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他山之石可攻玉,納人之長可厚己。4月28日上午,各級部主任齊聚二樓會議室,聆聽了朱校長的東林之行匯報課。</p> <p class="ql-block"> 一是問題化導學案的優化</p><p class="ql-block"> 我校自2022年春開始,全體教師分學科按學段利用寒暑假備課,研制《問題化導學案》。受本次學習的啟發,朱校長提出改變集體備課方式。由常規集體備課時一人主備,其他人輔備,個人上課時二次備課的模式,更改為集體備課時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依據需要解決的問題設計教學活動,教師在使用時添加具體的學習任務及實施內容,進而修改我們的問題化導學。導學案以解決問題為驅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探究問題,有效參與學習活動,最終解決問題,完成學習目標。</p><p class="ql-block"> 二、單元化教學如何落實</p><p class="ql-block"> 以語文為例,讀懂本單元語文要素是什么,在教材中如何梯級呈現;讀懂教材,把握單元教材核心所在,或者特質所在。</p><p class="ql-block"> 朱校長以東林小學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思維的火花”為兩節課例來談。第一課時,三篇課文采用大聲朗讀和默讀不同的讀書方式,尋找文中的智慧之人,梳理當時面對情況、應對辦法和結果,完成表格。最后再用自己的話講一講每個故事。第二課時,加入“思維過程”,這也是本單元學習的重點,引領學生思考智慧之人當時怎么想的,為什么這么想。找關鍵詞句品讀,揣摩作者的內心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特別的是,本次匯報活動前,朱校長倡議大家帶著五年級下冊課本來參會,會前討論如何在三個課時完成第六單元的單元化教學,大家各抒己見,總結為三點,一是字詞句;二是閱讀;三是書面表達。最后朱校長提出我們要明確語文要素是什么,在教材中不同年段的遞進關系,理清語文要素在單元內部不同文本學習中不同的側重點,我們對單元整體教學就有了一個相對比較清楚的認識。在教學設計中,我們可以抓住語文要素從單元教材中選擇共同的知識學習能力訓練點,設計學習任務,進行跨文本學習。也可以單篇學習,在學習中根據文本特點和語文要素推進進行單元整體思考與架構。</p><p class="ql-block"> 以此為契機,朱校長鼓勵我校教師嘗試探索單元化教學。每年級先從本學期選取一單元開啟單元化教學的嘗試。我們將從下面三點做起,首先解讀部編版教材,梳理語文要素的各個零散的點。然后,再把點串線。梳理的過程幫助我們知道同一個要素可以分為幾個梯級,具體同一個語文要素但在不同學段、不同單元、不同篇目的訓練重點在哪里,落實到適時適度,從而呈現梯級或者螺旋上升的姿態。最后在明確的學習目標統領之下,對一個單元的學習內容和活動進行系統規劃,整合設計,以清晰的路徑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當然說起容易,做起難,前方路途中會有坎坷,我們愿多向各方優秀教育專家學習,滿懷教育情懷,一路向前探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重視青年教師發展,構建青年教師成長論壇</p><p class="ql-block"> 我校青年教師居多,之前組建“青藍工程”促青年教師成長。本次學習活動中,受東林小學“聚焦素養培養 分享教學智慧”青年教師成長活動的影響,朱校長安排我校啟動構建青年教師論壇會,會上青年教師可以談成長,談不足,談困惑等多種形式,以此促進青年教師發展,提升教師素養,增長教育教學智慧。</p><p class="ql-block"> 四、閱讀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我校語文、數學、跨學科閱讀等活動在持續不斷的開展。本次活動中,《分數比較大小》一課,重新認識了數學閱讀。數學閱讀是學生個體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閱讀數學材料建構數學意義和方法的學習活動,學生主動獲取信息,汲取知識,發展數學思維。</p> <p class="ql-block"> 滿懷教育情懷, 遇見更好的自己。朱校長的分享進一步增強了我校教師教書育人的職業榮譽感和使命感。一名優秀的教師要有豐厚的學識,知無涯學無境,一路向前行。將自己所學所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我校教育教學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一份力量,爭做為學、為事、為人示范的新時代“大先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前县|
房产|
麦盖提县|
剑川县|
元谋县|
临猗县|
霞浦县|
绵阳市|
玛曲县|
长治市|
平湖市|
夏邑县|
南雄市|
石屏县|
衡阳市|
安化县|
彭州市|
长顺县|
绥江县|
江达县|
石渠县|
三亚市|
阆中市|
怀集县|
蓝山县|
项城市|
博野县|
阿拉尔市|
精河县|
新宁县|
公安县|
威海市|
昌乐县|
井冈山市|
宣城市|
通榆县|
西青区|
禄丰县|
望奎县|
大同县|
武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