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講述的是人世間這種牢不可破、血濃于水的親情關系的厚重程度。尤其是兄與弟的這種手足情,相依到白頭,一輩子都是彌足珍貴的關系,再多的黃金也換不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現實中,我見過許多兄與弟的關系不慍不火、不親不熱、不即不離,也見過不少兄與弟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的事例,令人唏噓嘆息。近段時間,我又聽到兩個朋友分別講述其兄弟之間的悲情故事,又進一步“擴大”了我視野,“豐富”了我的創作素材,“點燃”了我的寫作激情,也加重了我的疑惑與不解。本著“懲惡揚善、立此存照”的想法,撰寫出來,但愿世人鑒之、戒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A君是四川人,大學畢業后,便出來闖蕩江湖。父母是巴中的農民,家里還有兩個讀書的弟弟。為了讓兩個弟弟多讀點書,A君把打工掙到的錢全部寄回了老家,以至到自己快到結婚的年齡,身無分文,無法與所處對象步入婚姻殿堂,可見他的一片孝心和兄弟真情。過了幾年,A君兩個弟弟相繼畢業,在家鄉縣城找了份工作,其家境頓時變得寬裕起來,其父母頗為寬慰,稍稍舒緩了一口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A君在南方某市打工,事業上也是風生水起,他同時承包了幾份瀕臨倒閉的雜志和刊物,并迅速轉型,創辦了“打工文學”刊物,一時風靡大江南北。A君個人收入也因此大增,久拖不決的婚姻大事“水到渠成”、如愿以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時,家里的大弟弟來信說,父母年事已高,不能再下地干活,他想把父母接到縣城照顧,但是沒有棲身之地,希望哥哥出錢買套房,安置父母;日常飲食起居由他來照顧。還說,哥哥天高路遠,這樣,就不要操心家里了,更不用擔心父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A君一聽,為大弟的“大義”和“孝心”所感動。二話不說,就與新婚妻子商量,把家中僅有的30萬元存款拿出來,匯到大弟的賬號上,在小縣城買了一套兩百平方的商品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弟媳娶進門后,家里的關系頓時變得復雜和緊張起來,首先是婆媳關系難處理,接著是父子關系、公媳關系……不到半年,A君弟弟完全聽命于妻子,二人聯合起來對付年邁的父母,弄得父母無法在小縣城安身。A君回去幾次“兩邊勸”,可前腳一走,后腳就有電話來,家長里短,沒完沒休;A君又苦惱又沒辦法,只好委婉地懇求大弟弟念在兄弟情份上,善待老父老母;可是,其大弟弟陽奉陰違,繼續與其妻子沆瀣一氣,虐待老人,氣得兩個老人卷起鋪蓋回到鄉下,再也不到縣城去居住和享福了。不到兩年工夫,兩個老人因長期抑郁、生氣,身體每況愈下,很快相繼離開了人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A君傷心欲絕,本為了年邁的父母享享福氣才在縣城買房,沒想到,自己的親兄弟竟然到了毫無人性、毫無兄弟感情的地步,不僅花言巧語騙取了房屋的產權,還串通其妻趕走了父母,間接地逼死了父母親。等到A君醒悟,父母已不在人世,徒增悲傷,兄弟之情亦蕩然不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錢與物質,讓多少人的人性泯滅,又讓多少兄弟種下悲情。A君最后無奈而又辛酸地呈上一紙訴狀,訴上法庭,現在還不知道法庭如何判決?不管結局如何,我想說的是:即使贏了官司,其父母的生命、兄弟之情能挽回來嗎?A君的殤情能緩解減輕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一個兄弟故事:B君的兄弟之情同樣悲催和令人唏噓。B君是河北人。他從部隊轉業后,在廣州安家樂戶。家里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弟弟和妹妹都成家了,在老家務農。弟弟和父母住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建的房子里,房子搖搖欲墜。B君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決定出資重建房子??紤]到自己將來退休后回去有一處落腳點,便在原地基上擴建了房子。蓋了兩套單門獨院的小平房,一套給父母和弟弟居住,一套留著給自己三年后退休居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快。房子建好后,弟弟在新屋里結婚生子,與父母相處不和睦,便分了家。弟弟和弟媳把父母趕到了那套空置的房子里,讓兩個八十多歲的老人自己“照顧”自己。盡管分了家,B君的弟媳依然與家公家母像“仇人”一樣,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弟弟在一旁熟視無睹,袖手旁觀,仿佛看村里人吵架一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君的父母生氣,B君也生氣。B君心想:我出錢蓋的房子,讓你們一家子坐享其成,還這樣對待父母,就下定決心準備收回房子;沒想到,這一下捅了“馬蜂窩”,弟弟說:“你把原祖屋復原,我還是住在祖屋里”,弟媳說:“這新房子我們出了力,憑什么都是你的?”,總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幾年下來,兄與弟一直僵持和熱戰著;在這個吵鬧過程中,B君的弟弟發生交通事故,死了。B君的弟媳把這個怨氣撒在B君身上,說是B君“逼死的”;不僅罵年邁的父母,連B君一年回去一次也照罵不誤,而且動員他的兩個侄女也一起來罵B君。一個大家庭就這樣弄得雞飛狗跳,日夜不寧;B君的父親目睹大家庭這樣的局面,心酸又心痛,一時受不了,最終一命歸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弟媳還不解氣,馬上又招了一個高大威猛的男人入贅,把兩個侄女的姓氏也更改了。氣得B君老淚縱橫,后悔不已。亦如上述的A君,他一紙訴狀,訴到法庭,雖然勝訴,可是對于無法割舍、彌補和撕裂的親情來說,我依然認為,打贏了官司又有什么用呢?!雖然出了一口惡氣,低頭不見抬頭見,但將來面對的又將是怎樣的難堪和傷心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兩種悲情,道盡的是辛酸與無奈,道不盡是人性的嬗變和丑陋,道不清的是人情的混濁與涼薄,兄弟之間,本是人間最親熱、最穩定、最清澈的關系,沒想到,在物質利益面前,變得不堪一擊,污濁不堪,落下滿地雞毛,這到底誰之過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26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荥阳市|
巫溪县|
武威市|
花莲市|
新建县|
白朗县|
东山县|
蒲江县|
荔波县|
兴海县|
闽侯县|
永修县|
宝山区|
公主岭市|
绍兴市|
漳平市|
瓦房店市|
通化县|
阳原县|
灵武市|
漳浦县|
鸡东县|
辉南县|
阿城市|
鄂温|
宁远县|
阜南县|
晋中市|
贡嘎县|
舞阳县|
闻喜县|
仁寿县|
江山市|
双流县|
当雄县|
巴彦县|
九江县|
新宁县|
揭西县|
梁河县|
沐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