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龍山路26號,由德國建筑師維爾納·拉查洛維茨設計,于1905年始建,先后為德國總督、日本駐青島守備軍司令、國民黨駐青島市長的官邸。</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主樓的建筑風格為德國威廉時代典型建筑樣式與青年風格派相結合,是近代中國出現的最具代表性的一幢德國風格建筑,集中體現了西方建筑史上諸多風格的流變軌跡,反映了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德國乃至歐洲的建筑思潮,被梁思成評為融合東西方多種文化理念于一體的建筑藝術巨制。</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建筑的主立面西立面高30米,以黃色為基調,局部用花崗巖做裝飾。與中國傳統建筑不同,該建筑的主入口并沒有設在南面,而是設在西面,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基于建筑與人文地理關系的一種考慮,總督府辦公大樓位于總督官邸的西邊,兩座建筑可以遙相呼應。其次,從藝術風格的角度觀察,歐洲許多羅馬風大教堂都有一個深刻的西門主題,于是在總督官邸這里,我們就看到了一面極具雕塑感的西山墻。</p> <p class="ql-block">西立面的山墻有一大一小兩個山花,各具特色,形成對比。大山花位于主入口正門上方,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幅紀念性畫面,三角形的部分展開了一組包含太陽石及龍頭的巖石群雕。</p> <p class="ql-block">南立面采用縱橫三段處理。令人贊嘆的是建筑師在左右兩個塔樓之間運用了一系列的對比手法。左邊塔樓形體高大,底部以花崗石為基座,上部以黃墻為主,塔樓頂端采用中式重檐攢尖頂,兩重檐之間為德國傳統民居白底紅色木構裝飾。右邊的城堡式塔樓形體較小,主要材料是蘑菇石,形狀大小頗具變化。中段采用古典主義游廊設計,有六對石柱縱列于厚重的花崗巖護墻上,呈東西延展,形成五個半圓券,使整個南立面凸顯出一種高貴而靜穆的精神氣質,洋溢著浪漫主義油畫般的視覺效果。</p> <p class="ql-block">東立面一個明顯的特點是青年風格派在花房結構中的表現,花房處于中心位置,以當時新建筑材料鋼構架和玻璃做花房主體,有簡約自然的曲線特征。將輕型鋼結構屋頂支撐起來的石柱頂端雕刻著清新優雅的植物圖案,頗具中國傳統韻味。</p> <p class="ql-block">北立面左側屋面一座綠色的小塔顯得靈動,是德國傳統建筑的裝飾符號。右側兩片屋頂陡峭,又有折坡,墻面采用半木結構,以白墻為底,配以縱橫的深紅色木條,是典型的德國民居風格。中間,在女兒墻上做出綠色琉璃瓦,這又是一個中國元素。其西側探出十七級石階,設計簡潔精巧,與整體外觀形成較強對比,更顯得輕巧靈動。</p> <p class="ql-block">這幢獨特的歐洲古堡式建筑,遠遠望去大氣莊重、典雅精美,與蔚藍的天空交相輝映,宛如“藍天下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作為“德國建筑藝術在中國”的最高代表,其裝飾之豪華、造型之典雅,至今仍雄居我國單體建筑之首列,內部裝飾異常華麗考究,每個細微之處都有精心設計制作。</p> <p class="ql-block">它濃縮了近現代以來青島城市的歷史風云,呈現了東西方建筑文化對話的豐富圖景,集結著建筑藝術史、城市史、近代史及中德關系史等多重內涵。</p> <p class="ql-block">走進館內,大廳中歷經百年的木質結構絲毫不見破損;瓷磚墻壁雖歷經歲月沉淀,依然光潔如新。</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內部共有房間30間,布局典雅華貴,富麗堂皇,雖歷經百年風雨仍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館內藏品均為原德國總督官邸遺留物品,置身其中可感受到濃郁的歐洲宮廷氣氛。</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里復原重現了當年的樓內陳設,可謂富麗堂皇,十分華麗。護墻板雕刻精細,壁燈,吊燈五顏六色、造型各異。臥室的內墻面皆用綾子裝裱,室內陳設德國鋼琴、沙發、茶幾、書櫥等物。</p> <p class="ql-block">經歷百年風雨,目睹滄桑巨變。晚清重臣、著名外交家孫寶琦,曾到訪這座總督府,并在門口與德國總督等人合影留念。解放后,毛主席和一些國外貴賓也曾在此下榻。</p> <p class="ql-block">青島中山路創始于1897年德國占領時期,是曾經與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齊名的老青島著名的商業中心。</p> <p class="ql-block">中山路貫通南北,起伏蜿蜒,如同一條歷史川流,在老青島人的心上已流淌了百年。矚目今日繁華潔凈的商業街,回首百年的中山路,滄桑巨變,令人驚嘆。</p> <p class="ql-block">圣彌厄爾教堂始建于1932年,于1934年竣工。塔身高56米,是建國前山東省最高的建筑。是中國唯一的祝圣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彌厄爾教堂是青島著名的西洋建筑。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有著高聳的紅色塔尖,淡黃色的墻體,一扇扇彩繪的玻璃窗,極盡鮮明的色彩,是陽光愛照拂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青島基督教堂位于青島市江蘇路,是青島經典老建筑之一,是一座典型的德國古堡樣式的建筑,分為鐘樓和禮堂兩部分。</p> <p class="ql-block">青島音樂廳位于青島市蘭山路1號,南與棧橋隔街相望,西與百年老街中山路相鄰,始建于1934年,是一座優秀的現代歐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青島郵電博物館位于市南區安徽路5號,安徽路與廣西路交界處。是膠澳德意志帝國郵局舊址。這座樓始建于1901年,是青島現存最早的郵電營業樓。</p> <p class="ql-block">良友書坊創辦于2006年,置身青島,是青島日報報業集團的部門之一,以出版策劃為主營,執著于《良友》 、《閑話》 等系列圖書的出版,專注于青島本土文學文獻及青島當代藝術史的梳理和展示。</p> <p class="ql-block">楊振聲舊居:楊振聲(1890-1956),字今甫,亦作金甫,筆名希聲,山東蓬萊(今蓬萊市)水城村人。現代著名教育家、作家。 教授,曾任國立青島大學(今山東大學)校長。</p> <p class="ql-block">青島網紅墻位于大學路和魚山路交匯處,是青島美術館外墻在美術館門口,兩面墻以朱紅色的墻體和金黃琉璃的蓋頂,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日月盈昃,斗轉星移。歷史的車輪跨越山海,奔騰不息。如何穿越歲月與歷史長河之中窺見昔日榮光。博物館讓一切變成現實。</p> <p class="ql-block">注:部分文字來自景區介紹</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口市|
盐池县|
云林县|
城固县|
闵行区|
当阳市|
南川市|
古田县|
洞头县|
龙陵县|
漠河县|
安塞县|
石渠县|
绍兴县|
安西县|
五原县|
南昌县|
江山市|
海南省|
微博|
许昌市|
上林县|
化州市|
兴安盟|
多伦县|
玉田县|
广饶县|
枝江市|
日照市|
绩溪县|
新蔡县|
石棉县|
嘉荫县|
新和县|
渭源县|
资溪县|
鄂托克前旗|
合作市|
郯城县|
林芝县|
友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