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姹紫嫣紅的四月,萬物生長。這個四月,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更新理念,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抖擻精神,總有一種力量驅使著我們不斷尋求“更好的自己”。這種力量來自于我們建平縣第五小學一年級數學老師的精神:“扎根課堂育桃李,不忘初心樂奉獻。</p><p class="ql-block"> 為了進一步加強老師間的溝通、學習和合作,切實推進和落實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共同探討新課堂理念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新思路、新途徑和新的方法,一年級數學老師于4月19日和20日舉行了“有效落實教學目標,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研活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次出課教師分別是于麗穎老師、王麗麗老師、徐麗梅老師</p> <p class="ql-block"> 首先于老師帶領著一年五活潑可愛的孩子們為我們率先垂范。課上老師那簡潔的語言、清晰的教學設計、精美的板書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尤其是復習導入的設計和本節課息息相關,找準了和本節課聯系緊密的內容進行導入,為本課新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能夠運用數學最為重要的轉化思想學習新課,這一點是非常可貴的!</p> <p class="ql-block"> 課后于老師對自己的課堂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于老師認為:</p><p class="ql-block"> 《小兔請客》這一課我分了三個層次進行教學。一是通過故事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列式方法,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并明確本課時學習目標“整十數加減整十數”。二是觀察情境圖,主動探索整十數加減法的算法。三是結合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義來認識各部分名稱。</p><p class="ql-block">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p><p class="ql-block"> 課堂中,自然激發的導入,調動學習興趣的游戲及故事都大大的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欲望,使學生自主、積極地去探索知識。</p><p class="ql-block">二、留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p><p class="ql-block"> 學生的數學活動應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觀察、操作、交流等探索性與挑戰性的活動。教師要轉變觀念,轉變角色,把自己置身于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地位上來,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每個學生都能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中。</p><p class="ql-block">三、運用教具,優化課堂教學。</p><p class="ql-block"> 利用電教手段和教具,把學生帶入到生活的情景中感知加減法的意義及他們之間的關系,通過這一演示,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提高學生的認知程度。</p><p class="ql-block"> 整節課,學生在輕松、愉快、自主的學習氛圍中主動探索發現新知,體驗了自主探索的樂趣,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悅。</p><p class="ql-block"> 19號第三節課是王麗麗老師講課,王老師親切的笑容,清晰的話語如潤物細無聲的細雨般滋潤每個孩子的心田。她采用復習導入的方法,讓孩子們明確要求說完整話。在探討新課的過程中精心設計每個問題串,引導孩子們用不同的方法找出問題和解決問題。</p> <p class="ql-block"> 講完課后,王老師認識到了自己課堂的優點和不足。</p><p class="ql-block">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人,老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么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就似乎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問題。《小兔請客》是本冊教材加法計算教學的起始課,所以學生的興趣很重要。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點:一、創設具體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本節課通過創設“小兔請客”這個非常富有童趣的情境,引入對本節知識的學習。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貼近學生生活。學生置身于情境當中,大大的激發了學生求知的欲望,使學生自主,積極的去探索知識。二、觀察情境圖,主動探索整十數加減法的算法。