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江西婺源,有一種頂冠藍灰色,喉部鮮黃色,帶有黑色眼罩的神秘小鳥,它就是黃喉噪鹛。自2000年這些美麗神奇的小鳥現身婺源后,一直牽動著鳥類研究者和鳥類攝影愛好者的目光。每年的4-6月間,不斷有中外鳥類專家和鳥類攝影師不遠千里、萬里到中國東南部的這座魅力小城尋覓小鳥的蹤影。往往是一場春雨過后,人們會突然發現,黃喉噪鹛已然出現在了婺源的林間枝頭,在枝葉繁茂的大樹上搭建自己的愛巢,在光影斑駁的林間呢喃私語,宛轉悠揚的愛情歡歌在枝頭繚繞、飄過……</p> <p class="ql-block"> “良禽擇木而棲”,眾多鳥種青睞于江西良好的生態環境。據了解,森林是諸多鳥類的生存棲息之所,江西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位列全國第二,北有國際重要濕地鄱陽湖,為數量龐大的濕地鳥類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東北有森林資源豐富的武夷山、婺源等地;加上全省水熱條件豐沛、地質歷史古老、地理環境復雜,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鳥類提供了優越的棲息、覓食和繁殖場所。同時,江西省豐富的植物物種也是吸引鳥兒的主要原因。據資料顯示,全省有高等植物5117種,占全國總數的17%,為鳥類提供了廣闊的覓食空間。</p> <p class="ql-block"> 婺源有四大珍稀極有特色的鳥,可謂鳥界四大“名旦”。首推就是黃喉噪鹛(靚冠噪鹛),這鳥目前在中國要看見,必須來婺源。只此一家,別無分店。江西省的婺源,聞名于大眾的當然是那古樸自然的古村落和春季賞心悅目的油菜花了。但是,婺源也是觀鳥圈內的一個熱門地。因為每年3月之后,這里就會有世界瀕危珍稀鳥類、神秘的黃喉噪鹛出現。同時,也能看到眾多的鴛鴦在湖中嬉戲。在自然保護區中,白鷺、池鷺、鵲鴝、褐頭鷦、三寶等較常見。另外,婺源常見的白腿小隼,是婺源的明星鳥。</p> <p class="ql-block"> 黃喉噪鹛,別名靛冠噪鹛、黃腹噪鹛等。是屬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畫眉科、噪鹛屬的一種鳥類。體長23厘米,體重55-57克。頂冠藍灰色,特征為具有一個黑色的大面罩,與鮮黃色的喉及下體的美麗黃色形成 鮮明的對比。白色眉,頭(眼先、臉頰和耳羽)的其余部分為黑色,翕的所有上部為棕赭色。</p> <p class="ql-block"> 黃喉噪鹛,上體褐色,尾端黑色而具白色邊緣,下體淡黃色,側面具橄欖色調,腹部及尾下覆羽皮黃色而漸變成白色。在飛行中,白色外側尾羽和尾下形成非常華麗的外觀。因鮮艷而顯眼的黃色喉部而得名。羽毛非常細膩,虹膜紅褐色,具藍色眼環;鳥喙黑色;腿和腳黑灰色。</p> <p class="ql-block"> 黃喉噪鹛,棲息地包括亞熱帶或熱帶的濕潤低地林區、亞熱帶或熱帶的(低地)季節性濕潤草原和亞熱帶或熱帶的(低地)濕潤疏灌叢。黃喉噪鹛對生活環境十分挑剔,它們喜歡的樹種必須是大樟樹、楓樹、青岡樹等品種,樹下要有一片低矮的竹林,附近要有一些灌木和茶園,村莊附近還得有水源,以便在這些地方覓食。</p> <p class="ql-block"> 黃喉噪鹛,生活在丘陵地帶小型闊葉樹,高度僅3米的濃密陰暗的次生林,隱匿于亞熱帶常綠林和濃密灌叢中。黃喉噪鹛叫聲為細弱的唧唧叫聲。于地面雜物中取食。黃喉噪鹛喜食昆蟲,也吃些蚯蚓、野生草莓、野杉樹樹籽等。黃喉噪鹛特愛洗澡,每天上午10時和下午16時左右,除暴風雨天氣外,黃喉噪鹛總要堅持到河邊流動淺水里戲水,沾一下清水,扇動著羽毛,對自己漂亮的羽毛進行梳理清洗。</p> <p class="ql-block"> 黃喉噪鹛,是群居性鳥類,每年3月下旬,都會成群結隊出現在繁殖地,產卵、哺育幼鳥,然后就會“舉家”遷移。選擇的棲息地多為常綠闊葉林地帶,鳥巢一般筑在枝葉繁茂的大樹上,且搭得較高,最低離地面5米以上。10多天孵出,一般2至4只,兩周后小黃喉噪鹛就能自行覓食了。黃喉噪鹛的壽命為十年。該物種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無危。</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攝 影:海闊天空攝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闊天空(劉佳)</p><p class="ql-block">音 樂:郭洪領《美麗的吉祥鳥》</p><p class="ql-block">拍攝地:江西省婺源</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坝|
太仆寺旗|
新竹县|
平武县|
龙游县|
昌江|
宁海县|
南充市|
博客|
乐平市|
宣恩县|
象山县|
高唐县|
武定县|
曲麻莱县|
黎城县|
五常市|
南昌县|
吉林市|
吉安县|
胶州市|
长乐市|
蚌埠市|
奉贤区|
当涂县|
正定县|
灵丘县|
贡山|
宝坻区|
玛纳斯县|
永春县|
汽车|
海晏县|
宣汉县|
郁南县|
封丘县|
泰安市|
肃宁县|
洛隆县|
应城市|
二连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