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洪水來臨前的大逃難)</p><p class="ql-block"> 我離開江西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團過去了近四十年了,那段在兵團的往事至今記憶猶新。八團(現恒豐集團)地處鄱陽湖西岸,永修縣正北面,全境分為山上丘陵屬團部、綜合營、二營、三營所在地,濱湖平原圩區內為一營所在地。一營沿楊柳津河、修河圩堤走勢圍成的一條幾十公里長大圈,站在圍堤高處上可見圍內良田萬畝。號稱國家糧倉,當地人叫東風圍。</p><p class="ql-block"> 記得在1973年7月2日。由于連日暴雨鄱陽湖水倒灌,修河、楊柳津河外河水位比圩堤內房頂都高,站在圩堤上看見滔滔河水拍打著圩堤,叫人心驚膽戰。堤壩腳下到處出現榨水。圩堤全線危機水情危險可想而知。在這危機時刻不知從那傳來消息說某地發生圩堤倒塌。當時在山下的一營1連至6連所有的居住在圍內人都經歷了那場大劫難。當時我們電排的任務就是在圍堤上和主要通往團部路上安裝臨時電燈預防突發事件方便晚上群眾轉移和防洪值班。所以我親眼目睹了那場大逃難。</p><p class="ql-block"> 那天凌晨天還很黑天氣悶熱,從6連、公司墩、4連三個方向路上,剛開始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匯集到楊柳津橋通往到團部牛頭山的路上,等到天蒙蒙亮后人就越來越多,男女老少開始人潮涌動往團部方向聚集。只見人車搶道營部領導動用拖拉機搶運家具等物品,連部首長用牛車,老百姓肩挑手提,扶老攜幼,梱豬趕牛、推車載物,有的趕著鵝,浩蕩的人群行走在泥濘艱行路上,有的在牛背上馱東西場面壯觀而又淒涼,哭聲叫聲拖拉機聲混雜在一起。從凌晨一直到下午三點左右才慢慢結束。這個場景令我終生難忘。由于運輸工具有限圍內很多群眾把一些值錢帶不走的物品,就在自己家中房內挖坑埋起來。有的知青和群眾把自己的被子、箱子拿到地勢較高的連部糧食倉庫把物品梱在倉庫梁上。我團部配電間宿舍也成了山下連隊同學的物品存放臨時倉庫。團部中心小學也停課教室全部用來安置山下難民臨時居住。整個團部到處亂烘烘。部分山下連隊南昌知青高興極了不用在田間勞作乘機回南昌。</p><p class="ql-block">後來東風圍大堤安然無恙。只是到了第二天上午十點多鐘靠楊柳津橋往團部方向小圍堤倒塌,不到10分鐘圩堤沖開一條20多米寬缺口,一個小時之內楊柳津河水從決口就把楊柳津橋通往團部、團部醫院、農機連的公路全部被洪水淹沒中斷。(河北隊公社農田一片汪洋)。山下一營各連隊的人員到團部來全靠一條農機連做的機動鐵皮船來回擺渡到團部來。低洼處房屋被淹,毒蛇老鼠樹上屋頭墻腳隨處可見。</p><p class="ql-block"> 這是我有生以來親眼目睹的一場沒有導演的洪水來臨時逃難真實情景。這種場面不亞于電影中鬼子進村逃難的場面。事發過后團部嚴厲追查最先說東風圍倒塌造謠傳謠者和帶頭逃離者,因為群體事件查來查去無結果后來也就不了而之,只是營部領導受到了批評。此事已離我45年之遠,仍然烙在我心里!1973夏季我正滿19歲整。 完</p><p class="ql-block"> 作者:李 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城市|
黑龙江省|
河池市|
肃北|
东乡|
万宁市|
苏尼特右旗|
彰武县|
通许县|
三台县|
双城市|
扎赉特旗|
安乡县|
克山县|
新余市|
斗六市|
高邑县|
阿图什市|
鄂托克前旗|
台州市|
安庆市|
来安县|
繁昌县|
乐业县|
阳西县|
许昌市|
台前县|
望都县|
天祝|
南江县|
永州市|
聊城市|
石狮市|
江源县|
大洼县|
简阳市|
抚远县|
家居|
澄城县|
丹江口市|
乌审旗|