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東之旅,感慨良多,很想制作幾篇美篇文章以記之。因為山東的景點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俺卻缺乏文采,所以久久不能落筆!</p> <p class="ql-block"> 山東省眾多的景觀如何寫,還是從我最感興趣的蓬萊閣景區先下筆吧。</p> 這是乘船在海上眺望蓬萊閣 <p class="ql-block"> 上面兩張圖片,是在海上乘船遙觀蓬萊閣景區,在山頂上最高那個就是聞名天下的蓬萊閣了。它是中國四大名樓之一。</p> <p class="ql-block"> 蓬萊閣的東北面,是碧藍的大海,這是八仙過海的地方。八仙過海中的八仙是哪幾位?他們的名字分別是鐵拐李、張果老、韓湘子、曹國舅、何仙姑、漢鐘離、藍采和還有呂洞賓。</p><p class="ql-block"> 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往往有很多全國都家喻戶曉的故事,如蘇杭地區就有梁山伯與祝英臺;杭州西湖邊產生的白娘子與許仙;山東是文化大省,故事更是多得很,《水滸傳》誰人不知?而山東的蓬萊地區也有八仙過海的故事,誰人不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已成為常用的成語。</p> <p class="ql-block"> 上面是八仙過海圖,八仙過海故事的版本很多,其中之一是講述了八位神仙鐵拐李、漢鐘離、呂洞賓、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修煉成仙后,途經東海去仙島,只見巨浪洶涌。呂洞賓提議各自投一樣東西到海里,然后各顯神通過海。于是,八位神仙分別把自己的法寶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過。鐵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過海;韓湘子以花藍技水而渡;呂洞賓、藍采和、張果老、漢鐘離、曹國舅、何仙姑也分別把自己的蕭、拍板、紙驢、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過。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過了東海。</p> <p class="ql-block"> 八仙已經成為一種文化,民間有八仙桌、八仙椅,八仙醉酒等等。</p> <p class="ql-block"> 人們想說環境之美,往往把仙境做為比喻。今天游八仙過海的海邊,的確很美!</p> <p class="ql-block"> 我們乘船遠眺了蓬萊閣,還沒有近距離看看它的真面目呢。我們帶著好奇之心,很快就要看到它的真面目了。上圖是進入蓬萊閣景區的大門。</p> <p class="ql-block"> 進入蓬萊閣景區之后,首先通過的是上圖這座美麗的登瀛橋。</p> <p class="ql-block"> 上面是人間仙境坊,聽說進入了人間仙境坊之后,那么就真正進入了人間仙境了。進入的人都會沾上許多仙氣!</p> 蓬萊閣景區里的樹 <p class="ql-block"> 仙境畢竟與其它地方不同,哈!樹也彎著生長的!初夏了,才露出嫩葉,仙風道骨!</p> <p class="ql-block"> 進人間仙境坊之后,就到了彌陀寺。這是蓬萊閣景區唯一的寺廟。道教圣地也有寺廟,這就是咱們中國的特色,中國人自古就有包容的胸懷。把儒、釋、道容為一體,不像中東那些國家,因為教派不同互斗了上千年!</p> <p class="ql-block"> 走過了彌陀寺之后,就到了丹崖仙境坊。</p> #00 <p class="ql-block"> 拐個小彎兒,就到了龍王宮了。這里是東海龍王的宮殿,里面有一個面部比較黑的龍王雕塑。東海龍王的像為什么這么黑?聽說久旱不見雨的時候,人們就把他抬到太陽底下暴曬,看他施不施雨?所以他的面像就黑了,哈,我真的不敢相信,誰敢把施雨神這么弄?為了求雨,暴曬東海龍王,這是迫使之,何來“求”之?</p> #00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就到了子孫殿。子孫殿里供奉的是送子娘娘。送子娘娘身邊還供奉著眼光娘娘和疹子娘娘,她們呢是保佑子孫心明眼亮、身體健康的。在過去,人們喜歡多子多孫,所以那些嫌兒子少的和沒有兒女的便到這里向送子娘娘許愿,祈求多生兒子或者生個好兒子。</p> <p class="ql-block"> 走過子孫殿,就到了天后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媽祖廟。全國有海的地方都供奉這位媽祖。我曾經從字面上想象,以為祖啊宗啊的,應該是個老者,殊不知她是個年齡才二十多歲的漂亮姑娘,名叫林默!因海上救難有功,海邊的人們紀念她供奉她,已成為一個很有文化特色事兒!