學生看圖找出數學信息,圍繞相應的數學信息讓學生提出了求“一共有多少個果子”和“還剩下多少個果子”的加減法問題;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擺小棒和撥計數器,找到了情境圖與算式之間的聯系,自己根據算理探索多種算法。三、合理的運用教學工具,優化課堂教學讓學生用小棒代替果子擺一擺,然后用計數器撥一撥,幫助學生建加減法的表象,體會了算法的多樣化。反思整個教學過程,這節課同樣也存在一些問題:1、在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算法時,沒有引導學生說清楚小棒和計數器的計數單位。2、講課用到的語言很羅嗦,其實孩子們心里已經很清楚了,但還是在不停地問,比如通過擺小棒引出了算式,20+30=50還要再講解算式中20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我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明白為什么這樣列算式。3、本課的重點應是要讓學生會說清楚算式的計數單位,幾個十加幾個十,幾個十減幾個十,在讓學生交流算法時,要注意引導學生說清。4、時間安排得不是很合理,最后設計了一個看圖提出問題,并且列算式的題型,由于時間不充分,沒有讓孩子多練習練習。5、交流算法時,可以先同桌交流再全班匯報,這樣學生便多說了一遍,而在上臺匯報算法時,要選一些比較會說的學生,不會說的可以請學生幫忙表達清楚。</p><p class="ql-block"> 徐麗梅老師在領導的點評后以及兩位老師的示范下利用中午重新備課,重新梳理教學思路。在課堂上,徐老師大膽的嘗試,從課本中的情景圖入手,讓孩子們說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從而通過看書自己解決前三個問題,完成之后和同伴進行交流。從她的課堂中,我們真正的理解到了什么才是把課堂交給孩子,什么才叫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老師根據孩子的匯報情況適時而導。這一大膽的嘗試,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 《小兔請客》是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材計算教學的起始課,對于整十數加減法學習,學生的興趣很重要。在教學中,我把計算教學與解決簡潔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通過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本節課我通過“小兔請客”的童話故事,分別創設加減法的詳細情境,從中引出兩個要討論的問題:①一共有多少個果子?②還剩下多少個果子?學生基本上都能列出正確的算式,然后再讓學生用自己喜愛的計算方法來計算這兩道題(用計數器、擺小棒、個位與個位相加、十位與十位相加)。通過操作、探究,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同時結合算式引導學生熟悉加減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最終通過好玩的游戲鞏固練習,練習題目也由淺入深。</p><p class="ql-block">在本節課當中還存在缺乏的方面:</p><p class="ql-block">1、教師的語言表達不太適合一年級的學生、語速也較快,應具有親切感,讓學生更貼近老師,這方面有待加強。</p><p class="ql-block">2、在教學過程中,叫學生上來展示計算過程時我沒留意引導學生應當結合算式表示的意義來說算理,都是教師說得多 學生說得少。</p><p class="ql-block">3、請學生板演列式計算時,應當多提示學生仔細書寫,有些學生的字體馬馬虎虎,現在一年級正是要加強書寫力量,好習慣都要從低年級開頭培養。</p><p class="ql-block"> 課后由我校賈校長、張主席、陳主任進行點評。他們充分肯定了三位老師的優點,指出了課堂存在的不足,為我們后面的教學指明了方向。課堂的主人是學生,怎樣才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內學會、掌握更多的知識,那就要我們好好研讀教材,分析教材,研究問題串,研究教法、學法,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賈校長有句話非常值得深思,那就是千萬不要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能讓孩子自己通過看書學會的內容堅決不講,能讓孩子通過同伴交流研究學會的內容堅決不講,自己和同伴都學不會的知識才是重點點播、講解的內容!所以數學教學就應該是讓孩子在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說數學、講數學,從而獲得知識,掌握知識。</p> <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遠兮。教育是一件復雜的事情,是一條漫長而長遠的路,我們要有耐心,有恒心,在這條路上摸索前進。相信在以研促教的過程中,我們能夠不斷地凝聚智慧,積攢經驗,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更成熟的力量!教學是發現、是分享、也是成長。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們將不斷學習,揚長避短,探索創新,讓教研活動真正地不斷完善我們的課堂。</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县|
桃园市|
弥渡县|
临高县|
斗六市|
德安县|
个旧市|
井陉县|
武义县|
宁都县|
沅江市|
大邑县|
安多县|
西贡区|
右玉县|
辽宁省|
得荣县|
铜川市|
合川市|
遵化市|
浮梁县|
武威市|
舒兰市|
青浦区|
双辽市|
库车县|
略阳县|
忻城县|
樟树市|
朝阳县|
克拉玛依市|
仪征市|
塘沽区|
大关县|
仁化县|
方正县|
东城区|
金堂县|
磐安县|
綦江县|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