水,怕得罪旱龍王,我不怕,如果旱龍王怪罪下來,讓它來找我算賬好了!”逗得大家都笑了。大家說說笑笑,不到一天工夫,一口井便挖成了。從此,沙洲壩的鄉親喝上了井水,結束了祖祖輩輩挑塘水喝的歷史。因為井是紅軍來了以后毛主席親手挖的,所以鄉親們給這井起了個名字叫“紅井”。</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青县|
大丰市|
延庆县|
紫阳县|
介休市|
林周县|
英德市|
大足县|
龙江县|
都江堰市|
高阳县|
丹寨县|
根河市|
巨野县|
布尔津县|
额尔古纳市|
尼木县|
河北区|
大洼县|
霞浦县|
云梦县|
武冈市|
弥勒县|
易门县|
崇州市|
长宁县|
台江县|
甘孜县|
临邑县|
南漳县|
阳谷县|
股票|
云南省|
鹰潭市|
阜新市|
股票|
龙州县|
克山县|
哈巴河县|
德庆县|
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