我的一位吟友叫何柳華曾寫過一首歌頌媽祖的詩,還挺不錯的,摘錄如下:《頌媽祖》:“慈悲心底栽,慧質若蓮開。四海除妖怪,漁歌載滿回。”</p> <p class="ql-block"> 再往后就是我們慕名已久的蓬萊閣了!蓬萊閣建在蓬萊閣景區后部居中,建于北宋,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明代擴建,清代重修,高15米,坐北朝南,雙層木結構建筑,底層長14.8米,進深9.65米,四面回廊。閣底環列16根大紅楹柱,閣的上層繞有一圈精巧明廊,可供游人遠眺。</p><p class="ql-block"> 近看蓬萊閣,非常壯觀。很想用相機把它的容貌留下,只因綠樹遮擋,無法拍攝啊!近距離拍攝的話,只能拍到局部,無法拍到整體。</p> <p class="ql-block"> 蓬萊閣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齊名。中國四大名樓大多數因詩詞而出名,像黃鶴樓,那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岳陽樓則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使天下都知道了岳陽樓。滕王閣則是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而出名!</p> <p class="ql-block"> 這樣看來,好像蓬萊閣沒有太多出名的詩詞,其實不然,其實很多詩詞都是以蓬萊閣的景寫的。但是重點著墨都是在海上仙山,比如蘇軾的“東方云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白居易的“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等等。</p> <p class="ql-block"> 上圖是蘇公祠。蓬萊閣景區怎么又與蘇東坡有關?事兒是這樣的:東坡先生曾到登州(今蓬萊)任知府,只不過時間非常短,總共只干了5天登州知府。但就是在這短短的5天時間里,他深入民間,體察民情,發現當時因新法中的鹽法禁止百姓賣鹽,所以導致不少原靠賣鹽為生的百姓生活困苦。為此,蘇東坡寫了《訖罷登萊榷鹽狀》,列舉了許多事實,陳述了得失利弊,終使皇帝允許百姓隨便買賣食鹽,就市論價,官府只收取一定的稅金。</p><p class="ql-block"> 為了紀念他為民請命的功德,當地百姓集資興建了蘇公祠。后人有感而發,留下了“五日知州府,千年蘇公祠”的詩句。這啟迪世上的當權者,只有為民辦好事、辦實事,才能流芳百世。</p> 這是呂祖廟 <p class="ql-block"> 呂洞賓是八仙之首,所以人們為他也建個廟。</p> <p class="ql-block"> 蓬萊閣在蓬萊閣景區的中軸線最后端,中軸線的兩邊還有很多樓閣亭臺,如普照樓、戲樓、三清殿、白云宮、觀瀾亭、避風亭等等。</p><p class="ql-block"> 我和群友從蓬萊仙境下來了,我身上所沾的仙氣也消失得一干二凈!還是粗俗人一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從蓬萊閣下來,往左邊走就是蓬萊水城了。蓬萊水城位于市區西北丹崖山東側。宋慶歷二年于此建停戰船的刀魚寨。明洪武九年在原刀魚寨的基礎上修筑水城,總面積27萬平方米。它負山控海,形勢險峻,其水門、防浪堤、平浪臺、碼頭、燈塔、城墻、敵臺、炮臺、護城河等海港建筑和防御性建筑保存完好,是國內現存最完整的古代水軍基地。1982年,水城與蓬萊閣一同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這是蓬萊水城里的火炮 這是水城里的天風海濤樓 <p class="ql-block"> 說到蓬萊水城,不能不說這位民族英雄戚繼光。明朝時日本倭寇常常搶殺海邊人民,搶奪財物,非常猖狂!是戚繼光操練水軍,消滅倭寇,平定了海彊。戚繼光有詩云:小筑暫高枕,憂時舊有盟。 呼樽來揖客,揮麈坐談兵。云護牙簽滿,星含寶劍橫。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編 輯 / 茶 客</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04.27</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谷区|
尼玛县|
都匀市|
淄博市|
聊城市|
军事|
安塞县|
岑巩县|
定日县|
佳木斯市|
出国|
崇义县|
蓝山县|
塔城市|
志丹县|
甘谷县|
顺平县|
青川县|
出国|
航空|
新疆|
武定县|
新营市|
历史|
会宁县|
吴江市|
聂荣县|
渭南市|
沧州市|
峨边|
怀来县|
乳源|
临漳县|
石城县|
来宾市|
长宁区|
长宁县|
弋阳县|
额尔古纳市|
白沙|
舞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